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共105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写作 观点要明确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第三单元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第四单元 写作 学习缩写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第五单元 写作 论证要合理 第六单元 写作 学习改写
第 1 页 共 105 页
1 沁园春·雪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 以其博大恢弘、 奇恣纵肆的激情, 成为当代诗坛一曲
明确:动词:封、飘、舞、驰。
形容词:莽莽、滔滔。
副词:惟、顿、略、稍。
3.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请在文中找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北国冬季寒威之烈。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一个特征性的动作代指军事武功, 具体可感, 并增添了对人物的戏谑之
第 4 页 共 105 页
(2) 背景链接
《我爱这土地》 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 1938 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 华东、 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2.生难字词
(1) 字音
嘶.哑.(s īy ǎ) 温柔.(r óu) 喉.咙.(h óu l óng)
汹.涌.(xi ōng y ǒng) (2) 词义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第 6 页 共 105 页
(1) 作者简介
艾青 (1910 — 1996) ,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 笔名莪加、 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 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大堰河——我的 保姆》。
江山 / 如此多娇,引 / 无数英雄 / 竞折腰。 惜 / 秦皇汉武,略输 / 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 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 / 射大雕。 俱往矣,数 / 风流人物,还看 / 今朝。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
(2) 背景链接
本词写于 1936 年抗战前夜。 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 日本帝国主义加
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1936 年
2 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
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
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
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系前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 感受。
明确:上片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恰相反,是人的乐观使北国冬 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虽然句句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 很浓重。下片评论人物,不流于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分寸。写景、议论、 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3) 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沁园春·雪
第 5 页 共 105 页
毛泽东 写景:北国风光 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山舞原驰 红装素裹 抒情:江山如此多娇 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 学生积极的调动不尽如人意。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并 将朗读与关键词的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导学 生从上片说到下片,而是将上下片的品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他们先品再读,在这个过程 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我想这样的话,品和读会结合得更好,既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又 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效果可能会更好。 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 可以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 读先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品和读的实践,谈朗读处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学 生由于有了说的实践,课堂发言可能也会积极和精准一些。
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 解。
明确:诗中以“一只鸟”的形象来表达感情。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
《沁园春·雪》便是
他文情并茂、 最有气魄之作。 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 去感受毛泽东的豪放之风。 ( 板书 )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毛泽东 (1893 — 1976) ,字润之 ( 原作咏芝,后改润芝 )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 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 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共 105 页)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1 沁园春·雪 2 我爱这土地 3 乡愁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5 我看 6 敬业与乐业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8* 论教养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10 岳阳楼记 11 醉翁亭记 12* 湖心亭看雪 13 诗词三首 14 故乡 15 我的叔叔于勒 16* 孤独之旅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8 怀疑与学问 19* 谈创造性思维 20* 创造宣言
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下片:
分三
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 “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
2 我爱这土地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 起头, 深情常望土。 ”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 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 原 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 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 。 ( 板书 )
红装, 原指妇女的艳装,
【风流人物】文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 ( 一条条 ) 银蛇在舞动,高原 ( 上的丘陵 ) 好像 ( 许多 ) 白 象在奔跑。蜡象,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
【妖娆】娇艳美好。
【俱往矣】都过去了。俱,都。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生难字词
(1) 字音
分.外 (f èn) 稍逊.(x ùn) 折.腰 (zh é)
数.风流人物 (sh ǔ)
妖娆.(r áo)
竞.折腰 (j ìng)
成吉思汗.(h án)
原驰.蜡象 (ch í)
一代天骄.(ji āo) 略输.文采 (sh ū)
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拟手法,把“山” “原”动态化。说山原在“舞” 、在“驰”
是形象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丘陵在万里雪飘中的恢宏景象,
此句变静为动, 使画面生动活泼,
景色壮观无比!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4.“惜”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 “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5.作者在下片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 “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无产 阶级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影响。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赏析语言
1.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作者用了哪些词来表现洁白?
明确: 冰、雪、银、蜡、素。
2.这首词中有哪些词语用得准确精练、极富形象、饱含感情?
(2) 词义
【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第 2 页 共 105 页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红装素裹】 形容雪后天晴, 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这里指红日照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 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 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之作。
2.拓展延伸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
面。
为.什.么./ 我的眼里 / 常.含.泪.水. ?
因为 / 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第 7 页 共 105 页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诗共分两节。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稍”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稍”使词作对
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与“只识” ,前二者与后者比,褒贬
的程度有差别, “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明确:诗歌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理由: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 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 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
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江雪》 表现的是一幅老头雪夜垂钓的画卷, 清高,所以感情基调就是孤独、寂寞。
通过对画卷的描写, 表现出一种孤独、
我也应该 / 用嘶.哑.的喉咙 / 歌.唱.:
这被暴.风.雨./ 所打击
着的 / 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 我们的悲.愤.的 / 河流,
这无止息地 / 吹刮着的 / 激.怒.的 / 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 无比温.柔.的 / 黎.明.……
——然后 / 我死.了,
连羽.毛./ 也腐烂在土.地.里
《沁园春·雪》表现的是诗人面对壮丽的雪景,所产生的豪迈激亢之情,感情基调是畅 快、豪迈。
3.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明确: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的无 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第 3 页 共 105 页
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 “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么像白象在奔跑?
,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黄河”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
1.朗读指导
(1) 学生听录音跟读, 注意读准字音。
(2) 方法指导:沉稳大气,注意停顿,语气一直为上扬,语速要缓慢,音要重,这样才能 体现出一代伟人的大气与豪迈。
(3) 注意朗读节奏。
北国 / 风光,千里 / 冰封,万里 / 雪飘,望 / 长城内外, 惟余 / 莽莽; 大河 / 上下,顿失 / 滔滔。 山舞 / 银蛇,原驰 / 蜡象, 欲与天公 / 试比高。 须晴日,看 / 红装素裹,分外 / 妖娆。
吹刮.(gu ā)
腐.烂 (f ǔ)
【嘶哑】声音沙哑。
【温柔】温和柔顺。
【汹涌】 ( 水 ) 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激怒】停止、停息。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 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明确:假如 / 我.是一只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