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11.短文二篇(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短文二篇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xiē)怀民亦未寝(qǐn)
B.沉鳞竞跃(yào)盖竹柏影也( bó)
C.夕日欲颓( tuí) 遂至承天寺(suì)
D.藻、荇交横( xìng) 步于中庭(tíng)
2.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全,都)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指鱼)
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辉映)四时俱备(四季)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4.文学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字通明,自号____。

有《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是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家。

他与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合称为“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能力提升全练
1.根据要求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一文意境优美,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处处扣住“月”字来写,其中侧面写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作者惆怅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是写景散文,文中多半是在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

C.《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作者是唐代的苏轼。

D.《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抒情散文,看似浅显,实则表达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3.苏轼被贬,心中忧郁,月夜游寺正是他排遣抑郁心情的具体行为。

为此,有同学根据《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及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晓雾将歇____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
(3)欣然起行_______
(4)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写了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

[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乙]文则把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中。

4.[甲]文的作者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乙]文的作者苏轼是贬谪的“闲人”,如何理解“仙人”和“闲人”之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中考全练
1.(2018江苏苏州中考,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 chéng)_______。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 huì)__________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________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 wěi)________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 chéng)_______ ②描(huì)_______
③(màn)_______长④经天(wěi)________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改为_______
②_______改为_______
2.(2016重庆中考A卷,9-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①答谢中书书( )
②晓雾将歇( )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
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全练
学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某校八年级(3)班决定举行一次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两组带“月”字的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拟写一段开场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你想对苏轼说点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闯关全练
1.B跃yuè,柏bǎi。

2.C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3.答案(1)借代(2)比喻(3)反问
解析(1)“鳞”指代鱼,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2)句意:(月光照在)庭院地面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由此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句意: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由此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4.答案(1)陶弘景华阳隐居陶隐居集
(2)苏轼文集苏轼东坡居士北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
解析巧记妙背积累文学常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注意避免错别字,如“弘”不要误写为“宏”。

能力提升全练
1.答案(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首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填写相关语句;其次,要正确写出句子,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注意“颓”“竞”“藻”“荇”等字的写法。

2.D A.《答谢中书书》表达的是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B.《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

C.苏轼生活的年代是宋朝。

3.答案(示例)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解析答题时,可以根据对联的基本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及写作背景拟写即可。

三年模拟全练
1.答案(1)消散(2)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3)高兴的样子(4)考虑,想到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

平时学习中,应加强对语言的积累。

答题时,需要结合语境来解释,如“与”。

2.答案(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将重点词语落实到位,如“颓”“沉鳞”“盖”等。

3.答案山川月色(月夜)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解析抓住两文中的关键句,如[甲]文中的“山川之美”,[乙]文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即可;从[甲]文作者对景物细腻的描写中,结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

4.答案“仙人”传达出作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

“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有闲情雅趣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一再被贬,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的自慰罢了。

解析答题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及主旨来分析。

[甲]文中,作者描绘“山川之美”,表达出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由此发掘出“仙人”的深意。

对于“闲人”的理
解则需要结合作者的经历,由表及里,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感情。

五年中考全练
1.答案(1)①承②绘③漫④纬(2)①恣姿②弛驰
解析本题考查按拼音写汉字和辨析形近字的能力。

“一脉相承”的“承”是“继承”的意思。

“漫”不要写成“慢”或“谩”。

“经”指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纬”指织物上横的方向的纱或线,“经天纬地”指谋划天下之事,多用来形容人才能极大。

“驰”指(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弛”指放松,解除,松懈。

2.答案(1)①书信②消散③指人间④参与,这里指欣赏
(2)①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C
(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解析(1)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

平时学习时应注意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要做到语意准确,语句通顺。

关键词语务必要翻译出来,如:“交辉”,交相辉映;“欲颓”,快要落山;“鳞”,鱼儿;“竞跃”,争相跳跃。

(3)“乱”在文中是“此起彼伏”的意思,而非“繁多杂乱”。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原文中找依据:“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中的“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表现了作者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再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总而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核心素养全练
答案(1)(示例)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自古以来,月亮就是人们倾诉和歌咏的对象,或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或抒发自己的情怀,或产生无尽的遐想。

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次“月亮代表我的心”的主题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显神通。

(3)(示例)您虽遭贬谪,但是您那旷达之心却未曾改变,请用您手中的笔来抒写心灵吧!
解析(1)答题时,围绕题目要求,写出两组带“月”的诗句即可。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题目要求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主题,主持人的开场白就应当从“月”字上进行阐释,揭示“月”的文化内涵,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开场白要简洁、新颖、生动,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文采。

同时注意正确运用称呼、问候语等。

(3)答题时,可以紧扣题中所设的情境——“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扣住苏轼的人生境遇、文学成就等,安抚他那颗受伤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