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检测卷(答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检测卷(答案版)
(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下面关于基督教、佛教说法错误的是(B) A.佛教、基督教都诞生在亚洲
B.公元2世纪,基督教兴起
C.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D.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西欧法兰克王国在众多大小不同的“蛮族王国”中崛起,它推行的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兰克王国建立后推行的措施有(D)
A.剥夺教会拥有的土地B.限制基督教的发展
C.将无主土地收归国有D.国王皈依基督教
3.如图所示情景(臣服礼和授职礼)可以用来说明(D)
A.基督教的兴起
B.罗马帝国的分裂
C.查理曼帝国的辉煌
D.封君封臣关系的建立
4.法兰克王国发展过程中多次将土地进行无偿赏赐,8世纪时阿拉伯人进攻法兰克王国。
下面是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查理·马特与封建领主的一段对话。
据此可知,查理·马特意图(A)
查理·马特:“气势汹汹的敌人正在威胁这个国家,我希望有人可以为了法兰克而出征。
”
领主:“我虽然受赐了土地,但我没有义务为了你而战斗。
”
查理·马特:“在我国危难之时,你们这些无偿受封的人却不愿派出一个骑兵。
我要改变这
种局面!想要土地必须为我服兵役!”
A.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B.实现城市自治
C.进行扩张并建立统一帝国D.建立封建庄园
5.小历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如图所示内容。
由此可见,他研究的主题是(B)
僧侣、骑士、农民封君封臣制示意图封建庄园示意图
A.基督教的兴起B.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C.封建庄园的地位D.忠君思想在西欧的传播
6.某位学者指出:“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
”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B)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
C.领主拥有绝对特权D.以佃户为主体
7.右图是西欧庄园中的劳动场景。
图中人物是(A)
A.庄园中的居民
B.独立的小生产者
C.自营地的所有者
D.庄园法庭的工作人员
8.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
下列对庄园法庭理解正确的是(A)
①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的利益②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③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④庄园法庭的开庭时间及地点都是固定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制作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图中“?”处应该填写(A)
A.城市的重新兴起B.法制的建立和健全
C.科学的发展和进步D.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10.10世纪时,西北欧的毛纺业城市和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相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
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D)
A.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B.摆脱束缚,享有司法特权
C.保障了城市居民利益D.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1.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其“活力”表现为(C)
A.西欧庄园的流行和庄园法庭的出现
B.封君封臣观念出现和王权的加强
C.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12.为了使信徒们不至于被异端思想迷惑而走上怀疑上帝的道路,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教授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而天文、数学和几何学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原点。
这反映了(C)
A.近代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基督教教义
B.近代科学的建立强化了教会权威
C.基督教神学客观推动近代科学建立
D.宗教改革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13.“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
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
”这表述的是罗马法的(C) A.内容B.性质C.影响D.缺陷
14.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
使他获此殊荣的是(C)
A.《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D.《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15.《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在法定继承中,同一继承顺序中的男女继承权是平等的,该平等不仅是指女性不被排除在继承权之外,和男性一同进行法定继承,而且还意味着同一继承顺序中男女的继承份额是相等的。
材料体现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C)
A.实现男女政治权利平等B.保护女性人身安全
C.维护女性平等继承权利D.女性地位高于男性
16.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它们都(D)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17.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历史兴趣小组将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进行比较,其共同之处是(D)
A.都通过土地分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国家都将土地分给公民,得到土地的公民要向国家缴纳赋税
C.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了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18.如图内容是日本历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规定,该规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B)
A.公民B.国家C.部民D.贵族
19.有学者论及某次改革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B)
①促使日本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②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④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幕府统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
下列内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C)
A.社会局势动荡,土地私有与兼并盛行
B.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C.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
D.幕府频繁参与皇室、贵族间的权力斗争
21.阿拉伯国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曾作出重要贡献。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D)
A.穆罕默德建立了地跨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B.阿拉伯文化曾是欧洲的主流文化
C.阿拉伯人在新旧大陆的交流中扮演关键角色
D.伊斯兰教的创立有助于国家统一
2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C)
A.发明与创新B.冒险与挑战
C.贸易与交流D.统一与扩张
2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有(B)
①创立了“儒略历”②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2分,共24分。
24.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举国同悲,人们深深怀念这位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伟人,也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
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12分)
【中国古代农作物】
材料一下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1)上图河姆渡遗址的骨耜是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河姆渡先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1分)
水稻。
(1分)
材料二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注:登,收成或丰收的意思),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注:占城在今越南中部)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
材料三自明朝开始的海外农作物的引进,到清朝又有新的发展。
顺治年间,玉米种植还不普遍……玉米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在山区和平原地区大量种植玉米。
19世纪后,玉米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明朝时,甘薯从外国传到福建和广东。
清初开始,甘薯种植逐步在浙江及长江流域发展起来。
自乾隆初年开始,甘薯在北方的河南、陕西、直隶等省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展。
甘薯成为清朝中后期农民的重要口粮之一……顺治七年(1650年),马铃薯最先传入台湾。
17世纪后期,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北、山西等地广泛栽培马铃薯。
马铃薯以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耐贫瘠等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
当时贫困农民往往把它当作主食。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据材料二、材料三可知,宋、明、清三朝分别从国外引进和推广了哪些农作物?结合材料分析这些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的农作物有哪些共同优势。
(5分)
农作物:占城稻;玉米;甘薯、马铃薯。
(3分)
共同优势:适应性强,产量高,耐旱抗寒等。
(2分)
【中世纪西欧庄园】
材料四即使中世纪(西欧)农奴的命运确实比罗马的奴隶要强得多……但它仍然是粗陋的、可怜的,为现代人所难理解。
住处一般是破陋的茅棚,用糊上泥巴的枝条编成的篱笆搭成……据说,一顿好饭经常只包括两道饭菜:非常像粥的麦糊和非常像麦糊的粥,这不完全是玩笑。
水果几乎没听说过,蔬菜限于洋葱、韭菜、萝卜和甘蓝之类,统统煮成一种稀汤。
肉食一年难得碰上几遭……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3)根据材料四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世纪西欧庄园土地制度的特点和农奴
生活的状况。
(4分)
西欧中世纪一个庄园的图解
特点:自给自足等。
(2分)
状况:命运悲惨,地位低下,生活艰苦等。
(2分)
【发展农业的思考】
(4)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就当今中国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2分)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科技兴农,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政府政策应当给予支持。
(言之有理即可,2分)
25.改革是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646年,日本国内出现了统治危机。
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它的繁荣。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速了帝国统治危机,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终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社会改革?请简述政治改革的措施和经济改革的措施。
(5分)
改革:大化改新。
(1分)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2分)
(2)根据材料二,面对统治危机,拜占庭帝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3分)
政策: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意思相近即可,2分)
结果:致使其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1分)
(3)想一想:对待先进的文明,日本与拜占庭帝国各持何种态度?(2分)
日本:开放、积极学习的态度。
(1分)
拜占庭帝国:封闭保守的态度。
(意思相近即可,1分)
(4)日本和拜占庭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或不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行对外开放。
)(符合题意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