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精选1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精选12
篇)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1】
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对病人满腔的爱心,默默地践行一名医师的职责。

她始终保持零投诉、零医疗差错,并多次获得患者及家属好评。

她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积极组织科内业务学习、病历讨论及应急演练,协助科主任完善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曾两次到__市妇产医院参加助产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等危重症抢救技能,熟练操作阴道助产技能,及时将学习心得传授给同事,使科室在业务技能上实现“同质化”。

疫情期间,充分发挥科室骨干作用,医院共收治三名高风险地区孕产妇在临时产房分娩,她主动参与两名孕产妇的服务保障,用实际行动践行卫生和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2】
张__,男,19__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__镇__村乡村医生。

该同志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扎实的医学功底,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业至今,未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从未与病人产生过一例纠纷。

患者们都纷纷表示,张医生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该同志经常在辖区内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宣传资料,将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每家每户。

他还定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向村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防病治病的科学方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等。

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完善了孕产妇花名册,及时通知他们去医院体检,并在产后进行访视。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3】
“精医术,诚医德”这是我院骨科丁__医生的行医准则。

丁__,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19__年毕业于__医学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在__医科大学第一医院,__医院进修骨科,多次荣获__优秀医师等称号,许许多多的荣誉中,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连续三年的院内优秀科主任票选第一名。

个人的勤勉,患者的信任,同事的认可铸就了一个医者仁心的好医生。

共情
医术永无止境,一颗仁心才是医者的灵魂。

在丁__医生接诊的过程中,碰到过形形色色的患者及家属,有的带着质疑和疑惑来的,有的带着不满情绪来的,但是经过他的诊疗都能一一化解,最后使患者达到满意的结果,我也曾多次去观察他的诊疗行为,倾听与回应是他最大的特点,耐心的倾听也会给予同频理解的回应。

通过共情来弥补医患间的情感和认知鸿沟。

担当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后疫情时代,科室医生全部感染,丁__医生一天未休息,始终坚守在岗,连续多天的手术、出诊,早已疲惫不堪,只因为心中的信仰和坚守,让他挺身而出。

疫情保障有他的身影,抗洪救灾有他冲锋在前,征兵体检有他的付出。

他勇于担当最危险,最繁重的工作任务。

因为责任与能力,公共任务派发时他永远是第一候选人。

学习
不断学习,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

作为哈医大的优秀毕业生,丁__医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骨科知识浩如烟海,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他在诊疗之余,始终是在学习,探索,钻研。

同时也乐于与年轻医生分享经验。

因为信任,所以珍重;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当担,所以追求;躬耕不辍、行路不止。

行医25年,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医者的赤子之心……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4】
工作十多年来,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博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尊敬,先后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好医生”。

她诚实守信,廉洁行医。

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从不推诿患者,不分时间地点,不分职务高低、有无报酬,即使牺牲休息和下班时间,也会保质保量的完成预约患者的诊治工作,完成对患者的允诺。

在医疗活动中她严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杜绝商业贿赂、拒收红包。

她与人为善,善心善行。

对患者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何种职业,总能一视同仁。

每次为患者做治疗时,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结合病人实际,提供适合的医疗服务,从不过度医疗。

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

在处理医患关系上,她坚持对患者因人而异,讲究方法,语言和蔼,耐心解释,坦诚相待。

她真诚沟通,用真诚和耐心预防医疗纠纷,化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树立了“好医生”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多年来,在她身上从未发生过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投诉等问题。

她刻苦钻研,精医竞技。

为促进知识更新,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她经常查阅国内外专业文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收集有关典型病历和资料,研究、开展适
合本专业的治疗方案和方法,在儿童口腔疾病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特色,为患者提供人道和值得信赖的医疗服务。

作为科室的负责人,她不仅自己加强学习,还积极带领科室人员开发新业务新项目,在全市领先开展了儿童预成冠制作、儿童牙列间隙管理,在全区领先开展微种值钉支抗矫正成人骨型畸形、头颅测量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正畸病历收集等。

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荣获全区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5】
余__自19__年开始,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以解除病患为己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赞誉和肯定。

乡村医生工作职责除基本医疗外,还担负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余__经常是从白天忙到晚上。

“测血压、血糖,体检、签约这些做起来还挺顺的,信息录入系统可把我难住了。

”余__回忆起刚接触电脑录入那会的经历,还是记忆犹新。

不过,余__没有退却,更没有怨言。

他要迎头赶上,通过请教、学习,很快适应了新的要求。

他说用信息技术更有效管理“健康”,他必须学懂弄通。

记得夏天的一个雨夜,时间已经过了10点,窗外的雨越下越大。

已经躺下睡觉的余__被电话铃声吵醒。

他二话没说一边起床一边接电话,因为他深知这么晚接到村民电话,肯定是突发状况。

挂完电话背着药箱,抓起一把伞就往外跑。

赶到病人家中,仔细评估后,赶紧给病人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品,并拨打120。

一直等到送上救护车,期间他一直在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

“余医师对我老伴的病情非常熟悉,处置又很及时,我老伴得以康复多亏了余医师。

”说这话的正是那天晚上打电话给余医师的赵大妈。

时间就是生命,从一件件“小事”得以证明。

这些年来,余__还经常给困难家庭减免医药费。

他说虽然自己收入会减少,但是能帮助别人渡过难关,哪怕是绵薄之力,自己也觉得非常满足。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6】
郑__,男,19__年出生,高新区__镇__村村医。

__村地处偏僻、缺医少药,郑__矢志投身医疗专业学习,学成后留守乡村40多年,成为村民的“健康管家”。

他不畏严寒酷暑和白天黑夜,只要患者需要,总是随叫随到。

新冠疫情爆发时,他争当抗疫先锋,每天身穿隔离服穿梭在乡村小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护者的使命和担当。

为确保全民享受医疗服务保障,他背上行囊入户走访、采集登记,挨家挨户建立健康档案,守护村民健康。

曾获评高新区身边好人。

心系乡里,立志“救死扶伤守望乡土”
70年代,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

__村地处偏僻,全村常住人口一千余人,却没有一名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看着村里人小病抗,大病躺,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于是,郑__主动报名到__中学农村医疗班(旧称“红医班”)学习,下定决心要留在村里当一名乡村医生。

四十几年里,郑__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要村民有需要,不分严寒酷暑、不论深更半夜都随叫随到,共接诊病人数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

只要病患需要,无论刮风下雨,郑__总会身披白大褂、脚蹬自行车第一时间赶到。

“有郑医生,看病方便多了,我要是去不了,他就来家里。

”82岁的陈阿公是郑__的老病患,患有高血压、老气管炎20多年,一到换季便容易犯病,每个星期郑__都要到他家里去帮他测血压、打点滴。

郑__日诊临床夜读书,经常在卫生所待到很晚才回家,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家里更是堆了好几箱医学用书,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

冲锋一线,守护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疫情爆发后,外出人员大量返乡,郑__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不计个人安危,穿着隔离服每日入户为全村返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反馈监测情况,只要工作需要,他从不推脱。

特殊时期,医务人员任务繁重,他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在他身上,充分展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彰显了卫健人的使命担当。

与时俱进,积极落实医改政策
为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实行了医改,这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但郑__说:“农村人本就没什么钱,这是项好政策,我们应当支持。

”他积极宣传医改政策,认真落实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为村民看诊、健康检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只要卫生所不忙,郑__就背着档案薄挨家挨户调查登记。

截至目前,郑__已为__村近千名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他说:“金杯银杯,不如乡亲们的口碑。

”视口碑为奖杯,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的郑__,用信义和真情点亮了乡村希望的明灯。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7】
孔__,__市__区__卫生院中医师。

这个19__年12月出生的80后小伙子是行走在青山绿水间的“红马甲”,是百姓赞誉的“__好人”,是__市的“文明市民”,更是大山里躺在炕头上的患者眼中的“最美医生”!
乡亲们见了小孔会亲切的叫他“红马甲”,提起红马甲是一支志愿者团队,它的名字叫——“__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

当时因为家庭护理的工作缘故,卫生院的大夫去患者家中登门服务身穿崭新的白大褂,却引来了邻居们的指指点点,患者家人很不高兴,认为不吉利。

后来有人提议,穿上一件红色马甲怎么样?红色喜庆,走在路上也很醒目,“红马甲”由此而诞生。

“红马甲”志愿者多数
来自于基层山区的医护人员,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更多承担的是公共卫生服务,“小病的医生、大病的参谋、康复的助手”,普通但不可或缺。

而作为红马甲志愿者,他们又多了一份义务,那就是在别人休息和病患需要的时候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行动不方便的贫困村民家中送医问诊,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孔__,到__卫生院工作,听说了“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就积极报名,积极参与。

__社区空巢老人王__,中风瘫痪在床不能活动,第一次跟着红马甲志愿服务队走进老人家的时候,他永远忘不了老人那呆滞无神的眼睛,一个毫无生机与意识的老人,让他心里有了挂念。

于是在几次集中的志愿服务之后,他决定放弃休息,利用下班时间,每天骑自行车带着针灸理疗设备到老人家中进行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为家属讲解康复小常识,并指导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

每一次5点下班,骑车40余分钟赶到老人家,治疗结束回到自己冰冷的小屋时都会在晚上8点多钟,饥肠辘辘,疲惫不堪。

但是经过两个月治疗,老人神志转清,饮水呛咳、腹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明显改善的时候,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与行动。

持续了近7个月时间,老人开始能回答一些日常简单问题,右侧肢体活动明显改善,每次到老人家,老人都会眼含深情的看着她,嘴里唔唔的叫着,伸着右手来回摆,意思是想让他坐坐,老人的儿子说只要孔大夫要来的时候,母亲就会兴奋,就这样比划着,呜啦着想说话。

__社区脑卒中患者王__患病后偏瘫,生活非常困难,无任何经济****。

家中独子12年前患“脑瘤”去世,属于失独家庭。

医者仁心,孔__听乡医说起过她的事情,就主动的去她家里走访,了解情况,老人没有了孩子,生活没有了奔头,不想治疗更不想活了。

孔__觉得要想治好老人的病,得先从心里治。

于是他下班之后隔三差五的去老人家,主动地要求吃剩饭,就是馒头咸菜,他也乐呵呵的吃,告诉老人相等她病好了,给他做顿好吃的饭。

老人冰冷的心被小孔温暖了,愿意让他扎针治疗了。

因为老人家里困难,孔__积极争取医院支持,主动减免了王__全部医疗费用。

一次次的登门、一次次交流沟通和心理疏导,增强了王__坚持康复训练的信心。

有一次老人像往常一样,被家人扶在院子里的马扎上坐着乘凉,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着就要被大雨淋着了,老人心急如焚,竟然没顾
上拿拐杖,自己站起来就往家里跑,当家人看见站在屋里没有淋着雨的王__,喜极而泣,连忙打电话给小孔,告诉他这个大笑话,也是大喜讯的事。

如今,经过治疗和康复,王__已经可以下床活动,基本生活可以自理,村里人看见老人出来遛弯,就会拿这个事儿当笑话说,老人非但不生气还美滋滋直夸奖:“这是__卫生院孔大夫的功劳!”
山区农村社区病人多医生少,住在深山里的一些孤寡、空巢老人出行不便,有病却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更是现状。

6年来,孔__用自身的专业医疗知识服务偏远山区的困难患者、送医送药,足迹遍布__整个街道,特别是20多个偏远社区,下乡服务里程约12000余公里。

下乡义诊__街道大河东社区,村里人都会说姜__一家生活不容易,孔__就赶紧大伙儿指的一条小胡同往里走,一座低矮的小瓦房映入眼帘。

院墙还是古老的石头砌的,凹凸不平;大门没有门楼,是农村家庭早已不用的木头门,千疮百孔,破旧不堪。

这与周围高大的房屋、威风的大门,格格不入。

推开大门,天井是原生态的,一条土路,一块小菜地;西面是一座没有门窗的平房;东面透过倒塌的院墙看过,是一座两间平房,几块磁砖已掉落;正屋的门、窗都很小,这就是姜__和他儿子的家,68岁的姜__一家五口人,作为顶梁柱的两位男人双双生病,卧床不起,东屋躺一个,西屋躺一个;儿媳精神异常,整天在街上游荡;小孙子刚刚上学。

家里唯一还算健康的人,只有姜__的老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而她也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病,每月不足1000元的养老金,连医药费都不够,经济非常困难。

孔大夫看着这个情况,当天就留下了,为父子二人进行半个小时的针灸、按摩治疗后,又为儿子做半个多小时的肢体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也同时进行。

一直到现在,坚持每周上门一次免费服务,通过给予针灸、肢体康复功能训练等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家属进行康复训练及日常护理。

“为了让他们不放弃自己,我也要坚持。

”孔__说,“患者太需要我了。

每次去患者家里,他们拉着我的手像拽着自己的亲人一样不舍,我就特别有种使命
感。

”而老人的儿子正是因为孔__的坚持也同意坚持治疗,恢复了生活的勇气,两人成了朋友。

为了提升自己服务群众的能力,他在__医院进修学习八个月,回到医院后独立坐诊,用自己熟练的针灸理疗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因其针法独特、疗效显著,得到了周边群众的广泛肯定。

在全区率先开展了“水针刀”技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腱鞘炎等各种疼痛性疾病疗效显著。

目前已治疗患者2000余例,显效率达95%以上。

受聘为__市针灸学会理事。

受聘为__省针灸学会委员。

此外,为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凸显“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该同志在街道率先用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使__街道的患者不必再跑远路到市区医院贴敷。

几年来,冬病夏治“三伏贴”6000余例、开展中医体质辨识10000余例。

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

孔__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六年来未发生一例患者投诉。

他也常掰着自己的手指头给患者开处方,让患者花小钱治大病。

春节前,于哥庄社区孙宽召大爷突发腰痛,疼痛难忍,行走困难,经孔大夫治疗五天后,腰痛明显缓解,行走自如。

孙大爷为表达感谢,以各种理由送500元红包,都被孔大夫直接拒绝。

他常说要“换位思考”看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

无论患者问题多少,他都会耐心、细致地做出解释,在他诊室一直充满着温馨的气氛,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孔__先后被市卫生局评为__市卫生系统度“文明服务明星”、“优秀志愿者”、被__区文明办评为“__好人”,9月被__市文明办授予“文明市民”。

其事迹被《光明日报》、《__日报》、齐鲁晚报、__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他常说,自己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年轻人,倾心呵护百姓健康是他的追求!
用志愿精神汇聚起爱的暖流,让更多贫困的家庭共享病有所医病有良医的发展成果,最大程度的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健康梦——这正是孔__身穿红马甲甘当志愿者的价值追求。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8】
杨__,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主治医师,__市__镇中心卫生院骨科副主任。

他扎根基层20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不断用医学事业的初心践行着责任与使命,奉献着青春与力量。

全心全意、热情服务。

在临床工作中,杨__同志团结同事,尊重前辈,关心新同志,对年轻的医师耐心带教和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所学;坚持以工作为第一,遵章守纪,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从医20年,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态度和蔼,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耐心为患者诊治,讲解病情,并提出诊疗意见,让患者安心,也让患者放心,遇有急危重患者,无论早晚,随叫随到,始终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积极参与诊疗,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精益求精、造福患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提高自身本领,曾到北京进修学习,并参加各种学术会,熟练掌握了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四肢骨折的内外固定,手足外伤的急诊处理等;同时,针对腰腿痛相对普遍的现状,未解决广大患者痛苦,于__市人民医院学习中医推拿、整脊,并自费学习“排寒针”,并于近期到省中医院参加康复培训班,学习正骨,在院长和科主任带领下,解除了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病痛,满足了辖区百姓患者的需求。

爱岗敬业、投身防控。

自疫情以来,作为一名党员,杨__同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主抓预检分诊工作,并参与值守,积极主动参与高速卡口检测值班点
等工作。

他年主动要求以消杀人员进驻上庄隔离点,获得了院领导的认可,并委以带队领导的重任,勇当先锋,尽职尽责,默默奉献,获得了院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

在保证科室正常运转的同时,积极投身到疫情接种、全民核酸采集等疫情防控工作,起早贪黑,不畏劳苦,不计报酬,守护一方百姓安康,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和谐社会、为基层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扎根基层不言悔,情系病患写春秋”,杨__同志用精湛的医疗技术,解除了百姓群众的病痛;用执着付出的满腔热血,影响感染着身边的同事;用高尚的医德医风,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家乡的父老乡亲铺就了一条健康之路!
优秀基层医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9】
姚__,__镇卫生院副院长,一名签约服务责任医生。

他毕业于__师范学院医学院,多年来一直扎根在社区基层。

近20年的基层一线工作历程,他始终以“治病救人,不计回报”作为服务宗旨,面对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表扬和鼓励,他总是谦虚地说:时刻换位思考,做好百姓的“贴心人”。

曾在—荣获“医德医风”高尚奖,获得__市十佳家庭医生。

现如今又被评为度__省“优秀家庭医生”的称号,更多的荣誉是嘉奖更是肯定。

01、少年立志行医梦
说起从医之路,就要追溯到幼年时,亲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常急性发作,几乎每个月都要找医生看病,由于当时村里的医技力量薄弱,好几次医生都不能及时抵达,他耳闻目睹亲人的切肤之痛,幼小的他只能默默流泪看着这一切。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有了一个理想和目标: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回到家乡造福百姓。

大学毕业后,姚医生如愿以偿回到当地做起了一名基层医生。

02、尽心尽力履医职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服务的家庭病床患者多为70岁以上、脑梗或卒中偏瘫等卧床不起的老人,还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的是无依无靠的独居老人。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总是风雨无阻、恪守诺言,在居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什么事随叫随到,就算被占用了业余休息时间也从不计较。

常常忙得连饭也没有时间吃,晚上有时一个紧急电话,他就会来到居民的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姚__穿梭于__镇城头村的每条乡间的小路,更多的居民和姚医生签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截止已签约的社区居民家庭607户,签约人数1070人,他带领团队规范签约率达到全人群的45。

9%,提前完成度责任医生签约目标任务。

年度签约考核连续二年位列中心签约团队前列。

他始终用温馨服务、精湛技术换来了群众的好评与真心。

姚医生还定期带领团队下乡开展义诊、健康讲座,这也成为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每年都会入村下乡开展10余次活动,覆盖7个村,惠及2000余人次。

每次义诊前,为了给前来的群众创造一个合适舒适的就诊环境,姚医生和大家一起会提前一天驱车数小时去选择场地,摆放桌子椅子,打扫布置场地,第二天一大早集合出发。

因为这些群众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来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每次都早早地在义诊的地方等候。

姚医生很珍惜每次义诊的机会。

到了现场,把团队人员安置妥当后就即可投入到义诊中。

每次现场都很热闹,人头攒动,义诊的桌子也被围的看不到医生们的身影。

“大伯,早饭吃了吗?哪里不舒服啊?”“医生,我最近肠胃难受,您赶紧帮我看看吧。

”义诊结束后乡亲们纷纷为这些基层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不断提高医疗工作,姚医生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融会贯通将其用在平时的工作中。

大胆创新工作模式,特别在__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上不断摸索,带领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