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制定学期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定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所谓“学科课程纲要”,就是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学材(教材)编制的某学期、某门课程、体现课程元素、指导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计划纲要。
撰写课程纲要,必须考虑到课程的目标、相应的课时、学生背景分析、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生评价以及各方面的总体协调等情况。
正因为课程纲要的制定要涉及这些方面,因此课程纲要的撰写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而言意义重大。
一、撰写课程纲要的意义
1. 学期课程纲要是一张认知地图
撰写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
课程纲要实际上就是对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的过程,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实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实践中,教师虽然非常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但往往忽略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的目标,从而失去了对任教学科的总体把握。
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易使教师忽略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目的所在。
在撰写一学期的课程纲要时,教师只有厘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把握课程的整体。
反过来,在把握学科知识整体轮廓的基础上,教师更清晰单个知识点的作用与意义。
有了学期课程纲要这张认知地图,我们就能做到不单知道“树木”,还能知道“树木”与“树木”的联系,知道“树木”在“森林”的哪里。
课程纲要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从原本的散点走向连续,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2. 学期课程纲要是一份预算表
学期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划,也是对教学实施的预期,要充分地考虑各种实施条件,如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学设备与其他资源、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及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等。
比如课程标准,每一门学科都有“课程标准”,但作为指导教师教学的“课程标准”因其相对抽象、概括、模糊等特点,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略。
缺少课程标准的指导,很可能造成教师所教与课标要求不一致的现象,导致最后无法实现课程总目标的后果。
所以教师在编制课程纲要时就要对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审视。
如果说,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只涉及教师个体对教学条件的审视,那么教研组对课程纲要的集体审议就是一种整体的行动。
课程纲要审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评估课程纲要实施的可行性,并把审议的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
这样一种个体和整体共同进行的审议活动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反思教学实施的合理性,有利于教师正视教学条件的现状。
3. 学期课程纲要是一份课程合同
随着我们对课程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重视。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需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用什么学、怎样学,如此这般,又如何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学期课程纲要就像是一份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合同,清楚地说明了师生各自的职责。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
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纲要指出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线路图,并且提供了学习的基本要求。
因此,课程纲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教师在每一学期的第一堂课就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实践表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而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学期课程纲要是一种交流工具
课程纲要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具,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工具。
通过这种交流工具,教研组可以共享纲要并促进其质量的提升;学校课程组织可以对其教学质量进行审议;学生可以了解课程要求及安排,规划自己的学习,更加明确自己将要往哪里去,将会怎么去,以及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
课程纲要的撰写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它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对于老教师还是新教师,
它都是学科教师变经验型教学为专业化教学、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1. 课程纲要有一定的构成要素。
组成课程纲要的要素包括:(1)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2)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2. 课程纲要的编写有一定的要求,不但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顺序,还要遵循一定格式。
经过整理,大致可分“一般信息、正文内容和整体布局”三个方面,具体见下表。
3. 撰写课程纲要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四个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对学情及其他资源的分析把握,具体撰写的要求有:必须全面、适当、清晰;一般分4—6点的方式来描述;涉及的目标包括三大领域与确切的认知要求和水平。
(2)总体把握教学内容难点、重点。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明确表述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实施的叙写要含有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课程评价应当既包括学的评价,也包括教的评价,教师要确认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方式或手段。
三、撰写课程纲要的注意事项
学科教师要编制高质量的学科课程纲要,必须具备四项基本的教学素养。
一是必须回答好3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二是必须具备3种基本教学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
三是必须把握3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把握不好这3个前提,学科课程纲要的编制设计就无从谈起。
四是必须做到3个读懂:读懂课程标准和学材(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这是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基础的基础。
一份高质量的课程纲要,能够规范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并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因而它是高效、规范教学行为、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提高教与学质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