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元制对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的启示
◎ 顾 国 强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教 育的现状以及德 国双元制职业教 育的优势 , 得 出德 国双元制
职 业教 育模 式较 符合 我 国 高等职 业教 育发展 的要 求 。 关键 词 : 高等 职业教 育 ; 双 元制 ; 双师 型
一
上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依然值得借鉴和参考 ,例如北 美 C B E模 式 , 德 国的 双元 制模 式 , 澳大 利 亚 的 T A F E
模 式 以及英 国 的 B T E C模 式 。其 中 , 德 国作 为职业 教 育 发 展最早 、 最 成熟 的 国家之 一 , 其双 元制 虽 主要 应 用 于 中等 职业 教育 领域 ,但 其特 点 与作法 对 我 国高 职教 育仍有 很大 的启示 。
模式 , 这一发展需求对劳动力提出更高的标准 , 即需
要更 多 的高技术 劳动力 和创新 型劳 动力 。 其次 , 目前 的高等 职业 教育 在师 资配 备 上存 在
相比,我 国在摸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的过程 中依然 存在着认识与实践误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 产业分 工 日趋 细化 、 产业 转移 日益 加速 的 国际背 景 下 , 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 的发展方 向,使其符合当前区域乃至
作 者简 介 : 顾 国强 , 江 苏省 无锡 交通 高等职业技 术 学校 副教 授 。
养 。这 种 培养模 式 能够 做 到学校 与 企业 间的无 缝 连
第一 , 扩 大 高职教 育规 模 的前 提是 复 合 型 、 应 用
接, 学校能够动态地掌握企业 的用工需求 , 企业 的介 入也减少了学生 由学校 向工作岗位转移过程中的调 整成本。这种具有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的职业教育模 式是德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 因之一 ,也是当前 德国最为普遍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 教育 注重 理论 与 实践 的结 合 ,学 生不 仅要 在学 校 学 习理论 知 识 , 也要 去工 厂进 行 实地 的生 产工 作 ,
学生的考核也受到实践操作 的要求 。这种培养模式 恰好符合培养复合型 、 应用型、 技术型人才的 目 标。 第二,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良 性互动为高职教育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与上世纪 8 0 年代 。 进人
“ 十一五” 后期,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 尤其是在金 融危机的冲击下 ,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暴露出了一
系列 问题 。
完成基础理论 , 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企业负责对学生 的职业技能以及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培养。 双元制核心 内容之一是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培
方 向指明道路 。改革 开放 三 十年来 , 中国企业 的类 型
是 高等 教育 和职业 教育 的结合 。自上世 纪 8 0年代 以
来, 出于承接全球第二次产业转移 以及 “ 科教强 国” 战略的需求 , 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有效 的途径 。 作
为“ 科 教兴 国” 的重 要 组成 , 高 等 职业 教 育是 我 国经 济发 展 的客 观要 求 。 然而 , 与 国外先 进高等 专科教 育
、
研 究 背 景
首先 , 目前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人 才培 养 与实 际经 济社会 的需 求仍然存 在 矛盾 。 在本 次金 融危机 后 , 中 国需 要做 的是 承接 第三 次产业 转 移 ,同时 加强 自主 研发 力度 ,摆 脱 以劳动 力密 集型 产业 为 主导 的发展
高 等 职业 教育 是 一个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词 语 , 它
国际经济发 展 已成为 必然 的要求 。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发 展并 没有 可 以完 全模 仿 的途
较大的不足。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与讲授专业相 对应的行业 、 职业素质 , 要求具备宽厚 的行业 、 职业
基 本理 论 、 基 础 知识 和实践 能力 。另 外 , 作 为高 职院 校 的教 师 , 必须 对相应 产业 、 行业 乃 至其 所处 的整 个 宏 观经 济 的发 展有一 定 的见 解 。 然而 , 在 实际教 学过 程 中, 教师 的教 学与企 业 生产脱 钩 , 对于 产业 发展 前 景 的忽视也 导致 了教 学过 程 中的守 旧与 盲 目。这些 因素使 得教 学无 法切 实 服务 于经济 生产 ,也对 学生
( 2 ) 德 国双元 制 职业教 育 的特点 。 通过 对德 国双 元制 职业 教 育 的了解 和实 地调 研 ,笔 者认 为 德 国双 元制 职业 教育 的主要 特点 可 以归纳 为 以下 三 点 :
型、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要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 , 就 必须在人才类型的培养上做到高质量和差异化 , 即 培养与普通高校学 生具有差异性 的高质量技术 人 才。 “ 双元制” 职业教育. 除好符合这一要求 。 “ 双元制”
的职业 发展 产生 了一定 的负面 影响 。
2 . 德 国 双 元 制 职 业 教 育
径。首先 , “ 高等职业教育” 在国际上少有先例 , 并没 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和完整的理论依据。其次, 中国教
育 的特殊现状 , 中 国经 济发 展 中的特 殊地位 也决 定 了 我 国职 教 的发 展不 能照搬 已有模 式 。当然 , 目前 国际
1 . 高等 职业教 育发展 的 问题与机 遇
( 1 ) 德 国双元 制职业 教育 简介 。双 元制职业教育 是一种源 自于德 国的职业教 育模式 , 是 目前全 球范 围 内发展较 为成熟 的职业 教育发展模 式之一 。 所谓双元 制 即专业 知识 与实践技 能并重 的模 式 , 其“ 一元” 为学 生在 职业 学校 接受 文化 知识及 理 论 的教育 , 另外“ 一 元” 为 工厂 的实践培训 。双元制 的典型特 征在 于其 独 特 的授课 方式 , 区别 于其他 职业 教育模 式 , 双 元制 职 业教 育的授课 由学 校与企业共 同完成 。 学生在学 校 中
◎ 顾 国 强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教 育的现状以及德 国双元制职业教 育的优势 , 得 出德 国双元制
职 业教 育模 式较 符合 我 国 高等职 业教 育发展 的要 求 。 关键 词 : 高等 职业教 育 ; 双 元制 ; 双师 型
一
上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依然值得借鉴和参考 ,例如北 美 C B E模 式 , 德 国的 双元 制模 式 , 澳大 利 亚 的 T A F E
模 式 以及英 国 的 B T E C模 式 。其 中 , 德 国作 为职业 教 育 发 展最早 、 最 成熟 的 国家之 一 , 其双 元制 虽 主要 应 用 于 中等 职业 教育 领域 ,但 其特 点 与作法 对 我 国高 职教 育仍有 很大 的启示 。
模式 , 这一发展需求对劳动力提出更高的标准 , 即需
要更 多 的高技术 劳动力 和创新 型劳 动力 。 其次 , 目前 的高等 职业 教育 在师 资配 备 上存 在
相比,我 国在摸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的过程 中依然 存在着认识与实践误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 产业分 工 日趋 细化 、 产业 转移 日益 加速 的 国际背 景 下 , 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 的发展方 向,使其符合当前区域乃至
作 者简 介 : 顾 国强 , 江 苏省 无锡 交通 高等职业技 术 学校 副教 授 。
养 。这 种 培养模 式 能够 做 到学校 与 企业 间的无 缝 连
第一 , 扩 大 高职教 育规 模 的前 提是 复 合 型 、 应 用
接, 学校能够动态地掌握企业 的用工需求 , 企业 的介 入也减少了学生 由学校 向工作岗位转移过程中的调 整成本。这种具有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的职业教育模 式是德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 因之一 ,也是当前 德国最为普遍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 教育 注重 理论 与 实践 的结 合 ,学 生不 仅要 在学 校 学 习理论 知 识 , 也要 去工 厂进 行 实地 的生 产工 作 ,
学生的考核也受到实践操作 的要求 。这种培养模式 恰好符合培养复合型 、 应用型、 技术型人才的 目 标。 第二,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良 性互动为高职教育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与上世纪 8 0 年代 。 进人
“ 十一五” 后期,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 尤其是在金 融危机的冲击下 ,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暴露出了一
系列 问题 。
完成基础理论 , 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企业负责对学生 的职业技能以及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培养。 双元制核心 内容之一是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培
方 向指明道路 。改革 开放 三 十年来 , 中国企业 的类 型
是 高等 教育 和职业 教育 的结合 。自上世 纪 8 0年代 以
来, 出于承接全球第二次产业转移 以及 “ 科教强 国” 战略的需求 , 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有效 的途径 。 作
为“ 科 教兴 国” 的重 要 组成 , 高 等 职业 教 育是 我 国经 济发 展 的客 观要 求 。 然而 , 与 国外先 进高等 专科教 育
、
研 究 背 景
首先 , 目前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人 才培 养 与实 际经 济社会 的需 求仍然存 在 矛盾 。 在本 次金 融危机 后 , 中 国需 要做 的是 承接 第三 次产业 转 移 ,同时 加强 自主 研发 力度 ,摆 脱 以劳动 力密 集型 产业 为 主导 的发展
高 等 职业 教育 是 一个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词 语 , 它
国际经济发 展 已成为 必然 的要求 。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发 展并 没有 可 以完 全模 仿 的途
较大的不足。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与讲授专业相 对应的行业 、 职业素质 , 要求具备宽厚 的行业 、 职业
基 本理 论 、 基 础 知识 和实践 能力 。另 外 , 作 为高 职院 校 的教 师 , 必须 对相应 产业 、 行业 乃 至其 所处 的整 个 宏 观经 济 的发 展有一 定 的见 解 。 然而 , 在 实际教 学过 程 中, 教师 的教 学与企 业 生产脱 钩 , 对于 产业 发展 前 景 的忽视也 导致 了教 学过 程 中的守 旧与 盲 目。这些 因素使 得教 学无 法切 实 服务 于经济 生产 ,也对 学生
( 2 ) 德 国双元 制 职业教 育 的特点 。 通过 对德 国双 元制 职业 教 育 的了解 和实 地调 研 ,笔 者认 为 德 国双 元制 职业 教育 的主要 特点 可 以归纳 为 以下 三 点 :
型、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要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 , 就 必须在人才类型的培养上做到高质量和差异化 , 即 培养与普通高校学 生具有差异性 的高质量技术 人 才。 “ 双元制” 职业教育. 除好符合这一要求 。 “ 双元制”
的职业 发展 产生 了一定 的负面 影响 。
2 . 德 国 双 元 制 职 业 教 育
径。首先 , “ 高等职业教育” 在国际上少有先例 , 并没 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和完整的理论依据。其次, 中国教
育 的特殊现状 , 中 国经 济发 展 中的特 殊地位 也决 定 了 我 国职 教 的发 展不 能照搬 已有模 式 。当然 , 目前 国际
1 . 高等 职业教 育发展 的 问题与机 遇
( 1 ) 德 国双元 制职业 教育 简介 。双 元制职业教育 是一种源 自于德 国的职业教 育模式 , 是 目前全 球范 围 内发展较 为成熟 的职业 教育发展模 式之一 。 所谓双元 制 即专业 知识 与实践技 能并重 的模 式 , 其“ 一元” 为学 生在 职业 学校 接受 文化 知识及 理 论 的教育 , 另外“ 一 元” 为 工厂 的实践培训 。双元制 的典型特 征在 于其 独 特 的授课 方式 , 区别 于其他 职业 教育模 式 , 双 元制 职 业教 育的授课 由学 校与企业共 同完成 。 学生在学 校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