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诊断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教学诊断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
作者:卢仲贵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0年第04期
【摘要】本文阐明中职课堂教学质量诊断的工作内容、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内涵,分析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意义,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质量建设中应具备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个人发展等论述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质量意识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B-0009-03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中职课堂教学质量诊断的工作内容
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专业不断优化、课程频繁调整、生源质量堪忧,如何才能驾驭课程,上好每一堂课,成为中职教师面临的挑战。

自 2017 年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以来,各中职学校便开始以教学诊改为契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课堂教学的诊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诊断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

诊断教学内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1)是否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处理的结果是否合理;(2)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无增减教学内容,这种调整是否合理;(3)教学内容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4)教学内容的容量、难度是否适合教学对象,在计划的课时内能否完成教学。

(二)诊断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并始终围绕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诊断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教学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清晰;(2)教学目标制定
的依据是什么,常见的依据有课程标准、学情、教材等,还要考虑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对象;(3)在课堂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果依据上课情况生成新的教学目标,那么这目标是否合理。

(三)诊断课堂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教学实施策略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學对象的特点,又要考虑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诊断课堂教学实施,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1)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是否符合;(2)教师对知识的传递、引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教师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4)教师对学生是否采取有效认知指导与干预策略,以及课堂秩序管理策略等。

(四)诊断课堂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在此,主要是讨论教师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价值。

诊断课堂评价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教师用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是什么,如课堂提问、课内外作业、考试测验等,检测方式是否有效;(2)教师是否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反馈的评价信息,如学生回答提问、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学生上课时的表情;(3)教师对所获得的评价信息,如何给予反馈信息。

(五)诊断课堂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诊断课堂教学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预设了哪些教学资源,是否都已经用上;(2)教学资源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3)课堂上生成了哪些资源,如学生作品等,这些资源与教学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4)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拓展资源。

二、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内涵
2018 年,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专项督导工作》指出,中职学校要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

中职教师作为中职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其教学质量意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界定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内涵。

(一)课堂教学质量建设的主体意识。

教师主体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效果。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对教学质量有关键影响作用。

教师要身体力行,将教育理论、教材知识、专业技能内化吸收,并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创造。

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只有教师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质量建设的责任意识。

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体现在为人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

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工作中,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作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

教师是所在专业领域的专家、引领者,是课程教学直接参与者,承担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责任。

只有教师责任意识的增强,才能提升教师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意义
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与职能,但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情、教学内容,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达成教学目标。

诊断与改进的过程,对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脚点是“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体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载体。

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在开展教学诊改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学生进行诊断,其中包括教学内容容量、难度是否适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方法能否让学生学会知识点,教学策略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

对教学质量有高要求的教师,能够更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课堂,细致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研究,对教学有质量意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更有竞争力。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质量诊改,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实施、評价方式、教学资源五个维度进行。

教师在参与诊改的过程当中,主动去识别并判断教材是否选用得当,教学内容处理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是否符合学情;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策略能否取得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的方式是否合理,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资源的选用是否恰当,如何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

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诊改工作,就能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设计技巧以及课堂的掌控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长期以来,中职教师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较为普遍。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职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科研意识有待加强。

二是中职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从事相关科研工作较少,缺乏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

因此,在课堂教学诊改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客观的认识,从而根据诊断结果不断修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法并实施,然后反复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边研究一边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教师把这个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就能形成论文或课题,从而激发教师开展科研的热情。

(四)推动学校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是教师教学质量意识的觉醒,是学校变革内部治理方式的契机。

课堂教学诊断可激励和引发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书育人活动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能积极调动教师
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视学校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质量意识,落实教师主体责任。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上,落实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教学投入情况等,直接决定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教师对教学质量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以及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此,学校可以出台相关的制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监控。

例如,随堂听课、检查学生作业、抽查学生考核、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等。

通过过程性的考核以及结果评价,倒逼教师重视教学过程的改进。

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比赛等活动,通过集体探讨,让教师参与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共同寻求质量提升的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专业自主权。

(二)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以专业岗位分析为基础。

通过对专业岗位的全面分析,使教师把握培养对象的方向,形成以“岗位需求—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为主线的知识技能体系。

教师明确专业课程在任职岗位中的地位和作用后,就会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目标,贴合人才培养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在确定培养的专业岗位后,深入把握岗位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将岗位工作过程细分为不同的工作任务,以“任务”或“工作页”的方式,设定教学内容。

同时,以岗位的标准要求和考核学生,实现专业课程和职业标准对接。

(三)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开展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培养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类是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也在进行不断调整,教师的专业技术也要随之更新。

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是使“传道”的教师有道可传。

第二类是教学能力培训。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是让“授业”的教师掌握授的技巧。

第三类是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难题,因此要不断地分析、思考,以求解决。

而这也使人不断反思,反思也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掌握教学科研能力,教师就学会了“解”工作中“惑”的技巧。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并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使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快地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抓好常规管理工作,完善考核奖励机制。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要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教学计划管理。

开学第一周,要求所有科任教师提交本学期教学计划,以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

第二方面,教学过程管理。

对教师的考勤、教案与课件、上课与辅导、作业布置及批改等进行考核管理。

通过对教学过程管理,监控教学质量。

第三个方面,对教学成
果管理。

对优秀教案、课件、学生作业进行展评,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公开课。

通过对教学成果管理,跟教师要质量。

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态度、教学素质、教学与科研业绩、教学工作业绩,本学期教学情况等,要对之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

针对考核结果,学校对被考核教师做出提高薪酬、岗位晋升、聘任、培训等相关决定,并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

激励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津贴、工资、奖金等为形式的物质奖励;一种是以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为形式的精神激励;一种是以参培送培、技术职务晋升为形式的发展激励。

激励形式的灵活、规范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要建立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仅靠外部的诊改复核强制措施是不够的。

要从思想上、根本上提升中职教师的质量意识,使教师自觉地建立质量规则,进而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静.教学诊断与改进背景下教师教学质量意识内涵与作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1).
[2]曹晶,金家倩.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
[3]浦宙冰.课堂教诊改促进职校商贸专业教师发展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9(30).
(责编卢建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