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部曲”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
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会做人的基础,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小学生学习做正直的人的起点。
因此班主任应重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关爱学生,以情明理。
班主任是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启蒙老师,应全身心地去关怀学生的养成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了解学生,晓之以理
作为班主任,就必须主动地、深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接触与交心,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自觉行为的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班队会以及各种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各种常规教育,但要从“低”要求,不过从“低”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要从点滴小事抓起。
如平时的起居生活,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等等。
即怎样坐、怎样站、怎样听、怎样说、怎样问、怎样答……班主任要一边提要求一边指导学生做,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2、教师表率,动之以情
我们面对的都是积极思维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的孩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为在孩子们们的眼里,老师是最伟大的。
因此,班主任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先自己做到,包括穿着打扮、爱护环境卫生、文明礼貌、课堂上的板书工整等等。
这样,孩子们就会在
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无声的语言行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3、创设氛围,积极指导
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创设一个优良的、健康的班级氛围,通过具体活动指导学生,让学生体验养成教育。
指导内容大的方面包括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能力培养、文体活动等;小的方面有怎样正确背书包、怎样学扫地、怎样削铅笔、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
例如学习上有了问题不忙于发问,而是先自己认真想一想,再去查阅工具书,还不懂,再问家长和老师,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不仅提问的质量高,而且也培养了勤思考的好习惯;再如卫生习惯方面,每个同学要带一块抹布,把自己的桌椅擦干净,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清洁……在具体的活动中指导学生怎样做,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二、宽容学生,以情促思。
宽容是阳光,能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温暖;宽容是甘露,能源源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田;宽容是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误会;宽容是理解,能给学生以安慰的力量。
作为老师要敞开心扉,像曹操、像老禅师一样,用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细致入微的工作去扬起学生奋发向上的风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心理相容,允许反复
“相容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
心理相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等原因,行为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班主任对他们的反复要给与予深深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创建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环境,尊重彼此的人格。
对学生的一些反复和过失,班主任要包容,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学生着想,把一种信任和责任
教给学生,与学生保持平等,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在浓浓的师生情、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帮助其恢复自尊。
2、幽默引导,乐意接受
宽容是一种更高尚、更诚挚的爱,是一种蕴藏在心灵深处被升华的爱。
它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种,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班主任的幽默感是师生的“粘合剂”,融洽了师生关系,增加了学生的向师力及对集体的归属感。
学生在善意的引导中得到信任,乐于接爱,并积极思考该怎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切合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希望经地努力能逐步达到一个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点一个脚印地前进,从而渐渐养成好习惯。
3、同学宽容,温暖心灵
同学间的宽容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伙伴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在彼此的友谊中,他们认识到责任心应该和热情关心结合起来。
在集体中,他们会宽容、提醒、督促伙伴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来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
在大家的宽容帮助下,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并渐渐地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自我安排时间、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三、激励学生,以情导行。
激励学生,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1、评价激励,尊重主体地位
学生是能动发展的主体,班主任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积极激励,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学生,只要看到学生有进步,就要热情鼓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生活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
小学生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教师的及时的表扬、鼓励,和提供有特长的学生展示他的才能机会,对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勤奋造就天才,任何机遇都是勤奋劳动获得的,只有努力拼搏,才是通往成才的桥梁。
对勤奋学习学生及时表扬,强化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对作业认真、规范的学生作业及时张贴、展示;无疑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参与激励,激发自我意识
从教师的激励行为到学生形成自我激励,这中间要经过转化。
这个转化的机制在于是创设适宜学生参与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如让学生参与“班干部岗位责任制”、“我是小小交通员”、“自主10分钟”等活动,或当收发本子的组长,收发作业本,分组出黑板报等,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他们发挥潜在能力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积极心里需求,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激发自我养成习惯的意识。
3、主动实践,实现自我激励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积极心理需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
因此,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是关键,是目标。
鼓励学生到生活中主动实践,如开展“送自己一个好习惯”的活动,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行动,养成做事持之以恒意识,形成做事持之以恒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养成教育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重视做好养成教育,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走得更好,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