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
作者:韩珠玉
来源:《天津教育·下》2024年第02期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被盛赞为“礼仪之邦”,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我国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礼仪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礼仪主要包括礼节和仪式,人们在日常交往中要规范自己的形态、仪容仪表、举止行为、语言行为等,以表示对对方和自己的尊重。此外,礼仪还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如尊重、信奉、敬畏,是人与人交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祈求中形成的一种礼仪文化、礼规规范、风俗习惯等,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礼仪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作为一种隐形教育资源,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和认知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幼儿。3-6岁是幼儿形成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知礼、学礼、懂礼、遵礼。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说过:幼儿就是一张白板,纯洁无瑕,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后天的教育与生活经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规范自身的礼仪行为。可以说,文明礼仪教育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文明礼仪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而且对社会文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再加上自身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会对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学习,并内化成自身经验,满足自身成长需求。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的生活需求,让他们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与交往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在一日活动中养成各种生活习惯。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交意识的形成
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深化幼兒文明礼仪习惯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社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沟通,使其明白在交往中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选择正确的交往方式,规范自身的交往语言和交往行为,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让幼儿快速融入社会生活中,适应新的环境。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师要将民族传统优秀品德与思想融入其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主动思考并参与各种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成长为茁壮的“祖国花朵”。而幼儿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正确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一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引导幼儿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有利于幼儿转变思维态度,认识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承担起该责任,从小就向他人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二、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内容
(一)交往礼仪
我国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且悠久的人文理论以及道德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幼儿在社会交往与道德行为规范方面一定要重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交往礼仪。交往礼仪内容很多:第一,使用礼貌用语。幼儿在交往中,要正确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问、可以吗等礼貌用语,要友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可以使用粗鲁的言辞;第二,尊重长辈。幼儿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要礼貌,不大声吵闹,遇到问题与大人商量,不无理取闹;第三,友好合作。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当同伴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在集体活动中,幼儿要积极参与,与同伴一同合作完成任务;第四,尊重他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可以随意拿取他人的物品,也不可以随意触碰他人的脸颊、头发等。
(二)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习惯,如用餐礼仪、仪容仪表、公共场所礼仪等。第一,用餐礼仪。幼儿在用餐过程中要保持餐桌整洁,食物垃圾放在骨碟盘里,用餐结束倒进厨余垃圾桶,并主动清洗碗筷;要节约粮食,吃多少拿多少;吃饭的时候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也不动手打闹。第二,仪容仪表。幼儿要保持衣着干净、整洁,不随意在衣服上乱写乱画;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规范坐姿和站姿;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保持个人物品整洁。第三,公共场所礼仪。爱护环境,不随意扔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随意踩踏幼儿园和公共场所的花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大声喧哗。
(三)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是幼儿在学习中需要保持的文明行为习惯。第一,上课以后,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教师;第二,课堂上不大声喧哗、打闹,教师说话的时候不随意插话,举手回答问题;第
三,同伴回答问题的时候认真聆听,不抢话;第四,按时完成作业;第五,保持座位和教室卫生的整洁。
三、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
(一)在园中创设文明礼仪环境
除了家庭以外,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就是幼儿园,为此,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文明的礼仪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明礼仪。
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将文明礼仪宣传语、礼貌用语的标语、三字经儿歌和图画等张贴在园中的走廊、教室、楼梯间,让幼儿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这些文明礼仪内容,无形中养成文明礼仪。此外,在园中的各个区域,如班级阅读区、表演区、娃娃区等,也要张贴上使用要求的图画标识,让幼儿懂得爱护公物。其次,在精神环境方面,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为幼儿树立榜样形象,让幼儿学习教师的行为举止。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幼儿,监督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用语,成为班级文明礼仪的维持者。在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幼儿会逐渐将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身品质。
(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将其渗透到一日活动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被影响。
1.在来园和离园中渗透。
来园和离园的时候,幼儿会接触更多的教师和同伴,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文明用语,如早晨入园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幼儿问候“早上好”,幼儿回复:“老师,早上好。”看到同伴的时候,幼儿可以说:“xxx,早晨好。”入园以后,幼儿向家长说再见。下午离园的时候,幼儿要向教师和同伴说再见。长此以往,幼儿会将这一文明用语和问候行为深深刻在脑海中,遇到长辈的时候也会主动问候,如“爷爷,中午好”“奶奶,下次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因此在培养他们文明礼貌意识的时候,语言方面不要有过多要求,避免适得其反。
2.在晨间活动中渗透。
一日生活从晨间活动开始,为此,幼儿教师可以在晨间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做早操的时候播放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歌曲,并将一些文明礼仪动作融入早操中,让幼儿边跳边掌握礼仪知识,让早操充满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弟子规》《团结歌》等编创成早操,带领幼儿在唱跳中掌握礼仪知识,从而形成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