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车胎爆炸
C. 玻璃破碎
D. 纸张燃烧
2.2017“世界环境”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 实行私家车限号通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C.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 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验满二氧化碳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取用固体
D. 气密性检查
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生铁
B. 冰水共存物
C. 干冰
D. 水银
6.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 号元素Mc的中文名称“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铘剑由合金铸造
C. 镆铘剑含有镆元素
D. 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
7.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以上四种粒子分属于三种元素
B. 若X 和Y能形成化合物,则化学式为YX
C. 粒子Y若得到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
D. 上述粒子中有二个是离子,二个是原子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B. 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引燃密闭容器中的2 克氢气和8 克氧气,冷却后得到水的质量为10 克
9.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
(C6H13NO2 ),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亮氨酸是氧化物
B. 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3:14:32
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
D.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5%
10.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A. 2KClO32KCl+3O2
B. 2HI+Cl2═2HCl+I2
C. CO2+C 2CO
D. 2HCl+CuO═CuCl2+H2
11.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12.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A. +2
B. +1
C. 0
D. ﹣1
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相同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D. 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乙
14.密闭容器内有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19.7g
B. 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 可能是单质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 与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若A 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 与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15.按下列要求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___。
(2)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的2种物质是________。
(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________。
16.我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取湛河水,对其水质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要分离并除去水中的不溶物,可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
(2)可用________来检验湛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17.生产、生活、实验室中常需配制溶液。
(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要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___毫升;固体只需要________即可。
(2)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g。
(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6%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原因即可)
18.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19.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__反应。
(2)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3)请写出用磁铁矿(Fe3O4) 炼铁的方程式________。
20.青少年应了解防火灭火的科学方法。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
(2)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_______
21.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
________
(2)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却有较好的抗腐蚀性?________
(3)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进行实验,结果没有达到实验目的。
请帮助该同学分析原因。
________
四、推断题
22.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甲、乙、丙中有一种物质为水,则甲为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室制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五、实验题
2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的性质验证,请回答:
(1)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我市某校两位同学小华、小辉为探究该实验使用“烘干的木炭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通过在阅资料得知: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能够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这两种气体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请帮助他们写出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4.把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以后,如果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试分析:
(1)滤渣中一定有什么物质?________
(2)写出上述反应过程中发生的有关方程式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七、综合题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写出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若学校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能灭火的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 (填序号),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方程式________。
用A装置制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F为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当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氨气(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小娟同学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均为固体) 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小娟同学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________。
(5)取26 g 黄铜(铜锌合金)于装置B 中,向其中加入100 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B 中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25.8g,请计算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解答】A、石蜡融化是固体石蜡变为液态石蜡,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车胎爆炸是由于车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引起的步骤,故没有新物质的生成,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纸张燃烧是纸张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解析】【解答】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B、实行私家车限号通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以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不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的原因采取治理或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3.【答案】C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4.【答案】C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的验满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熄灭,则满,不符合题意;
B、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不符合题意;
C、取用药品时,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符合题意;
D、如图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将针筒向右拉动,观察长颈漏斗下端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5.【答案】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解析】【解答】A、生铁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B、冰是固态的水,故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水银是金属汞,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答案】C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从汉字结构来看镆字有金子旁,是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镆铘剑的硬度很高,应该由合金铸造,不符合题意;
C、镆元素是近期确定的人造元素,故古代的镆铘剑中不可能含有镆元素,符合题意;
D、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名称带“钅”旁为金属元素分析;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进行分析。
7.【答案】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中,有三个不同的质子数,故有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X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Y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故形成的化学式为Y2X,符合题意;
C、粒子Y若得到一个电子核内质子数就等于核外电子数,可以变成原子,不符合题意;
D、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离子,故有二个是离子,二个是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
8.【答案】D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不符合题意;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加速沉降,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可知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应,故2g氢气和8g氧气反应时,氢气有剩余,故生成水的质量不是10g,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根据明矾可用于吸附沉降净化水分析。
9.【答案】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亮氨酸(C6H13NO2 )是由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3:14:32,符合题意;
C、1个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有22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D、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55.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式计算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比,即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分数,根据公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即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10.【答案】B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
A、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是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利用微观图找出各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
11.【答案】D
【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解: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的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B、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包括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化学性质包括不可燃不助燃,能与水和石灰水反应,进行分析.
12.【答案】A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氯气属单质,故Cl2中Cl的化合价为0;NaCl中Na元素为+1价,故Cl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
价。
13.【答案】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A错误;
B、由于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说明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而现在没有强调两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所以不能确定其质量分数是否相同.故B错误;
C、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把相同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甲的溶液中析出的晶体多,故C正确;
D、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提纯乙,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9.6+8.7+31.6+0.4=x+17.4+0+3.6 得x=39.3g,故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39.3g,不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A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C物质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D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由C分解生成ABD ,则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符合题意;
C、B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4-8.7=8.7,D的质量增加了3.6-0.4=3.2,故B与D的比为8.7:3.2=87:32,不符合题意;
D、生成A物质的质量为39.3-19.6=19.7,反应了C物质的质量为31.6,设该反应中AC的计量数分别为m、
n,则= ,故m:n=1: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
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
二、填空题
15.【答案】(1)He
(2)H2O、H2O2(或CO2、CO)
(3)Al2O3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上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
(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氦气:He;(2)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的2种物质是水和过氧化氢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H2O、H2O2(或CO2、CO);(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为氧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二者所形成化合物氧化铝:Al2O3。
【分析】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先按顺序正确书写出元素符号,然后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原子个数。
16.【答案】(1)过滤
(2)肥皂水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过滤可以分离固体和液体;(2)检验软硬水用肥皂水,将肥皂水加入湛河水中,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反之是硬水;【分析】根据过滤原理分析,过滤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硬水和软水可利用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进行分析。
17.【答案】(1)1~2;盖满试管底部
(2)0.9
(3)氯化钠不纯(或量水时仰视读数等)
【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要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100mL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100g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0.9%=0.9g;(3)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6%的可能原因是氯化钠不纯(或量水时仰视读数等)【分析】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要求分析,若没有用量说明,则都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配制溶液时,溶质少或溶剂多都可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8.【答案】Y>X>Z;Z>Y>X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金属越活泼,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根据坐标可以看出,最陡的是Y,最坡的时Z,所以其活动性为Y>X>Z,Z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少,则Z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X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大,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故其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Z>Y>X.【分析】金属与酸反应图像的判断,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所用时间的多少,根据方程式计算判断产生氢气的多少。
三、简答题
19.【答案】(1)氧气
(2)Fe+CuSO4=Cu+FeSO4
(3)Fe3O4+4CO 3Fe+4CO2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解析】【解答】(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2)铁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原因是由于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Fe3O4+4CO
3Fe+4CO2;【分析】根据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根据铁活动性比铜强,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分析。
20.【答案】(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绝对禁止开灯、使用明火;【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21.【答案】(1)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2)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
(3)它们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了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是由于温度升高,乒乓球内的分子间隔变大;(2)铝是活泼金属却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如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了;【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在验证时要注意装置的选择,若敞口容器应选择没有气体参与的药品;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四、推断题
22.【答案】H2O2;2H2O22H2O+O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甲、乙组成元素相同,甲、乙、丙中有一种物质为水,则甲是H2O2,乙是H2O;
过氧化氢和水都能生成丙,丙是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五、实验题
23.【答案】(1)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CO2+Ca(OH)2=CaCO3↓+H2O
(3)C+H2O H2+C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碳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的现象是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试管②中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碳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溶解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