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的发展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下列不能体现化学的贡献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为粮食的丰收保驾护航
B.使用钢材、水泥等材料复建哈尔滨火车站
C.学生免费使用教科书
D.提供燃料,实现国人的飞天梦想
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
3.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B.裁剪窗花C.雕刻玉石D.编织竹篮
4.“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
下列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A.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B.沸点较低,容易汽化
C.不支持燃烧D.可燃性
6.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是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C.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D.铜能导电是铜的化学性质
7.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蒸发皿和烧杯都可以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
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 mL
8.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
C.加热固体D.取液体
9.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
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D.干冰升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非常软,用于制铅笔芯B.金属铜能导电,可制导线
C.氦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金刚石非常硬,可以作钻探机的钻头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B.海水晒盐——化学变化
C.树根“变”根雕——物理变化D.一氧化碳有毒——物理性质
12.如图所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甲烷燃烧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胆矾的研碎D.加热铜片
13.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瓶B.试管C.量筒D.烧杯
1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B.
C.
D.
15.在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
那么,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
16.某同学加热2~3 mL食盐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中加入2~3 mL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B.①③④②⑤
C.④⑤③①②D.④③⑤①②
二、填空题
17.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常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常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________。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__________________,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3)对量筒中的液体读数时,量筒须________,视线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18.回答下列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1)某同学在量取10 mL 酒精时,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10 mL,则该同学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
(2)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或________,取用块状固体可用________夹取,滴加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称量固体药品要用____________。
酒精灯不用时未盖灯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
19.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
上述仪器中,可被加热的仪器有(以下均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量取一定量液体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可作反应容器的有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0.(1)阅读下面的短文。
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描述的相应横线上。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________。
氯气在1.01×105 Pa时,冷却到-34.6 ℃,变成液态氯________,继续冷却到-101 ℃,变成固态氯________。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________,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作氯化氢的气体。
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_______。
(2)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着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发生爆炸,并引发邻近的一串氢气球爆炸。
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
请简要回答:
①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氢气充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填“大”或“小”)。
21.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易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某同学想验证其分解的产物中的确有二氧化碳,于是取少量碱式碳酸铜装入试管中,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然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1)根据上述描述,该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2)估计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写出一条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
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Ⅱ.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Ⅲ.把C试管底部放在即将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1)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根据他的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小明同学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了相关的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填写实验报告: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回答本题.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
【详解】
A、合理使用化肥为粮食的丰收保驾护航,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B、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材料是化学研究的范畴,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C、学生免费使用教科书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不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D、提供燃料,实现国人的飞天梦想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
故选C。
2.A
【解析】
A、就地焚烧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正确。
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发酵后作为农家肥,可循环使用,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错误。
C、加工成精饲料,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错误。
D、制造沼气,可提供清洁能源,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详解】
A、烧制陶瓷的过程包含着物质的燃烧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裁剪窗花只是将纸剪裁成不同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雕刻玉石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编织竹篮只是将竹子编成不同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点睛】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4.A
【解析】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说的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5.C
【解析】
化学性质是指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支持燃烧。
A.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B.沸点较低,容易汽化,属于物理性质;D. 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但不属于四氯化碳的性质。
点睛∶化学性质是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物理性质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挥发性,溶解性等。
6.C
【解析】
A、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D、铜能导电是铜的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7.D
【解析】
A、蒸发皿和烧杯都可以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蒸发皿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烧杯能进行加热,但必需垫上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可使用铁夹固定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会导致液体倒流、腐蚀胶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
B、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错;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外焰加热,故C正确;
D、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瓶塞放置错误,故D错。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A、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纸张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氮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 错误;
C、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铜用于制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小苏打受热易分解,能与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反应,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小苏打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
10.C
【解析】
【详解】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易留下痕迹的特点,没有新物质生成,由物理性质决定,故A错误;
B、金属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利用氦气化学性质稳定,由化学性质决定,故C正确;
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11.C
【解析】
【详解】
A、活性炭净水,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树根“变”根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一氧化碳有毒,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C。
12.C
【解析】
【详解】
A、甲烷的燃烧的过程中甲烷与氧气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C、胆矾的研碎过程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故选项正确;
D、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解析】
【详解】
A、烧瓶可用于需要较大量溶液的反应的反应容器,故A能用作反应容器;
B、试管常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故B能用作反应容器;
C、量筒常用于一定液体的量取,为保持量取的准确性,不可做反应容器。
故C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D、烧杯主要用于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故D能用作反应容器;
故选:C。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锈钢炊具属于金属材料中的合金;塑料都是合成材料,属于人造材料,故A正确;
B、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都发挥重要作用,药物的合成离不开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登月航天服是用特殊的材料制成的,制造登月航天服离不开化学,故C正确;
D、化学研制的过程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所以要利用化学扬长避短,故D 错误。
故选D。
15.A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详解】
在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或假设。
【点睛】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详解】
该实验首先要取药品,取完药品要把原来的试剂瓶复原,再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到试管的中上部,点燃酒精灯,先进行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
故选:C。
17.广口瓶试管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放平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析】
【详解】
(1)常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广口瓶;常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
故填:广口瓶;试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故填: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3)对量筒中的液体读数时,量筒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填:放平;凹液面的最低处。
18.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合理即可) 药匙纸槽镊子胶头滴管托盘天平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某同学在量取10 mL 酒精时,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10 mL,则该同学的错误操作可能是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故填: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合理即可)。
(2)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称量固体药品要用托盘天平。
酒精灯不用时未盖灯帽,造成的后果是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
故填:药匙;纸槽;镊子;胶头滴管;托盘天平;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合理即可)。
19.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试管夹铁架台 A B C D A B
【解析】
熟悉常见化学仪器,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观察图示可知:A、试管B、烧杯C、胶头滴管D、量筒E、试管夹F、铁架台。
上述仪器中,可被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和烧杯;
量筒和胶头滴管用于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可作反应容器的有试管和烧杯;
故答案为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试管夹、铁架台;A、B;C、D;A、B。
20.③①①④②氢气易燃烧(或氢气具有可燃性) 小
【解析】
【详解】
(1)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描述的是颜色、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氯气在1.0l×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氯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氯气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会燃烧说明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③;①;①;④;②.
(2)①由题意可知:氢气易燃烧(或氢气具有可燃性).故答案为:氢气易燃烧(或氢气具有可燃性);
②用氢气充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填:小。
21.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绿色粉末减少,绿色粉末变为黑色,试管口有小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外壁有水(合理均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将碱式碳酸铜装入试管,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可知:该过程需要的实验仪器为: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烧杯,酒精灯,铁架台;
(2)反应中生成了氧化铜,其颜色为黑色,生成的水在试管口遇冷会凝结成水珠,而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用试管给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可以知道:若试管外壁有水会引起试管的炸裂;没有预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会使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试管底部碰到酒精灯的灯芯会使试管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故答案为:(1)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烧杯,酒精灯,铁架台;(2)绿色粉末减少,绿色粉末变为黑色,试管口有小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试管外壁有水(合理均可)。
22.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用时间最短,效果最好(合理即可) 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合理即可) 水发烫二氧化碳
【解析】
【详解】
(1)通过小亮同学的实验可知,在酒精灯外焰加热的B试管中的水沸腾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外焰温度最高,故给物质加热时最好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答案为: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用时间最短,效果最好(合理即可);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合理即可)。
(2)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请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报告表格答案由上到下依次为:水、发烫、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