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徽州板凳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研究
2021年1月第6卷 第1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徽州板凳龙的
活态传承研究
毛若远 王庆庆 王紫伟 韩 岩
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摘 要:徽州板凳龙的活态传承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
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徽州地区板凳龙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得出传承的困境为现代文化的冲击、缺乏传承教育、后继无人、场地设施及经费缺乏,
提出的策略为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加强文化教育、引导和培养年轻人、加
强场地设施建设、借用新媒体平台、与旅游结合发展。
关键词:板凳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1)1—0131—03
徽州板凳龙在黄山市徽州区、休宁县等一代广为流传,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板凳龙最初起源于宋代,每年元宵节舞板凳龙,寓意天龙保佑,驱邪去魔,五谷丰登。经过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舞板凳龙现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全民同乐的农村文娱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为了激发人们对徽州板凳龙文化的关注,促进徽州板凳龙的传承和保护。本研究主要挖掘徽州板凳龙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徽州板凳龙活态传承的策略,使徽州板凳龙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徽州板凳龙的活态传承困境
1� 1 现代文化发展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大量的现代化技术得到全面应用,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传统文化也受到了现代“时尚文化”的冲击,由于人们对“时尚文化”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冷漠”,进而导致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传承断层的现象。[1]
1� 2 缺乏传承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都缺乏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没有得到良好传承的现代文化思想下,人们也就越来越不重视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这是文化发展断层导致的不良后果,也是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减少的最根本原因。
1� 3 参与性减弱,后继无人的窘境
文化传承的缺失,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娱乐项目猛增,导致人们参与板凳龙活动的兴趣减弱。现在的年轻人手机是他们的必需品,大部分人的时间都在接触网络,没有时间去关注民俗文化的发展,更不会去练习板凳龙,导致在家的年轻人不愿意出来舞龙,不在家的又无法参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年轻人在外工作过年都不回家,有一些年轻人“逃离农村”在城市安家落户,导致人数不多的村落对于传承板凳龙变得更加困难。年轻人的“逃离”,传统制灯手艺和制灯人的大量缺失却又无人填补,从而导致徽州板凳龙出现后继无人的窘境。
1�4 场地设施、传承经费缺乏
徽州板凳龙表演的场地设施更新慢,久而久之这些得不到替换的设施就会老化,场地布局非常单调,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舞龙场地的安全防护做的不到
基金项目:(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SKHS2017B0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SK2017A0386;(2)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810375077;(3)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810375129;(4) 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910375016。
作者简介:毛若远(1998~),女,学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通讯作者:王庆庆(1990~),男 ,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131
位,给观赏者的人身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徽州板凳龙除了政府每年拨款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政府拨款资金有限,捐款和商演资金几乎没有,很难满足板凳龙的传承与发展。所以说,经费问题更是加大了板凳龙发展的困难。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徽州板凳龙的活态传承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定的关联,也都有其传播介质,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只要利用好其传播介质和非遗文化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实现良性发展。
2�1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
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意识。深入了解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通过观赏和阅读资料了解板凳龙的历史极其现状,呼吁人们保护与发展板凳龙,从民间的心灵寄托变成社会习俗,板凳龙文化牵连着徽州文化的血脉,使得本地人能够传承和发展板凳龙文化。 也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特别是本土居民,要有自觉传承本土文化的意识,使本土文化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自觉保护与传承。[2]
2�2 加强文化教育,编制教材教学
除了社会、家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徽州板凳龙传统文化,了解徽州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尝试将该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整理,然后编制成教材,学校可以开设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使徽州板凳龙文化可以在学校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2�3 引导和培养年轻人
学校教育要积极正确地引导与培养年轻一代对徽州板凳龙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激励新时代的青少年热爱并愿意主动传承该活动。继承前辈们的传统制灯手艺,并能够结合当今时代变化而与时俱进。徽州板凳龙传承的村落也要引导年轻人积极参与板凳龙的传承与发展建设中,大力引进邻村年轻人,为板凳龙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2�4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想要发展好板凳龙,场地设施必须完善,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此同时更多的开拓筹资的渠道,在大型表演活动之前,板凳龙会历经很久的排练,然而板凳龙排练起来对场地的需求比较大,加上有些动作难度大,危险性高,所以对场地安全性的要求也很高,所以需要足够的经费建设比较大的场地。
2�5 借用新媒体平台
利用现如今的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将板凳龙的艺术表演形式展现在广大网友面前,扩大板凳龙传统文化表演的的影响力、知名度;当地有关部门可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板凳龙表演活动,通过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好网络流量媒体,将板凳龙以及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给更多的人熟知,让传统艺术文化植根网络,在新时代焕发生机。[3]
2�6 与旅游结合发展
黄山市为全国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徽州板凳龙可以抓住机遇与旅游互动发展,振兴当地的经济。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和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
3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传统中最鲜活的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徽州板凳龙是区域性的文化,体现的是徽州人民的勤劳、奋进的品质,是徽州人民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生活纽带。为了解决徽州板凳龙传承面临的困境,就应该通过多种角度与方法促使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变化,从而达到徽州板凳龙的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段晓娟�重庆地区北泉板凳龙舞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刘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安仁板凳龙”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8(06):19-24�
[3]吴灵萍,蒋国强�社会转型视阈下徽州民俗体育发展态势与传承策略——基于右龙板凳龙的田野调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73-77�
On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Huizhou Bench Dragon in the View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ao Ruoyuan Wang Qingqing Wang Ziwei Han 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245041,China)
Abstract: The Living Heritage of the bench dragon in Huizhou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ench dragon in Huizhou� It concludes that the difficulties of inheritance are the impact of modern culture, the lack of inheritance education, the lack of successors, the lack of facilities and funds, the strategies are to 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onsciousness, to strengthen cultural education, to guide and train young peopl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enues and facilities, to borrow new media platform, and to combine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Keywords: Bench Drag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ving inheritance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