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答题
1.填写下表:
错误的操作不良的后果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对
____
着人
_____用合格的量筒量取5mL液体,实际只有4.8mL.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___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____
解析:可能液体溅出伤到别人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易引起失火冷热不均试管易破裂
【解析】
①给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等;
②量取液体时,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读数偏大;
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④加热后的试管温度很高,立即用冷水冲洗会使试管的温差太大,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①可能液体溅出伤到别人;②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③易引起失火;④冷热不均试管易破裂.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图实验装置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右图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

解析:烧杯试管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解析】
(1)X是烧杯,Y是试管;
(2)当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气密性良好;
3.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________(填A、B)吸气
..约30秒,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填“变浑浊”、“不变浑浊”),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

(2)然后,从导管口________(填A、B)呼气
..约30秒,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填“变浑浊”、“不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

小结: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

解析:B 不变浑浊低 A 变浑浊高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分析】
本题考查了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需要考虑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B导管口吸气,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首先由导管B吸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
(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A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由导管A吹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发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

生产用作接触点的产品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请你推测石墨具有哪些性质(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能导电、耐高温(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物质的用途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所以石墨能够导电,耐高温。

【点睛】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5.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滴管,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试管刷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处量筒;胶头滴管量筒;胶头滴管(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的是胶头滴管,洗涤试管用试管刷来刷洗。

(2)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处,如果从试管口向下套会使试管夹上的杂质掉入试管内,污染药品,也有可能夹破试管,应该将试管夹夹在距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不容易脱落。

(3)医用注射器是用来吸取液体的,可以代替取用液体的仪器:胶头滴管、量筒等。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要有刻度的仪器:量筒,在接近刻度时还要改为胶头滴管。

6.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过一会,你将在冷碟底部收集到亲手制得的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出两点)
解析:炭黑;蜡烛不充分燃烧可产生炭黑,蜡烛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碟子底部有炭黑;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炭黑说明蜡烛没有充分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蜡烛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过一会会发现碟子底部出现炭黑;这个实验可以说明,蜡烛不充分燃烧可产生炭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还可知蜡烛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

7.为了探究给物质加热方法,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

1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上方约3cm处加热;2号试管的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加热;3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0秒、35秒、27秒。

请你完成:
(1)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哪一层火焰?为什么?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至少答出三点)
(3)在加热时,操作不当常常引起试管炸裂,请和其他同学交流总结可能的原因。

解析:(1)外焰部分,因为用外焰加热同样多的水至沸腾所用时间最短,说明外焰温度最
高。

(2)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3)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没有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就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解析】
(1)根据水沸腾所用时间的差别,得出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差异,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越短,该处火焰的温度就越高。

因为用外焰加热同样多的水至沸腾所用时间最短,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外壁保持干燥;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试管口斜向上,试管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

夹角;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要先给预热试管,再集中加热;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3)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没有预热就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等都可能使试管炸裂。

8.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的胆矾放在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
②将少量块状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使其全部溶解;③再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胆矾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步骤②中,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呈________色.步骤③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
(2)上述实验中,哪些事实可以说明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是同一物质___________?
解析:物理蓝有蓝色沉淀生成化学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都是蓝色的;加水后都得到蓝色溶液,所得的溶液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2)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1)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说明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是同一物质的事实是: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都是蓝色的;加水后都得到蓝色溶液,所得的溶液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点睛】
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并结合题中信息进行分析是解题关键。

9.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实验的正确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B实验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不能将鼻子直接凑到瓶口闻气味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闻化学药品的气味时,不能将鼻子直接凑到瓶口闻气味,应该用手轻轻煽动气体来闻。

(2)倾倒液体时,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

(3)C实验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阅读下面关于“雷雨发庄稼“材料,回答下列衬题
NO和NO2都是空气污染物,通常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NO2遇水立即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NO.硝酸再与土壤成分反应生成氮肥而增加土壤肥力,在雷雨天里,由于在高压条件下,空气中主要成分相互反应生成NO,故农村谚语中有“雷雨发庄稼”这一说法。

(1)上述所述材料中至少有_____个化学反应,NO的收集方法是_____。

(2)写出雷雨天生成NO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
(3)简要叙述怎样检验一瓶NO2气体是否混有NO气体?_____
高压 NO;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氮,与样品二氧化氮气体解析:4,排水法;N2+O2→
对比颜色,样品气体颜色浅,说明样品中混有一氧化氮,颜色相同,说明样品中不含一氧化氮。

【解析】
(1)上述所述材料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再与土壤成分反应生成氮肥四个反应,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NO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
高压 NO;(2)在高压条件下,氮气和氧气相互反应生成NO,化学方程式为:N2+O2→
(3)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所以检验一瓶NO2气体是否混有NO 气体的方法是: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氮,与样品二氧化氮气体对比颜色,样品气体颜色浅,说明样品中混有一氧化氮,颜色相同,说明样品中不含一氧化氮。

11.根据给出的实验回答问题:
(1)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2)已知: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醋酸有挥发性。

①图1是小红模仿课本进行的实验。

根据已知,猜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在进行实验时闻到也有一股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

改进后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外,还可同时证明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是________。

(3)图3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的产物有____________;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该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中,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填“焰心”、“内焰”、“外焰”)。

实验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子间有间隔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二氧化碳(或CO2)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外焰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解析】
(1)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2)①根据已知条件: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醋酸有挥发性,猜测图1中的实验现象为: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②在进行实验时闻到也有一股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

改进后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外,还可同时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3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生成,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白烟重新被燃烧,该白烟的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4)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故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中,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实验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过程中红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实验结束后测定结果却低于20%,用测定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为8.85%。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改用足量白磷进行实验,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为3.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采用教材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的原因是_____。

解析:P4+5O2点燃
P4O10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更多
【解析】
(1)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由图可知,白磷的化学式为P4,燃烧产物为P4O10。

故白磷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点燃
P4O10;
(2)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的原因是: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更多。

【点睛】
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3.如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两个操作。

(1)错误的操作是哪一个?
(2)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解析:(1)B错误
(2)装置没形成有密闭体系
(3)用止水夹夹住出口导气管,向长颈漏斗加液体,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稳定的小液柱,说明气密性好。

A装置形成了密闭体系,用手捂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出口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B错误,因为装置没有形成密闭体系,该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出口导气管,向长颈漏斗加液体,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稳定的小液柱,说明气密性好。

14.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____
(2)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____
(3)加热铜绿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____
解析:液体腐蚀标签污染瓶中药品试管炸裂
【解析】
解:(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滴,标签没向着手心,容易使液体腐蚀标签;
故填:液体腐蚀标签;
(2)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这样会污染原瓶中的药品;
故填:污染瓶中药品;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故填:试管炸裂。

15.回答下列问题:
(1)在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俯视给量筒里的的液体读数:______。

(2)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在连接b与d时,使d较易与b连接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e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把手烫伤失火读数偏大用水润湿压破试管(或把手弄伤)
【解析】
(1)①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会造成把手烫伤的后果,因此不能用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应该用试管夹夹住。

故填:把手烫伤
②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会使酒精漏出来,遇到明火被点着而发生火灾。

故填:失火
③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平视量筒的凹液面最低处,然后读出数值;若俯视量筒里的的液体,则读数偏大;故填:读数偏大
(2)①在连接b胶皮管与d导管时,使d导管较易与b胶皮管连接的措施是用水润湿。

故填:用水润湿
②采用e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压破试管(或把手弄伤)。

故填:压破试管(或把手弄伤)。

16.请利用生活常识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把厨房中无色透明的两种液体酒精和生理盐水区别开:
(1)物理方法:______.
(2)化学方法:______.
解析:闻气味,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无气味的是生理盐水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生理盐水
由于酒精有特殊的气味、具有可燃性,食盐水没有气味,不具有可燃性,所以,把酒精和生理盐水两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区别开,
物理方法:闻气味,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无气味的是生理盐水;
化学方法: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生理盐水。

【点睛】
本题属于鉴别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7.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部分仪器。

(1)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字母序号进行填空.
①用于保存氯酸钾的容器是______
②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
③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________
④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硫粉的仪器是____
(2)仪器的使用讲究规范,请按照仪器使用的规范填空.
①将G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倾倒时,试剂瓶盖要______放。

②向量筒中滴加液体时,滴管的下端应悬垂于量筒口___(填“里面”或“上方”)。

③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部分。

④洗涮试管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

解析:F C D A 倒上方外焰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①广口瓶常用于固体药品的保存;
②试管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
③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烧杯;
④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硫粉的仪器是燃烧匙;
(2)①将G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倾倒时,试剂瓶盖要倒放,以防止污染试剂;
②向量筒中滴加液体时,滴管的下端应悬垂于量筒口上方,不能伸入或倾斜;
③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
④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故答案为
(1)①F;②C;③D;④A;
(2)①倒放;②上方;③外焰;④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8.(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_____,结论是______;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___层,最明亮的一层是_____,用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_____变黑。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且干燥的烧杯,就可以看到烧杯内壁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和_____。

解析:浮在水面上蜡烛密度比水小三外焰接触火焰部分的木条两端变黑水雾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1)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的水密度.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1)浮在水面上;蜡烛密度比水小;(2)三,外焰,接触火焰部分的木条两端;(3)水雾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19.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吸气时,打开阀门________,关闭阀门________,空气经________瓶吸入人体内;呼气时,关闭阀门________,打开阀门________,呼出的气体经瓶________排出,观察两瓶中的现象。

Ⅰ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Ⅱ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 B Ⅰ A B Ⅱ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大于吸入气体
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吸气时,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空气经Ⅰ瓶吸入人体内;使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Ⅰ瓶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呼气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呼出的气体经Ⅱ瓶排出,观察两瓶中的现象。

Ⅰ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Ⅱ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大于吸入气体。

20.点燃蜡烛的过程中为什么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_______
解析:点燃蜡烛的过程中,既有蜡烛燃烧,又有蜡烛熔化。

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点燃蜡烛的过程中,既有蜡烛燃烧,又有蜡烛熔化。

蜡烛在受热时首先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蜡烛的熔化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21.阅读下列短文,用序号填空:①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③加热并在有V2O5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三
氧化硫也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⑤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⑥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⑦二氧化硫可以用于消毒杀菌;⑧二氧化硫易液化;⑨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1)以上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是_____,属于二氧化硫制法的是______,属于二氧化硫用途的是______(填序号)。

(2)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解析:①②⑧ ③④⑨ ⑥ ⑤⑦ 二氧化硫+氧气25V O −−−→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水→亚
硫酸
(1)①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⑧二氧化硫易液化;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故填;①②⑧;
③加热并在有V 2O 5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三氧化硫也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⑨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这些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故填:③④⑨;
⑥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属于二氧化硫的制法.故填:⑥; ⑤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⑦二氧化硫可以用于消毒杀菌;属于二氧化硫的用途,故填:⑤⑦;
(2)二氧化硫与氧气,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二氧化硫+氧气25V O −−−→
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水→亚硫酸。

2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下图所示,分析下列问题:
A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

B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目的是_________。

解析:防止石蜡蒸汽在导管中凝结成固体(合理即可) 将焰心出的石蜡蒸汽导出(合理即可)
A 、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实验不会成功;
B 、导气管的起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汽,可以将焰心出的石蜡蒸汽导出。

23.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

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

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由如图分析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