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指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砂糖主要品质指标
白砂糖主要品质指标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白砂糖((GB 317-1998)),其质量标准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

另外,白砂糖国家新标准(GB 317-2***,替代GB 317-1998)已经修订完毕,正在国家审批程序之中。

附录2:《白砂糖》国家标准的新、旧指标对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7-1998:
感官要求
(1)晶粒均匀、粒度在下列范围内应不少于80%;
——粗粒:0.800~2.50mm;
——大粒:0.630~1.60mm;
——中粒:0.450~1.25mm;
——细粒:0.280~0.800mm。

(2)晶粒或其水溶液味甜无异味。

(3)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无明显黑点。

表2 理化要求
项目指标
精制优级一级二级
蔗糖分,% ≥99.8 99.7 99.6 99.5
还原糖分,% ≤0.03 0.05 0.10 0.17
电导灰分,% ≤0.03 0.05 0.10 0.15
干燥失重,% ≤0.06 0.06 0.07 0.12
色值,IU ≤30 80 170 260
混浊度,度≤ 3 7 9 11
不溶于水杂质mg/kg≤20 30 50 80
2: 卫生要求
项目指标
精制优级一级二级
二氧化硫(以SO2计)mg/kg ≤10 20 40 50
砷(以As计),mg/kg ≤0.5 0.5 0.5 0.5
铅(以Pb计),mg/kg ≤ 1.0 1.0 1.0 1.0
铜(以Cu计),mg/kg ≤ 2.0 2.0 2.0 2.0
菌落总数,个/g ≤200 350 350 350
大肠菌群,个/100g ≤30 30 30 30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
出不得检出
螨(在250g白砂糖中)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附录1:食糖的品种与质量食糖因原料、加工工艺不同,有普通白砂糖,精制幼(小粒)砂糖、精制绵白糖,普通绵白糖,方糖和块糖,冰糖,红糖等。

精制幼砂糖即精制小粒砂糖,因其纯净度高,蔗糖份含量达到99.8%以上,水份含量极少,各项卫生指标控制严格,晶粒小、均匀、松散,易溶化、易贮藏,不易受潮结块,特别适合于供作家庭常备食用糖和餐桌糖。

精制绵白糖在晶粒细小易溶方面与精制幼砂糖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绵白糖的晶粒更细小,一般不超过0.3毫米、且要求均匀。

由于绵白糖中含有一定量的转化糖浆(含果糖成分),味甜、吸湿,因而可保持糖的绵软状态和光泽。

但是因绵白糖水分含量较高(相对砂糖而言),所以不宜长期贮藏;在干旱地区与季节,绵白糖容易脱水结块,不利于方便食用。

原糖又名粗糖,指以甘蔗为原料经压榨取汁、糖汁清净处理、煮炼结晶、离心分蜜,制成的带有一层糖蜜,不作直接食用、供作精炼糖厂再加工用的原料糖;糖度(旋光度)不低于97%。

因其为再加工用的原料糖,不具备食用卫生条件,不能作直接食用或食品加工业的原、辅料。

普通白砂糖指以甘蔗、甜菜或原糖(粗糖)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或再溶,糖汁或糖浆清净处理、煮炼结晶、离心分蜜、筛选干燥等工序加工制成的成品蔗糖结晶,蔗糖分不低于99.5%;符合食用卫生条件,可供直接食用或食品加工业的原、辅料。

普通绵白糖指以甜菜、甘蔗或原糖为原料经精炼加工生产的晶粒细小、颜色洁白、质地绵软的成品糖,总糖分(蔗糖分+还原糖分)不低于97.92%;符合食用卫生条件,可供直接食用。

红糖通常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在我国,系指甘蔗经榨汁和简易石灰法澄清处理后,经浓缩煮炼制成的带蜜糖。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红糖又可分为赤砂糖(结晶颗粒较大)、红糖粉(结晶粒子细小)、片糖、砖糖(使用模具成型)、碗糖(用模具)等。

赤砂糖、红糖是用经过澄清处理的低纯度糖浆,在真空煮糖罐中煮制而成的、覆盖一层棕红色糖蜜、具有甘蔗清香风味的结晶糖,晶粒大的为赤砂糖,晶粒细小的叫红糖,其成分为:蔗糖分88~93%,还原糖1.5~4.5%,水分2.5~3.5%。

片糖的生产方法则是将达到一定过饱和度的热糖浆(约92BX)从煮糖器分配器中流入片糖连续成型带上,在均衡平稳的运送过程中,糖浆被扒平,自然冷却凝固,经机械划线、分离出带,分片成糖,降温包装,其成分为:蔗糖分83%以上,还原糖6.5%以下,水分5%以下;所有红糖,不论是结晶糖或成型糖,其共同的特征是:一、成品红糖中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二、保留了甘蔗糖汁的原汁、原味,特别是甘蔗的清香味。

消费者喜爱红糖、选择红糖,主要是基于红糖的这些基本特征。

由于甜菜糖糖蜜带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因此、世界各国均不生产带蜜的甜菜红糖。

由于进口原糖长途、长时间散装、散运,卫生条件无保障,无法保证清除掉原糖糖蜜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因而不能充作红糖或用于生产红糖。

所有的红糖产品都必须符合中国“国家食糖卫生标准”。

方糖与块糖将含水分2~2.5%精制小粒砂糖原料通过一转鼓式方糖压块成型机压成方块状,然后将成型的方糖挤放到金属托盘上,置于干燥箱中将水分烘干至0.5%以下,冷却
至室温后用纸盒包装。

方糖因晶粒间有透气孔隙,因而具有定量、易溶,食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合餐桌用糖。

冰糖的生产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生产方法是挂线结晶养大法,即将热的精炼饱和糖溶液缓缓倒入挂有细棉线的桶中,在结晶室中经过7天以上缓慢冷却结晶,蔗糖结晶围绕棉线形成并养大成大粒、大块冰糖。

第二种生产方法是投放晶种养大法,即在一摇床式结晶槽中,放入热的精炼饱和糖液,投入定量的晶种在摆动槽中边摆动、边缓慢降温(水套夹层保温、控温)使晶粒养大,形成单晶冰糖。

附录2:《白砂糖》国家标准的新、旧指标对照
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既考虑了标准的先进性又考虑到了目前中国糖业的基本情况。

《白砂糖》国家标准的卫生指标中增加了酵母菌和霉菌两个项目,二氧化硫、铅、砷等指标比老标准更加严格,而铜项目则从标准中删除。

理化要求中的多项指标均进行了修订。

标签中增加了保质期的要求。

《原糖》国家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是增加了卫生要求;理化要求增加了葡聚糖项目,修订了色值和安全水分系数等项目。

主要修订内容有(如表4所示):
①对GB317-1998中卫生指标要求的修订基本上按最新《食品卫生标准》增减项目和修订指标。

增加了酵母菌和霉菌两个项目。

规定酵母菌≤10cfu/kg,霉菌≤25cfu/kg。

菌落总数指标从350个/g,200个/g 修订到100cfu/g。

删除铜这一项目。

铅从1mg/kg修订到0.5mg/kg。

二氧化硫指标的修订。

一级、二级白砂糖≤30 mg/kg,优级白砂糖从≤20 mg/kg 修订到≤15mg/kg,精制白砂糖修订到≤6mg/kg。

在理化要求中,每一级别的糖都有多项指标作了修订,总的原则是根据国家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我国白砂糖的质量现状等因素综合考虑。

精制白砂糖:电导灰分从0.03%修订为0.02%;干燥失重从0.06%修订为0.05%;色值从30IU修订到25IU;混浊度定位30MAU,相当于原来表示方法的2度,有所提高;不溶于水杂质从20mg/kg修订到15mg/kg.
一级白砂糖:指导思想是与国际耕地白糖(即原B级糖)质量水平接轨。

现行国标GB317-1998中蔗糖分、还原糖分、干燥失重已等同或由于国际耕地白糖的要求,只有色值170IU离耕地白糖150IU还有一段距离。

这次一步到位,将色值修订为≤150IU。

不溶于水杂质从50mg/kg修订到40mg/kg。

二级白砂糖:还原糖分从≤0.17%修订为≤0.12%;电导灰分从≤0.15%修订到
≤0.12%;干燥失重从≤0.12%修订到≤0.10%;色值从≤260IU修订到≤240IU;混浊度定为220MAU,与原来的11度相当;不溶于水杂质从≤80mg/kg修订到≤60mg/kg。

②感官要求也作了修订。

由于细粒砂糖产品不断增加,粒度小于80%颗粒大小范围增加了在0.14-0.45mm这一区间。

③混浊度计算方法与表示方法(单位)作了修订。

混浊度以过滤前后溶液衰减指数之差表示(即不除以20),单位为“毫衰减单位”(MAU)。

一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另一方面减少因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

现行标准中的计算和表示方法是糖液过滤前后的衰减值除以20后以整数表示,误差很大。

④增加了6.1.2的内容:“推荐在白砂糖标签上标注保值期,保值期由生产企业或包装单位所确定”。

表4 《白砂糖》国家标准的新、旧指标对照
项目《白砂糖》国标报送稿GB317-1998
精制优级一级二级精制优级一级二级
蔗糖分,%
≥ 99.8 99.7 99.6 99.5 99.8 99.7 99.6 99.5
还原糖分,%
≤ 0.03 0.04 0.1 0.15 0.03 0.05 0.1 0.1 7
电导灰分,%
≤ 0.02 0.04 0.1 0.13 0.03 0.05 0.1 0.1 5
干燥失
重,%≤ 0.05 0.06 0.07 0.1 0.06 0.06 0.07
0.12
色值,IU
≤ 25 60 150 240 30 80 170
260
混浊度,≤ 30 80 MAU 160 MAU220 MAU 3度7度 9度11度MAU
不容于水杂
质, 10 20 40 60 20 30 50 80 ㎎/㎏≤
二氧化
硫, 6 15 30 30 10 20 40, 50 ㎎/㎏≤
砷(以As计),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
铅(以Pb计),
0.5 0.5 0.5 0.5 1 1 1
1
㎎/㎏≤
菌落总
数,100 100 100 100 200 350
350 350
cfu/g≤
大肠菌群,
MPN/100g≤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致病菌(系直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
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酵母菌,10 10 10 10 ————
cfu/g≤
霉菌,
cfu/g≤25 25 25 25 ————
螨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