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双减”的实施,以及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政策
背景下,素质教育被推向了话题中心。

而随着不同的艺术科目
纳入必考,素质教育也从“非刚需”走向了“刚需”,成为综合
评价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家长们必须重视的一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
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人才的创新能力成为
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因此,新课标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了重要的目标。

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
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找新的解决方
案。

这需要学生具备开放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
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是指
学生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
或解决方案。

这需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
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具备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
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学生具备坚韧的意志和自信心,在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了重要的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的教育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
过程的不同阶段。

心灵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学之根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
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
教学,才能内化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把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将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瑰宝,二其它含混晦涩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严肃的
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对终极价值和
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说人就不像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聚焦课堂变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双减”是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我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个体发展的选择与尝试,改被动式的“管、卡、压”到主动式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

教师的教,要从原有简单的知识传授过渡到“赋能驱动”,学生学习的动能,由外在“考试”的压力转化
成探索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内驱力。

过去我们的教学状态是: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素质轻素养、重技巧轻通法、重效率轻效益。

在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大班教学中,淡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

教师则是参照考纲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个会考试的“人才”。

而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新常态是:德育为先、素养为重、以生为本、多学少教、
能力素养并重。

让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在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实现。

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公民所必备的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满足自身发展、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的价值所在。

数学核心素养也是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
中体现。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以疑激思,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从数学的感知材料中揭示数形的本质
特征,确定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应该使学生对数学结论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分析思考问题时,不迷恋事物的表面现象,外在特征,要能够自觉地注意到事物的本质,要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

要能够从本质看问题,善于区分主要的、次要的,表面的、本质的。

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上挖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后,表面积怎么变化?学生思考后立即回答,表面积不变。

我要求学生不忙下结论,先画一画图或找一找模型,思考后再回答,学生通过画图思考并与同学讨论后发现,挖去的正方体的位置不同,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也不相同。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可以以疑激思,鼓
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洞察力。

二、以趣引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进行分
析和思考,善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而转换思考的角度、思路与方法。

将以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能将旧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中,从而自
己掌握新知识。

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让自己自学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回忆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它相似。

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将它们拓展到比的基本性质,不用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学生很快就把这几个性质融汇到了一起,并很好的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内驱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持久、最强烈的心里成份,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相互促进。

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维过程。

三、以标导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表现在思考数学问题时的灵敏程度,接触事物的实质快,思维效率高。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速度训练,并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这一些,主要来自高效的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时,教师应及时揭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导他们大胆提问。

课堂上不会发问,不敢发问的学生,不是思维敏捷的学生。

四、以动助做,发展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思维“潜
力”,独立地探索新的知识或解决某个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到发展,如果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所以教师
在课堂上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

比如:在教学
圆面积公式推导时,依据常理,学生在独立操作后,都能将圆转
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
圆的面积公式。

一般情况下,到此为此,圆面积公式就算推到出
来了。

而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除了让学生利用上述方法推导,还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经过自主操
作探究后,一个学生提出:我把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
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一结论的提出,同学们的思
维一下子松开了,纷纷寻求其他的方法。

很快又有许多学生推出
了将圆转化成三角形的方法。

还有的同学将圆剪开,拼成了一个
近似的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教师应为
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
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五、以议明理,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严格地估计思维材
料和精确地检查思维过程,随时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

对自己能
自我监控,对别人能正确评判。

英国大文学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集体讨论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教学中,建立良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讨论、争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

有道是:灯不挑不亮,理不辩不明,当学生逐步学会据理力争,批判自己和他人时,他的思维品质又有了新的飞跃。

总之,只有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学生。

只有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我们的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