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式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专题式教学,对专题式教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畅叙,最后对专题式教学方法和所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类似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高校思政课效果
一、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思政课教学方法和途径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高校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效果不佳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学生来看,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思想,认为专业课与将来的前途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的动机偏好、重视的程度、投注的精力等方面往往比思政课要大一些;从环境来看,大的社会环境及其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学生面临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以及课堂与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更不利于思政课教学的开展;从老师来看,由于受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要性、目的性和对学生的要求就会大大降低或放松,甚至出现迎合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
已有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际上还是一种简单的应试教育模式,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学生评优、获取奖学金和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日常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状况却未纳入考评体系。
不重视过程考核的评价制度造成学生知与行的脱节,不利于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3.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偏弱
某些高校对做好思政教学工作缺乏积极性,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思考甚少,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加上个别高校的整体办学以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为主,这就导致了个别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处于教学科研实力较弱的状况。
4.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由于受到就业压力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考虑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注重了市场需求,弱化了思政课。
学校对思政课的不重视,而使学生在潜意识或者无意识中抵制着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效。
二、专题式教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1.专题式教学的概念。
从上可知,在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针对思政课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教研室老师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探索和改革,“专题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同。
“专题式教学”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教学方式。
就是突破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2.专题式教学的特点。
第一,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教师不拘泥于原有教材的内容,而是以教材重点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通过选取某个或某组相关的典型事件、配套相关思考问题,或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或是传播一种思想、或是解决一种困惑、或是树立一种理念,或是传授一种技能,一切的教学要尽可能的以提高高职学生思想、充实他们的知识、技能、素养,培育合和打造合格职业人为目的,即所谓的“形散神不散”。
第二,教学方法、手段上更具有灵活性。
教师可以跳过书本,根据自身的社会经历采用讲座法、讨论法、案例法、演讲法、研讨法、视频播放、讲故事甚至是游戏的方式来教学。
第三,专题
式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实现主客体适时变换。
在授课时,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亲切和谐的良师益友关系。
第四,博采众长,根据思政教师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合理地安排各章节教师,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消除了学生的审美疲劳。
3.专题式教学的作用。
专题式教学改革模式是为了强化思政课的教育功能,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三、专题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 教学空间配置法。
教师要在专题所设定的教学内容下,深入熟悉教材,广泛收集资料,善于科学安排好教与学两方面空间配置,做到精讲、精导、给学生以思考、辩论的空间,通过引导让学生行动起来。
2. 营造教学情境法。
以情感人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活动艺术性和感染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显著效果。
3.典型案例教学法或史论结合法。
教师要结合实践,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并且结合相应的史论,运用理论拓展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深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专题式教学的效果。
专题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了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通过学生积极性的表现和对比最近的教学成果,收到了效果显著,深受学生的欢迎和支持,首先课堂面貌发生了改变,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厌倦课堂了,逃课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其次,课堂变的更加生动,思政课融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繁杂,涉及诸多学科的交叉渗透。
再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情操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采用专题式教学后的思政课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随着专题式教学探究和实践的逐步深入和成熟,相信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会使更多的学生喜欢思政课,也使得专题式教学真正成为思政课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红.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j]. 科技风. 2008(07)
[2]胡开顺.高职院校“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j]. 价值工程. 2011(21)
个人简介:黄敏侠:(1974—),女,陕西西安人。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副教授,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