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壶口瀑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壶口瀑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
下册(部编版)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的文体特征,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游踪。
2.学习独特的写景角度,赏析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体会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
1.了解游记的文体特征,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游踪。
2.学习独特的写景角度,赏析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体会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视频:陕西旅游宣传片《壶口瀑布》
师:壶口瀑布以他独有的魅力惊叹中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随梁衡一起走进《壶口瀑布》,来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以及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
(板书:壶口瀑布梁衡)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了解游记的文体特征,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游踪。
2.学习独特的写景角度,赏析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体会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情感。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当代作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他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散文名篇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等。梁衡的散文中常常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
2.知识链接
游记三要素:
(1)“所至”是作者的游踪。
(2)“所见”是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
(3)“所感”是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所至”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所见”是游记的主体,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
3.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告诫(jiè)震耳欲聋(lónɡ)推搡(sǎn)前呼后拥(yōnɡ)
霎时(shà)驰骋(chíchěnɡ)漩涡(xuán wō)寒噤(jìn)
迂回(yū)汩汩(ɡǔ)湿漉漉(lù)怒不可遏(è)
铸(zhù)
(2)理解词意
告诫:警告劝诫。
霎时:极短时间。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点生读,师指导)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讨论后归纳)
预设:
一部分(1):概括交代了壶口的位置和“我”到过的次数,引起下文。
二部分(2):“我”在雨季初见壶口瀑布。
三部分(3-5):具体写第二次观壶口瀑布的经历和感受。
四部分(6):结尾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黄河性格及精神的歌颂。
2.文章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期?
预设:第一次是雨季,第二次是枯水季节。
3.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什么特点?
预设:雨季的瀑布:惊心动魄;枯水季的瀑布:气势磅礴、雄伟壮大、坚韧不拔、刚中带柔
五、研读课文,深入学习
1.品味第一部分
(1)第1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预设:内容上:点明游览的地点和次数。结构上: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叙述。
2.品味第二部分
(1)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用第2段中的原句回答。
预设: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2)根据文章说一说,雨季的壶口瀑布有什么特点?作者当时是怎样的感受?
预设:水声——隐隐如雷。氛围——雾气弥漫。水的状态——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汹涌可怕、迷蒙疏离
作者的感受:感到可怕,匆匆逃离
第二课时
3.品味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第3—5段,圈出表示观察顺序的词句,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
预设:
表示观察顺序的词句:下到沟底→走到河心,河心有沟→向上游看去→河水跌下去,沟底→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细观脚下的石立足点:沟底河心的一块大石头上。
观察角度:俯视龙槽——仰观河面——视线随河水由上而下——平视龙槽两边——俯视脚下
(2)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描写了怎样独特的景物特征?
预设:
(3)在第4段中,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人。齐读文段中作者的沉思,理解人的“喜、怒、哀、怨、愁”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内容以及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
预设:
喜: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怒: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