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新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与方法、实验氧气的性质、掌握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及催化剂的概念。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具体气体物质的制法,从制取物质原料的选择、依据的化学原理和制取的方法,到气体性质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也是学生对前面所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运用,为以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有什么
(1)学生通过前面单元的学习,已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制法、性质、用途有了较深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早已渴望亲手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
(3)学生在本单元课题3中,已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知道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这对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氧气的性质有很大的帮助。
2、学生缺什么
(1)学生第一次到实验室进行气体的制备,不具备对实验装置的组装、装置气密性检查、及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等知识,也不知道实验装置错误会导致什么后果。
(2)学生在生产、生活中知道有“催化剂”这回事,但不清楚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催化剂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3)学生只在上新课时看到过教师制取氧气并探究其化学性质的演示实验,没有亲身感受实验,不具备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知识。
(4)学生不具备通过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来探究制备气体的收集方法。
实验目的:
1、理解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了解催化剂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
3、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难点:氧气的制取,探究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
实验准备:
1、复习仪器的连接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实验方法: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125mL)、水槽、酒精灯、玻璃片、量筒(50mL)、坩埚钳、燃烧匙、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木炭、细铁丝、蜡烛、新制的澄清石灰水。
实验过程:
(2)在实验室可以使用上图的哪种方法收集氧
教学反思:1、本节实验课内容多,学生又是第一次亲自制物质(气体),在动手能力方面学生还不够大胆,教学中应注重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自主的、开放的进行实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要领的掌握和巩固,同时还能学到制备某种气体时怎样选择仪器及仪器的连接,教学方式上要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只需通过创设好问题情境、设置好问题台阶,便能使学生有效的获取知识。
3、在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由于学生掌握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方法不够,导致有的小组实验没能成功,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