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三单元 -3.2 《邂逅霍金》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邂逅霍金
葛剑雄
教学目标:
1.了解霍金其人其事;通过把握关键句,感受霍金的独特形象。

2.体会霍金的人格魅力,感受作者的人文精神。

3.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体会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霍金独特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展示图片剑桥、霍金生活图片,跟随作者葛剑雄一起到剑桥邂逅霍金。

二、师生共同交流霍金其人其事。

(可能涉及的有关方面)
1.物理天才,《时间简史》、黑洞理论;
2.人生独特经历、生活强者;
3.霍金趣事;
4.霍金中国之行;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由文题入手,理解“邂逅”的意思。

解释:偶然遇到、不期而遇。

2.朗读课文,找出描写邂逅的是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明确:邂逅之前 1-4节敬仰之情
邂逅之时 4-9节震撼
邂逅之后 10-13节庆幸
3.作者敬仰霍金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提炼概括)
明确:坚强之躯、顽强毅力、杰出成就。

4.又是什么震撼了作者呢?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句作具体说明。

明确:霍金的独特形象震撼了我;
霍金周围人的平静表现震撼了我。

(1)霍金的独特的形象独特在哪里?
明确:关键词:弱小身躯、被安放在轮椅背上、他的目光异乎寻常、极度冷漠、超常魅力
身躯——弱小,高度残疾(却有伟大的成就)
目光——极度冷漠,又有超常的魅力→(内在的精神品质)

(淡然、冷静、超脱的表现)
作者重点描写霍金的身躯与目光,意在突出他的高度残疾,但深邃、冷静、超脱的目光显示出这是一个不被疾病、死神、荣誉、生活琐事所困扰的智者。

他的思想深邃,只专注于广袤的宇宙空间。

对身外之物,甚至是心外之物(身体的残疾)的毫不在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思考),这种“冷漠”事实上是来自内心的平静,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震撼人心所在。

(2)周围的人平静的态度感染了我,他们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现?
文中出现的关键语句: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
不靠近他的轮椅,默默地跟随他;
缓缓驶来的轮椅车;
霍金的轮椅车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明确:霍金的出现并未引起周围人群的轰动,整个过程都很平常、普通,并没有因为或仅是高度残疾的人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而对他格外关注。

周围人的表现是大家都尊重霍金作为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因此,作者也受到感染,放弃了自己想要为霍金拍照的念头,这是对智者的尊重。

5.文本10-13小节中,作者提到霍金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剑桥为霍金提供了什么?
明确:霍金的不幸:风华正茂时遭遇罕见的疾病。

霍金的幸运:
1.高科技让他得以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
2.更加重要的是,剑桥让他可以完全像常人一样生活;
残疾人——不被观望——被尊重↘
剑桥充满人文关怀
科学家——宝贵的时间不被干扰——被理解↗(更庆幸)
作者认为,霍金生活在给他充分尊重、理解的剑桥是幸运中的幸运。

可见,尊重人、理解人有时比经济援助、技术支持还要重要,我们称它为“人文关怀”。

6.“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一句中“霍金”指谁?
(霍金的三次中国之行资料投影)
“其他‘霍金’”——在某个领域有成就的人,弱势群体,甚至包括普通人
小结:正如杨福家教授所说的:“什么是大爱?让人们拥有安心工作的环境,这就想这也许就是(不期而遇)
四、作业:
作为现代人在生活中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呢?思考这个问题,写下自己的设想。

板书:
邂逅霍金
葛剑雄
邂逅:不期而遇
邂逅之前敬仰→顽强意志
↘杰出成就
邂逅之时震撼→独特形象“安放”“弱小”
↘平静氛围“默默”“缓缓”“渐渐”
邂逅之后庆幸→科技时代
↘剑桥的人文环境残疾人——不被观望——被尊重
(更庆幸)科学家——宝贵的时间不被干扰
——被理解
教学反思:
有一句俗语“细节是成败的关键”,其实在语文阅读上也一样,把握好细节,才能把握好全篇。

尤其是对于典范的现代文。

细细体味文章将会收获很多,能了解和思考与文本相联系的甚至是文本以外的东西,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总体而言,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回答积极,看法很多,有些见解也比较独特。

学生基本能够通过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对文章的主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认识,且有一定的兴趣。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成功的有收获的阅读,建立在一定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学生有了广泛的积累,才能找到文章精髓的所在,才有更深刻的发现,并有自己阅读的感悟和理解甚至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较窄,不能很快感悟,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给予提示、点拨,铺设台阶。

其次,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表现出学生整体回答问题能力有待加强,回答的东西比较多,不能深层挖掘,不会前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