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公共性”问题的学理背景
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
长沙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Vo 1 28 No.3
. .
2 0 l 3年 5月 J OURNAl ( ) F C HANGS HA UNI VE R S I TY OF S C I E NC E& TE CHN( ) LO GY( s ( ) CI AI S C I E NC E ) Ma y
的主 张 , 契 合 了建 立 诗 歌 个人 性 的 要 求 , 个人 性 诗 歌 成 为带 领 诗 歌 走 出公 众 性 、 走向公共性的桥梁。
[ 关键 词] 公共性 ; 个人 性 ; 于坚; 日常 生 活 ; 口语 化 写 作 ; 拒 绝 隐喻
[ 中 图 分 类 号] I 2 0 7 . 2 5
Ab s t r a c t: Th e p ub l i c i t y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f e r s t o t h e p r o p e r t y t h a t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f l e c t s i n d i v i d u a l i d e a s i n p ub l i c s p h e r e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a t
XI A N G Ti a n— yu an, ZH A0 Li ng
( Ch i n e s e Ne o — po e t r y Re s e ar c h Ce nt e r, So ut hw e s t Un i v e r s i t y , Cho ngq i ng ,Si c hu an 4 0 07 1 5, Chi n a)
当代诗歌如何面对公共生活与重大事件
当代诗歌如何面对公共生活与重大事件摘要公共生活以及重大事件只有真正进入诗人的个体经验,谈论是否应该介入才有意义。
在中国当代诗坛,一些诗歌无意识地受到写作惯性的影响,缺乏探索性,当公共事件与个人生活相遇时,优秀的当代诗歌所努力呈现的多是个体经验被媒体语言以及其它集体符号遮盖与篡夺的痕迹,恰恰反对表达的过度流畅性。
关键词:当代诗歌写作惯性个体经验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面对公众生活以及重大事件,当代诗歌是否应该介入?应如何介入?这类话题在近年来屡被提及。
如最近有一篇关于谢冕先生与洛夫先生在深圳大学举行的关于诗歌对话的报道,谢冕先生认为,当代诗歌“应有社会承担”,接着提出“为什么老百姓不爱读现代诗?因为拿不出能引发共鸣的好作品。
这么多年,能让大家记住的现代诗有几句”。
他还指出:“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就记住了两首诗。
两首都不是专业诗人的作品。
一首是《生死不离》,还有一首是《孩子,快拉住妈妈的手》。
至于‘9·11’,中国诗人几乎是失言失语。
我不知道台湾那边怎么样,大陆没有让我们记住的诗句。
”谢冕先生由他对近年来诗坛的关注提出他对当代诗歌的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此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
我们且来看《孩子,快拉住妈妈的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当然,如果以歌曲类通俗易懂的规范来要求当代诗歌写作的话,那么这首诗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当代诗,我们不能否定这种审美观存在的合理性。
但在笔者看来,这首诗是一种应和集体声部的个人演唱,是一种被异化的情感表达,看起来很动人,看起来是个人的声音,但在表达过程中无意识地被他虚造出来的集体声音所裹挟,因为这样表达起来最没有危险、“最正确”、最不需要个人挣扎,诗中的真情成了一种可以自由交换的符号与表情样本。
新诗发生期诗人评诗矛盾现象论
371917-1923年可以称为新诗发生期,这一时期既有大量的诗歌创作试验文本,又涌现出许多新诗批评文章。
今天重读这些百年新诗发生源头上的诗评文章,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某些矛盾现象。
但长期以来,学界在谈论新诗发生历史时多将它们视为历史文献正面引用之,少有反思性的论析。
本文将尽可能地返回新诗发生期历史现场,立足那时的新诗批评文本,梳理其中存在的矛盾现象,揭示其特征,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新诗概念阐述上的矛盾如何界定新诗是新诗发生期一个重要问题,胡适、周作人等无不在特定的境遇里对新诗概念作了阐述,他们的言说孤立地看是有道理的,但若理性地系统地审视,则发现一些论点前后不统一,甚至相互否定。
胡适在1919年谈到文学革命的实绩时说:“只有国语的韵文—所谓‘新诗’—还脱不了许多人的怀疑。
”在他心中,新诗必须是国语的,同时又是韵文。
但胡适曾新诗发生期诗人评诗矛盾现象论方 舟力重新注入我们的批评之中,应是当下一项紧迫的学术任务。
当代诗歌批评需要一种更具洞察力的读法,需要在原有的审美读法之外,添加上立足于社会学视野的新读法。
这种读法对批评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批评家兼具对诗歌文本的良好把握和对社会学视野的独到领悟。
贺桂梅长期从事80年代文学与80年代思想文化关系的研究工作,谈到这一研究的学术难度时,贺桂梅提出:“问题是公共的,但不同专业的参与者带入了相应的专业视野和技能。
没有一定的专业训练基础,大概也成不了一个好的文化研究者。
同样的道理,不是立足于某一专业、学科领域,大概也很难把公共议题的讨论变得深入和复杂。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诗歌批评还存在种种的缺陷。
一方面,新诗批评没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以中国新诗为知识背景,参与跨学科的公共讨论,将对文本的关注延伸至对当代社会历史的观察;另一方面,也少有以包括社会学在内的跨学科视野,有效拓展新诗批评的理论路径,从而推进本学科的方法论更新。
诗歌绝非象牙塔中的艺术,诗歌批评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个人行为艺术,其现实关切与社会功能也不应在对审美批评方法的机械重复中消磨殆尽。
现代诗歌的性别政治
现代诗歌的性别政治现代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仅承载着情感和思想的寄托,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文化与社会现实。
性别政治作为引发争议的话题,也在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探讨。
本文将着重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性别政治,探讨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相关议题的表达方式。
1. 性别政治在现代诗歌中的体现在现代诗歌中,性别政治不仅是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作者通过诗歌表达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和性别权力等议题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性别身份、性别关系和性别权力的思考和表达,现代诗歌能够引起读者对性别政治的关注和反思。
从而刺激社会对性别平等和性别多样性的讨论。
2. 性别身份的探索与表达在现代诗歌中,作者常常通过对个人性别身份的探索和表达,反映出性别政治对个体的影响。
例如,作者可以描绘自己或他人在性别认同方面的内心矛盾与挣扎,表达出个人对社会对于性别规范的束缚感受,以及对性别自由与平等的追求。
通过诗歌的形式,作者能够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读者对于性别身份的思考与同理。
3. 性别关系的反思与揭示现代诗歌也常常探讨性别关系的议题,并通过对性别关系的反思和揭示,探究性别政治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作者可以通过描述男女之间的互动、权力关系和身体触碰等细节,表达出对于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反感。
也可以通过诗歌描绘女性在家庭、职场等领域的困境和挑战,突显性别政治对于女性的影响。
4. 性别权力的批判与反抗现代诗歌也成为了许多作者批判和反抗性别权力的渠道。
作者可以通过反讽、讽刺和对抗的方式,揭示出性别政治对于弱势群体带来的压迫和不公。
同时,诗歌也成为了一种可以传递女性声音和抗争意识的工具,给予了女性更多的表达权力和平等性。
5. 性别平等与新的视角尽管现代诗歌中性别政治的讨论较多集中在对现有社会性别秩序的批评和挑战上,但也出现了一些描绘性别平等和新的性别视角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赋予男性、女性以及其他性别以平等的关注和探讨,帮助推动对性别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打破传统性别二元规定。
新诗诗论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新诗诗论的历史发展 02 新诗诗论的主要流派 03 新诗诗论的核心概念 04 新诗诗论的研究方法 05 新诗诗论的未来展望
PART ONE
新诗诗论的历史 发展
新诗诗论的起源
起源时间:20世纪初 起源地点:中国 起源背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兴起,白话文运动兴起 起源人物:胡适、郭沫若、闻一多等
抒情与叙事的融合:在诗歌中,抒情和叙事往往相互交织,共同构成诗歌的主题和意 境
语言与形式
新诗诗论的核心 概念之一是语言, 强调语言的创新 和表达方式的多 样性。
新诗诗论强调形 式的重要性,认 为形式是诗歌艺 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
新诗诗论提倡诗 歌形式的创新, 鼓励诗人尝试不 同的诗歌形式。
新诗诗论认为诗 歌的语言和形式 应该紧密结合, 共同构成诗歌的 艺术魅力。
韵律:诗歌中音韵、 声调和谐统一的表 现
节奏与韵律的关系 :节奏是韵律的基 础,韵律是节奏的 升华
节奏与韵律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音乐 性和感染力,提高 诗歌的艺术价值
抒情与叙事
抒情: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传达
叙事:讲述故事,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描述事件和情节
抒情与叙事的关系:抒情是叙事的基础,叙事是抒情的载体
诗歌内容丰富化:新 诗诗论将更加注重诗 歌内容的丰富性,包 括社会、历史、文化、 科技等各个方面。
诗歌语言创新化:新 诗诗论将更加注重诗 歌语言的创新性,包 括使用现代语言、方 言、网络语言等。
诗歌传播数字化:新 诗诗论将更加注重诗 歌传播的数字化,包 括网络诗歌、电子诗 歌、诗歌APP等。
新诗诗论在未来的价值与意义
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_以于坚诗歌为例_向天渊
收稿日期:2013-04-03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 中国新诗的 公共性 研究 (2012Y B WX 087)㊂作者简介:向天渊(1966-),男,重庆人,文学博士,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诗歌与诗学研究;赵玲(1989-),女,四川省射洪县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㊂第28卷第3期2013年5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C H A N G S H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V o l .28N o .3M a y .2013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向天渊,赵㊀玲(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北碚㊀400715)[摘要]文学的公共性是指文学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代表个人在文学公共领域发声㊁文学活动成为公共舆论的一部分,以达到对公共权力进行干涉或抗衡的目的㊂要重建新诗的公共性㊁走出集体抒情式的公众诗歌范式,必须要使诗歌回归个人,以个人性的建立为前提㊂以于坚为例,第三代诗歌 书写日常生活的诗意 ㊁ 口语化写作 和 拒绝隐喻 的主张,契合了建立诗歌个人性的要求,个人性诗歌成为带领诗歌走出公众性㊁走向公共性的桥梁㊂[关键词]公共性;个人性;于坚;日常生活;口语化写作;拒绝隐喻[中图分类号]I 207.2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934X (2013)03-0037-05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P u b l i c i t y 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 P o e t r y :T a k i n g Y u J i a na s a nE x a m pl e X I A N GT i a n -y u a n ,Z HA OL i n g(C h i n e s eN e o -p o e t r y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S i c h u a n 40071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p u b l i c i t y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f e r s t o t h e p r o p e r t y t h a t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f l e c t s i n d i v i d u a l i d e a s i n p u b l i c s ph e r e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a t l i t e r a t u r e a c t i v i t i e s a r e p a r t o f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g o a l o f i n t e r f e r i n g a n db a l a n c i n gp u b l i c r i g h t s .I no r d e r t o r e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p u b l i c i t y 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p o e t r y a n d g e t r i do f t h e c o l l e c t i v e l y r i c a lm o d e ,w eh a v e t o r e t u r n t h e p o e t r y t o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w i t h t h e p r e m i s eo f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T a k i n g Y u j i a n f o r i n s t a n c e ,t h e p r o p o s i t i o n s o f t h e t h i r d g e n e r a t i o n p o e t s w r i t i n g d a i l yl i f e , w r i t i n g i n t h e c o l l o q u i a l s t y l e a n d r e j e c t i n g m e t a p h o r m 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o f p o e t r y,s o t h a t i n d i v i d u a l p o e t r y c o u l db e t h eb r i d g e t o l e a d t h eC h i n e s e p o e t r y o u t o f c o l l e c t i v i t y t o p u b l i c i t y.K e y wo r d s :p u b l i c i t y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Y uJ i a n ;d a i l y l i f e ;c o l l o q u i a lw r i t i n g ;r e j e c t i o no fm e t a p h o r ㊀㊀2008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地震㊁雪灾㊁奥运等诸多社会事件聚焦了人们的视线,诗人们也不能置身事外, 地震诗潮 等关注公众事件㊁书写社会问题的诗歌唤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于是 中国新诗的公共性 的命题顺理成章被提出㊂要讨论新诗的 公共性 ,我们就必须将它与另外两个概念一同加以辨析,即诗歌的 个人性 与 公众性 ㊂前者一向是被视作 公共性 的对立面,后者则常常与 公共性 混用,似乎与 公共性 较为相似,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㊂㊀㊀一㊁公众性 ㊁ 公共性 与 个人性 的概念辨析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指出,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 ㊂[1](P 2)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中间地带,公众在公共领域发表 个人 的观点,形成 批判性 的公众舆论,旨在对公共权力机关加以干涉㊂而公共领域又73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16:32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43.1447.C.20130515.1632.007.html分为文学公共领域与政治公共领域,前者因较后者相对柔和,成为公共话题进入政治公共领域的有效渠道㊂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认为文学的公共性是指文学活动的这样一种性质:个人在文学公共领域发声,文学活动成为公共舆论的一部分,以达到对公共权力进行干涉或抗衡的目的㊂当我们对文学的公共性有所了解之后,再反观我们建国初期的文学创作 由于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并没有开放的㊁批判性的公共领域存在,作家和知识分子无法发出个人的声音(有一部分 潜在写作 者除外),所创作的大多是歌颂新生政权,宣传政策,以及记录革命史的作品,如一度流行的 政治抒情诗 ㊁ 样板戏 ㊁ 新民歌运动 等,这些作品受到万众瞩目,掀起了许多群众性的热潮,这种被过分强调的 公众性 ,或曰 群众性 恰好与 公共性 相反,它代表的是公众观念的统一,国家权力对公众舆论的专制,而非公共领域中的开放的㊁自由的㊁批判性的观点对国家权力与社会现实的干预㊂公众性 与 公共性 只差一字而面目全非,其关键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允许文学 个人性 的存在,在 公众性 的文学领域中,少数服从多数,只有统一的,符合政权制度的声音能够存在,而在 公共性 的文学领域中, 个人性 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不是 公共性 的对立面,反而还是 公共性 得以存在的基础,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能 发出个人的声音 ,文学充满 个人性 的色彩,才能形成完整㊁可靠的社会舆论,由文学公共领域走向社会公共领域,最终达到对国家权力和社会现实的干预㊂㊀㊀二㊁走出公众性:于坚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今日我们讨论的新诗公共性重建的话题,是建立在新诗曾有一个公共性得到充分张扬的时期这一结论之上的,在新诗诞生的早期,也就是新文学诞生之初,文学革命与时代变革紧密结合,从 为人生 的文学到 革命文学 ,始终可见当时的作家知识分子参与公共事件,干预现实生活的热情,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文学公共性的张扬之前提是文学个人性的保障㊂在新文学诞生之初,由于军阀政府的松懈管制,作家们拥有自由言说的空间,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语言变革,西方文学理论的大量输入,个体价值的确立,社会转型期人民精神和思想的大解放 这些条件使得诗人和作家们言说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释放,表现为流派众多㊁社团林立 自叙传小说,感伤主义,湖畔派,新月社 文学成为一个自由的,充满活力的领域,每一个写作者都能拥有自己的主张㊂当我们审视第三代诗歌的语境时,会发现历史正在重演,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大解放,政治权力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撤退,以及伴随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文艺理论的爆炸性输入,给诗人们重建新诗公共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他们还面临着一个障碍,那就是诗歌公众性的后遗症㊂以于坚为例,于坚出生于1954年,14岁辍学在家,16岁进入工厂,20岁时开始写诗,25岁发表了第一首诗,26岁时进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学习,84年大学毕业,85年时和韩东一起创办‘他们“,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将他的生平对应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于坚首先在童年时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末的 大跃进民歌运动 ,然后经历了60年代的 政治抒情诗 时代和文革时期的 左派诗歌 与 地下诗歌 并存的时代,于坚开始写作是1979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异常活跃和开放之时,这一年,‘诗刊“先后刊出了北岛的‘回答“,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顾城也在同年写出了著名的‘一代人“㊂于坚的整个大学时期,朦胧诗人一直占据诗坛的巅峰位置,直到1986年前后,第三代诗人走进大众的视线,当然,于坚也是其中的一员㊂回顾1954-1986的这段新诗史,我们不难发现,于坚和韩东一起创立‘他们“之前,其实经历了新诗史上两个非常极端的时期,其一是新诗的 公众性 非常强烈的时期,如大跃进时的民歌运动,天安门诗歌运动,等等,这些诗歌自觉承担了 人民的发言人 的角色,渴望表达政治诉求,追求群情激动的 广场效应 ;其二,是改革开放后,朦胧诗时代对这种 公众化 的反动,由渴望表达政治诉求,变为对政治伤害的拒绝和反思,由追求 广场效应 ,变为用隐喻来与读者保持距离,诗歌已经日渐成为了一种精英文学㊂其实,不管是 公众性 的诗歌还是 反公众性 的诗歌,都只是同一个维度中诗歌观念的更新㊂而对于坚来说,对诗歌观念的更新是远远不够的, 重建一种新的诗歌精神,远比对一个时代已经确立的83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东西进行反动要困难得多 ㊂[2](P4)当我们了解了于坚所经历的这两种诗歌体验后,再来看于坚所提倡并实践的诗歌理论,才会发现这些理论真正的意义与价值㊂㊀㊀三㊁建立个人性:于坚的诗歌理论与实践于坚诗歌观念主要有三点,即表现对象的日常化㊁表达语言的口语化,以及在表现方式上 消解隐喻 ,这三个点,也正是建立诗歌个人性,通向诗歌公共性的三种途径㊂1.个人化的诗歌对象:日常生活的诗意政治抒情诗人的代表郭小川所创作的‘致青年公民“一诗中写到 你们心上的世界/如蓝天那样/明澈而单纯/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 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常有/凄厉的风雨/和雷的轰鸣 ,使用的都是远离日常生活的㊁有着浓厚象征含义的 蓝天 梦 百花 风雨 雷鸣 这些事物为诗歌意象,朦胧诗人们呢?我们且看北岛‘回答“中的一段: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有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在这几句诗中,作者使用的意象是 蓝天 ㊁ 雷声 ㊁ 梦 ㊁ 海洋 ㊁ 陆地 ,与郭小川的诗歌在意象选择上其实并没有明显差别㊂这恰恰说明,朦胧诗人们对文革诗歌的反动,主要是在作品的思想㊁主题上,发出了长期被政治压抑的反叛的声音,虽然言说方式和诗歌精神有异,但政治抒情诗和朦胧诗实际上都在同一个维度中 前者作为人民的 代言人 自觉用 煽动性 的语言对这个国家发出激昂的号角式歌唱,后者则作为人民的 启蒙者 自觉用相对较为 晦涩 的语言向这个国家发出悲壮的号角式的低鸣,诉说着曾经为之带来的伤痛以及关于未来的崇高理想㊂因此,要建立新诗的个人性,就必须要打破 公众的 ㊁ 统一的 书写对象,曾经政治抒情诗中对领袖和政党的歌颂,朦胧诗中对历史的反思或形而上的思考都是单声部的书写,诗歌公共空间中缺少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也就谈不上真正的人文关怀㊂因此,于坚在他的‘诗六十首㊃自序“里说: 我只相信我个人置身其中的世界,我说出我对生存状况的感受,我不想去比较这种状况对另一个世界意味着什么,这不是诗歌的事㊂ 实际上就是将诗歌从政治意识形态和形而上世界中解放出来,将自己的书写对象指向了个人的日常生活㊂他在‘哀滇池“一诗中写到, 在这个时代日常的生活几乎就等于罪行/谁会对一个菜市场的下水道提出指控?/上周末在圆西路夏季上市的蔬菜之间/嗅到一些马鱼的气味犹如鱼贩的刀子/隔开了一个包藏着黑暗的腹部 ㊂[3](p106)在这几句诗中,诗人一开始就点明了他所关注的是 日常生活 ,他摘取了 菜市场 ㊁ 下水道 ㊁ 圆西路 ㊁ 马鱼 ㊁ 鱼贩 这些日常事物作为描写对象,试图让诗歌关注生活本身,我们也相信,只有将诗歌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才会因生活之丰富产生丰富的诗歌,个体价值由其独特性得到确立,新诗的公共空间才得以确立㊂2.个人化的诗歌语言:口语化写作坚持书写日常生活使诗歌得到了个人性的书写对象,而坚持书写日常生活则势必引出另一个主张 用个人性的语言书写个人性的生活 也就是口语化写作㊂于坚认为: 口语化的写作,是对五四以后开辟的现代白话文学的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这一方向的某种承继㊂ [2](P49)这同样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国语的文学 与 文学的国语 在新文学诞生之初是密不可分的,而新诗诞生之初的公共性特征明显是否和新诗语言革命有特殊关系呢?对来自云南说着昆明方言的于坚来说,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别正如文学革命之前的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差别一样,普通话只存在于电视㊁广播㊁会议发言,这些脱离日常生活的,官方的㊁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场合㊂口语化写作实际上复苏的是以普通话为中心的当代汉语的与传统相联结的世俗方向,它软化了由于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形而上思维而变得坚硬好斗和越来越不适于表现日常人生的现时性㊁当下性㊁庸常㊁柔软㊁具体㊁琐屑的现代汉语,恢复了汉语与事物和常识的关系 口语的写作的血脉来自方言,它动摇的却是普通话的独白㊂它的多声部使中国当932013年第3期向天渊,等: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代被某些大词弄得模糊不清的诗歌地图重新清晰起来 ㊂[2](P50)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于坚对 口语化写作 的倡导,实际上还是出于走出公众性诗歌的时代㊁重建五四诗歌精神的动机(不管于坚是否自觉,这种精神中包含强烈的公共性特征)㊂上世纪50年代政府对普通话的推广是伴随着政府对群众思想㊁对文艺的绝对控制一同到来的,普通话写作的 坚硬 正来自于它作为官方语言所必须具备的规范性, 自上而下 的推广模式使它天然的就与政治意识形态和形而上思维紧密联系,同时,虽然统一的普通话写作更易于传播,却也更易于使诗歌变成 宣教 的, 公众 的, 启蒙独白 式的产物㊂同时,于坚也澄清了,所谓的 口语化写作 并不是指 口水诗 或用 口语 写作,而是指用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写作,实际上也正是为了 书写日常生活的诗意 ㊂如‘春天咏叹调“开头就写 春天你踢开我的窗子一个跟头翻进我房间 [3](P67)就在这种极为平易的语气之中,规避了普通话写作所必须的典雅庄严,展示了于坚所特有的个性㊂因此,我们认为,于坚所提出的口语化写作不仅使诗歌保持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使得诗歌领域里能够容纳更多个人性的声音, 响起多声部的合唱 ,这种合唱正是诗歌公共性建立的一种前奏㊂3.个人化的言说方式:拒绝隐喻公众性诗歌之所以得以建立,是与大众共同的阅读基础分不开的,不管是政治抒情诗中的 红太阳 ,还是朦胧诗中的 血淋淋的太阳 ,实际上都与大众的阅读基础相契合,这些隐喻成为了一种人尽皆知的 言外之意 ,为公众理解诗歌提供了捷径㊂美国诗人华莱士㊃史蒂文斯曾说 没有隐喻,就没有诗 ,[4]但如果诗人一直在这种墨守成规的隐喻系统中书写,几乎无法描写实在的 个人体验 ㊂于坚他在‘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一文中写到, 诗被遗忘了,它成为隐喻的奴隶 , 几千年来一直是那两万左右的汉字循环反复地负载着各时代的所指㊁意义㊁隐喻㊁象征 能指早已被文化所遮蔽,他远离存在 , 汉语不再是存在的栖居之所,而是意义的暴力场 专制的语言暴力,它合法地强迫人在既成或现场隐喻的意义系统中思想 ㊂[2](P7)当我们细读这些句子时,就会发现根植在第三代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 影响的焦虑 ,当词语被赋予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强大的隐喻场,当我们诗中的 太阳 不再只是空中的太阳,而是 光明 ㊁ 辉煌 甚至 领袖 ㊁ 政党 的隐喻时,我们所写的诗就已经被隐喻所捆绑了,正是这些 不言而喻 的隐喻使作者陷入被误读的困境,每一个词语都被传统赋予了特殊含义而不再指向自身, 红太阳 因为代表 毛主席 而变成了有号召力的,宣传性的词语,最终也就成为了 公众性 的㊂于坚的‘作品89号“一诗中写道, 在秋天怀念秋天如今只有回忆能抵达这个季节 我像一个唠唠叨叨的告密者既无法叫人相信秋天已被肢解/也无法向别人描述我曾见过这世界有过一个多么光辉的季节 ㊂[3](P6)只有我们了解了于坚对于语言与存在脱节的这种现实的洞察,才能捕捉到无法言说 秋天 的这种焦虑 一个诗人可以自以为他说的秋天就是开始的那个秋天,而读者却在五千年后的秋天的隐喻上接受它 ㊂[2](P11)哈罗德㊃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一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译介到中国,这个时期也正是第三代诗人的风格形成期,我们并不能确定于坚受到了他的直接影响,但巧合的是哈罗德㊃布鲁姆提到的六种修正比里有一类正是第三代诗人的写作旗帜,即第四类 魔鬼化(D a e m o n i z a t i o n),即朝向个人化了的 逆崇高 运动,是对前驱的 崇高 的反动 ㊂[5](P14)于坚诗歌对前驱(朦胧诗人)的反动是显然易见的,前面论述的 书写日常生活 口语化写作 ,都是 逆崇高 的表现,同样的, 隐喻 作为朦胧诗人最钟爱的修辞手法,受到第三代诗人的反抗也顺理成章了㊂朦胧诗人们大多从文革年代成长起来,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之初的政治抒情诗里 隐喻 ㊁ 象征 的手法已被广泛运用,如郭小川‘祝酒歌“中的 党是太阳,咱是向日葵 ,以及公刘的‘哎!大森林“里关于 森林 和 啄木鸟 的隐喻,朦胧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承继了这一手法,构筑起了庞大㊁繁复的意象符号系统,如梁小斌的 钥匙 ,顾城的 眼睛 ,海子的 麦地 远方 春天 可以说 隐喻 手法在朦胧诗人们笔下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运用,这种夸张的运用成就了诗歌的 朦胧 ,也进一步使得语符远离其本意,而被加诸各种象征和比喻义㊂因此,为了使语言回归存在,也为了使诗歌走出公众性的泥沼,回归个人,书写日常生活,逆崇高㊁反04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前驱与拒绝隐喻就被紧密地结合起来了㊂以于坚的名作‘尚义街六号“为例, 尚义街六号/法国式的黄房子/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隔壁的大厕所/天天清晨排着长队/我们往往在黄昏光临/打开烟盒打开嘴巴/打开灯 ㊂[3](P250)在这首诗中,于坚要表现的是 尚义街六号 里的日常生活,使用的是口语化的词语,如称呼 老吴 ,同时,他有意识抛弃了隐喻义过重的意象, 尚义街六号 只是普通人的普通居所,并不是 大雁塔 ㊁ 卢沟桥 一类的地标式建筑, 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 ,也没有避讳可能带来的不礼貌的含义,使诗歌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真实和自由㊂㊀㊀四㊁走向公共性:于坚诗歌理论的继承与反思通过上文对于坚诗歌理论三条脉络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于坚所提出的 书写日常生活 ㊁ 口语化写作 ㊁ 拒绝隐喻 这三种诗歌理论,无一不是在带领诗歌走出前人的影响,走出 公众性 模式,而建立一种用个人的语言,写个人的生活的 个人性 的诗歌范式㊂我们在上文已经指出,个人性诗歌范式的确立是诗歌公共性存在之前提,但,个人性的诗歌范式建立之后,不仅为公共性的建立敞开了大门,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 口语化写作 演变成 口水诗 , 书写日常生活 演变成 私人化写作 ㊁ 身体写作 ,拒绝隐喻㊁反崇高的写作导致诗歌成为一种 语言游戏 反懂诗 等等㊂鉴于诗歌创作中的这些转向,一些学者认为 在当下中国,文学公共领域的恢复与重建已不太可能 ,[6]然而我们认为,随着诗歌个人性特征的自由发展,必然导致两极的出现,一端是私人性,另一端则是公共性㊂诗歌公共性的建立不仅需要诗人们具备个人性的言说能力,同时需要良好的诗歌生态环境,政府对言论的控制㊁读者对公共知识分子或 代言人 的敏感,文学商业化对诗人创作的冲击都能成为诗歌公共性建立缓慢的理由㊂其实,今天的我们并不是害怕 被代言 ,而是害怕没有人替我们发声,我们害怕的是个人的声音被抹杀,害怕所有人都被同一种声音代言,正如马尔库塞所说 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需要时,独立思考㊁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 ,[7](P3)诗歌个人性的建立正是为了使个人拥有发声的能力,拥有书写个人的生活,使用个人的语言的能力,但要让每个人都拥有发声的权利和发声的意志,则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㊂[参考文献][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于坚.于坚诗学随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3]于坚.于坚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耿国丽.从影响的焦虑看于坚拒绝隐喻的诗歌创作理论[J].大众文艺,2009(9).[5][美].哈罗德㊃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6]赵勇.文学活动的转型与文学公共性的消失: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反思.[J].文艺研究,2009(1).[7][美].赫伯特㊃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世纪出版集团[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㊀刘范弟]142013年第3期向天渊,等: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
新诗“公共性”问题的学理背景
一
、
新诗 “ 公 共性” 命题 的提 出
作 为诗 学命 题 ,新 诗 “ 公共 性 ” 的 明确 提 出 ,至 今 不 过 4年 左 右 的 时 间 ,可 谓一 个 崭 新 的 学 术话 题 。其诞 生 的直 接契 机是 2 0 0 8年 出现 的汶 川 地震 、南 方雪 灾 等严 重 自然灾 害 以及 西 藏 冲
衡关 系,是 当前新诗理 论与创作共 同面 临的 重要挑战 。
[ 关键 词 ] 新诗 “ 公共性” 重大事件 学理背景 公共领域
[ 中图分 类号 ]I 2 0 6 . 6[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0一 l 1 4 X( 2 o 1 4 )o 1 — 0 1 7 3 — 0 6
希、T .s . 艾略特 、朱 自清等人的相关 阐释 ;但 直接 触发 此 一话题 的 理论 契机 ,应 该是 汉娜 ・阿伦
特 、尤根 ・ 哈 贝马斯、查 尔斯 ・ 泰 勒等 有关政 治、社会 “ 公 共领域 ” 、 “ 公共性 ” 问题 的 系列论述 :
如何整合这 些理论 ,进 一步明辨新诗 “ 公共性” 与 “ 个人 性 ” 的关 系,促 成二 者达成彼 此共 建 的平
广 东社会科 学
2 0 1 4年 第 1期
新 诗 “ 公 共 性 " 问 题 的 学理 背景
向 天 渊
[ 提 要 ]2 0 0 8 年出 现的一系列严重 自 然灾害和重大社会事件,改变了新诗的创作趋势,新诗 “ 公
共性” 问题也 由此被 明确提 出;不过 ,此一 问题的 学术资源可 以追溯到 7 0多年前 阿奇保德 ・ 思考》 、罗小凤 《 公共话语与个人话语 的多重互嵌 :从 “ 地震诗潮”看 当下诗 歌的社会功能变向》等论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新诗的公共性问题 。此外 ,《 人 民文学》 杂志社从
本土性·身体性·公共性——新世纪诗歌的几个侧面
本土性·身体性·公共性——新世纪诗歌的几个侧面作者:王士强来源:《艺术评论》 2014年第9期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加之网络新媒体的助推,诗歌呈现出活跃、繁荣的发展态势,大量的诗人、诗作涌现,以至有人惊呼又来到了一个诗歌的“黄金时期”。
这样的判断或许只是从现象出发,过于乐观,不足采信。
但从总体来看,新世纪以来诗歌更多元、更自由,包含了许多的进步性因素,其活力、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这一点是应该得到充分认知的。
新世纪诗歌对此前诗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地矫正与修复,诸多不同的力量相互纠缠、颉颃,不同的写作路向、美学风格并行不悖地进行着自己的探索,可谓百花争艳、百舸争流,它的确是在往一个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新世纪诗歌呈现了若干新的特征,本文拟对其中的本土性、身体性、公共性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考辨。
一、本土性新世纪诗歌的一个特征是本土性更强,诗歌与此时此地的中国、与当前的时代、现实结合得更为密切。
这一问题之所以凸显出来,有两个因素值得重视:其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社会分化在世纪之交以来呈现愈加严重之势,社会矛盾凸显,现实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状况下对诗歌表现现实、反映现实形成了“召唤”,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其二则是诗歌发展内部的逻辑。
90年代以降诗歌摒弃此前反映论的现实主义写作规范,“向内转”,追求诗歌的独立性、本体性、“纯诗”成为写作的主流,但是,这种写作取向一定程度上却脱离了现实,放弃了关怀,成为了语言炼金术和智力竞赛。
这样的情况下诗歌必然因为过于精英主义、过于封闭而失去活力,如此,诗歌与现实、与社会的关联对其构成了一种内部的压力。
在这两者之外,还应该看到一个“技术”因素——网络——所发挥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网络的出现和快速普及不但改变了信息传播、社会交往的方式,而且改变了文学发表、评价的体系,它所引起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深刻的。
在网络时代,一方面信息量大增,更大规模的社会现实以更直接、迅疾的方式呈现在网民面前,具有足够的“震惊”效果,另一方面则是诗歌的发表“门槛”大为降低,传播平台与评价体系亦发生变化,如此使得一些比较尖锐、敏感的诗歌可以绕开审查而在网络上发表(网络发布虽然也有审查但毕竟相对宽松,而且在网络发展的早期其审查和“处置”也比较滞后,技术手段上还并不“完善”),这些都构成了诗歌对社会问题、现实问题进行书写的前提和便利条件。
《紫燕衔泥众口筑居: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后记
智 、声名 、业 绩 经 由著述 ( 制 作 )超 越 时 间、获 得永 恒 ( 居 )、得 以流传 ( 腾 、飞 )的感慨 ,历经一千五 百余年 仍 然 能够 引起 我们 的共 鸣 。现在 ,轮 到我 为 本书 写后 记
C h i n e s e A n d F o r e i g n P o e t i c s 蔫
中外
研 究
Ch i n e s e An d Fo r e i g n Po e t i c s
数 量 不 等 但 亦可 观 且 各具 特 色 的 儿 歌佳 作 。 不 少 作 者 善 于 从 我 国 传 统 童 谣 的 肥 沃 土 壤 中 汲 取 营 养 , 注 意 向地 方 童 谣 、 民 谣 、 民歌 学 习 和 借 鉴 。 因 长 期 受 者 方 阵 。重 庆 儿歌 作 者 队伍 的 阶梯 结 构 己渐 形 成 。 在 编 选 过 程 中 , 我 特 别 重 视 征 集 己 离 世 儿 歌 作 者 的 作 品 。 但 不 少 离 世 作 者 的 家 属 己很 难 联 系 上 了 ,其 作 品 只
会 倍感亲切 , 同时 ,也 是 民族文 化、地域 文化、 民俗 学研 究的宝贵资料。
细 读 两 卷 西 南 儿歌 , 也 让 我 们 感 到 个 别 省 区儿 歌 骨 干
作 者年龄偏 大 ,有 “ 青 黄不接 ”的隐忧 。但 重庆儿歌 队伍 这些年却呈 现 日益扩大 的势头 。据 了解 ,该地除 了领 导重 视 外 ,还 因先后有张 继楼 、黄继 先、戚万 凯、徐平等 这些 乐于奉献 的儿童文 学组织工作者 。特别是 重庆市 巴南 区 , 他们在 中小学开展 了儿歌传 唱、儿歌讲座 、儿歌征稿 等多 种活动 ,重点培养 中小学师生作 者 。这 次儿歌征集 ,该地 区 的教 师作者 己崭 露头角 。当年不少参加 儿歌小组 的获奖 小作 者 ,如 现 在 已参加 工 作 的 田容和 已进 高 校 的朱 自敏
社会学视角看新诗的问题
社会学视角看新诗的问题【摘要】新诗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新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和批判。
本文将从新诗在当今社会的传播和影响、社会学视角解读新诗的创作背景、新诗作品中蕴含的社会观念、新诗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新诗对社会的启示和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社会学视角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新诗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新诗作品与社会的互动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学视角为我们研究和理解新诗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我们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新诗、定义、重要性、传播、影响、创作背景、社会观念、社会现实问题、启示、互动、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理解、意义。
1. 引言1.1 新诗的定义及重要性新诗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通常具有较为简练、抒情、抽象的特点,与传统诗歌形式有所区别。
新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文学风格,吸引了许多读者的关注,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诗作为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新诗的创作和传播,可以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思想风貌、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新诗作为文学作品,承载着诗人对世界的感悟和思考,传达着对生活、情感、人生等方面的感悟和表达。
新诗还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带给人们启示和感悟,促使人们对现实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新诗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传播和影响力。
它不仅通过文字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还可以引发社会对于文化、情感和人生意义等方面的思考和探讨。
新诗的出现和发展,为当代文学和文化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2 社会学视角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在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更是对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群体心理的深刻反映。
当下散文诗创作的个体性与公共性互融
-058-诗刊也许是诗人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正视与理解,也许是诗人对当下人们对诗歌表现出的普遍麻木和漠视的某种主动回应,当下散文诗创作展露出个体性与公共性的互融趋势,如周庆荣近年来的某些散文诗即是佐证。
诗歌的个体性与公共性均为诗歌的文化取向。
前者是指诗人写诗只关涉自己,也就是说,诗歌的个体性既指诗人在诗中只写自己也指诗人创作出来的诗只对自己或极少数人产生影响,所以很多先锋诗人高调提出诗人只为极少数人写作,乃至只为自己写作。
后者是指诗人写诗主要发挥诗歌的“兴观群怨”之功效。
诗歌的公共性既包括诗歌写作取材的公共性,也包括诗歌传播、接受和影响的公共性。
我们不能说写共同题材的诗就必然具有诗歌公共性。
如果写公共事件的诗没有对公众产生实质性影响,那么这样的诗仍然没有什么公共性。
质言之,诗歌的公共性不等于诗歌取材的公共性。
说实在话,绝大多数的直接写新闻事件的诗都没有公共性。
此外,诗歌的公共性也不等于通过诗歌制造的诗歌公共事件。
比如那些“恶搞”的诗通过公共媒介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尽管构成了诗歌事件,但它们并不具有公共性。
这类“事件性诗歌”就像流行感冒那样尽管能流行一段时间,但终究会被时间淘洗掉,像尘埃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写公共事件的诗仅是诗歌具有公共性的充分条件。
纵观中国现当代散文诗发展史,那些没有写公共事件的散文诗同样可以具有公共性。
如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的都是具有哲学思想的事件,百年来对读者产生持久影响。
它们就是散文诗的个体性与公共性融通的最佳例证。
鲁迅创作散文诗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直接取材于公共题材,还是抒写个体经验和隐秘情愫,都必须先将其转化为专属诗人自己的心灵事件,尔后再艺术地传达出来,并对读者产生经久不息的影响,如此一来,诗歌的个体性与公共性就都拥有了。
诗歌的公共性有“强公共性”和“弱公共性”之区分。
那些能对公众产生持久影响的诗具有“强公共性”,而那些只对某些公众产生影响的(国内外,不同民族),或者只在某一时段对公众产生影响,抑或只在某一时期对某些公众产生影响的诗就只具有“弱公共性”。
公共事件与诗歌书写的可能
2020年新春之际,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和规模蔓延开来,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随之打响,文艺界掀起的“抗疫诗潮”成为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事件。
作为诗人,如何在公共事件中有所为?诗歌又如何书写当下?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诸多问题的纠结,都在于语言意志和书写能力的关联是否构成当代诗歌话语的精神能动性,构成人类命运链条中繁复和深刻的一面,构成对贪婪、欲望造成的生存危机的历史性反思,同时在艺术的维度构筑一个可能的精神图景。
艾伦·特拉顿伯格说:“一个时期的思想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历史。
”公共事件与诗歌的关联,尽管摆脱不了社会、心理、环境等动荡之中突发因素的扭力,但它必然改造作为认知结构的诗歌观念,其中包括尊严、底线、道义以及良知等等。
中国文学的现实关怀有着悠久的传统,诗歌自《诗经》开始就懂得如何通过艺术语言介入现实,可以说无论是隐秘的介入,公共事件与诗歌书写的可能易 杉易杉,1964年12月生,四川新都人。
著有诗集《螃蟹十三梦》(2014),《拐角蜗牛》(2017)。
还是显在的介入,都是公共事件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自然表达。
当代诗歌的多元化、多层次表达面临的诸如现代性伪公共世界的语言乌托邦,它们丧失的是对存在的洞察和深刻的心理与身体的感受性,最终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
对于目前的疫情事件,诗人该不该发声,以及如何发声?就成为当下文艺批评所争论的问题。
在灾难面前,有人认为诗人不能够缺席,也有人宣称写诗是可耻的。
可是在当下病毒肆虐生命的现场,诗人作为一个民族的良知,不可能无动于衷。
然而那些即时出现的文本对公共事件的发声就不能够以时间的优越性去取替诗歌的道德感。
不是所有的分行文字都是诗歌,扯大嗓门大喊大叫未必就是诗歌的正义。
那些空洞虚假、平庸堆砌的“伪诗歌”正在扰乱诗歌的审美语言。
诗歌不是新闻报道,也不是闲话家常,诗歌不是词语堆积,也不是盲从的呐喊。
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现实语境之中,诗歌最忌讳的是失去艺术尊严的表演,以及非诗的时尚走秀。
诗歌和公共生活(外一篇)
维度诗歌和公共生活(外一篇)唐晓渡对诗歌来说,不存在什么外在的公共生活,哪怕是作为题材来对待,也不能仅仅把它理解成诗人怎么介入所谓重大题材的问题。
我所理解的公共性,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公共性。
我们不可能把公共生活看成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堆积,那样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现在我们对诗歌公共性的思考几乎都是由重大事件左右的,好像没有重大事件,诗歌在这方面就会变得无所事事,就不能出声,失去推动力了。
这个我觉得反而是不正常的。
重大的历史事件当然不应该回避,有时重大事件确实能比较耀眼地、集中地体现公共性,但那个意义上的公共性是自明的,像曾经有过的那样,一遇重大事件,包括重大节庆等等,就集中定购一批,生产一批,这样来看待公共性就完全庸俗化了。
简单地根据读者反应来评定是否有公共性,也是有问题的。
所谓“朦胧诗”最早出来的时候,读者也就是几百人,可是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却产生了长时效的影响。
只要能对人们的诗歌观念、阅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不多的人,不多的诗,也具有足够的公共性。
公共性首先是一个质量概念,不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尺度来评判的。
公共性不能预设,这一点非常重要。
预设,一个是主题先行,一个是题材决定,我写某一主题、某一题材的东西就有了公共性。
但如果你是个无效的文本,被人称为垃圾,反而变成了最没有公共性的东西。
公共性跟有效性是连在一起的。
公共性不是表态。
一个忠实于诗的诗人不可能不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他不可能预136先设定某种公共性,以为只要进入就自动获得了。
不是这样的。
在诗歌与公共生活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有特定的背景和上下文,有太深刻的历史教训。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诗人的主体性,诗歌的主体性,曾经被完全摧毁。
从1950年代初开始,曾经有过几次有关诗歌与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关系的大讨论,都是把主位定在后面的,比如要表现工农兵。
似乎诗歌只是个修辞手段,只是实现表现工农兵生活目的的手段,很多东西就这样被预设了。
最极端的情况下连词的性质都被预设了,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被锁定的,比如太阳表现什么,天空表现什么,白云给谁,蓝天给谁,都是配置好的。
诗歌的性别与身份政治
诗歌的性别与身份政治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也经常涉及到社会和政治议题。
在当代文坛,诗歌的性别与身份政治成为了重要的讨论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诗歌作品中性别与身份政治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和个体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性别与诗歌性别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诗歌创作中。
诗歌作品往往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形象和主题来表达性别议题。
女性诗人通常关注女性主义、身体和情感的话题,她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来突破传统的性别限制。
相比之下,男性诗人则更多地表达对权力、战争和社会结构的思考。
性别在诗歌创作中也承担着探索自我身份的重要角色。
男性诗人通过创作来展示他们作为男性的身份认同,而女性诗人则试图重新定义女性角色和社会地位。
通过表达性别意识,诗人们既展示个体的独特性,又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性别认同。
二、身份政治与诗歌身份政治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政治化过程。
在当代社会中,身份政治成为了重要的议题之一,影响着人们对社会、权力和文化的理解。
诗歌作为一种表达个体内心世界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身份政治的影响。
通过诗歌,个体(包括少数族裔、性别少数者等)可以表达他们受到的歧视、压迫和不公平待遇。
诗歌作为一种声音,可以为被边缘化群体发声,呼吁社会公正和平等。
同时,诗歌也为个体提供了自由表达自我身份的平台,通过诗歌,他们可以探索和塑造自己的身份。
身份政治还对诗歌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产生了影响。
例如,利用口头传统和母语创作的少数族裔诗人,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经验。
在身份政治中,诗歌的创作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数字诗歌、表演诗歌等形式,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期望。
三、诗歌的社会影响诗歌的性别与身份政治所涉及的议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诗歌作为文学艺术形式的一种,它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形象触动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当诗歌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性别和身份议题时,读者们也会对这些议题产生共鸣和认同,从而引发对社会议题的思考和讨论。
“诗歌与公共性”三人谈
文艺探索FUJIAN L I TERAT URE
136
近年来“诗歌回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诗歌在公共文化生活中所占
的话语体量明显膨胀。
但许多潜在的裂隙也随之被放大,例如诗歌与公
共性间的关系:诗歌应当是“小众”的还是“大众”的,“艺术价值卓
越”同“广大读者喜爱”之间能否做到兼容互恰?这是诗歌的公共接受
问题。
形形色色的诗歌公号、诗歌节目、诗歌活动的繁荣,同诗歌自身
的发展间是否同构,或者说,这种繁荣是否可以持续?这是诗歌的公共
传播问题。
此外,个体本位的诗歌写作伦理在今天是否依旧能够普遍通
行,诗人如何处理个体表达与公共经验、公共话题间的关系?这是诗歌
的公共面向问题。
“诗歌与公共性的关系”本身是一个老话题,但在迅
速更新的时代语境之下,我们有必要不断给出新的解答。
主持人李壮语
“诗歌与公共性”三人谈。
一份提纲:内在于现代诗的公共性
作者: 唐晓渡
出版物刊名: 诗江南
页码: 92-9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公共性;现代诗;现代性;公共空间;历史语境;意识形态;共性问题;当代中国;传统诗歌;
公共人
摘要:<正>一、质询和疑虑一个感觉有点奇怪的题目:看起来像正题,读出来像反题,仔细想想更像一个悖谬。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当然和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有关,首先和某种集体的'创伤记忆'有关:由于长期受大一统意识形态的支配,由于这种意识形态恰恰是假'人民'和全社会之名,由于以这样的名义实行垂直支配曾经给全社会、包括诗人和诗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当代中国诗人,尤其是先锋诗人,对'公共(性)'一词往往持有某种特别的警惕,以至过敏———它太容易令人想起曾经像紧箍咒一样具有强制力,但内涵和活力早已被消耗殆尽的'社会/人民(性)',并与自上。
“混搭”现场与当代诗的文化公共性
“混搭”现场与当代诗的文化公共性据说,诗歌与生活之间存在“古老的敌意”,现代诗一向边缘的处境,也反复印证了这一点。
久而久之,分化的社会结构也内化为稳定的认识装置,诗的作者和读者倾向于认为诗意的世界,原本就是社会网格之外的一块飞地,同时也自动豁免了现实关系中的责与权。
这一总体性结构,已隐隐然不可动摇,即便试图挣脱的努力、试图在诗歌写作与阅读中重建某种公共性的努力,也一直持续不断。
这也涉及到如何看待近年来一个特别现象:诗歌与社会性议题的相互卷入。
2015年,先是女诗人余秀华意外走红、并引发热议,后有一场名为“我的诗篇”的工人诗会在线下与线上同步,同名纪录片随后斩获上海电影节“金爵奖”。
一时间,底层与苦难、疾病与自杀、工人或农民工,似乎成了谈论当下诗歌离不开的关键词。
当然,对类似话题的关注并不始于2015年,有关“草根写作”“底层文学”“打工诗歌”的讨论,早些年已开始流行,但在这一波热潮中,我们能感受到更复杂因素的作用:既有身体和影像的抒情展示,又有媒体不出意外的推波助澜,既有工人自己的发声,更有作品的编纂、专家的研讨、学术争鸣,以及更为高端的国际化观看。
一位当事人这样感慨:当“工人诗会”的主创者在茫茫人海中将十几位身份相近的诗人淘到一起时,“我便知道,知识分子诗人和工人诗人的混搭时代来临了”,而这一“烟熏火燎的、机器味浓重的”、看着有些芜杂的现场,可能使“某些当下的腐儒倍感吞咽困难”。
(魏国松《炸裂之后,碎了谁的一地贞操》)这位工人诗人说的没错,2015年的诗歌现场,确实具有“混搭”的风格,“吞咽困难”也说明任何单一的文学、文化逻辑都不足以消化。
社会关怀与悲情消费、非政治的诗意与泛政治的学术、真的问题与伪的姿态,“混搭”折射了当代文化的暧昧困境,其实也向当代文化思考提出了挑战,关键在于能否撕掉那些人为的标签,重构方法和视野,将芜杂的现场重新征用,将其转化为一个可能性的空间。
这件事说说容易,怎样落实并没有现成的方案。
公共性问题的哲学思考
公共性问题的哲学思考
公共性问题是指社会上一些共有的紧迫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医疗卫生、教育、安全保护等,它们的结果会影响着全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损害每个个体的权益。
当公共性问题出现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它们。
关于公共性问题,哲学思考是社会科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分析了问题的根源,用理性的思维探究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认识论上,它探讨了我们对于公共性问题的认知范式及其发展历程、概念及其塑造个人与社会维度的本质、以及自身认知实践的意义等。
在价值论上,它探讨了公共性问题的价值本质,从而登记公共性问题存在的规律性及其影响;在社会学角度,它探究了公共性问题的社会背景,推断出现象的规律以及隐藏的社会影响;在伦理学角度,它探讨了公共性问题的道德价值及其影响,寻求公共性问题解决方案的道德依据。
此外,哲学思考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公共性问题的历史、文化、政治等背景。
例如,为什么某些城市特定社区不被权利充分得到尊重?是政府未能充分考虑政策影响,还是种族歧视延续了许多年?也许是因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秩序长久以来的偏向于少数群体。
比如,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非裔美国人的歧视政策发挥了重大影响。
另外,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检视历史,比较当下和历史上的公共性问题,以此识别重叠的历史和社会行为模式,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最后,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对公共性问题的发展进行预见性思考,结合经验丰富的专家,继续深化哲学思考,不断制定更多的总体解决方案,以此期望最大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所有个体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社会科学 2014年第1期 新诗“公共性”问题的学理背景倡向天渊[提 要]2008年出现的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社会事件,改变了新诗的创作趋势,新诗“公共性”问题也由此被明确提出;不过,此一问题的学术资源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阿奇保德・麦克里希、T.S.艾略特、朱自清等人的相关阐释;但直接触发此一话题的理论契机,应该是汉娜・阿伦特、尤根・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等有关政治、社会“公共领域”、“公共性”问题的系列论述;如何整合这些理论,进一步明辨新诗“公共性”与“个人性”的关系,促成二者达成彼此共建的平衡关系,是当前新诗理论与创作共同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新诗“公共性” 重大事件 学理背景 公共领域[中图分类号]I206畅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4)01-0173-06一、新诗“公共性”命题的提出作为诗学命题,新诗“公共性”的明确提出,至今不过4年左右的时间,可谓一个崭新的学术话题。
其诞生的直接契机是2008年出现的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以及西藏冲突、奥运风波、金融危机等重大社会事件。
围绕这些突发性的灾难与事件,诗人们创作出大量既不同于1980年代排拒主流意识、也不同于1990年代个人化乃至于极端个人化、更不同于世纪交替之际消费至上且娱乐至死的诗歌作品,让广大读者强烈感受到久违了的诗歌与人民、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密切关联。
理论界自然也捕捉到这种趋势。
就在随后不久的2009年4月,一批学者、诗评家汇聚首都师范大学,围绕“诗歌与社会”这一主题,针对“5.12”地震诗潮、打工诗歌和底层写作等现象,就诗歌的公共性与自主性、诗歌的社会功能、诗歌如何面对重大社会问题、当下诗人如何自我定位等诸多议题进行广泛讨论,并于会后发表网络版枟“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枠,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其中,赵薇枟90年代以来的新诗写作与公共性:对倡本文是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项目号2012YBWX087)的阶段性成果。
371“地震诗潮”的再思考枠、罗小凤枟公共话语与个人话语的多重互嵌:从“地震诗潮”看当下诗歌的社会功能变向枠等论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新诗的公共性问题。
此外,枟人民文学枠杂志社从2009年9月起连续三年举办了三届“诗与公共生活论坛”,与会诗人、学者结合当前诗歌现象,从诗人自身、新诗文体、题材取向以及受众素养、传播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探讨诗歌与公共生活的多重关系,呼吁诗歌有效地介入公众生活。
与此同时或稍后,还有其他学者阐述此一论题,如吕进在枟新诗诗体的双极发展枠、枟自由诗要守住中国诗之为中国诗的“常”枠等论文中,都明确提出“新诗需要在个人性与公共性、自由性与规范性、大众化与小众化中找到平衡,在这平衡上寻求‘立’的空间。
”①又比如,孟繁华在枟文学该怎样进入公共论域:关于底层写作枠一文中也强调说:“文学的社会性和文学性不应也不会构成矛盾关系。
所有的经典文学如果没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它的经典性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又如何能够进入公共论域呢?如果仅仅潜心于‘纯文学’,文学就只能在小圈子里流传和欣赏。
”②还有赵勇的枟文学活动的转型与文学公共性的消失枠一文,对1990年代以来文学公共领域一蹶不振、作家放弃知识分子角色而退守自我、私语化的文学开始流行等现象及原因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颇为悲观地指出:“在当下的现实语境中,文学公共性一旦消失,对它的重建将十分困难。
这不仅是因为文学远离现实之后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穿透生活、阐释世界的能力,而且也因为文学知识分子在许多方面已不再具有发言权……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当今的文学与文学活动已失去了生存公共性的基础。
”③该文发表于2009年初,作者所看重并深感欣慰的是1980年代文学公共领域的“活跃”和文学公共性的“疯长”,没有也许未来得及关注地震诗潮、底层诗歌等引起公众强烈反响从而具有明显“公共性”特征的创作现象,但其对文学公共性消失的焦虑却并非杞人忧天,仍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
或许,新诗“公共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成为重建“文学公共性”的一个良好契机,并非像赵勇所说,只能到文学之外的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社会学、传播学乃至于科学界去寻求重建的基础。
二、麦克里希、艾略特、朱自清的相关阐释就在新诗“公共性”话题浮出水面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之时,我们转而发现,早在1940年4月,朱自清就翻译了美国学者阿奇保德・麦克里希的文章枟诗与公共世界枠。
按照麦克里希的说法,“30年前,公众世界是公众世界,私有世界是私有世界,这是真的;30年前,诗就性质而论,与公众世界绝少交涉,也是真的。
但到了今天,这两种情形并不因此还靠得住。
……和我们同在的公众世界已经‘变成’私有世界了,私有世界已经变成公众的了。
”④不仅如此,他还认为:“需要解释的事实,不是只有少数现代诗人曾经试过,将我们时代的政治经验安排成诗,而是作为这种努力的现代诗人没有一个成功的———没有一个现代诗人曾经将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政治世界的经验,用诗的私人的然而普遍的说法表现给我们看。
”⑤显然,麦克里希转弯抹角地提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私人世界”与“公共世界”之间已经不能截然划分出一条明晰的界限,而如何通过“诗的私人的然而普遍的说法”去表现一代人对于政治世界,也即所谓“公共世界”的经验,是现代诗人面临的巨大挑战,即使是像“叶慈”这样伟大的现代诗人,在麦克里希看来,“也不曾将现代的政治世界经验‘当作’经验表现”。
⑥70多年过去了,麦克里希提出的问题至少在中国新诗创作中仍未获得恰如其分的解决。
我们知道,朱自清并不擅长翻译,该文是他仅有的几篇译作之一,被作为唯一的附录放在471枟新诗杂话枠的最后。
就在这部被作者自称是“爱不释手”、“敝帚自珍”的诗论著作里边,我们看到朱自清写于1941至1943年之间的几篇文章,如枟抗战与诗枠、枟诗与建国枠、枟爱国诗枠、枟北平诗枠、枟诗的趋势枠、枟真诗枠等,在内容上都与麦克里希的文章存在明显的关联。
比如就在枟抗战与诗枠一文中,朱自清评价艾青的枟火把枠时说:“这篇诗描写火把游行,正是大众的力量的表现,而以恋爱的故事结尾,在结构上也许欠匀称些。
可是指示私生活的公众化一个倾向,而又不至于公式化,却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⑦这种“私生活的公众化”的发现与提出,与上述麦克里希所谓“公共世界”的“私人的然而普遍的说法”,从两个正相反对的维度揭示了诗歌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相反相成的呼应与共构。
在枟诗的趋势枠中,他更是多次大段引用枟诗与公共世界枠之中的文字,并就麦克里希提出的“负责任的,担风险的语言”、“真诗”等问题展开论述,而且还敏锐地指出:“我国抗战以来的诗,似乎侧重‘群众的心’而忽略了‘个人的心’,不免有过分散文化的地方。
”⑧这些认识同麦克里希的论述一样,已经充分地涉及到今天我们仍需予以深度辨析的诗歌“公共性”与“个人性”之关系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得提及T・S・艾略特。
作为世界级的诗人与诗歌理论家,他的声名与作品由茅盾于1923年8月引入我国,经过吴宓、叶公超以及赵萝蕤、王佐良、袁可嘉、周煦良、曹葆华等学者、诗人的译介,到1940年代末期已经变得众人皆知,而他对新月派、现代派、九叶诗派的诗歌创作及诗学理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也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这里要谈到的是枟诗的社会功能枠一文,该文最迟也在1940年代的中后期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
⑨艾略特在文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诗人是否用他的诗来宣扬或者攻击某个社会观念这无关紧要。
假如诗人所反映的恰好是他那个时候大众所持的观念,那么拙劣的诗也可能会风靡一时,但是真正的诗不仅经受得住公众意见的改变,而且经受得住人们完全失去对诗人本人所热烈关注的问题的兴趣。
”⑩这种有关诗人与时代观念及公众意见之关系、“真正的诗”应该具备超越公众兴趣之品质的论述,都是极为深刻与辩证的认识,对中国新诗的启迪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艾略特的诗学观点比较复杂甚至不乏自相矛盾或者说依违两可之处,雷纳・韦勒克就曾指出:“以前艾略特捍卫过一种强调艺术自主、‘诗歌纯一’的观点,一向持论反对将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混为一谈,反对马修・阿诺德和美国人文主义者,但是后来却提倡双重批评标准:一方面为艺术标准,一方面为道德-哲学-神学标准。
”皕瑏瑡他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自然也显得繁复多样,但他有关诗歌社会功能与艺术特性之关系的辩证阐释,仍然是我们认识中国新诗“公共性”与“个人性”之关系问题的重要理论资源。
三、阿伦特、哈贝马斯、泰勒的系列论述说到资源,我们必须指出,新诗“公共性”话题的直接理论启示,应该是汉娜・阿伦特、尤根・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等有关“公共领域”、“公共性”问题的系列论述。
汉娜・阿伦特以其与海德格尔的特殊关系,在1990年代以来,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普遍兴趣,她的论著以及有关她的传记与研究著作至今仍持续受到追捧。
1998年,从她的HumanCon-dition一书中节译出的枟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枠,被汪晖、陈燕谷作为首篇论文收入北京三联书店“学术前沿”丛书之一的枟文化与公共性枠。
随后,阿伦特的一系列著作,当然也包括HumanCondition被译成中文。
在枟人的条件枠中,阿伦特首先将人的活动区分为劳动、工作、行动,“它们对应于拥有生命的世人的三种基本条件。
”在她看来,劳动即是人的生命本身,工作是人571的一种现世性,行动是人们居世的群体条件。
前两者更多地属于“私”的领域,后者属于人际交往的“公”的领域。
“劳动、工作和行动这三项活动关注和预见着新生命的不断涌现,并为这些初涉人世的陌生人承担提供和维护这个世界的重任,因此它们始终植根于人的诞生之中。
”皕瑏瑢正如朱莉亚・克里斯蒂瓦指出的那样:“在阿伦特所有的作品中,生命主题始终牵引着她的思想,有效地帮助她探讨政治学历史与形而上学历史,并且得到了全面的升华与完善。
”皕瑏瑣这种对饱受威胁的人的生命的捍卫立场,在枟人的条件枠中显得最为明显,也是她关注“人的活动”尤其是“行动”的重要原因,还应该是在分别讨论“劳动”、“工作”和“行动”之前,用相当大的篇幅梳理社会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三者之关系的根本理由。
因为“行动本身是人类独有的特权,动物和神都不具备这一点,只有行动完全依赖于他人的存在。
”皕瑏瑤具体到公共(政治)领域、私人领域的划分,她依据的是古希腊城邦公民的公共生活经验,所谓“希腊城邦国家的兴起,意味着人们获得了除其私人生活之外的第二种生活,即他的biospolitikos。
这样每一个公民都有了两个生存层次,在他的生活中,他自己的(idion)东西与公有的(koinon)东西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
”皕瑏瑥除此之外,阿伦特认为还有一个介于政治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场域,即“社会领域”,而且只有在此领域中才存在以“平等”为其实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