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高考备考主题经验交流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研讨——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主题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 . 1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工作室主持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秦凤云主持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邓丽微主
备
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韦
巍
王玥论坛教师: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王珀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崔
雪
哈尔滨市第二十四中学
范宇博
“双新”背景下
高考备考主题经验交流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研讨
为进一步发挥重点领军人才梯队及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促进“双新”(新教材、新高考)协作体的互助交流,传承高三教学经验,助力备战2022年高考,也为全体工作室教师在新教材、新高考的形势下能够做好全方面的准备,2021年10月中旬,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双新”背景下高考备考主题经验交流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研讨会。以2017年至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着眼点,结合新课标、新课改,就该类题型的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阐述,并针对2021年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模拟试卷进行分析,为教师提出相应的备考和出题建议。
第一部分: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韦
巍
王
玥
一、2017-2020年高考考情分析
2017 年全国卷考试大纲调整,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为高考的必考题。虽然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教师和考生备考重点,但是考生的得分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第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难度相对较大,学生有畏难情绪。第二,学生高层次阅读能力较弱。高考考纲明确了对文学类文本能力考查的要求为“形象、语言、内涵、艺术表现力、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就要求考生要具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来说是一个高层级的要求。
“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往往体现的是语文教育目的的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今后的高考复习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主题活动
为充分发挥中小学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各地纷纷启动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师工作室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工作室中的成员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同时增强了区域、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了具有榜样作用的学习型团队。
从2022年1期开始,我们将开设“名师工作室”栏目,充分挖掘名师工作室在组织建设、主题研究、问题研讨、学科深化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以让更多的教师以研读的形式参与进来,学习名师工作室成员学科探究的精神,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83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 . 1
从近4年来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考查的选文中我们不难总结出几个规律(见表1):
第一,总体趋势是文字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考生提升速读、默读的能力。
散文方面,2017 年全国卷Ⅱ
《窗子以外》到2020 年全国卷Ⅲ《记忆里的光》,字数增加约300字。小说方面,从2017年全国卷Ⅰ《天嚣》到2020 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字数增加约400字。
第二,高考语文试题正在向新教材中“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和“任务群”的研究方式靠近。
如,2020 年全国卷Ⅰ
《越野滑雪》的选择题考查主旨,第9 题引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这些都可以通过阅读海明威的小说这个任务群来实现。这也督促学生以点带面式学习,不能孤立学习一位作家的一篇作品,流于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而是师生共同树立群文阅读思想,全方位了解作家作品,并学会在深层阅读基础上的赏析和品味。
第三,从选文主题上,仔细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小说阅读所选文章的主题都与考纲中要求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相吻合,即选文的主题都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为落实高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主题一般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讴歌人性的美好。如2017年全国Ⅲ卷《我们的裁缝店》就写出单纯和善良的美好人性,吸引学生对劳动意义的思考。二是书写小人物。如2017年全国Ⅱ卷《有声电影》就立足于老北京以二姐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对新鲜事物的态度,引发人们思考在社会快速变迁的时代如何对待新奇事物。三是思考社会现实。如2016年全国卷Ⅲ《玻璃》就表达出在物质文
明日渐丰富、现代化步伐加快的当下,传统中的正直善良、诚信正义等优秀品质受到冲击的强烈思考。
二、2021年文学类文本试题分析(见表2)
与2020年相比,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题型分值等方面基本保持稳中微变,在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导向的同时,聚焦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出了作为选拔性考试命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第一,试题材料传承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智慧、引领青年成长的指向十分明确。试题中小说文本《秦琼卖马》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引导考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第二,试题设置考查思维,着重考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学科关键素养。如对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分析,关注考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意识,设置问题具有开放度,为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提供了空间,相对回避了高考作答的套路。
附录:2021年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秦琼卖马》考题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超杰说话多是“笑道”,唱的戏词则是“珠泪两下”“两泪汪”,这种细节写出了他当时的处境与心态。
B.杨成岳当着张小武的面,把重金买到的六件瓷盘掸落地上,这一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也使杨成岳形象更为饱满。
C.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
D.小说从立秋这天的知了鸣叫写起,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来传达人世的苍凉之感。
8.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表1 2017-2020
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选文情况表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