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icroorganism 微生物: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peptidoglycan 肽聚糖:又称粘肽mucopeptide、胞壁质murein或粘质复合物mucocomplex,是细菌细胞

壁中的共有成分,支持细胞壁的机械强度; 在G+菌,其肽聚糖由聚糖支架为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氨基糖交替间隔排列,经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多糖支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而在G-菌,则仅由聚糖支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构成

lipopolysaccharide, LPS 脂多糖:也称内毒素endotoxin,位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最外层,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性侧链三部分组成;其中脂质A为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生物活性组分,无种属特异性teichoic acid 磷壁酸: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多聚物,是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组分,与G+菌的抗原性及致病性关系密切;根据结合位置的不同,磷壁酸可分为膜磷壁酸和壁磷壁酸两大类;

lipooligosaccharide,LOS脂寡糖:奈瑟菌的内毒素,是重要的毒力因子,结构上比LPS缺少O抗原成分,但生物学功能基本类似,可引起内毒素毒性反应并有助于形成炎症反应;当病菌侵入机体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引起发热,中毒性休克和DIC等;

3.L-form of bacteria L型细菌:即细胞壁缺陷型细菌,指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因理化或生物因素的

直接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而形成的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进而成为胞壁缺陷型细菌;

Protoplast原生质体:指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因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受抑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原生质体多呈椭圆形,其原生质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对渗透压较为敏感

mesosome中介体:亦称为拟线粒体chondroid,是细菌的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构造,多见于G+细菌;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具有类似真核细胞纺锤体的功能;同时,中介体的形成有效扩大了细菌细胞膜的面积,增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发挥着类似真核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故亦称为拟线粒体;P15

4.plasmid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双股环状DNA,携带一定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

特定的遗传性状,但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质粒可通过复制传递给后代,又能通过基因转移将有关性状传给另一细菌

Fertility plasmid ,F质粒:又称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 ,其大小约100kb,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与大肠杆菌的接合作用有关的质粒;带F质粒者为雄性菌,不带F质粒者为雌性菌, 两者通过性菌毛进行接合conjugation 传递F质粒,进而传递某些生物学性状;P56

Resistance plasmid抗性质粒:简称R质粒, 包括抗药性和抗重金属二大类,通常多指耐药性质粒;R质粒可分接合型与非接合型质粒;接合型耐药质粒含有耐药传递因子 RTF和耐药决定子r-det,两者可以解离或整合;非接合型耐药质粒只有r-det而没有RTF,因而不能通过接合方式传递,但可借助转导等方式转移;P56

5.growth curve生长曲线: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

以菌数为纵座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6.autotroph自养菌: 以简单无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及提供能源的微生物;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分

为化能自养菌chemotroph和光能自养菌phototroph;P25

hetrotroph异养菌:必须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及提供能源的微生物;包括腐生菌saprophyte和寄生菌parasite;几乎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且基本都是寄生菌;P25

7.Bacterin 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antibiotic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者杀死某些其它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化学物质;多数由放线菌或真菌产生;

8.endotoxin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加上LPS的解释 P30

exotoxin外毒素:是由G+菌及少数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毒性极强;外毒素

由A、B两类亚单位组成,其中A亚单位为毒性亚单位,决定着不同外毒素独特的毒性效应;B亚单位为结合亚单位, 无毒,但能与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外毒素分子的完整性是其致病的必要条件,独立存在的A或B亚单位对宿主细胞无毒性作用;P30,p73

9.selective medium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能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

些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从混杂的标本中分离出来,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differential medium鉴别培养基: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培养基称为鉴别培养基;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一般不加抑菌剂,观察细菌在其中生长后对底物的作用如何,从而鉴别细菌;如常用的糖发酵管等;

10.spore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

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内芽胞endospore,简称芽胞

Capsule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粘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厚度≥微米者成为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黏附、抗有害物质入侵等功能,与细菌致病密切相关,也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11.flagellum, flagella鞭毛:某些细菌细胞表面附有着生的一至数百条细长弯曲的丝状物,具有推动细菌

运动的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可用作细菌鉴定指标;

pilus or fimbriae菌毛: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丝状物;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sex pilus两大类;其中,普通菌毛主要行使粘附功能,帮助细菌牢固粘附于敏感细胞表面,与病原菌致病性密切相关;而性菌毛可通过接合辅助细菌间遗传物质的转移,参与细菌间毒力、耐药性等性状的传递

内鞭毛周浆鞭毛:存在于螺旋体,位于外膜与柱形原生质体之间,紧紧缠绕在柱形原生质体表面呈螺旋状,是螺旋体的运动器官;

12.Gram staining革兰染色:由丹麦细菌学家革兰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经典细

菌复染方法;该法将细菌用结晶紫、碘液、95%酒精、稀释复红染色后,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大类,阳性呈紫色,阴性呈红色;革兰染色法可以帮助我们鉴别细菌、分析细菌致病性、指导临床用药;

acid-fast stain 抗酸染色:由于菌体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尤其是分枝菌酸的存在,使得分枝杆菌在用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能抵抗强脱色剂3%盐酸酒精的脱色,保持原有红色,而其他细菌在脱色后再被碱性美蓝染成蓝色,因此,经抗酸染色后,分枝杆菌呈红色为阳性,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染成蓝色为阴性;

13.disinfection消毒: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sterilization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和霉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14.antisepsis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

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为防腐剂; P37

bacteriostasis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P37

15.asepsis无菌:在指定环境中无活菌的意思,多为灭菌处理的结果;P37

antiseptic technique无菌操作: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试验材料的操作方法

16.pasteurization 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

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此法由巴斯德创用以消毒酒类,故名;目前主要用于牛乳等消毒;方法有两种:一是加热至~62.8℃min;另一是71.7℃经15~30s钟,今广泛采用后法

sterilization by pressured steam高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湿热灭菌法的一种,经103 kPa121.3℃灭菌15~30 min,能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一切微生物,是目前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但不足以杀死朊粒;P39

filtration 滤过除菌法: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液体或空气中细菌、真菌,以达到无菌目的,但不能除去病毒与支原体;P39

17.xotoxin外毒素:是由G+菌及少数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毒性极强;外毒素

由A、B两类亚单位组成,其中A亚单位为毒性亚单位,决定着不同外毒素独特的毒性效应;B亚单位为结合亚单位, 无毒,但能与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