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案例
第一篇:《找规律》案例
《找规律》案例分析
数学背景:
《找规律》是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一年级上的内容,在引导探索,寻找规律阶段,在学生独立尝试而不得其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
组际交流则可以为全班提供再次交流信息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合作素材,引导思考方向,指点探究方法,给予某些困难学生以点拨的作用。
教学片段:
小猴说,你们真会找规律啊,它还要考考你们,它去采苹果,第一次采了三堆苹果,每堆有三个,第二次、第三次都是怎么采的呀?请你帮它画下来,也是有规律的。
……
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A、没有规律地画。
B、有规律但比较乱。
C、有规律但不会说想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际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交流:第二次采了几堆,一堆几个第三次采了几堆,一堆几个每次()个
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找规律》教学案例
一年级《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
李雁琳
教学内容:第88—89页例1—例3和相应“做一做”。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一个独立的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彩笔、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师:谁能接?他接得对吗?好,再来一组动作。
(2)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动作:在相应的位置击掌两次。
师:谁来接?一起接一次?
2.师:小朋友们都会玩这个游戏了?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
(板书:“规律”。
齐读规律二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论也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和易于接受的。
游戏是低年级小朋友十分感兴趣
的一种活动,把生活中简单的规律以游戏的形式让小朋友们参与其中,亲身感知和体会,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准备高高兴兴地欢度自己的节日,咱们学校是这样布置庆“六一”演出会场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生说。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应的规律图)(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
师: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接下来应该挂什么颜色的小旗?
(点击鼠标,出现黄旗)。
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让大家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
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
(2)课件出示彩花图和灯笼图。
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摆放和灯笼的悬挂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彩花是什么颜色,下一个灯笼又是什么颜色?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
)(3)课件出示舞蹈队小朋友图。
参加“六一”庆祝会的同学们来了,仔细观察他们的队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该怎么分组呢?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队形的?
3、师小结:可以通过颜色来表现规律,也可以通过男女性别、形状、数量等其他方面来表现规律。
分析:创设“六一”儿童节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景,把学生从“科学世界”和概念状态导入“生活世界”和经验状态,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的规律,先是“扶”着学,再到“放”开让学生自主学,让不懂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也满足思维活跃的学生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要求。
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新的学习信息与已有经验的整合,实现思维的内化,更
为重要的是,使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形成积极主动、勇于创造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三、合作互动,体验规律:
(一)涂一涂:
1、师: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89页的例题3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
2、学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订正。
(二)摆一摆:
1、师: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出来。
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
(三)比一比:
1、挑战记忆力。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看大屏幕,想一想下一个是什么?
2、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小朋友来当评委,用yes或no 表示意见。
3、学生抢答。
(四)笑一笑: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
2、师:想一想,你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
3、师相机评价。
分析:这一环节设计了“涂一涂、摆一摆、比一比、笑一笑”的教学情境,旨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逐步感知、
抽象,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
其中,“涂一涂”重在让学生会按照规律涂色,还要会说出规律。
“摆一摆” 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具给学生,让学生两人合作,自由设计“规律”,有意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并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比较辨析规律,学生进一步明了怎样摆才是有规律的排列、谁摆的规律更有创意。
“比一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笑一笑” 让学生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开心的心情,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1、欣赏规律的美:建筑、地板、服饰、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呢?(独立思考,自由发言)
2、小朋友们真棒!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这么多有规律的事物,老师把这张漂亮的手帕奖给你们。
(课件出示)瞧,手帕的花边是不是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
你们想不想当一名小小设计师,自己创造出美丽的图案?老师为每小组准备了一块方形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画上有规律的花边,制成一块漂亮的手帕,好吗?
(师参与指导小组分工合作,关注学生的创作,及时给予奖励)
分析:在设计手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设计,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
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五、评价体验,畅谈收获: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会了吗?开心吗?你认为谁表现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2、学生诚实评价自己和同伴。
3、师:小朋友们,规律无处不在,让我们应用规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吧!分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习惯是终身受用的。
教师注重对孩子的及时评价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三篇:找规律教学案例
《找规律》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页-60页例1。
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教学过程:
一、小竞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师出示两组电话号码,A:***
B:***女生记A组,男生记B组,时间三秒钟,看谁先记住。
交流反馈:男生认为女生的号码好记,有规律。
追问:有什么规律呢?(1234 1234)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记号码比赛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走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初步让学生感知有序、重复出现规律。
】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2、师:那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对,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顺序、一定规律摆放的。
仔细观察一下,从左边起,盆花是
按什么顺序摆放的?(等待1秒)彩灯和彩旗呢?(同桌说一说)(快速相机出示课件)
3、逐个提问、汇报。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待2秒,出示要求)[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出示要求。
]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不打断]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随生适当板书:画图推想计算]
(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推想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
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 (1)
(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7什么意思?1呢?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师述:像这样,每2盆花看作一组,把15÷2=7,那就有这样的7组。
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1)[学生上实物展示台汇报,教师退位]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让其自主说。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3?(每3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
18÷3=6(组),得数没有余数,该怎样得到答案?第18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3)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可争论)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同桌两人一组,看图一问一答)自由提问小结:每几面彩旗可以看作一组?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
总结: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策略。
先------再-------最后看---------
五、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练一练第1题。
①引语:最近有的班上学了找规律后,玩起了这样的数学游戏,我们来看一下。
观看录像:两同学摆●●○●●○●●○……。
他们是怎么摆的?
②提出问题:如果继续摆下去,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独立计算。
(口头汇报。
)
2、穿珠子。
18÷4=4(组) (2)
追问:两个“4”各表示什么意思?
3、画图形:练一练第3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②提问:比较一下,这三题有什么不同?都是第32个图形为什么画出来不一样呢?
③启发:能不能模仿上面的样子,自己设计一个规律,并画出第32个图形?
[完后教师展示几位,让它们上台自己说,体现主体,下面同学进行评价建议。
]
[同桌相互交换,检查,画得对吗?]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1、“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
2、我们亲近自然,解读自然,从自然中学习,我们的学习也在悄悄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发现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许多………
生活中规律。
(红绿灯、霓虹灯、室内布置、服饰刺绣等)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
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案例找规律
努力创设幸福感课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规律》
汉阳区翠微路小学
肖静
设计说明:
《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是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新
增加的内容。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中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显得复杂一些。
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
众所周知,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同时,发现关系和规律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探索能力的过程。
因此,《标准》将“探索规律”作为数学与运算独立的内容,其目的是加强这方面教学的力度,把这种“探索规律”的活动,结合其它方面内容的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
因此在设计时,我根据本课探究性和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到小静家做客而引出的一系列问题。
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大家知道,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本节课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静家厨房装修图案引出规律:呈循环排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我在考虑的时候,根据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规律,把主题图作为小静家房间的墙面和地面出现,请同学和老师共同来找规律。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墙面图案的规律,说得很全面。
另外,引导学生把改变循环方向的水果图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规律。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材料提供上。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载体。
在本课中发现规律之后,给学生机会创造规律,每两名同学发给一张正方形的白纸作为手帕,发给许多可爱的粘胶画,用它们来自己设计新的规律。
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本节课所创设的活动要让学生们积极思维,畅所欲言,并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活动。
第三,加强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特别在练习、游戏、创作环节,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得到了训练。
本节课旨在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幸福,享受40分钟的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用具:白板课件、水果图片、正方形纸(贴有花边)、简单图案粘胶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引入(白板出示:小雯的房间)
提问:谁发现了房间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有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小静的房间(白板出示:小静的房间)这儿有规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墙面的图案有规律吗?白板出示:①每一行的图形都一样吗?②每一行的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了吗?如果变了,是怎样变化的?③请再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什么?
小组商量、讨论:
(1)学生根据提示说发现。
(小组讨论后汇报)(2)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说规律,注意语言表达清楚。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等。
(3)课件演示规律,深化认识。
(墙面的规律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2、找地面图案的规律
墙面的图案有这样的规律,那么地面的图案呢?(出示课件)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
3、教学例题:摆水果图
白板上出示前三组:苹果、梨、香蕉、橘子;橘子、苹果、梨、香蕉;香蕉、橘子、苹果、梨。
她只摆出了前3组,你们能根据观察
到的规律摆出第4组吗?
(1)小组讨论水果图的规律。
(2)全班交流汇报。
(3)指名上台摆第4组,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教师小结:介绍“循环排列”。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为了让我们玩得开心,小静为我们设计了一个过关游戏。
有胆量挑战吗?
1、第一关,画一画
出示例1:◇◆□■ ◆□■◇ □■◇◆ ________(1)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画一画。
(2)指名汇报(课件演示)。
2、第二关,猜一猜
出示做一做:☆★◈●●☆★◈◈●☆★ ______(1)先出示第一组,让学生猜第二组。
(2)学生边猜,课件边演示。
3、同学们真不错,一下子就闯过了两关。
下面我们休息一会,来玩个游戏,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规律来玩一个排队游戏,怎么样?
游戏玩法:五个学生为一组,一人做组长,负责下指令,其他四人按要求排队。
用abcd代表四个组员,组长下指令:让b排第一,该怎样排,组员按指令行动。
(教师示范后点几个小组在台上活动)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看来,规律可以帮我们玩游戏,真有意思。
规律还可以干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们用规律去当一次小小设计师。
创作规律:谁是小小设计师
每两位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当作小手帕:上面已经用一年级学的规律粘贴了花边),请学生用今天学的规律为小手帕设计美丽图案(粘贴在中间)。
1、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交流,互相欣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