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重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问: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13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8844.13米”指的是什么高度?(海拔高度)。
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根据故事提出海拔,相对高度的问题)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24页,找出两个概念:1.海拔;2.相对高度。
[板书]1.4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教师讲述]在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叫海平面,海平面就是指海的水面,世界上是不是到处的海的水面高度都是一样的呢?当然不是。
我国的标准海平面0米是以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为起算点的。
[板书]1.海拔 2.相对高度
那么什么叫海拔和相对高度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教师讲述]从上面的示范再套入到真正的山,请看大屏幕(对海平面、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进一步解释)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海拔都是以米做单位的,不能用其他单位。
(引用错误示范提醒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了。
刚才我们是在正面去看这些山体,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从山体的上空去观察和讨论山体的地形。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书本24页第三段文字,找出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板书]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教师讲述]请同学回答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概念。
回答得非常好,大家看大屏幕这个图,上面的线全部都是将相同高度的各个点连接起来的等高线,注意,是相同高度的点。
这些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我们从上面看下去就是一圈套一圈的,再把这些等高线投影到平面上,就成了等高线地形图。
用道具演示山体投影(山顶的高度并不是跟该等高线统一高度)
[转承]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如150米,200米。
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教师讲述]我们先来看怎么样识别坡度?展示PPT,我们可以知道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越疏坡度越缓,(黑板
画稀疏密集程度不一样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选择最佳爬山路线)
[转承]我们现在看的是比较正规的一些椭圆和圆形,那么是不是就只有这些地形了呢?很明显不是的,还有其他等高线形状各不一样的地形图,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里面就有,那些又是什么呢?我们来探讨一下。
下面让我们来看这些地形部位。
(展示PPT解释各地形部位)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这些地形部位都有这样的特点,请看大屏幕:
A.闭合圆处是山顶,但是数值要看清;
B.向低凸出是山脊;
C.向高凸出为山谷;
D.等高线重叠是陡崖。
[教师讲述]了解了等高线之后,我们今天还有最后一个概念要认识,高山是一直往上发展的,那么有没有向下发展的呢?就像我们的房子一样,我们来上课要上楼梯,有些人还有地下室。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个往下发展的地理事物,叫等深线,刚才已经学习了等高线,那么等深线又是怎么样的?大家看到书本26页,给大家三十秒的时间,待会告诉我答案。
[板书]3.等深线
[教师讲述]根据已有等高线概念解释等深线。
同学们,请看课件同一地区的两种不同的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地形图上,按不同的高度或深度,着上不同的颜色,能够使得地表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清晰可见,这是什么地形图呢?它是用什么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请大家看课本P 16页图。
(生答: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
[板书]4.分层设色地形图
课件展示某地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出我们最常见的五种地形类型。
这五类地形判读时一般借助颜色进行,比如蓝色的代表海洋,绿色的代表平原,黄色代表山地、高原、丘陵;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学到的两种地形图都属于从上空观察到的俯视图。
如果想要像这幅坐标折线图这样更直观的了解地表沿某一方向上的地形起伏状况,我们需要借助于什么地图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28。
[板书]5.地形剖面图
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看看地形剖面图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课件展示制作过程)
同学们,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自己试着制作一下。
小结:学生和老师共同回顾本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