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一)
一、单选题
1.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戏剧按照题材划分,有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幻剧、童话剧等。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神话剧《屈原》。
B.“苏格拉底认为,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担心树枝会断裂,因为鸟儿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这个句子是一个单句。
C.“白花花的阳光烘烤下,柏油路像铺了一层碎银,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树木的叶子都打着卷。
”该句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D.“私塾老师没有校长和局长之类的上司,当然也没有班级评比这种事,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自己做主。
”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2.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
B.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
C.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
D.前面来一个红领巾。
3.对下面这段文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路旁的树在雨中站立着。
①连天的绿叶一簇簇,一团团,挽着,拥着,静而不滞,动而不浮。
②雨打着片片绿裙翻着卷儿,像击琴键,像跳芭蕾。
③你再看那树干,有的油光发亮,裹着青皮衣;有的挂满雨珠,披着鱼鳞;有的调皮地伸着脖颈,好奇地张望路上的行人。
④这雨中美景怎不叫人心生喜爱之情呢?
A.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叶的茂密,“静而不滞,动而不浮”表现出了连天的绿叶在雨中的情态。
B.②句中“像击琴键,像跳芭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绿叶活泼、灵动、富有韵律的样子。
C.③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披着鱼鳞”“伸着脖颈”写出了雨中树叶油光发亮、摇曳动人的姿态。
D.④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中美景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雨景的由衷赞赏。
4.下面各句中,运用拟人修辞的一句是()
A.父亲那极短的头发,好像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
B.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C.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D.一朵凤凰花就像一团火焰,一树凤凰花就像一支燃烧的火把。
5.同学们准备在活动中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下列对这首歌歌词品析有误的一项是()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
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那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
分享海的欢乐
我最亲爱的祖国
你是大海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
心中的歌
A.歌词中运用反复的手法,将“我最亲爱的祖国”反复咏唱,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依恋之情。
B.“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祖国山川河流之多,令人目不暇
接。
C.“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将祖国人格化表达祖国对“我”的爱护和祖国与“我”的血肉关系。
D.歌词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的祖国”和“我”分别比喻成了大海和浪花,表现了“我”对祖国紧密依存、衷心依恋的情感。
6.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7.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
B.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比喻)
C.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排比)
D.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B.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C.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9.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拟人)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拟人)
D.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夸张)
10.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二、填空题
11.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5)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
12.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天空上,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
②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13.《钱塘湖春行》以为线索,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第句和第句是颔联,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1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b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1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三、现代文阅读
1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①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②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
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
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
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
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③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④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筋,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
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
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
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原文有删改)
(1)文中第①段“有学问的笨伯”具体指哪一类人?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本段内容简要说明其作用。
(3)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4)结合本文观点,联系以下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学问和智慧”。
只有勤奋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
还是先举韩文公。
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节选自季羡林《成功》)
17.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花儿,已悄然绽放
①一年又一年,目送着孩子们一批批离去,总以为一切如流水般过去,能默默守望已足矣。
那个傍晚,那一声“老师”,使我顿觉花香四溢。
原来,不曾留意间,花儿已悄然绽放。
②那是给新生家长培训接近尾声的时刻,已经到最后的联欢环节了。
被疲惫袭击得心力透支的我,一个人静静坐在最后面,欣慰地体味着家长们的真情感言和投入表演。
一个高大阳光的小伙子走过来,蹲在我的面前,我知道他是一天活动里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位年轻爸爸。
不由得称赞道:“你今天真棒!”小伙子蹲在我面前,凝视着我:“陈老师,您仔细看看,还认识我吗?我是您当年带过的‘小松树’呀!您家访还到过我家呢,我可记得您!”端详着眼前这高大健壮的年轻爸爸,记忆如潮。
当年那个胖乎乎的小调皮、小聪明的模样浮上了心头。
因为他名字里有个“松”字,大家都亲昵地叫他“小松树”。
这小伙子,那眉眼、那举手投足,的确有当年“小松树”的样子。
我不由得嗔怪:“你这孩子,怎么不早告诉我呢?”当年的小调皮如孩子般开心地笑了起来:“我想给您惊喜呀,让陈老师看看我当爸爸了。
”
③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学生长大了,工作了,为人父母了。
我的学生有孩子了!我的学生把他的孩子也送到我这儿来了!当年的我,还没有眼前的“小松树”的年龄大,正满怀着梦想和激情去编织着我的教育梦。
和班里孩子一起遇到特殊情况时,每每是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许许多多的故事都铭记着。
于是,我们在喧闹的演出后场遥忆起当年。
小松树说,他们那时背后叫我“小老师”。
有一次他到卫生间头磕破了,是我流着泪送他到医院;他伸腿绊小女生时,我狠狠地批评过他;他上小学后,我对他的记忆慢慢模糊,可我的形象依然深深地嵌在他的记忆里……回忆、畅谈,往事如夏日里的淙淙溪流,洗涤着透支,冲刷着疲惫。
内心被眼前我的学生、我学生的家长搅动得碧波荡漾、涟漪轻动。
④那天家长培训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当年的学生“小松树”获得了最佳表现奖。
上台领奖那一刻,他幽默地说要发表获奖感言。
他抱着话筒激动地说:“感谢CCTV!感谢幼儿园TV!今天是我26年最开心的时刻。
我回到了当年的母校,看到了我最亲爱的老师。
我给孩子也选择了我的母校!我作为家长,我又在母校参加了一天的培训活动,还得了奖!太让我骄傲和自豪了!我和我的孩子,要和
我们的老师一起分享这最幸福的时刻。
”我听到他在喊我,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指挥着一个胖乎乎
的小宝宝蹦跳着上了台。
那一刻,我忽然间泪流满面!
⑤我轻轻拉过“小松树”的手,只是不再是小手;当年的小不点,如今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了。
我又轻轻抱起小宝宝,宝宝举起鲜红的奖状。
那一瞬间,全场掌声雷动!被一代一代催老又何妨?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有过不完的青春!
⑥我的花儿,我的一批又一批的花儿,早已悄然遍地绽放。
(选自《教师博览》2017年第2期,作者陈玲,有改动)
(1)结合选文②~⑤段内容,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梳理主要事件,补写方框中的内容。
(2)选文第③段“他上小学后,我对他的记忆慢慢模糊,可我的形象依然深深地嵌在他的记忆里……”中划线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
往事如夏日里的淙淙溪流,洗涤着透支,冲刷着疲惫。
内心被眼前我的学生、我的家长搅动得碧波荡漾、涟漪轻动。
(4)选文第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你们读了本文,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1)比喻
(2)借代、对偶
(3)互文
(4)引用典故
(5)借代
12.【答案】比喻;拟人
13.【答案】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
14.【答案】比喻、夸张;引用、比喻;比喻、夸张
15.【答案】(1)排比、拟人
(2)引用、比喻、拟人
(3)比喻、排比
(4)反复、拟人
16.【答案】(1)学问渊博,但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圈子的人。
(2)运用事实论证,举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的事例,论证“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的论点,从而是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3)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
探照灯:形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
(4)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
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我们平日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勤奋刻苦,多学知识和本领,并在生活中开动脑筋,灵活运用。
17.【答案】(1)①“我”意外地见到“小松树”;②“小松树”发表获奖感言
(2)“嵌”是动词,嵌入、镶嵌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小松树”的影响之深,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戴。
(3)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往事比喻成“夏日里的淙淙溪流”,把内心的波动比作“碧波荡漾”“涟漪轻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畅谈往事使“我”忘记了疲惫。
表达了“我”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4)结构上:照应文题和开头,总结全文。
内容上:深化(升华)中心,含蓄地表达了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健康成长,给“我”带来了幸福感。
(5)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花朵。
我们作为年青的一代,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业,充实了自身,以后也应该继续发挥自我,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