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泊船瓜洲》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泊 船 瓜 洲北
宋
王 安 石
目
知 人
诗 词
诗 词
历 史
录
论 世
内 容
赏 析
趣 闻
目
第一章
录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 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 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 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 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完 感结
谢 聆 听
文学成就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 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所作多为有关政令 教化、适于世用之文。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 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 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
目
第二章
录
诗词内容
诗词原文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词注释
泊船:停船。泊, 停泊。指停泊靠 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 市。
瓜洲:镇名,在 长江北岸,扬州 南郊,即今扬州 市南部长江边,京 杭运河分支入江 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 称为“河”,长 江特称为“江” 之外,大多数情 况下称河流为 “水”,如汝水、 汉水、浙水、湘 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 指长江。一水间 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 南京市区东。
诗词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 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 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目
第三章
录
诗词赏析
创作背景
公元1070年(神宗熙宁三年), 王安石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 相),开始推行变法。但是由于 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 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 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正的王安石其实不爱洗脸洗澡,也不爱换衣服,甚至不修边幅,不顾自身形象管理, 身上还会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怪味,你会不会觉得王安石的人设崩塌了? 但其实王安石不修边幅这件事,也不是个秘密。《宋史》里这样记载到王安石“或衣垢不 浣,面垢不洗”;清初李宗孔所撰《宋稗类钞》卷四也用这样的话“不事修饰奉养,衣服 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所择”来形容王安石。 除了历史记载,关于王安石不爱干净这件事,还有这样一些传言。传说宋仁宗在王安石的 领口上看到过虱子;一位和他一起共进工作餐的同僚,在吃饭吃得最香的时候,发现他的 胡须上也爬有虱子一只……这下王安石“不爱干净”的人设是撇不掉了。
如果换做平常人听到这样的点拨, 就算心里觉得不赞同,面子上至 少也不会表现出来,但王安石怎 么做的呢?他不仅不领情,还吐 槽晏殊“肤浅”,认为晏殊让他 随波逐流,只想着升官发财是非 常浅薄的想法,不应如此,可以 说是非常“拗”了。
深情暖男
在我们的印象里,古代人大多三妻四妾,但王安石可不一样,他一辈子只娶 了一位妻子,和一人相伴到老。 这个女子是吴氏吴琼,出身仕宦之家,自幼聪颖、博学多才。相传他们成婚 当天,除了结婚之大喜事以外,王安石还收到了金榜题名的消息,可谓是双 喜临门。不仅如此,中国民间结婚张贴大红喜字的习俗也是出自这天晚上。 婚后的二人虽然生活和美,但王安石却因没有纳妾而遭到了闲话。因为在当 时那个封建社会,纳妾用来彰显自己的成就地位,如果没有纳妾,将会受到 人们异样的眼光,且责任会归咎于妻子身上,于是妻子吴氏便用9万买了一 个妾送给王安石。
改革运动
目 录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 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 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 “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 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物 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改革变法触及官 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加上在实施 过程中一些官吏借机敲诈盘剥,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 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 1074年四月接受王安石辞去相位,再任江宁知府。
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 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 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 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 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 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 推行下去。
中心思想
《泊船瓜洲》的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 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 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 作者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爱恋。
个人恩怨
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 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 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 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下级关系,
目而 且 彼 此 之 间 还 有 纠 缠 不 清 的 私 人
恩怨。王安石去世后,中书舍人苏
录轼 为 其 撰 《 王 安 石 赠 太 傅 》 的 " 制
词",足见关系的不一般。王安石 的品行不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 十分敬佩,无话可说。王安石质朴, 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 有极高威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 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 相。
诗句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 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 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诗句赏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 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 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 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 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诗歌点评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 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 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 贴切,但有时亦不免失于过分雕琢。五绝和七绝尤 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国 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 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 (严羽《沧浪诗话》)。
饮食癖好
有一次,宋仁宗举办了一场“赏花钓鱼宴”,邀请众大臣来宫中的后花园垂钓,钓上来的 鱼可以让御厨进行各种加工,大家都兴致高昂,想要大显身手。但这件事只有一个人不感 兴趣,那便是王安石,他非但没有钓鱼,竟然还鬼使神差地抓起一粒鱼饵放进嘴里细嚼慢 咽起来,几个回合下来,将一盘鱼饵吃了个精光!
王安石其实是个近视眼,连鱼漂都看不见,更 别说钓鱼了;而吃鹿肉丝则是因为王安石“只 吃身边菜”,当时的鹿肉丝摆在离王安石最近 的地方,所以他只吃这盘菜,之后的宴会将这 盘菜放远一点,王安石便不吃了,甚至都不知 道桌上有这道菜。
目
第四章
录
历史趣闻
“拗相公”
晏殊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也是咱们抚 州的明相。这个小故事说的就是晏殊 和王安石。晏殊有意提携王安石这位 作为同乡的后辈,所以在一次宴会结 束后单独留下了王安石,并语重心长 对他说,“以后你的名望和成就一定 能够超过我。不过呢,我也有两句话 要送给你,只要你能宽容别人,别人 也就能宽容你。”意思不仅是希望王 安石做人做事不要那么“拗”,要宽 容;言外之意也是在告诫王安石要圆 滑一些,才能更好地适应官场。
“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 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 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 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 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 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 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诗句赏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 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 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 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 富于表现力。
泊 船 瓜 洲北
宋
王 安 石
目
知 人
诗 词
诗 词
历 史
录
论 世
内 容
赏 析
趣 闻
目
第一章
录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 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 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 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 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完 感结
谢 聆 听
文学成就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 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所作多为有关政令 教化、适于世用之文。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 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 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
目
第二章
录
诗词内容
诗词原文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词注释
泊船:停船。泊, 停泊。指停泊靠 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 市。
瓜洲:镇名,在 长江北岸,扬州 南郊,即今扬州 市南部长江边,京 杭运河分支入江 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 称为“河”,长 江特称为“江” 之外,大多数情 况下称河流为 “水”,如汝水、 汉水、浙水、湘 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 指长江。一水间 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 南京市区东。
诗词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 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 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目
第三章
录
诗词赏析
创作背景
公元1070年(神宗熙宁三年), 王安石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 相),开始推行变法。但是由于 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 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 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正的王安石其实不爱洗脸洗澡,也不爱换衣服,甚至不修边幅,不顾自身形象管理, 身上还会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怪味,你会不会觉得王安石的人设崩塌了? 但其实王安石不修边幅这件事,也不是个秘密。《宋史》里这样记载到王安石“或衣垢不 浣,面垢不洗”;清初李宗孔所撰《宋稗类钞》卷四也用这样的话“不事修饰奉养,衣服 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所择”来形容王安石。 除了历史记载,关于王安石不爱干净这件事,还有这样一些传言。传说宋仁宗在王安石的 领口上看到过虱子;一位和他一起共进工作餐的同僚,在吃饭吃得最香的时候,发现他的 胡须上也爬有虱子一只……这下王安石“不爱干净”的人设是撇不掉了。
如果换做平常人听到这样的点拨, 就算心里觉得不赞同,面子上至 少也不会表现出来,但王安石怎 么做的呢?他不仅不领情,还吐 槽晏殊“肤浅”,认为晏殊让他 随波逐流,只想着升官发财是非 常浅薄的想法,不应如此,可以 说是非常“拗”了。
深情暖男
在我们的印象里,古代人大多三妻四妾,但王安石可不一样,他一辈子只娶 了一位妻子,和一人相伴到老。 这个女子是吴氏吴琼,出身仕宦之家,自幼聪颖、博学多才。相传他们成婚 当天,除了结婚之大喜事以外,王安石还收到了金榜题名的消息,可谓是双 喜临门。不仅如此,中国民间结婚张贴大红喜字的习俗也是出自这天晚上。 婚后的二人虽然生活和美,但王安石却因没有纳妾而遭到了闲话。因为在当 时那个封建社会,纳妾用来彰显自己的成就地位,如果没有纳妾,将会受到 人们异样的眼光,且责任会归咎于妻子身上,于是妻子吴氏便用9万买了一 个妾送给王安石。
改革运动
目 录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 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 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 “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 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物 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改革变法触及官 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加上在实施 过程中一些官吏借机敲诈盘剥,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 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 1074年四月接受王安石辞去相位,再任江宁知府。
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 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 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 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 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 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 推行下去。
中心思想
《泊船瓜洲》的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 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 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 作者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爱恋。
个人恩怨
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 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 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 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下级关系,
目而 且 彼 此 之 间 还 有 纠 缠 不 清 的 私 人
恩怨。王安石去世后,中书舍人苏
录轼 为 其 撰 《 王 安 石 赠 太 傅 》 的 " 制
词",足见关系的不一般。王安石 的品行不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 十分敬佩,无话可说。王安石质朴, 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 有极高威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 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 相。
诗句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 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 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诗句赏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 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 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 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 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诗歌点评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 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 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 贴切,但有时亦不免失于过分雕琢。五绝和七绝尤 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国 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 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 (严羽《沧浪诗话》)。
饮食癖好
有一次,宋仁宗举办了一场“赏花钓鱼宴”,邀请众大臣来宫中的后花园垂钓,钓上来的 鱼可以让御厨进行各种加工,大家都兴致高昂,想要大显身手。但这件事只有一个人不感 兴趣,那便是王安石,他非但没有钓鱼,竟然还鬼使神差地抓起一粒鱼饵放进嘴里细嚼慢 咽起来,几个回合下来,将一盘鱼饵吃了个精光!
王安石其实是个近视眼,连鱼漂都看不见,更 别说钓鱼了;而吃鹿肉丝则是因为王安石“只 吃身边菜”,当时的鹿肉丝摆在离王安石最近 的地方,所以他只吃这盘菜,之后的宴会将这 盘菜放远一点,王安石便不吃了,甚至都不知 道桌上有这道菜。
目
第四章
录
历史趣闻
“拗相公”
晏殊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也是咱们抚 州的明相。这个小故事说的就是晏殊 和王安石。晏殊有意提携王安石这位 作为同乡的后辈,所以在一次宴会结 束后单独留下了王安石,并语重心长 对他说,“以后你的名望和成就一定 能够超过我。不过呢,我也有两句话 要送给你,只要你能宽容别人,别人 也就能宽容你。”意思不仅是希望王 安石做人做事不要那么“拗”,要宽 容;言外之意也是在告诫王安石要圆 滑一些,才能更好地适应官场。
“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 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 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 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 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 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 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诗句赏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 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 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 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 富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