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骆姗姗天津体育学院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身体上的各种疾病对我国学生的健康危害逐渐减少,健康危险行为所能引起的健康问题成为新的危害,如过量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不良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缺乏锻炼等等。

为了能够帮助在校学生提高对健康危险行为的认知,减少伤害行为,通过对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其影响的因素,提出改善的方案及意见,为较少学生的危险行为提供对策,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
本研究是了解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主要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

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出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可能给学生的健康乃至成年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北京大学季成叶教授将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为七种:(1)非故意伤害行为;(2)故意伤害行为;(3)物质成瘾行为;(4)精神成瘾行为;(5)危险性行为;(6)不良饮食行为;(7)缺乏体育锻炼行为。

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通常具有较高的聚集性,并且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如个人性格、焦虑、人际交往等等。

一、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非故意伤害行为现状分析
非故意伤害行为主要包括骑自行车违规、坐车不注意安全、到非游泳场所游泳等。

在现代生活中,因为低碳生活的倡导以及共享单车的大力推行,骑自行车的行为随处可见。

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骑车违规的行为比比皆是,逆行、车上载重物和载人等。

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大学校园里的共享单车载人现象,现已被很多学校明令禁止。

(二)学生的故意伤害行为现状分析
学生的故意伤害行为主要包括携带武器、校内外斗殴、情绪抑郁、有自杀意念、计划自杀和自杀未遂等。

出现故意伤害行为的现象在大学阶段更为明显。

在邵姚君[1]《大学生危险健康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研究》的文章中表明,目前因为伤害行为而致死的人数已经超越疾病,成为青少年的首位死因。

国内的一些学者调查了我国西部地区青少年伤害行为的情况,其中打架行为占17.3%,可见,加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刻不容缓。

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学业压力、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抑郁和焦虑,并且他们会感到孤独,很少与其他人交流。

(三)学生的物质成瘾行为现状分析
学生的物质成瘾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等。

近年来,学生长期抽烟和过量饮酒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并且吸烟、酗酒以及药物滥用的行为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中学生会出现吸烟的行为,相对于大学生来说较少。

这类学生一般具有自律性差、不够沉稳的特点。

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比如吸烟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造成损害,并且对于身边的人吸二手烟也会产生危害。

(四)学生的精神成瘾行为现状分析
学生的精神成瘾行为主要包括游戏成瘾、网络成瘾、赌博等。

现代学生的“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随着游戏的盛行,很多学生深陷其中,学生们往往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感,在压力大或心情不好时,选择游戏来缓解。

也有很多人网络成瘾,过度的依赖于网络。

现在网络发达,在学习上是非常的便利,但是这也使很多人不去思考,在网络上照搬照抄。

科技的进步,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学生要适当的去游戏、去学习,如果过度沉迷,就会出现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的现象。

并且,他们往往不能正面面对过度上网给自己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危害。

也有学生有时是因为逃避现实,或者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而选择上网。

另一方面,在网络中的社交成瘾,过度的沉迷于网络中的关系,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五)学生的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在观念上逐渐开放,很多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

学生时期正是意识淡薄的时期,并且对各方面疾病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这种行为的发生往往出现聚集性的现象,比如吸烟、饮酒、赌博都与这些行为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六)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现状分析
学生的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及其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不按时吃早餐;对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牛奶、蔬菜、水果摄入过少;偏食、挑食、零食食用过多;盲目的减肥等。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健康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关注,饮食则与健康密切相关。

很多学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偏食、过度的减肥节食,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

在姚红梅[3]等人《大学生饮食相关行为及健康伦理研究》一文中,通过对20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不吃早餐的学生占54.75%,有11.28%的学生经常吃甜食,有1163名同学正在进行减肥行为,并且49.52%的学生在减肥期间出现了头晕、无力、失眠等不良现象。

经研究表明,多数饮食不规律的学生都是不吃早饭,因此会导致乏力、精神不振,并以此对胃功能造成损害。

另外,在现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学生为
105
106
了美过度减肥,去节食或不吃主食,甚至有催吐的现象。

这种极端的减肥方法虽然可以快速的瘦下来,但是很容易造成厌食或是节食后的暴饮暴食;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甚至是女生的经期停止。

(七)学生的缺乏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分析
学生的缺乏体育锻炼行为主要表现为缺乏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经常乘坐电梯上下楼、久坐等。

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体育锻炼是保持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近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超重肥胖的现象明显上升。

经研究表明,每周锻炼3次,每次超过30min 的体育锻炼,在维护身体各项技能、增强体质健康、预防疾病、缓解压力以及改善心理健康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李广宇[4]等多人的研究文章《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中表示,缺乏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查表明男生的锻炼行为明显地优于女生。

二、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逐年明显增加,并且每年呈不断快速上升的增长趋势。

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好奇心强,自主性强,自律性差,由于好奇心强,他们去尝试未接触过的事物,又是因为自律性差,所以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学生们的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都造成巨大的损害。

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主要受以下五种因素的影响。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影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会因此给自己施加很大的压力,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以导致焦虑、抑郁,甚至是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更多的是通过吸烟、酗酒来缓解这种压力。

也会因为压力大,去食用很多高热量的食物,造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同时缺乏运动保护意识,易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的认识和应变能力以及辨别能力差,以导致学生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置于危险当中。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发生健康危险行为的一方面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给予子女很大的压力,一般会造成两种结果,子女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焦虑、抑郁,从而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另外一种就是子女会更加的叛逆,去做那些父母不允许的事情,比如吸烟、饮酒等。

在鲁玮[5]的《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家庭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类型、不同的家庭收入等都会对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有所影响。

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学生是否是非独生子女,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饮酒率高于非独生子女,这样的学生,父母往往会给予他们更大的期望,以导致他们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

另外,各个父母的职业不同,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一些职业的父母无法对子女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没有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以至于子女做出危害健康的行为。

3.学校因素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居多,所以学校也是影响学生的因素之一,也是学生养成习惯的重要场所之一。

应该将学校的环境、风气与学生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假如学生喜爱校园,则可以形成兴趣;若不喜欢校园,则在学校就不会有良好的表现,也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压力。

很多学校都主张"健康第一"的理念,但是多数学生只是在理论上树立了这种理念,并没有在行动上树立这种理念。

学生在对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等行为对身体的危害认识还不够深刻,这就说明学校在健康教育方面的传播不够广泛。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差别对待对学生的影响巨大。

4.环境因素
交友的环境往往对学生做出危害健康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

学生时期正是建立独立性、形成自我、建立友谊的关键时期,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环境,往往会形成一个人的性格。

在寻找友谊的过程中,被别人喜爱和接纳,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被同伴孤立,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会有很强烈的孤独感,多数学生会形成孤僻的性格甚至是自闭症。

5.社会因素
社会对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往往是在社会地位、健康设施以及宣传这些方面居多。

社会地位不同,不仅会影响到物质条件,还会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社会地位低往往享受不到好的健康设施。

并且,现在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经常发生,社会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这些问题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不够重视。

(二)建议
1.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改善自身行为
学生应多学习有关健康危险行为的知识,了解这些行为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生活技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2.充分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典范
父母是对子女影响最大也是影响最早的人,所以父母应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不吸烟、赌博、饮酒等,并告诉子女这些行为的危害,帮助子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理念。

同时,父母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要有暴力行为,不打骂子女,生活中注意饮食搭配,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

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融洽处理师生和同学关系学校应为学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遍及安全教育知识;也应适当的组织、布置新生学习指导任务,以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学校应该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可适当的增加体育知识课程,为学生今后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提供有利条件;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课程,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应时刻密切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状态变化,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和学生应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老师不应有偏心等情况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同学之间也应互相帮助,一起学习进步,对同学不欺负、不孤立。

4.完善法律法规,政府积极响应
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下转(第112页)
112
年轻一代获取体育知识方面,基本传递的文化营养和内容都是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等等,他们被迫于健康的需要,受限于自身体育锻炼方法的空白,虚心求教。

而年轻一代也深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更多的体育资源,有能力、有储备,足够对年长一代的学习,给出相应的教授,在这种学与授中,形成良好的循环,促使整个社会都处于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内。

3.体育消费反哺:体育消费,简言之,就是从事体育相关活动的消费。

而体育的消费又包括体育消费心理、手段,等等。

年长一代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基本上都在多年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与新兴的体育方面的消费心理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够科学的、客观的对待体育消费。

年长一代在购买体育用品等实物型支出时还能做出理性判断,但是在用于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观赏型的消费时不能很好的根据自己体育的需求做出正确权衡。

所以,这些基本上在家中扮演子、女角色的年轻一代,在消费理念上也深刻影响着年长一代的消费心理构成,改变他们固有的消费手段、消费内容,增加体育网上购物、体育精神消费的比重,使其在消费结构上更加合理、科学,消费过程中更加快乐、充实。

三、思考
文化反哺是新时代信息社会中独特的文化逆向传承的形式,长、幼两代通过反向社会化的手段,科学、积极、努力的促进着体育文化的承接与交融,综上,可以得出,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是具有正面意义,并产生积极影响的。

因为,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能够加强交流、沟通,
有利于缩减“代沟”,弥补长幼两代人之间因误解和隔阂而产生的心理缺失。

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反哺体育知识和观念,使年长一代能够改善健康问题,满足科学体育锻炼的需求,而年轻一代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长者交流、学习生活经验,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此外,从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因为,长、幼两代间双向的交流与学习,加强了社会文明的延续,使新生的食物更快速的推广,使优良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

长、幼两代人相互促进,年长者经过长期实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些缺少社会经验、鉴别能力的年轻人起着良好的示范和模仿作用。

同样,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我们应该理性地、辩证的看待问题。

体育健康视角下的文化反哺就是如此,它依然具有消极的意义。

因为,体育中的文化反哺很多非主流方面,长、幼两代在这个过程中都不愿意接受。

年轻一代处于心理和身体的成长期,不能接受年长一代已经形成的三观体系和知识结构,而年长一代也对年轻一代的前卫思想、网络潮流相当抵触,文化反哺的双向过程无法良好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 ://.
[2]文化反哺:不可忽视的力量[EB/OL].南方日报,http :// ,2004–09.
[3]韩愈.韩愈文集汇校笺注[M].中华书局,2018,3.
[4]百度百科[EB/OL].http ://.
政府部门应重视起来。

新闻应该去积极地传播正能量,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政府部门也应该针对出现频率高的危险行为,去完善相关的政策,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邵姚君.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
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研究[D].皖南医学院,2020.[2]胡春梅,
王蕾,王亚欣.大学生性行为和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44–1646.[3]姚红梅,
廖侠,宋戈,鲜瑶,李卫敏.大学生饮食相关行为及健康伦理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05):755–757.[4]李广宇,张宝荣,张会来,戴国盛.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J].体育学刊,2003(05):30–32.[5]鲁玮.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家庭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5.[6]石雄辉.吉首市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首大学,2020.[7]齐凯.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7.[8]顾怀婷,
张增智,傅茂笋,赵薇.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及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11):774–775.
[9]杨燕华,
蔡乐农,史天山,金晓艳,孙朝阳.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与干预对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92–96.
[10]郭帅军,余小鸣,张芯,安维维,郭利娜,王嘉.大学生吸烟、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现象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03):382–386.
[11]汪婷,
许颖.青少年手机依赖和健康危险行为、情绪问题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05):41–45.[12]李广宇,张宝荣,张会来,戴国盛.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J].体育学刊,2003(05):30–32.[13]张莉,
李晶华,王竞,等.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聚类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7):37–38.[14]朱雯,
张涛,龚清海.我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07):535–539.
[15]张东枚,庄文敏,廖家兴.大学新生性观念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09):1387–1389.[16]刘志浩,
廉启国,卫平民,李小宁,黄明豪.南京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193–1194+1197.
[17]曹若湘.北京市城区大中学生吸烟人群健康危险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2):1155–1156.
上接(第10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