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筝曲《姜女泪》之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器学堂-34- 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
佳作赏评
人一种和谐动听的感受。
“音声之合”即试图达到音与声相互和谐的关系,所谓“音”,在古筝中的“音”指的是古筝拥有的自然音响,“声”可理解为古筝被演奏者加以技巧和理论而发出的声音。
究其音色和谐的原因,首先与古筝本身采用的中国民族调式体系“五声音阶”关系最大,音阶由“1、2、3、5、6”组成,没有偏音“4”“7”的使用可以让乐曲中的音程关系变的简单,乐曲整体的风格比较清新,听觉上也较为舒适②。
陕西筝曲《姜女泪》中将偏音稍作变化后,“4”介乎于“4”、“♯4”之间,“7”介乎于“7”“♭7”之间 ,即陕西地方戏曲特有的苦音音阶的特性音“微♯4”“微♭7”,它们常用于表现凄凉、悲痛的情感,在演奏时不能以律学标准曲衡量,而应该通过作品独特的韵味来自然流露。
《姜女泪》虽与“4”“7”频频接触,但稍加变化后便避免出现增四度、减五度音程的出现,减少出现带来刺激感的增减音程,使作品在听感方面依旧处于和谐的状态,正如民间百姓一般生活简单,虽无法达到完全和谐的状态,但面对悲情、苦难也节制有度,勇于面对。
其次,筝曲对于左手的运用也使得“音声相和”进一步体现。
若仅有右手旋律的演奏左手在琴码左侧的“按、滑、吟、揉、缠”等演奏技法将乐曲的情感表现的更加丰富,使筝曲旋律更加连贯、更富韵味,即“左手做韵”。
《姜女泪》的对于左手技法的运用也值得一提,例如贯穿全曲的左手“大颤”与“微颤”(谱例1、2),这一技法并不是单独使用,而是与左手按滑缠带有戏曲声腔感觉的技法来同时使用来表现悲情之美,再有颤音给予“微♯4”“微♭7”带来过渡的和谐感,同时使滑音演奏更加自然,更使得整首作品更具有悲情情绪(谱例3)。
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十分考验演奏者对于左手的控制,轻、重、急、缓如若缺少一分,孟姜女对丈夫的期盼,以及得知丈夫为修长城劳苦累死后的苦痛和愤懑将无法表现出来,达不到“热耳酸心”般的感受。
再者,古筝从最初汉晋时期的十二弦到现代的二十一弦,古筝的音域一直在不断的扩大,演奏手法“刮奏,扫弦”等技巧也能更好的运用,使古筝如水的音色得到更好的发挥,表现力亦不断丰富。
纵观,古筝在多个方面都达到了音与声和谐的状态,因此达到了“音声之合”的境界。
(二)《姜女泪》与“人琴合一”
清代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提出:“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而和至矣。
”的概念,其意为演奏者做到以上三者合一则是演奏者将作品诠释最高水平,其中“音与意和”是乐曲的灵魂所在,所以最难做到。
“意”的本意指心愿,心里的想法,那陕西筝曲《姜女泪》当中的“意”便是将心里所思所想与琴声相互统一,即如何做到“人琴合一”。
而我国从汉代开始“以悲为美”的美学观念以在音乐中出现,魏晋之后更为突出,因此就更需要演奏者的演奏技法与心意相通来表现作品的真正含义。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筝曲《姜女泪》通过引子、慢长城、哭长城和结尾四个部分来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此时演奏者内心则需要清晰的出现“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民间传说所发生的时代与社会环境,将自己作为主人公本身,做到如诉说故事一样去演奏它,表达民间凄美爱情故谱例1谱例2
谱例3
乐器学堂
乐器杂志 -35-佳作赏评事。
演奏者要重视音乐外部显现的美,即重视作品中技法对情感的表达,如第三部分“哭长城”中右手大指快速托形成的摇指(谱例4),第四部分右手的扫摇(谱例5)以及全曲左手“微♯4、微♭
7”的按音,还要重视音乐美的内在动力,这便是演奏者作为“人”,即演奏者在弹奏之前需对乐曲进行的许多方面解读,聆听不同版本的演奏,分析最为准确的演绎方式,细心体会乐曲之意,旨在探寻孟姜女的内心,将她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否则音乐失去了情感支撑,就像失去了生命力,仅仅是技法的展现会让音乐失去了情感,听众会理解趋向盲目,从而不能产生历史共鸣。
在古筝演奏艺术中,它们发挥着“气韵”,各自具有的特征,内外相承,合而一体,孟姜女因气而活,因韵而美。
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心应手的演奏作品,从而做到“人琴合一”。
小结
古筝是一件能表达多重情感的乐器,既可以表达山水风景的如梦如画,又可以表达民间百姓的细微生活,激昂的、愤慨的、哀伤的,绝望的都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每一部作品都蕴含了时代背景和作曲家想表达的情感,作曲家的创作是一度创作,演奏者的表演则是筝曲的二度创作,不同演奏者演绎同一个作品会出现各不相同的版本,形成各自的风格。
但如果演奏者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没有很好的认识,对作品本身的情感也理解不到位,那么二度创作将会变得很艰难。
古筝自古被称为“仁智之器”,便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体现一种文化,它的音乐美学也可称之为其独具的艺术表现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乐曲,更重要的是要兼修中国文化,扩大自己的胸怀和知识面,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来更好的在音乐中找到一种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独特视角,恰如进入高山流水,湖光山色般物我两忘的境界,此乃“人琴合一”。
M
注释:
①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郿县(今眉县),鄠县(今户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流行于陕西和山西,甘肃一带。
②崔潇然.《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0-5-24
③周延甲《姜女泪》曲谱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贺双.《关于中国古筝音乐美学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6.8.10,(08).
[3]陈静.《论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崔潇然.《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0.
[5]丁润今.《浅谈古筝演奏中“和”的音乐美学思想》.[J].北方音乐,2016.2.29,(04)
[6]刘沙路.《大音希声,以和为美——“美”之意韵以言筝》.[J].黄河之声.2017.01.06,(14).
作者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谱例4谱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