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一: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自的地位、作用、价值与活动的联结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 它以老师“教”和学生“学”为中介,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

师生关系的好坏及人们对它的认识, 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理论和实践。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试图就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作些初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师生关系工作化。

师生关系不仅仅包括工作关系, 它还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等。

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但又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但据调查, 除了上课外, 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而在上课时, 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

如此, 必然影响到了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质量。

对此, 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 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 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 在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下一步步前进。

对于高校师生关系越来越工作化, 教师也有其苦衷。

首先, 大
学的班级观念松散,且自由时间较多, 学生很难管
理;同时,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大多数学生不会轻易找教师交流。

二是教师要参加一些研讨会 , 同时教师有一定的科研任务 , 时间和精力也难得顾及与学生交流。

三是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其它工作不易量化, 通常没有列入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中, 影响了教师加强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

2、师生组织关系异化。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 履
行不同的职责, 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 从组织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师生组织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 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 学到治学的方法, 为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教师也能通过旨在培养学生求学的兴趣和能力的种种交往中获得启迪,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然而, 调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多数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 课堂上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机械地记笔记, 师生组织关系严重异化。

有的同学大学四年, 甚至连五分钟的单独发言都没有, 这值得我们深思。

3、师生互信程度降低。

访谈中 , 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普遍偏高。

他们大多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1)端庄的, 赏心悦目的仪表;
(2)优秀的表达能力;(3)专业扎实, 知识渊博;(4)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 能旁征博引, 厚积薄发, 深入浅出;(5)有底蕴, 有情趣,
谈吐幽默风趣;(6)人格高尚, 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

可是“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 教师不可能是完美的。

有的同学在未进大学前, 就为自己勾勒出了心中的大学, 心中的大学教师, 进入大学后, 现实与想象的矛盾阻碍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对策与建议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提高教
师的威信, 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 解决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新的视野看待高校师生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知识表现形态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作用、师生关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过去“学高为师” , 但现在大量的知识以一种“超文本”的形式存在,远程教育的发展, 完全“学分制”的推广, 班级概念将变得模糊, 教师传授知识的功能会越来越淡化。

学生在大学里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承, 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 应将目光转向对学生学习方法、能力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上的教育, 真正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帮助解决大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如合群与孤独、
自卑与超越等。

同时 , 教师要具备职业献身精神, 把教书育人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

那种认为大学教师除了上课和备课外 , 其余都是私人时间的想法是对大学教师自由的一种误解, 这其中应包括与学生交流的时间。

2、师生间要平等对话。

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协作、互为、互利的关系, 师生关系也不例外。

教师和学生在政治上、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作为教师, 要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平易近人但
又不乏威慑力。

只有爱学生, 才能深入其内心世界 , 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 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的同时, 运用激励和强化等教育手段, 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否定。

学生也要尊重教师, 因为教师不仅是人生路上的引导者, 也是实践社会的对象。

对于师生不足之处, 双方都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 以诚恳的态度, 进行必要的沟通, 在情感上互相接纳, 互相勉励, 共
同进步。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与方法。

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不合理, 也会影响到师生关系。

由于知识分化越来越细, 又有综合交叉的趋势 , 所以
对待同一问题, 往往有多种观点和看法, 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观点和看法, 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动向 , 对本学科的意义。

在这种探索式的教学中 , 容易使学生发现教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量和思维敏捷程度, 赢得学生的信任。

要使师生间的组织关系步入良性轨道, 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摒弃班级授课制下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对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
压制, 给予学生表现和发展自已潜能的权利和时间, 同时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方式上, 压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填鸭式教学, 扩大课堂讨论、课后调研的比重, 开展多种形式的 , 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活动。

4、营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社会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大学生的社会意识
加强, 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而是更希望直观地认识社会、煅炼自己, 以便更快地适应社会。

于是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兼职、打工??大学校园成为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大系统。

面对这一新形势, 再采取封闭的态度显然是不明智的, 这就给教师工作提出了挑战。

教师不仅要面向社会, 而且要面向学生, 建立以知识传授为媒介, 以学术追求为内容, 以心理交融为基础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改革。

党和国家通过这次改革,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亿万青少年,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民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未来。

而新课程的实施者——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儿童美好未来最主要最直接的“策划者”。

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工程是“灵魂工程”。

关键词:教育;师生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
03-024-01
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和教育的成败。

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冲破重重阻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探究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实施改革的根本内容和任务。

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我们认为:努力建立民主、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和真诚、和谐、全面沟通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构建这一系统最科学、最理想的方向。

一、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1、法制意识淡薄,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内在原因。

打开记忆的闸门,近年来相关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历历在目。

轻的罚站、羞辱、罚做作业??;重的抓耳朵、谩骂、殴打??凡此种种,可谓屡屡发生、普遍存在——每一年的通报都有。

相关的资料显示:篇三: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学生和老师正是纷繁角色中特殊的两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由彼此所处的地位与彼此的交往所构成的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

新时期,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

但是,师生关系在整体和谐下仍然仍存在着矛盾。

据彭国元老师有关的调查显示: 50%以上初、高中老师认为目前
的师生关系融洽,平均%的初、高中生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一般。

虽然只是在怀化部分地区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的抽样调查,但也可以反映我国目前中小学师生关系是不容乐观的,必需引以重视。

从调查分析,一、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
⑴大部分教师是爱学生的,只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师爱或感受不充分,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师生间沟通不足。

这份调查表中还有一份关于中学生“有心理话向谁说”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

在对待老师批评教育这个问题上有近%的同学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

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更有甚者对老师实施拳头棍棒。

由此可见,师生间的理解沟通缺少,师生间的信任度不高。

⑵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孩子在逐渐成长过程中会有着逆反心理。

15、16岁的青少年,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智逐上,他们都渐走向成熟。

青少年的思想与成人不同,处于过渡期的他们既不想让人认为幼稚又不想受人约束。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们往往对自身认识不足,却又极力相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熟。

因此,他们在行为上会有意或无意的模仿成人。

一些青少年为了更凸显自己的成熟,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方式,比如打架、吸毒、抢劫等等。

部分老师在传道过程中忽略或者轻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和正确引导。

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以分看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凭分而定。

对待高分学生,教师会表扬嘉奖,行为言语上会有意无意的表露出偏爱。

对待低分学生,老师会厌倦、不闻不问甚至怀疑,导致师生关系生疏,不协调。

⑷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深深的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些老师还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认为只有威严才是制服学生的好办法。

许多老师往往采取谩骂、羞辱、体罚等行为来解决师生间的矛盾。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反而使师生关系更紧张,学生的对抗心里更强烈。

从调查分析,二、改善师生关系对策有:
⑴教育部门应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完善引起重视,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反应和解决。

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

目前,部分教师教师法制观念淡薄,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力不强,对违纪的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惩处方式,以求达到“杀鸡儆猴”的效应。

殊不知,这样的方法既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在学生心理产生了阴影,师生矛盾升级,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

第十九条也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但是,这些法律条款并没有受到
重视。

据报道:2003年6月18日,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新楼一名教师,因怀疑学生在黑板上写字骂自己,遂让8名学生列队操场,用一长40厘米细棍状物体,轮流打学生腿部,致使一名学生小腿软组织伤损,给学生心灵上留下阴影。

其实,教学活动中,不是只有学生的权利受到侵害,教师有时也会遭到权利受侵害的时候:广东省陆丰市一中学教师,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

学校在事发当天下午停课,所有老师准备以无声的行动维护教师尊严。

被打老师表示:“教师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我们怎么教书育人?”(4月26日)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和,但是类似以上这样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仍有发生,可见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仍不能很好区分,法律知识观念薄弱。

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教学活动的监管。

⑵师生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理解。

2002年12月24日第3版从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学生要对老师尊重,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等。

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

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时应该是老师,课余时像朋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师,有心里话也愿意跟老师说;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

综合这些结论,我们可以发现,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

师生间没有什么跨不过的鸿沟,只要相互敞开心扉,真诚相待,加强沟通与交流,这样,任何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

对于老师,无论从年龄还是心理来说,都比学生年长、成熟,作为长辈的教师需要以成人的心胸宽容理解学生。

教师的职责正是从积极方面引导学生,纵使学生有什么过错,教师也应站在理解的角度,宽容学生。

俗话说“宽容是金”。

有时,教师微笑待人,宽厚学生,学生也会深深爱戴教师。

其实,理解是相互的。

学生也同样要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应做的过分,更不应违背作为一名学生所应遵守的纪律。

学生应当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尊敬师长,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做一名上进的学生。

⑶教师应当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中小学生的心理还尚未成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心理特别敏感,也容易受伤。

可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尺度把握不平衡,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所偏爱,对分数低的学生表现出厌恶甚至不理睬的态度。

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孔子教导的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
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孔子受到了世人的爱戴和尊敬。

孔子教导出了像子路、颜回、曾参等优秀的“七十二贤人”。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孔子注重和学生的交流。

中有记载到: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围坐一圈,师生间畅快的交流思想。

有时,老师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影响并伴随学生的一生,都可能成为鞭策他们前进的动力。

⑷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

爱因斯坦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师德的提高,这样,既有利于教授学生更多的科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赢得更多学生的尊敬。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高质量的进行,同时,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得以健全的发展,这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