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木叶”与“树叶”语义相同,但诗人把木叶看作独立意象来运用,而不把木叶看
作树叶之属,这主要与其独特内涵相关。

首先,木叶蕴含着悲秋的意味。

木叶有落叶的因素,屈原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
兮木叶下”为木叶的内涵奠定了基础,“木叶下”即“落叶”。

而落叶常与秋季联系
在一起,秋季是众芳凋零的萧瑟之时。

朱熹说,“秋者,一岁之运,盛极而衰,肃杀
寒凉。

”秋季万物由盛而衰,形成肃杀寒凉之氛围,最易引发人们悲愁凄凉之感。

景色
肃杀的秋季总是给人留下悲愁之感,秋风中袅袅飘落的树叶,更是给离人心头增添一分
悲愁。

于是作为秋季典型景物的落叶,自然成为这种肃杀季节的代表,凝聚起悲秋的意味。

其次,木叶带有疏朗的秋季气息。

“木叶”比之“树叶”在词义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内涵上有天壤之别。

林庚先生认为这种独特效果产生于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即与“叶”属性相互排斥的“木”在很大程度上暗示出落叶的意味。

“木叶”在组合形式上虽是“名词+名词”的模式,但其在意义生成上表现为“形容词+名词”,这种意义生成于人们长久的社会实践和心理经验积累。

“木叶”中的“木”一方面指明叶的植物属性,是树木的叶子而非草叶,另一方面还对“叶”做出具体的形态修饰:焦黄的颜色,干燥的质感。

林庚认为木叶在形象上既含有落叶的因素,又含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样的说法是很恰当的。

总而言之,木叶意象内涵的生成离不开自然环境与心理文化。

一方面,作为物
高一语文试题第1 页(共10页)
候现象的落叶确实会在萧瑟的秋景中给人以悲愁之感;另一方面它的词义生成具有特殊性,“木”不仅指向“木”这一名词,同时还指向“木”所具有的特征,如其颜色、干湿,以
及一切我们通过感官所能获得的信息。

于是在这里“木”就从一个名词化成了具有广泛形
容意味的词,其身上那种落叶飘零和枯燥感更加明显,木叶也成一个范围比树叶更广的意象。

(摘编自何继恒《唐诗木叶意象发微》,有删改)
材料二: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
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

以“木”字的构词为例,就有“乔木”“草木”“苗木”等等,至今大家都还没有改为“乔树”“草树”“苗树”等等的意愿。

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都是“树叶”之省,而这里的“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事实并非如此。

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词》:“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诗:“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

”晏殊《少年游》词:“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
叶纷纷。

”——这里都用的是“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仍是“惊秋”而“叶纷纷”。

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
南朝梁沈氏《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

”上官昭容《彩书怨》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陈与义《居夷行》:“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叶下洞庭”“洞庭叶稀”,显系本于屈赋,按林先生的思路,此处是不应该省去“木”字的,但实际是省了。

说到底,是用“叶”还是用“木叶”,其实只是根据音节的
需要:此处只能是一个单音节,就用“叶”,需要双音节,就用“木叶”,并不存在更多
的“奥妙”。

再说“高树”与“高木”。

林先生以为“‘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

“高木”与“高树”果然有这样的区别吗?事实是,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

说“高树”不一定“饱满”。

例如冯延巳《醉花间》词:“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这是雪后初晴、春天未到、喜鹊衔枝筑巢之时,此时之树岂不疏朗空阔?柳宗元《早梅》诗:“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早梅之树又岂能“饱满”?
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

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

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个“木”字,其所感所思,从见仁见智的角度说,固然不能视为无谓,但总不免是匪夷所思。

“木叶”,离开具体的句子、篇章,它就只是一个名词而已,词典的解释就是“树叶”;只有进入某种语境,作为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才可能获得一般“概念”之外的有一定指向性的“暗示性”。

(摘编自王俊鸣《也说“木叶”》,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木的颜色、干湿等特征,以及我们感官所能获得的信息,使得“木”成
为了形容词,“木叶”也生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

B.材料二,作者引用冯延巳“高树鹊衔巢”和柳宗元“早梅发高树”的诗句,旨在说明
“高树”不一定饱满,“饱满”与“树”无必然联系。

C.林庚先生认为“木叶”之“木”带有落叶之感。

材料一与之持相同意见,材料二认为
“叶”不一定是“树叶”之省,只是音节的需要。

D.对于诗人为何偏爱“木叶”,材料一认为这与“木叶”本身具有的独特内涵有关,材
料二认为这只是人们的习惯沿用,与使用语境有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材料一可知,陆游《落叶》诗“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其“木叶”
即落叶,含作者悲秋之意。

B.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虽然有“木”,但根
据语境,应是繁茂的大树。

C.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持的观点虽然不同,但是从论证方法上看却基本一致,都采用了举
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

D.材料一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结构完整。

材料二先指出对方错误,后提
出自己观点并论证,思路清晰。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

(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C.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

(张耒《风流子》)
D.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刘沧《晚归山居》)
4.部编版必修下第三单元的“单元任务”中,提出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三条要求:①要对事理有准确、深入的认识;②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③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理顺序。

根据以上要求,谈谈材料二是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

(6分)
高一语文试题第3 页(共10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楠
①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

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
了四足。

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
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

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
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②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那里曾是她的家园呀!那荷、
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
无尽的遐想。

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
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
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

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③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里一朵小小的
浪花。

④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

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
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腐臭的水。

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
迁移。

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

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

黑涛翻腾,白浪进溅,红波激荡。

鲤鱼们伤亡惨重。

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⑤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着垂涎着红鲤的美丽,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到他的洞穴。

红鲤身上满布齿痕和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
淡了下去。

红鲤忍受着、煎熬着,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⑥中午是老黑最为倦怠的时刻。

为逃避渔人的捕杀,老黑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

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挣开老黑粗硬的尾巴和长须的缠绕,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

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

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

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

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雨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个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画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⑦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

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

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

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高一语文试题第4页(共10页)
⑧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

白鲢将红鲤拖进了荷花淀。

白鲢用嘴吮吸清
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

红鲤便复苏在白鲢的绵绵柔情里。

⑨荷花淀里多了一对亲密的俪影。

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

红鲤和
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旋,享鱼水之欢。

白鲢对红鲤说:“天
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换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⑩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

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
荷花淀。

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支又一支鱼叉,快
活地畅游、嬉戏。

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汉间。

这时一只嗒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而来。

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⑪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

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

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

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
离开离开离开——
⑫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

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

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

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

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⑬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

⑭红鲤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

此时红鲤的腹内已经有了白鲢的种子,为了白鲢,她也要在岸上走下去。

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⑮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一句,不仅表现了红鲤的坚定
与抗争,还表现了作者的钦佩与怜惜。

B.白洋淀水清纯澄明,水草蓊蓊郁郁、密密匝匝,作为此地宠儿的红鲤最终却执意离
开,两者形成了矛盾,引人深思。

C.久旱无霖的天灾,敌人老黑的伏击,捕捞、电击的人祸,这些生存的灾难是逼迫红
鲤离开家园行走在岸上的原因。

D.水里无法生存,行走在岸上是明智之举,这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原则,文本旨在褒扬红鲤的行为。

高一语文试题第5 页(共10页)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打着挺儿”“翻着跟头”“昂首收腹”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鲤的抗争行为,强烈而悲壮。

B.文章叙述张弛有致,使故事一波三折。

红鲤摆脱老黑、白鲢被杀是“张”,红鲤与白鲢邂逅的相依相伴则是“驰”。

C.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红鲤被俘、逃离、获救、相爱、丧偶,最后行走于岸上的过程,使故事有序而紧张。

D.本文以生物习性特征为基础,运用想象和幻想,把一条鱼的遭遇叙述得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且给人以深刻警示。

7.简析第④段与第⑨段两处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8.有人评价说:“卡夫卡《变形记》和蔡楠《行走在岸上的鱼》是荒诞和真实的绝妙结合。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材料一:
梁惠王曰:“寡人.
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高一语文试题第6页(共10页)
材料二: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9.材料一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
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数罟不入A洿池B鱼鳖不可C胜食也D斧斤以时E入山林F材木G不可胜用也。

10.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寡人,意思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的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

“河”字与《鸿门宴》“将军战河北”的“河”字义相同。

C.凶,谷物收成不好。

与《齐桓晋文之事》的“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字义不相同。

D.衣,名词活用为动词。

与《烛之武退秦师》的“晋军函陵”的“军”字的用法相同。

11.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孟子认为对于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统治者的梁
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材料一中,孟子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反对过度开发,这与当今社会倡导的
可持续发展理念极其相似。

C.两则材料中,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和人民都尽心了;齐宣王则认为自己昏聩,没有善待
百姓,于是向孟子请教。

D.两则材料中,孟子虽然面对的是不同诸侯国的君王,但其向他们展示的推行王道施行仁政
的蓝图,几乎没有区别。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孟
子·梁惠王上》)
(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3)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答司马谏议书》)
(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谏逐客书》)
13.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孟子推行王道施行仁政的措施。

(2分)
高一语文试题第7页(共10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①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②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万方多难:指唐代宗重用宦官,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

②后主:蜀国后主
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

③梁甫吟:《三国志》载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抒发空怀
济世之心。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楼》的首联直言登楼时的“伤”情。

“万方多难”是抒情的出发点,与《登高》
中“艰难苦恨”的国难家愁有相似之处。

B.《登楼》颔联,锦江之水挟春色而来,玉垒山上浮云变换,阔大悠远的境界与《登
岳阳楼》颔联异曲同工,但情感完全不同。

C.《登楼》颈联议论国势。

以“北极星”喻大唐帝国,言其气运久远;以“莫相侵”
之语义正词严痛斥敌寇,焦虑中透着坚定信念。

D.两首登临诗结构上极为相似,先写登临所见,再转入抒情,两诗中诗人的家国之忧
与所见之景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的意境。

15.两首诗尾联抒发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时,以“
,”两句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体现了“循循然善诱人”
的师者形象。

高一语文试题第8页(共10页)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这一用人与
纳谏的主张,为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比喻论证是常用的论证方法。

苏洵在《六国论》中,用“,
”的精妙比喻,准确形象地描述了六国赂秦的行为。

(4)学习历史更要借鉴历史。

《阿房宫赋》中“,
”和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都告诫后人不要空叹兴亡,而应总结经验教训。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

《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① ,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

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就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这两种毁灭,② 。

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

(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 17.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分)
18.下列各句中的“和”字,与文中加点“和”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祥林嫂再次和大家讲起她的阿毛的遭遇,人们大都显出了厌恶之色。

B.城里的人要被别里科夫辖制和不被他辖制,由他们自己决定。

C.《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生死不渝的爱情悲剧。

D.在曹雪芹的心中,黛玉与宝钗都不是完美的,“黛钗合一”才和其心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1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生存的基础,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上层建筑的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高一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
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
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①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②该是很够了。

③虽然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④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⑤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⑥甚至在数学领域,⑦都有独到的发现,⑧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⑨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浮光掠影。

19.文中画线部分句子改成“马克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发现了
历来为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意基本一样,为什么说原句好?(4分)
20.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
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4分)
21.下面表述正确且最符合相关媒介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信函:拙著令人拍案叫绝,能得到您的投稿,是敝刊的荣幸。

B.广播:吾校演出盛况,将在19点予以现场直播,欢迎观看。

C.电视广告词:用“真真”牌复印机复印——真假难辨。

D.科技报刊:毒蛇的一滴毒液,瞬间可将一头大象致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材料一:
《祝福》中,鲁迅凭借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批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底层劳动妇女的迫害,透露出对清明觉醒的向往;《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凭借对社会敏锐的感知力,批判了帝俄的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和灵魂的束缚,透露出呼唤自由的热望。

材料二:
颠簸于批判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践行自己的理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试题第10页(共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