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篇1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1 概述
让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并进一步形成高素质强专业的职业能力。
计算机课程教学作为将知识性与技能性融于一体的教学方式的代表,它把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视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故此针对传统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它的要求则更高,难度更大。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独立的个体或者组织的形式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以此作为项目实施方式,让学生从活动中收获更多丰富有用的知识。
2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方向
2.1 课堂教学理论课程
作为实践的基础和指导者,理论课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中融入项目教学法,教师可借助系统教学的方法并结合“讲授+练习”的方式,把计算机理论中所阐述的概念内涵、程序代码、框架结构等知识通过授课过程展示或讲解给学生。
对于知识中的重难点及学生频繁提及的问题,教师应予与解答,并保证课堂教授的效果。
2.2 实践上机操作课程
实践上机操作作为加深理论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是高职教学目的得以凸显的一种方式。
巩固理论课概念、知识则成为了计算机上机课中的主要课程。
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学生上机教学中,怎样使上机实践操作更加熟练则成了学习的目标。
通过上机课,学生可将课堂所学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进而巩固知识则成为了上机课的真正目的。
项目教学法的上机课在实际操作之前教师应先给学生分析实操的案例,并
提醒学生难点在过程中的大致存在阶段。
2.3 基础学习项目课程
阶段项目课是指教师在学生学完章节的内容之后,把其整合成为综合的阶段性项目课。
案例制作作为这一阶段的重点项目,把边讲授边练习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并把知识温习、案例分解、学生实操、阶段总结、安置作业作为教学步骤。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之中,教师最好可以先把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做下提前的提醒和讲述,重点讲解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并把项目的具体实施操作步骤对学生予与交代和说明,最后一项工作是对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评析和总结。
2.4 综合巩固项目课程
在学生学完全部项目课程的内容后,考虑到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教师应把某些综合性强的项目布置下去。
综合性强、创新性强、以案例为主应当是此项综合项目要具有的特征。
这个项目的落实,需要坚持边讲授边练习的教学方式,并将知识温习、案例讲解、学生实操及总结作为教学步骤。
2.5 比赛竞争项目课程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处于毕业前一年要面临的最后一项任务,通过这样的项目课程,学生可以学到并积累相关方面的项目经验。
一般像这样的项目可包含硬性、软性两个方面。
就项目教学法而言,边讲授边操作的教育教学方式始终贯穿于毕业设计的项目之中。
软件项目可以细分为多媒体制作类、网站应用、管理类等。
这些项目的关注点都有区别。
这些系统类型有医院收费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在任务的完成时,某些产品的优秀设计思路及良好设计方案与资料等值的我们汲取和借鉴。
3 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主体的全程实施与控制
3.1 作为项目主体的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作为项目教学法主体的项目实施,包括了项目的导入、实施、整合。
项目导入借助说课形式向学生演示讲解项目基本情况安排。
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要向学生演示讲解子项目的基本形式及关联知识。
此外
教师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要提供方向性、框架性的指导及方法上的指导外,还要实时监控过程和结果,以防止违规现象的出现。
当项目任务遭遇突发状况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除此以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精神鼓舞以保障项目的完满完成。
伴随子项目的结束,就进入了项目的整体整合,教师只需交代基本步骤,其余由学生自己完成。
项目实施在项目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全称参与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但必须坚持不干预的原则;在项目式教学任务方面学生基于整体认知的基础,做到在该课程上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关联,对所学知识充分运用。
3.2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项目监控
教师要全程监控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教学法是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的肯定,虽然处于项目学习过程的学生自身有着有较好的管控和监管能力,但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应付现象,项目教学法的质量很难保证。
项目实施监控分为组织控制和制度控制。
项目人员组织结构分为三层,小组成员向组长汇报,组长向项目指导教师汇报,小组成员也可以直接向指导教师汇报,指导教师应及时监控项目的进展。
项目教学法需要建立一些监控制度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计算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它更加注重实践的动手操作,故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入“项目教学法”显得更有必要。
这不仅彰显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加加固了教学过程学生的核心地位,通过如此还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篇2
浅析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创新创业推动就业,有助于完善人才的发展模式,为构建创新型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营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以创新带动创业和就业,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已具相当规模,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率很低,与高职院校毕业生总量和就业人数严重不匹配。
这也映射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业率低;二是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科学,与专业教育缺乏衔接,学生创业的发展空间受限,创业成功率低;三是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特色,学生创新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四是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化和深入化,提高教学质量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欧盟在一份名为《开拓创业文化》的研究报告中,鼓励创新实践,促进创业理念和技能的融合,为年轻人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中提到创业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活动。
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高职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的国家,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更多的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全国2 000多所高校分别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国内学术界也出现了很多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4]。
例如,徐小洲,__永在所著《创业教育》一书中提到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来看,加强创业教育是大
势所趋。
谢飞在所著《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一书中提到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择业做好准备。
综合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联系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全程和全面化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围绕创新创业知识如何转化为实践行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普及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能够打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现有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尚未找到融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尚未构建凸显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提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措施与方法,尚未出台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二、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依据
一是依据创业教育理论:Colin&Jack认为,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知识与素质;二是技术创新理论:奥地利的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全新的经济能力;三是依据同志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中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他还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责任”;五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从内外因素、可控制和不可控因素等方面归纳了成败的原因。
三、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提高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推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其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
(二)实践意义
1.高职院校结合职业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紧密围绕当今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剖析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2.高职院校可以创新性地提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特色,发挥专业技能优势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构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与方法,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
(三)研究价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5-6]。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与高职专业衔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因此,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价值巨大,社会效益突出。
四、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思路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实际,通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
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研究融合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措施与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
包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是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
包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需要、遵循高职专业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性与职业规划、就业相结合等。
三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包括在实践层面上依据社会经济和人才发展、就业等重要依据来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创业活动,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命力。
四是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打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围绕专业定位,加强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创业基地建设等,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
五是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
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论述,提出凸显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措施与方法。
五、小结
尽管有通用的创新创业教育,但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能够体现专业优势,避免创新创业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效[7]。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现个性化和分类化。
高职专业特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与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率。
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弥补了传统创新创业教育不分专业、不对对象、大一统教育模式的缺陷,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推动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融合互动。
各高职院校根据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谋划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及措施,建立基
于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有助于高职院校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同时,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才同质化现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