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最新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最新教育文档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归因理论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问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归因,简单说来,就是找出原因。
心理学中对归因的专业解释为,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经验,对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指出性质、推测其原因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中,根据人们不同的归因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归因理论,主要有海德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凯利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弗里茨·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在1958年开始了归因问题的研究。
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必有其原因,或取决于外界环境,或取决于主观条件,亦或者是内外部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海德将归因分为外归因和内归因。
如果推测某一行为的原因来自外在的东西如环境,称为情境归因,即外归因。
如果判断某一行为的发生是由行为者自身原因引起,如兴趣,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亦即内归因。
1972年,B·维纳在海德归因理论和J·W·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
他基本同意海德对内外归因的解释,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维度,即把原因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种。
依照这两种维度,维纳归因理论对行为的归因就有四种情况,以成功这一行为为例,可以归因于稳定的外在因
素,如好的工作环境;稳定的内在因素,如个人能力强;暂时的外在因素,如好的机遇;暂时的内在因素,如提前进行准备。
凯利在海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人的行为可归结为三种原因:个人归因、环境归因和刺激归因。
但到底归结为何种原因却要依据三种信息,分别为:一致性信息,即活动者对某一刺激对象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一致;区别性信息,即活动者是否只对当前刺激对象产生这种行为还是对其他不同的对象也产生这种行为;连贯性信息,即活动者对当前刺激对象所产生的行为是否一贯如此。
凯利认为,只有拥有足够的信息,才能作出合理的归因。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对应推论”,指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为其内在特征的归因过程。
他们认为,当人们看到某种行为时,首先需要判定这种行为是不是行为者有意作出的,以及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中哪些是行为者所希望得到的。
如果行为的后果只是行为者无意造成的,就不能根据它来判断行为者的品性。
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
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对应推论。
二、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不恰当的归因。
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归因特点区别对待。
要遵循差别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找出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依据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因素分析判断学生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然后依据不同的原因,寻求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差生常常把学业失败归因于稳定性因素,更容易产生自卑感,陷入对自身失望的态度,这属于典型的归因不当,难免影响其随后的学习行为。
优生将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
教师应引导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归因,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
学生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制约,归因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难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归因。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指导,进行归因指导,引导学生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上。
下面以学习成败这一行为为例,分析在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所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要避免能力归因倾向。
学习能力是属于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学生将学习失败归因于学习能力较差这一不可控的原因,会在无形中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可能逐渐放弃学习。
为了改变这种消极归因倾向,应该帮助学生尽量找到可以改进的因素,恢复自信心,增强自我期望,在学生取得每一微
小的进步时给予积极回馈。
其次,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
无论考试结果如何,
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使学生有更强烈的内心感受。
当学生倾向于作努力归因时,取得成功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期望下一次获得更大的成功;遭遇失败时会认为是自己不努力或努力不够造成的不良后果,认为自己今后只要努力,也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帮助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再次,客观认识难度归因倾向。
当学生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大这种外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时,都极可能导致学生放弃主观努力。
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难度,不要因为难度高就放弃努力,也不要因为难度低而松懈。
最后,防止运气归因倾向。
运气归因的实质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自信,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运气的好坏。
教师应该防止学生出现运气归因的倾向,通过树立榜样等形式鼓励学生,使学生认识成功只会眷顾那些坚持不懈努力的人,让学生明白运气是不可靠的,学习需要踏踏实实而不是侥幸。
3、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外,还应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
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且稳定的归因模式,使他们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能够在发生问题时进行正确的归因,获得心理的和谐。
归因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自我控制法,即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倾向,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归因倾向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有偏差的,有意识的自己进行控制和矫正;第二,情景感染法,创设和运用归因情境,通过开展演讲、报告会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通过努力而获得的成功,从而增强其对正确归因方式的认识,纠正自己的归隐偏差;第三,强化矫正法,即当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时,及时给与鼓励和支持,而对那些没有正确归因的学生,加以暗示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归因。
4、给于学生适当的成就期望
适当地表达对学生学业成就更进一步的期望,有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他们的学习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这种期望值应与学生的目标相符,太高太低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了解学生的理想、能力、个性特点等基础上,提出略高于学生水平的期望和教学目标,使得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达到,有助于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树立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说过,每个教师都应该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业成败不只是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归因理论对于教学中正确把握学习者的心态,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有着很好的实际用途。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借鉴归因理论,研究学生的归因倾向,运用科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逐渐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