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探析
最早期的古典主义思想起源于欧洲,20世纪后期逐渐被中国文学家知晓,但是在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中,古典主义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一直处于边界或边缘的地位,中国有众多象征、写实主义的文学代表作品,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却非常少见,在我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古典主义首先在人文文学中被发现,逐渐将古典主义的思想潮流引入到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
一、古典主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形成于文学整合、重构的过程,是一种新型文学的再生思想,早期学衡派将文学中的古典主义重新构建,利用古典的因素衡量现代文学,同样反对文学中的情感因素和浪漫代表,推崇理性思考,同时将理性作为古典文学发展的标准,后期梁实秋的对文学的思想非常接近于古典主义,主张将文学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梁实秋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由于其在思想上具备稳定、规律的认识,促使其形成较为深化的古典主义思想,不论是新人文主义还是各种学派,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古典主义的发展中,都具备推进作用,逐渐形成古典主义特有的文学趋势[1]。
古典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文学思想点到面,偏到正的思想,但是古典主义思潮同样具备自身的特点和严谨性,例如:古典主义在表面上体现现代文学的传统特性,实质上却无处不在的表达着现代化的气息,在独立的文学中体现自由的思想。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
古典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备实质的体现,部分文学家将古典主义看做是独特的文学创作方法,逐步寻找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对此做以下分析:
1、现代文学中古典主义思潮的构建背景
现代文学中构建古典主义思潮的过程中,周作人和胡适虽然未正视古典主义的存在,但其对古典主义的思想恰好正面、客观的展示了古典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背景,其认为古典主义的发展是中国文学自然发展的结果,在中国现代的文学运行中,基本同属于文艺复兴,只是缺乏自觉性和实质的划分点,导致新、旧文学同期出现,而此时古典文学已经在现代文学中存在,仍旧没有被大众普遍接受,例如:胡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演说中,已经重点表明中国文学的理性变化,表示中国文学正在发生典范性的变化,逐渐代替传统、老旧的思想,而且暗示在新旧文学共存的转折时期,旧文学会逐渐被新文学代替[2]。
所以,胡适的思想虽未正面明确中国现代文学中古典文学的发展,也为提倡古典文学的思潮,但是实质上解析了古典文学发展的必然,为古典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际背景。
2、古典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成熟状态
由于京派文学的出现,推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走向成熟。
京派文学中,提倡和谐和理性,诠释古典主义的内涵,因为和谐是古典主义精神层面的表现,同样也是京派文学所追求的文学状态,针对京派文学进行研究,可发现其中大部分思想以及文学内涵与古典文学思潮存在关联性,古典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成熟发展中,作家孙犁更是推进现代文学的成熟,其创作的《耕堂杂文》偏重性的体现古典主义,文中强调了精神、人性与理念,最深层次的体现古典主义内涵。
所以,以作家孙犁为主要标志,表明古典主义思潮逐步确立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多体现古典主义思潮的作品被创造出来。
3、古典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基础奠定
古典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逐渐深化,后期现代文学的发展更是奠定古典主义的基础[3]。
例如:白春超在《古典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中提到古典主义思潮在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价值,综合观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对古典主义重新归纳,既体现古典主义的一脉相承,又体现古典主义现代化的特性,为古典主义现代化的理性发展提供方向,进而将古典主义中的感情因素与理性因素,放置在平衡发展的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现代文学家
对古典主义的正确认知。
结束语:
古典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不仅是一场文学运动,而且实质上展示了古典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古典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既是独立存在的,也展示了与其他文学思想的联系,维持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平衡,必须客观地面对古典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以及利用,多方认识古典主义,体现古典主义在文学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