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增收的问题,今年又针对“三农”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

我们要把认真落实这些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贯彻到平常工作之中。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不仅是扩大内需的短期政策要求,而且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目标。

为切实解决我市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问题,应采取以下五方面的措施。

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只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拳头”产品,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方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发展特色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立足自身优势。

应该说各个乡镇的情况各有特点,既有现实的可凭借的优势,也有潜在的可挖掘的优势,关键是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发现优势,把握优势。

比如,张壁古堡所在地――张壁,就紧紧抓住古堡做文章。

在古堡周围相继建成旅游胜地,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又显示了现代建筑的风格,从而大力发展了本地的旅游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把握好三个方向。

一方面是认真研究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

我国加入WTO后,我们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是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取向。

要把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要依靠科技,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占领技术的制高点, 1 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雷同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大政府推动力度。

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组织发展特色经济,是发展特色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作,绝不能搞简单化的行政命令。

政府要善于通过政策引导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而不能代替市场的力量。

要通过政府行为,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实现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模式,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效果显著。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一是加快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发展。

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业绩好坏的关键。

因此,当前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

鼓励并支持工、农和企业联合,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

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允许并坚持龙头企业的多样性。

不论是哪种所有制企业,也不论其经营方式如何,只要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都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

实践证明,根据环境条件、产业性质、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特点进行深入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初创阶段向积极发展阶段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提 2 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

三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要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原则,选择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切忌盲目扩张和地区性产品雷同。

要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
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步伐。

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力,最终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率先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增加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应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乡镇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