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通用10篇)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通用10篇)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通用10篇)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平板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用聚光灯效果出示粽子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聚光灯出示粽子。

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五原跳江这天成为端午节!2、观看划龙舟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赛龙舟视频(点击课件视频图标超链接出现视频动画)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视频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在划龙舟)总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

二、学习儿歌1、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跟端午有关的儿歌,老师这里有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端午习俗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师:刚刚儿歌的题目叫什么?(端午习俗)对,端午习俗。

那儿歌里都说了哪些习俗呢?(老师请小朋随机点击四个粽子图片,幼儿点击后出现不同的动画)。

2、平板操作包粽子师:老师给你们准备粽叶子,现在先请小朋友添加米,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可以加入什么材料。

(平板中出现粽子食材,小朋友选择性拖入食材)3、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

师:咦,刚刚的儿歌里面,小朋友有没有听出哪些音比较像呢?师:有的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和囊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与端午节有关儿歌,感受一些端午节的作品,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五月初五话端午(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五月初五话端午(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五月初五话端午(教案)活动背景端午节,又称为重阳节或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国家人民性文化节日。

在中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

五月初五的这一天,人们会挂菖蒲、龙舟赛、吃粽子等等,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节日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源和文化内涵。

2.让学生认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3.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流程第一部分:了解端午节时间:10分钟形式:小组活动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前抽取题目,然后回答所抽到的问题。

问题如下:1.端午节的另一个名称是什么?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3.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做什么传统活动?4.粽子有几种口味?5.赛龙舟源于哪个历史事件?第二部分:制作粽子时间:30分钟形式:小组活动在活动前,老师准备好糯米、猪肉、花生、蛋黄、枸杞等材料和粽叶。

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6人左右,接下来各组自己动手制作粽子。

老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制作粽子的基本技巧。

第三部分:赛龙舟时间:30分钟形式:小组竞赛在活动前,老师准备好竹筒、木板、绳子和塑料龙舟。

每个小组派出6人参加比赛,其中五个人划船,一个人扮成龙头领,跑在前面。

比赛中,队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配合划船来实现场地内的龙舟比赛。

第四部分:品尝粽子时间:15分钟形式:小组活动粽子制作完成后,学生们需要品尝所制作的粽子,并分享自己感受不同口味的粽子如何搭配不同饮品进行搭配品尝。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做粽子和赛龙舟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2. 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3. 端午节的食物和饮品4. 制作端午节相关的手工艺品5. 屈原的故事和诗歌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相关手工艺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端午节相关资料、手工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端午节相关的歌曲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背景。

3. 讲解习俗: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端午节手工艺品制作,如制作粽子、龙舟模型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传承。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端午节的画作,展示自己对节日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端午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3. 学生对端午节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端午节相关的展览或活动,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 邀请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十、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探索更多的方式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活动。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

2. 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 端午节的现代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活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端午节的意义和对自己的影响。

4.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相关的手工艺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

3. 学生制作手工艺品的创意和技巧。

五、教学资源:1. 端午节相关资料:传说、习俗、传统活动等。

2. 手工艺品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等。

3. 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端午节相关资料,整理成PPT或纸质资料。

2. 准备各种手工艺品制作材料,如彩纸、彩笔、剪刀、绳子等。

3. 确保投影仪、录音机等教学设备正常运行。

4. 划分课堂区域,设置讨论区和小组活动区。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端午节歌曲或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PPT或纸质资料,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活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端午节的某个方面展开讨论,如习俗、传说等。

4.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讨论结果,选择合适的手工艺品制作材料,动手制作端午节相关手工艺品。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手制作手工艺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课堂秩序,引导学生文明讨论、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五单元五月初五话端午活动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五单元五月初五话端午活动二教案

第五单元:五月初五话端午活动二:巧手做龙舟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材P54- P57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比较,了解龙舟特点,对制作龙舟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组内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龙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小组分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讨论中,采纳他人的合理建议,并能够在倾听他人交流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重点: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比较,了解龙舟的特点,对制作龙舟产生兴趣。

活动难点:小组之内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龙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小组分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表格和小组设计方案表格。

民族团结: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引发探究1、师: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同学们,想一想,到了那一天我们都要做些什么?生:吃粽子、生:去江边用江水洗脸、(是为了讨一个好彩头,为了明目)生:上山采艾篙、生:系五彩线带香包(师插话系五彩线带香包是为了驱魔袪毒保佑身体安康)2、而在南方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赛龙舟比赛,那场面空前的热闹,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想)好,那我们就来看一场赛龙舟比赛。

(观看赛龙舟比赛)。

师:谁能说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看来同学们都对龙舟很感兴趣,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舟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力精图志,顽强向上的精神,这节课就用我们自己的巧手做一艘龙舟,也来进行一场模拟龙舟比赛,好不好?(板书课题)二、问题呈现,尝试探究1、师:为什么龙舟可以在水中快速的穿行呢?生:我看到了划龙舟的人很多。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生:我看到了划龙舟的人心很齐,动作一致。

生:我觉得是和龙舟有关。

师:看来你不但能认真的观察,还能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老师真为你高兴。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并整理了关于龙舟的资料,相信你们对龙舟已经有所了解了,老师也收集了几张龙舟的图片,大家比一比,说说龙舟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像条龙,分船头、船身、船尾)师:其实龙舟就是船,它与普通的船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生答。

端午节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端午节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五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端午节文化,我校决定开展端午节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习俗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习俗活动等;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历史渊源;2.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3. 端午节的习俗活动;4. 端午节的相关诗词、故事;5. 端午节的手工制作:香囊、龙舟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教师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2. 教师制定实践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3. 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二)实施阶段1. 端午节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给学生讲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习俗活动等;2. 端午节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 端午节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故事,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4. 端午节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香囊、龙舟模型等,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5. 端午节龙舟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龙舟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精神;6. 端午节文艺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文艺表演,展示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三)总结阶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2. 教师点评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文化,撰写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端午节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与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

2.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戴香囊等。

3. 端午节的地区特色:南北各地端午节的差异。

4. 端午节的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现代创新活动。

5. 端午节的诗词:学习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地区特色和活动。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地区特色和活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创作展示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物品,如粽子、香囊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节日,引出本课主题——端午节。

2. 讲解: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地区特色和活动。

3. 案例分析:分析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与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分享各地端午节的特色。

5. 创作展示:让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物品,如粽子、香囊等,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作品,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端午节的历史、习俗、活动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 技能发展:评价学生在动手制作端午节物品时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端午节的文本资料、历史故事书籍。

2. 实物材料:粽子、艾草、香囊等端午节物品的样品或制作材料。

XX小学生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XX小学生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屈原、龙舟、粽子等。

2. 端午节的习俗:挂艾草、佩戴香囊、赛龙舟等。

3. 动手实践:制作端午节相关手工艺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习俗。

2. 讲解: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

3.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分享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端午节手工艺品制作,如粽子、艾草挂件等。

5. 展示:各组展示制作成果,讲解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端午节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和工具。

3. 教室环境布置,营造端午节氛围。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播放端午节的传统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端午节的主题。

2. 互动讨论:教师提出与端午节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分享对端午节的了解和感受。

3. 文化体验:学生分组进行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如模拟赛龙舟、制作粽子等。

4. 手工制作:学生根据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艾草挂件、香囊等。

5. 展示分享: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成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端午节的传统音乐、视频或布置教室环境,营造浓厚的端午节氛围。

2. 互动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 实践操作:教师提供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展示评价:学生分组展示手工制作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话端午》教案范文

《话端午》教案范文

《话端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食物,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书写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食物。

2. 难点:如何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小组合作、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利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 以提问、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

1.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端午节资料,共同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食物。

2. 学习端午节习俗2.1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挂艾叶、包粽子等。

2.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习俗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

3. 品尝端午节食物3.1 教师展示端午节食物,如粽子、咸蛋、绿豆糕等。

3.2 学生品尝食物,分享品尝感受。

4. 端午节写作训练4.1 教师提出写作要求,如:“请以端午节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4.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5.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5.3 布置课后作业,如:“请搜集更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端午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来历、习俗和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准确等方面。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理解屈原的生平和民间传说。

3.学习制作传统的端午节食品,包粽子和挂艾草。

4.体验传统文化,感受端午节的喜庆气息。

二、教学内容:1.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2.屈原的生平和民间传说3.端午节的食品制作,粽子和艾草4.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等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展示端午节各地不同的习俗、影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和了解端午节。

2.知识输入(1)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a.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b.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习俗。

(2)屈原的生平和民间传说a.屈原是中国春秋及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b.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在江里撒粽子以奉献给他,以慰屈原在水底的孤独。

(3)端午节食品制作,粽子和艾草a.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由糯米、肉、豆沙等制成。

b.挂艾草是端午习俗,用艾草绑成艾人,挂在门户上,辟邪驱瘟。

3.操作练习(1)制作粽子a.学生分组,每组自备所需材料。

b.由老师演示制作流程,指导学生依次加入需要的食材,学生自己捏合成粽子。

(2)挂艾草b.学生自选做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活动。

4.总结反思对于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1)你对端午节的了解有什么新的认识?(2)你学到了什么制作技能?(3)你对传统文化有了什么新的感悟?五、教学评价:1.知识点掌握情况。

2.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表现,如分组合作、沟通交流等。

3.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一、主题提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

这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但近几年随着洋节的深入,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受重视,很多优秀的传统逐渐消失,如此下去我们的优良文化传统也会逐渐湮灭殆尽。

几年前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结束,留给中国人的更多的是反思,我们应该更好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对。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虽说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更多的事倾向于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不论哪一种传说,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向善、崇善的美好品德。

20XX年端午节即将到来,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多少?对端午节到底知道多少?恰好本学期综合实践的主题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结合端午节我决定开展此次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以及端午特色食品粽子。

2.在活动中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探究,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

6.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准备第一阶段:多媒体课件,调查问卷,活动方案设计表等。

第二阶段:调查问卷,访谈记录,书籍、网络等。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包粽子的原料等。

第四阶段:各小组展示用的课件、手抄报、演讲稿等。

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一)导入:1、课前播放《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老师考考你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字吗?(课件出示篆书端午节)生:端午节师:真不错,这样的字你都认得出来,看来你很聪明,知识也相当丰富,但是到底对不对呢?看完下边这个视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认识这三个字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活动对象:全体学生活动过程:(一)活动序幕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

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

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赵员卉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男:谢谢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活动准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教师小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

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活动结束!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教案2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综合实践端午节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端午节教学设计(3篇)

课程名称:综合实践课程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学习包粽子的技巧,体验传统手工艺。

- 了解屈原的故事,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 通过查阅资料,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2. 屈原的故事3. 包粽子的技巧4. 端午节的相关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二、新课讲授1. 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等。

-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系五色线等。

2. 屈原的故事-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

-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屈原的精神?3. 包粽子的技巧- 教师演示包粽子的过程,讲解包粽子的技巧。

- 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评选出最佳粽子。

2. 学生分享包粽子的感受,交流包粽子的技巧。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包粽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分享一下包粽子的技巧?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1. 端午节的相关诗词- 教师展示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如《端午即事》、《端午日》等。

- 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 端午节的手工制作- 教师展示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手工制作,如制作香囊、剪纸等。

《话端午》教案范文

《话端午》教案范文

《话端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2. 通过学习端午节的相关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2. 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 端午节的相关诗词欣赏。

三、教学重点:1.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2. 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四、教学难点:1. 端午节的相关诗词欣赏。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和传统活动。

2. 欣赏法:欣赏端午节的相关诗词。

3.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或工艺品。

第一课时: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1. 引入: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2. 讲解:详细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如龙船竞渡、粽子、艾叶等。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课时: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1. 引入: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 讲解:详细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3. 实践: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或工艺品。

第三课时:端午节的相关诗词欣赏1. 引入:引导学生欣赏端午节的相关诗词。

2. 讲解:讲解诗词的背景和意境。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第四课时:赛龙舟1. 引入:讲解赛龙舟的起源和意义。

2. 讲解:详细介绍赛龙舟的规则和技巧。

3. 实践:组织学生参加赛龙舟活动。

第五课时:端午节的文化传承1. 引入:讨论端午节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2. 讲解: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文化。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简述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和传统活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诗词欣赏,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六年级综合《五月初五话端午》教案

六年级综合《五月初五话端午》教案
生:太好了!通过竞赛,大家肯定会对端午节有更多的了解。
1、收集资料。
师:那怎样设计端午知识竞赛题呢?
生:先收集资料。
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生: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创新、感恩。
学生开展活动。
师:我们还应收集一些关于知识竞赛形式和环节的资料。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2、设计竞赛题。
师:围绕每个知识点,可以出哪些题目?能设计出多少种不同的题目形式?
师:今年我们表演一些与端午节由来或习俗有关的故事,来庆祝端午吧!
生:好!
1、找故事。
师:关于端午节由来或习俗的故事有哪些?故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把课前找来的故事简单的介绍,确定表演什么故事。最后,决定 表演屈原投江的故事。
2、小组分工。
全班分成:表演组、服装组、剧本组,各自进行准备。
师:怎样将角色演得惟妙惟肖?
学生汇报,展示第77页的表格。
师:先自测一下,看看竞赛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进。
学生小组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3、竞赛现场。
学生开展竞赛活动。
师:今天的竞赛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第二小组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祝贺他们。
今年我们班开展一次龙舟制作比赛,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开始制作龙舟吧。
3、头脑风暴。
师: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学生小组发言,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排练预演。
师:从大家的排练预演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5、合作表演。
6、填写第71页的成绩单。
活动二巧手做龙舟
师:今年我们班开展一次龙舟制作比赛,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开始制作龙舟吧。
1、认识龙舟。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和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那么端午节的起源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大家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话端午》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设计理念新课标提倡,让孩子们走出闭塞枯燥的课堂,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还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

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锻炼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为了让学生热爱家乡,了解民俗,了解民俗文化,知道我们的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特地让大家开展了寻访端午民俗文化活动,寻访端午节民俗节日文化,话说“端午节”开展了探究活动。

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践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食俗以及文化。

感受悠久的华夏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表现力3.通过亲手尝试包粽子,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4.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6.通过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课堂评价。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课题的不同,多渠道地搜集资料,并创造性的设计展示形式。

教学过程上课之前播放歌曲《喜洋洋》动听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喜庆,今天就让我们在这节课上,再高高兴兴的过一次端午节吧!上课。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我们共同进行了《话端午》的研究性学习,并根据同学的意愿分成万里追踪组、风俗民情组、心灵手巧组、诗情画意组(各组组长示牌),各组人员都作好了准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
一、主题提出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

这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但近几年随着洋节的深入,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受重视,很多优秀的传统逐渐消失,如此下去我们的优良文化传统也会逐渐湮灭殆尽。

几年前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结束,留给中国人的更多的是反思,我们应该更好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对。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虽说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更多的事倾向于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不论哪一种传说,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向善、崇善的美好品德。

2010年端午节即将到来,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多少,对端午节到底知道多少,恰好本学期综合实践的主题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结合端午节我决定开展此次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以及端午特色食品粽子。

2(在活动中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探究,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

6(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准备
第一阶段:多媒体课件,调查问卷,活动方案设计表等。

第二阶段:调查问卷,访谈记录,书籍、网络等。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包粽子的原料等。

第四阶段:各小组展示用的课件、手抄报、演讲稿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一)导入:
1、课前播放《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老师考考你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字吗,(课件出示篆书端午节)
生:端午节
师:真不错,这样的字你都认得出来,看来你很聪明,知识也相当丰富,但是到底对不对呢,看完下边这个视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认识这三个字了。

2、播放《舟行碧波上》引出端午节。

(二)确定主题:
1、师:看完这段视频,相信你们已经猜出了刚才那三个字。

这三个字就是“端午节”。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研究端午节。

课件出示课题《端午有约》。

说到端午节,你们知道关于端午节的哪些知识,请小组讨论完成调查问卷1(附
一)。

2、小组交流,完成调查问卷一
3、小组代表汇报
师根据学生汇报。

课件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迄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同学们汇报的这些,你们还想知道关于端午节的哪些知识,
4、学生小组派代表交流。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汇报了本小组想研究的内容,这些可以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研究的子课题。

通过汇报同学们想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端午节的别称;国外的端午节;端午节的食品——粽子的研究与制作等。

(课件展示)
(三)制定方案
1、师:既然我们有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就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进行研究。

要研究就必须有详细可行的计划方案,下面就请小组确定一个研究的子课题,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生小组讨论,确定研究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计划制定完了请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研究计划,其他小组认真听,取长补短,借鉴别人优秀的地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计划。

(四)延伸
今年的6月16日,就是端午节了,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端午节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过好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们今年过一个原汁原味的端午节。

第二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选择的主题,进行探究。

有的小组到图书室借阅书籍,摘录相关知识;有的小组利用学校微机室上网搜索相关内容,下载相关文件,并学习制作汇报用的幻灯片;有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走访村中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以及过去的节日习俗等;有的小组到商店、超市等商业场所调查端午特色食品——粽子的种类、销量、制作过程等并采购制作粽子的原料,学习亲手制作粽子。

第三阶段
总结整理阶段,各小组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调查的收获,进行整理,并完善自己汇报时所需要的材料。

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包粽子。

孩子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

虽然做出的粽子都属于四不像,但通过学包粽子,增强了学生们团结协作、动手操作的能力。

第四阶段:
汇报阶段。

师:同学们,通过三个星期的研究,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非常丰富,下面就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借鉴一下。

小组1:我们从网上查找了关于端午节的许多资料。

有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外国人吃粽子的习俗。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有四种说法,一种是关于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种是伍子胥,一种是孝女曹娥……
学生一边汇报,一边演示优盘中的资料,资料是在信息技术老师刘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整理的,并重新进行编辑的。

小组2:我们通过上网搜集也发现不光我们中国人过端午节,东亚以及
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又都过端午节并吃粽子,我们重点研究了国外的端午节。

(学生展示优盘中的资料)
小组3:我们在图书室中找到了一部分书籍,其中介绍了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以及各种风俗的意义。

一般有吃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源于纪念屈原;佩香蘘、在门上悬挂艾叶,目的是为了驱虫、避邪;喝雄黄酒,是为了去湿。

小组4:我们到超市,那里的粽子琳琅满目。

我们了解了今年上市的粽子有几十个品种。

这些粽子大的有一千克重,小的只有五十克。

有包装简单的,也有包装精美的。

最受欢迎的有鹏程、三全凌等品牌。

我们还知道不能购买用返青粽叶包的粽子。

小组5:我们对粽子进行了深入研究,知道了包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如果要粽子美味、营养价值高,可以添加虾米、大枣、花生、豆类等。

不过粽子不能多吃,否则会消化不良。

小组6: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所以我们搜集了一些屈原所写的诗歌,并找到了关于端午节古诗,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屈原的故事。

生有感情朗诵: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评价与反思
1、完成评价表
活动评价表
姓名课题名称小组名称
评价内容我的表现(????? )
我在活动中的表现
我承担什么任务及完成情况
我在活动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我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小组伙伴的评价
家长的评价
指导老师的评语
我的收获与努力目标
2、进行奖项的评比:
根据同学们作品的质量以及表现,评出最佳研究成果奖(小组);最受欢迎成果奖(小组);最佳表现奖(个人)。

3、反思
本次活动历时四周,一个月的时间。

学生充分进行了研究,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通过研究学生了解了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又更加深入了一层,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决心都有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

本次主题活动,我认为学生的能力普遍提高:
比如: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可能是对这个主体感兴趣的的原因,学生所拥有的资料出乎我意料的多,有网上下载的、有收看电视的记录、有摘抄的笔记等,可以看出学生找到了多渠道获取信息的途径,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探究的主动性。

但是第一手资料较为凌乱,于是在第三阶段总结整理时,我问学生怎样让你的资料条理清晰,在信息技术老师的帮助下有很大改观。

例如将原本杂乱无章的一堆图文,整理后制作成了精美的幻灯片,电子小报。

交流与合作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要交流,在小组内要交流,外出也要与人交流。

在交流中培养了交流的能力、在合作中培养了合作的能力。

操作、实践能力。

由于平时就很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年多的综合实践,学生对电脑的操作非常娴熟,也初步认识了幻灯片的制作,能用手抄报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本次活动中尝试包粽子就是动手能力的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协调作用。

还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

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整体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