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3、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A、三星堆
B、都江堰
C、端午节
D、故宫
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没给小明切脉
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
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①书法②雕塑③杂技④舞蹈⑤绘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A.李冰B.孔子C.屈原D.司马迁
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4、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B.士人的四处游说C.阶级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
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非选择题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