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案:第十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
发展
[复习目标]
1.概括总结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理解并掌握英国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及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通过分析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正确认识维也纳体系性质及其存在的矛盾,分析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和引发的革命斗争。

3.比较1789年和1848年两次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

5.用共性、个性的原理分析、比较德、意的统一,1861年俄国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辩证地、全面地评价明治维新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历史影响。

7.注意分析比较西方殖民者的早期殖民活动与工业革命后殖民活动的异同及其原因。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是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心内容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三股潮流,即在工业革命这一中心推动下,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三股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其势不可阻挡,推动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本单元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时期,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处于蒸汽时代。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西方列强也把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变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2)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法、美、德、俄、日、意等国,使各国经济迅猛发展,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3)工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把这一时期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4)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

(5)随着工业革命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侵略扩张,激烈角逐。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亚洲出现反殖反封的革命风暴。

(6)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成为19世纪中期世界三大进步潮流。

2.工业革命的兴起、发展与影响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前提。

英国的海上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可能。

而英国海内外市场的扩大,又成为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

(2)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上半期,其标志是以机器生产机器的能力出现。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扩展至采矿冶金、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和机器使用。

其间,一些技术熟练的技工起了重要作用。

(3)工业革命的扩展: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向欧美扩展,自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资本主义国家为抢占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同时,也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3.社会主义运动潮流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欧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涨,又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思想来源。

马、恩为创立科学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社会活动。

1848年2月《共产党宜言》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由于19世纪50、60年代工人运动的高涨和马、恩的努力工作,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4.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19世纪50、6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

此时,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的矛盾以及与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的旧体制的矛盾。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两种类型:一是在还处于封建统治下的国家里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一是在
已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工业资本主义势力同工业革命前旧体制的斗争。

这一潮流的蓬勃发展,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1848年欧洲革命的任务是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摧毁了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反动秩序,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为挽救专制统治,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改革具有资产阶级性质,但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这次改革符合历史潮流,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使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19世纪上半期,围绕奴隶制的存废,美国南北方矛盾尖锐,1861年爆发内战,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消灭了奴隶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4)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但因其软弱,不能承担统一的领导任务,最终选择了民族成分单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的普鲁士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于1871年完成统一。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5)意大利实现统一的形式与德国有相似性,又有不同。

其不同点是,在意大利统一的过程中,更多借助了外力,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人民起义和斗争也起了很大作用,意大利内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的斗争,最后以“自上而下”道路而结束。

(6)日本在民族危机,幕府统治危机的背景下,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掀起倒幕运动,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迅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5.国际关系的发展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世界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制约的有机整体,从而真正形成了世界性的国际关系。

(1)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一些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下,封建君主和英国出于各自目的而建立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的反动格局。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关系格局。

随着资本主义潮流的发展,维也纳体系内在矛盾的深
化,在19世纪20、30年代这一格局受到严重动摇;最后在1848年革命浪潮中,彻底瓦解。

从本质上说,这一体系虽是反动的,但会议采用的开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却被继承下来,从而标志着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欧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斗争
工业革命后,列强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斗争日趋激烈。

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列强间先后爆发了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及普法战争等一系列战争。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的疯狂扩张.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秩序,按自己的意志对世界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把各地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资本主义附庸,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6.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摆脱外国统治和消灭本国封建制度的双重任务。

因此,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争取民族统一,民族自强和民族独立的斗争,而且大部分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相结合,重大事件有意大利统一、德意志统一、波兰民族起义和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

(2)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侵略亚洲,使亚洲众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激起广泛反抗。

(3)从19世纪三十年代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场遍及亚洲地区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革命风暴爆发。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伊朗、中国、印度人民的革命运动。

亚洲革命风暴是亚洲人民掀起的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它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体现了亚洲人民争取改变现状的进步的历史要求。

[题例剖析]
[例1]“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B, 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剖析: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

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有关时间信息:“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和此时的英国的状况。

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恩格斯从肯定英国的历史地位进行评论的。

答案:D
[例2]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
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

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

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 (1994年·全国)
剖析:全题共三问,关键在第一问,此题引用两段材料构成了新的情境,要求从恩格斯修正原来预言的实例之中,理解决定革命形势的根本条件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此题解决的核心是明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社会革命的形势。

“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一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这些限制词,一定要在解题中仔细推敲、认真分析,尤其是明确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很好地去把握住相关重点。

要站在理性认识的高度上去思考恩格斯修正结论的本质意义,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特征。

参考答案: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俄国的农奴制度、德意志和意大利政治分裂的局面仍然是严重的障碍。

因此,导致了俄国废除农奴制度,意大利统一、德意志统一,这些事件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这表明,那时历史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障碍,而不是铲除资本主义本身。

恩格斯的结论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是正确的。

恩格斯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观察和分析了历史的演进。

(回答恩格斯的着眼点时,未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或经济发展的。

一律不给分) 恩格斯修改原先的结论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也说明恩格斯坚持以实事求是、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说。

[辨疑解难]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
①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②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
①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
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
①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
①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

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关于三股强大的、进步的政治潮流
本单元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其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

(1)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的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展开,美、法、德、意、俄、日建立或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使更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结果是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2)民族解放运动这股进步潮流的主要事件是亚洲革命风暴。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且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建立,表明工人阶级走向了世界范围的联合。

1871年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对19世纪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