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理解毫米的实际意义。
2.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厘米
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即1厘米=10毫米。
3.能够使用毫米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和画线段。
4.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
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即
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理解毫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能够使用毫米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和画线段。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演示讲解法。
准备尺子,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1毫米的长度,并学会测量和画线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们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又有多长呢?你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老师: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使用哪些工具呢?(尺子、三角板等)
老师:在开始课前,请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数学书,仔细观察,你们能估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指名几位)你们能估计准确吗?
老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你们以前测量过吗?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书本的一端要对准刻度)现在,请你们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
老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我们该怎么办呢?
老师小结: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它们,我们就要研究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老师:你们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学生:一小格就是一毫米。
老师:大家找到的都一样吗?(恭喜你们找到了!)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
也是1毫米长。
老师:我们的校卡厚度就是1毫米,请你们摸摸它的厚度,觉得1毫米长怎么样?(很短)现在请你们像老师一样把校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看起来像什么呢?(一条缝隙)
三、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老师: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尺子,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并用毫米单位表示出来。
学生:(测量并报告)课桌长度是1200毫米。
老师:很好!现在请你们用尺子和毛笔画一条长度为20
毫米的线段。
学生:(操作并展示)这是20毫米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研究了毫米的认识,建立了1毫米的长度概念,掌握了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即1厘米=10毫米。
我
们还学会了使用毫米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和画线段。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你们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初步掌握了估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1、介绍1毫米长的物品,如5角硬币和磁卡。
思考在生
活中哪些物品适合用毫米作为单位。
2、了解1厘米等于10毫米。
让学生自己数一下1厘米有多少毫米,然后板书1厘米=10毫米。
3、讨论生活中大约1毫米厚的物品有哪些。
4、进行测量练,强调注意起始刻度和末端刻度的差异。
5、画线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精确测量时,使用毫米作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