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高频题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高频题集
考试总分:12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
1. 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纷纷调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
二战后初期,为避免出现这一局面在美国倡导下进而成立( )
A.
B.
C.
D.
2. 《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
1979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
“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这表明( )
A.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正、平等、合作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
3.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平衡和可持续的合作原则”。
以下国际组织与其精神相似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欧洲共同体
D.世界贸易组织
4. 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三大经济支柱”指的是()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
5. (3分)右面是二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国际贸易不平衡格局发牛逆转
B.世界各国贸易壁垒已消除
C.关贸总协定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卷II(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
6. (3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________(判断对错)
四、辨析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
7. (10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任要务是稳定国际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________(判断对错)
五、简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
8. (10分)阅读图片,完成要求。
如图是1913﹣1998年美、日两国人均GDP增长率示意图(年均复合增长率,百分比)。
据如图归纳美日两国人均GDP变化的阶段特征,结合有关知识并说明原因。
六、论述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
9.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战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7月美英两国发表了各自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方案,美国的“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
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情况认缴一定的份额,各国投票权的数额取决于认缴份额的多寡。
……1945年12月27日,“布雷顿森林协定”在美国国务院内举行签字仪式。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卷
材料二:美国50~70年代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1950196019701973
-15.9-19.4
与日本的贸易+2.4+2.0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
注:+为顺差,-为逆差。
——曹宏苓《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上世纪70年代,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急需金融援助的发展中国家。
但要从IMF和WB获得紧急贷款或其他信贷就必须进行特别的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贷款”。
所谓改革,即实施“结构性调整计划”——放开市场、消除投资管制、由世界市场来决定利息和利率、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取消补贴等。
——尼尔•弗格森《货币崛起:世界金融史》有学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不同类别的参与国都产生了双重影响。
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撰写一篇小论文论证这一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
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
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结合材料,依据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七、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6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倡导的“自由放任”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信条。
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终于在1929~1933年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化大生产。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材料二: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
国家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联邦德国1950年23.2%42.2%32.4%1990年 5.1%40.5%55.4%
日本1950年50.7%22.2%26.6%1990年7.2%33.6%59.2%
美国1950年12.2%34.7%48.9%
1990年 2.8%25.8%71.4%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国内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新变化。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井田制、授田制、均田制到两税法,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四种税制。
皇帝根据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分配土地的多少以及税收负担的多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贵族要么拥有免税权,要么与官府勾结,逃避税收。
最大的地主一一皇帝却完全不用缴纳税收。
皇室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皇家的私库与国库之间却并非完全封闭,皇帝经常会伸手进入国库花费财政税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鞭法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提出了并税式改革导致税上加税、愈演愈烈的著名命题,即中国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由并税式改革之后,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
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据《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
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人称为三大“暗税”。
19世纪80
年代,李鸿章就曾倡议仿行印花税。
1909年,日本小林丑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申报》《东方杂志》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
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推行的财政举措,是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后又一重大体制改革,旨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备相应的财权,以达到现代国家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目标,因而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曰程上来。
清政府推行分税制的改革目标并未实现,却有利于规范和统一税收制度。
清末税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许多新的税制在筹议、设计、立法甚至推行中纷纷流产,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狐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
——据《辛亥革命前后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
(3)综上所述,谈谈中国历史上税制演变的当代启示。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
……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关税平均约为.法国年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年与意大利……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
……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缔结关税同盟条约。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下列图表反映了世纪地球的“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世纪至世纪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英里世纪年代至世纪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英里。
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英里世纪 年代螺旋浆飞机,每小时英里世纪 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英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示意图》与《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造成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衰退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际贸易中确立该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运用粮食武器主要事例(节选)
186030%15%18621863186716−20161940101950203065362050300−4002060500−70014
时间事件目的
1947年马歇尔计划
向西欧、日本等国家运送粮
食等农产品,促使这些国家
和地区经济发展,巩固美国
的政治领导地位
1951年实行共同安
全法
用粮食等农产品配合军
事“援助”,作为实行侵略政
策的工具
1954年国会通过第
480号公法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粮食援
助,力图使其在粮食上依赖
美国,在国内外政策上受美
国控制,并把它们纳入美国
的势力范围内
1974年通过“杰克逊
·瓦尼克修正
案”
以削减粮食等供应相威胁,
要求苏联在中东问题上让步
1980年卡特总统对
苏联采取部
分粮食禁运
制裁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
为
——据魏崇寿《关于美苏粮食贸易问题》整理
材料二:1960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在菲律宾建立了“国际水稻研究所”。
1966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墨西哥成立“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
这种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优良种子、化肥、农药等以提高作物产量,从而为民众提供食物,使其不至于投入阶级斗争,不触及现有的社会分配秩序和既得利益者利益的举措被称作“绿色革命”(区别于苏俄“红色革命”)。
绿色革命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全球投资的稳定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孟山都、先锋等西方农业跨国公司获益颇丰),巩固了以西方技术占有者为中心的政治依附和利益流向。
——摘编自付会洋《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是如何利用粮食武器为其战略利益服务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绿色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高频题集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
1.
【答案】
A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纷纷调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关贸总协定的宗旨。
【解答】
A.据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纷纷调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各国吸取1929﹣1933年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纷纷调高关税的教训,成立了旨在降低关税。
减少贸易壁垒的组织,即关贸总协定。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宗旨是维护汇率的稳定,与题意不符。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为世界银行,其宗旨为促进成员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题意不符。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为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干所给材料中“二战后初期”不符。
2.
【答案】
C
【考点】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关贸协定,要求学生结合关贸协定的原则,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
A.材料反映的是关贸协定组织的原则,而不是世贸组织。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今天都没有建立。
C.材料只能反映出关贸协定进一步规范国家之间的贸易,体现了全球经济综合治理体系不断的发
展和完善。
D.材料中只是讲对发展中国家要给优惠待遇,但并不一定能体现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3.
【答案】
D
【考点】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主张自由贸易、市场运作等,所以与材料中的精神相似,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和材料中的精神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和材料中的精神也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共同体是一个区域性组织,也和材料中的精神也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D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解答】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故①②③正确。
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
5.
【答案】
C,D
【考点】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
本题考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解答】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从1945年到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而关税平均水平却不断降低,这体现出关贸总协定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故C、D正确。
图片只显示出世界贸易总额的增长,看不出国际贸易格局,故排除A。
材料显示出关税平均水平降到了25%以下,但并没有实现“零关税”,所以世界各国贸易壁垒并没有消除,故排除B。
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
6.
【答案】
A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解答本题需准确识记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是指凯恩斯主义的运用,以及20世纪70年代之后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些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其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
四、辨析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
7.
【答案】
A。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经济体系,要求学生结合战后经济体系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汇率,消除妨碍贸易外汇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
五、简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
8.
【答案】
20世纪初至50年代前期:美、日两国人均GDP都相对较低、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制约。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日两国人均GDP高速增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日两国人均GDP呈下降趋势,经济模式调整滞后和世界经济竞争加剧。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答】
首先,阅读材料,如根据示意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日两国人均GDP 发展的共同趋势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危机,20世纪初至50年代前期:美,这是受到了经济危机;接着,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可知,美、日两国GDP高速增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
这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弊端不断显露。
六、论述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
9.
【答案】
观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不同类别的参与国都产生了双重影响。
对美国,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固定汇率制使美元不断贬值,黄金大量外流,出现贸易逆差,不利于美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对日本和西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下,战后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因为用美元结算的方式使它们在经济上长期受制于美国。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下,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但由于受到诸多贷款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不同类别的参与国都产生了双重影响。
【考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答】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论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不同类别参与过的双重影响。
首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所以对美国来说首先是确立了霸权地位,但固定汇率的限制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导致美元不断贬值,黄金大量外流,出现贸易逆差,不利于美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对于日本和西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借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推动,战后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因为用美元结算的方式使它们在经济上长期受制于美国。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政治经济的弱势,虽然世界银行的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下,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但由于受到诸多贷款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10.
【答案】
示例:论题 14到18世纪的西欧社会转型。
经济上: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约14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观念上: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打击了天主教神学,促进了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17到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进行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民主逐步取代专制。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史实。
【解答】
第一小问的论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可以 14到18世纪的西欧社会转型为论题。
第二小问的阐述,结合14到18世纪西欧社会的史实从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等方面论述该事件推动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
七、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60分)
11.
【答案】
(1)政策变化:从政府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国内意义: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农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3)新变化: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第三产业兴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福利国家制度建立;“新经济”出现等。
【考点】
胡佛政府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解析】
(1)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2)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国内意义。
(3)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新变化。
【解答】
(1)根据材料“‘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化大生产。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可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变化是从政府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根据材料二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占比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农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即可。
12.
【答案】
(1)特征:以土地为核心,农民是税收主要承担者;呈现出家国不分的皇权专制特征;循环往复、不断累加;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渐趋松驰。
(2)背景:列强的侵略及战乱造成财政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民族工商业不断发展;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税收理论的广泛传播;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统治危机加深;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运动的推动。
(3)启示:税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教育,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积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考点】
古代赋税制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税制的发展演变。
【解答】
(1)通过对材料的概括可以得出古代税制的特征,“皇帝根据亲疏远近来……皇帝却完全不用缴纳税收”“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解答本题主要是找到关键句子。
(2)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等关键句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背景。
(3)关于启示:税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加强税法宣传
和纳税教育,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积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13.
【答案】
(1)变化: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路线由陆路为主发展到以海路为主;国际贸易范围更广.
原因:经济、政治中心的南移;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增进;北方战乱、自然环境的破坏;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等.
(2)自由主义原则(自由贸易原则);促进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各地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扩大,交往形式也日益丰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使世界贸易进入新阶段.
【考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衰退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影响以及世界一体化进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2)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亚非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4)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解答】
14
(1)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世纪欧亚贸易商路以陆路为主,贸易范围仅限于欧亚地区;奴隶贸易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范围扩展到非洲和美洲,以海路为主,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材料二中英法德等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降低关税,缔结关税同盟条约,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的原则是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3)答题时注意题干的限制词“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联系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等史实及其影响探讨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14.
【答案】
(1)巩固同盟关系;配合军事援助,为侵略政策服务;争夺中间地带,扩大势力范围;直接以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