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
1.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时以“泰山”称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先生”。
B.“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而立”指男子三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D.科举制度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2.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重别薛华①
王勃
明月沉珠浦②,秋风濯锦川③。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④成千里,栖遑⑤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注释)①这首诗为咸享元年(670)王勃在蜀中与薛华再次分别时所作。
其时,诗人因戏为《斗鸡檄》文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
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②浦:江岸。
③濯(zhuó)锦川: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
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④旅泊:飘泊。
⑤栖遑(huáng):奔波不定,神情不安。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的是诗人在长安送朋友去蜀州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赴任的友人的鼓励和劝勉。
B.《重别薛华》写于诗人落魄失意之际,面对挚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余,更显出两人的分别之难。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颔联突出了此次送别的感伤之情;《重别薛华》的尾联亦写出分别之际,唯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悲酸之态,意象壮阔,开朗豁达;《重别薛华》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
B.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
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__________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__________,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__________,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
__________,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A.圆滑沉着大度宽厚B.圆润从容大气厚实
C.圆滑从容大度厚实D.圆润沉着大气宽厚
5.读经典,悟人生。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领悟先贤智慧。
孔子说的“知者不惑,(1)_____________,勇者不惧”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应具备这三德:孟子说的“二者不可得兼,(2)_____________”则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要做到义无反顾;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很好地诠释了孟子这一人生命题。
仰慕唐人雅兴。
初唐。
跟着王绩“野望”,在“(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的典故中体察到隐居情怀;中唐,跟着柳宗无去小石潭,欣赏“潭中鱼可百许头,(7)_____________”物我相融的美妙境界。
领略宋人情怀。
读范仲淹,感受“(8)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读贺铸,体会“(10)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梅子黄时雨”的无边愁绪。
6.为下列名著选择最对应
...的读后感标题。
《唐诗三百首》______《寂静的春天》______《名人传》______
A.《大自然的哀鸣》 B.《在东方大地诗意栖居》 C.《真正的英雄》
二、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②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③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④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①孤:幼年失去父亲,现指孤儿失去双亲。
②适:改嫁。
③辄:往往,每每。
④日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
(2)不敢稍逾.约逾:______
(3)益.慕圣贤之道益:______
(4)去之.南都之:______
(5)或.夜昏怠或: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3.(甲)文中的宋濂为解决无书可读的困难,他“________”;(乙)文中的范仲淹为解决读书时产生的困意,他
“________”。
(用文中语句作答)
4.结合选文,请你具体说一说宋濂和范仲淹在对待学习上有何异同点?
8.文言文阅读
东坡食汤饼①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
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
恶⑥不可食。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
(注)①汤饼:面条。
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
③南迁:贬谪到南方。
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卖。
⑥恶(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
称呼。
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恶不可食.(____________)
(2)徐谓.黄门曰(____________)
(3)尔尚.欲咀嚼耶(____________)
(4)秦少游闻.之(____________)
2.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秦少游闻之.
A.无丝竹之.乱耳
B.水陆草木之.花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4.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9.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
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
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
太宗击赏再三,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
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
”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③,缘情染翰④,颇及同辈。
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
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
后文“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
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
④缘情染翰:指诗文,书画创作。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_________)(2)奔走.流汗(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B.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C.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D.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3.原文中不能照应题目里“悔”字的一句是()
A.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
B.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C.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
D.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4.细读文章,我们能体会到阎立本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既_________骄傲自豪,又___________后悔羞愧。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听泉
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
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
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有时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彼此憎恶、格斗、伤残。
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掉队。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
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烁。
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
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
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
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勿忙忙中逝去了。
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
它们像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翅翱翔。
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呼喇喇拍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
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
”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因此,泉水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
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掩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有删改)
在“经典散文阅读”课上,老师推荐了散文《听泉》,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1)文中写道“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泉水会向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根据上下文,把泉水说的话写下来。
(不少于60字)
(2)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画家,也长于散文写作。
有人评价这篇文章有三大特点:“文中有画”“景中蕴情”“富有哲理”。
请选取其中你最认可的一个特点,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不少于100字)
1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按照国际标准,早在2000年,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型国家的队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当前,中国养老最大的难题是医疗与养老分离的矛盾。
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
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加剧了医疔资源的紧张。
“医养结合”是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合二为一,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模式。
它通过在社区引入医疗机构或直接在医疗机构设五养老院等方式,将医疗、生活照料、健康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服务进行一体化整合,通过智能终端使老年人在家庭或养老机构获得精准的医疗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
这种模式能有效缓解医疗、养老资源不足的矛盾,为选择不同养老方式的老人提供丰富人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医”“护”“养“三者的有机结合。
图1.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图图2.2017-2021年医养结合市场规模趋势图
(材料二)
“____________。
”近两年,一种新的智能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时间银行”逐渐兴起。
在这个特珠的银行里,时间是唯一受认可的“货币”,会员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采蓄时间,声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捉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目前,很多地区的老年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少,“未富先老”形势严峻,许多家庭无力承担机构养老的费用而“时间银行”这种创新的互助养老服务模式,通过覆盖社会公益组织的社区服务网络,很好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借助智能终端将“我能提供的服务”和“我需要的服务”进行一体化对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费用高、地区老人多、服务人员少的问题。
同时,“时间银行”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带动了邻里守望相助的良好风气,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平等的尊重中,老人从发挥自我价值而得到的肯定中获取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远胜于刻意的关照与恭维。
用自己挣来的时间货币获取他人的帮助,也会让老人觉得更有底气。
(材料三)
近年来,倡导“智慧养老”的政策密集出台。
所谓“智慧养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五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高效、低成本服务的养老模式。
根据有关调研,我国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一是缘于____________。
二是由于当前养老机构的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而“智慧养老”的最大受益者,首先就是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
通过智能设备,老年人可以获得无线定位救助、行为智能分析、门禁系统联动等服务,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基础数据和服务终端等资源的共享,得到便捷的助餐、助医、助急服务。
“智慧养老”还鼓励社会力量建立远程居家照护服务系统,开发多元、精准的私人定制服务。
配置了“智慧养老”系统,老人基本可以做到“一键在手,养老无忧”。
“智慧养老”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现有养老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极大地延伸了养老服务供给的广度与深度,改善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为各种需求的老人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1.阅读图1和图2,结合(材料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存时间,高龄取服务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
B.年轻存时间,高龄取服务传统中国人的养老观念
C.年轻存服务,高龄取时间传统中国人的养老观念
D.年轻存服务,高龄取时间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这几类养老模式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应用
1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阿根廷为此专门发行了以戒烟为主题的邮票。
请仔细观察右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请简要介绍邮票图案的构成,不超过50字(文字和票值均忽略不计)
(2)请写出邮票的寓意,不超过30字。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孩童时,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呵护;上学时,我们和同学、老师在一起,得到的是友情、师生情;独处时,我们和书籍在一起,从书海中汲取精神营养……和不同的人或物在一起,我们会得到不同的收获与感受。
请你以“和你在一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D
【解题分析】
D.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故选D。
2、C
【解题分析】
C“突出了此次送别的感伤之情”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3、B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故选B。
4、B
【解题分析】
“圆滑”的意思是:形容人善于敷衍讨好,不负责任。
“圆润”意思是:饱满而润泽。
据此第一空应填“圆润”。
“沉着”意思是:镇静;不慌不忙。
“从容”意思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据此第二空应为“从容”。
“大度”意思是:气量宽宏,能容人。
“大气”意思是:大的气度;大的气势。
据此第三空填“大气”。
“宽厚”意思是:宽而厚。
“厚实”意思是:宽厚结实。
据此第四空应填“厚实”。
故选B。
5、①仁者不忧②舍生而取义者也③人生自古谁无死④留取丹心照汗青⑤相顾无相识⑥长歌怀采
薇⑦皆若空游无所依⑧不以物喜⑨不以己悲⑩一川烟草⑪满城风絮
【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1)(2)两空注意“忧、义”的写法;(3)—(11)在填写时首先要熟悉填写的诗文,其次是要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诗句填写,第三要注意“汗、薇、絮”的写法。
6、(1)B(2)A(3)C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的运用。
《唐诗三百首》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所以应选《在东方大地诗意栖居》。
《寂静的春天》在这本书中,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所以应选《大自然的哀鸣》。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
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所以应选《真正的英雄》。
二、阅读
7、1.(1)得到(2)超过(3)越发,更加(4)到,往(5)有时
2.(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能够看遍各种各样的书。
(2)不分昼夜地刻苦学习,多年来不曾解开衣服睡觉。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以水沃面”(“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4.相同点:两人小时家中都很贫穷,都特别勤奋好学。
不同点:他们读书的动力不同。
宋濂以读书为乐,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范仲淹自幼与母相依为命,因感恩慈母,为承担家庭的责任而苦读。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不敢稍逾约”的意思是“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逾”的意思是“超过”;“之”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到、往”。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假”“因”“尝”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
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的意思是“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这样宋濂就解决了“无书”的困难;“以水沃面”的意思是“就用冷水冲头洗脸”,范仲淹这样做就不再发困。
4.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
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宋濂和范仲淹的家境都不好,但是都热爱读书,勤奋刻苦。
宋濂把读书当成是最快乐的事,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范仲淹则把刻苦读书视为自己的责任。
甲: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年代:明
乙:选自《宋名臣言行录》作者:朱熹、李幼武年代:南宋
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乙: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
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
不分日夜刻苦学习。
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上,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
于是就博通《六经》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他经常对自己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8、1.(1)吃(2)告诉、对……说(3)还(4)听说、听见
2.C
3.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4.豁达(乐观、洒脱)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食”是文言文中的多音多义字,在此应解释为动词用法,即“吃”。
其余三个都很典型,容易解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
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