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系统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开展双重预防机制质效提升行动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源头管控,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抓手,持续将防控重大风险、消除较大及以上安全隐患、杜绝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安全生产全业务、全链条、全过程系统化治理。
1.开展较大及以上隐患治理动态清零。
建立“清单式治理、分层分级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发布年度隐患治理清单,建立季度通报机制,公司主要负责人要每季带队对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
建立基建、技改、大修项目立项与隐患项目挂钩机制,推动隐患治理动态清零。
加强消防、后勤、物资等安全隐患排查,开展自查自纠和专项检查,加快老旧设备设施改造,指导用户侧隐患治理。
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梳理设备重点隐患治理清单,制定年度隐患治理工作方案,刚性推进重点隐患治理。
2.深化全面风险管控工作机制。
落实“全面评估、先降后控、动态管理”要求,建立健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发布、风险管控、风险更新、风险考核等标准化制度流程,全面建立各级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树,实现公司安全风险“全面晾晒、心中有数、清单管控、闭环管理”。
从电网、设备、作业、用户、环境等多维度全面分析辨识电网风险,加强全要素评估风险,建立风险辨识、预警、管控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层各级电网风险预警、作业施工方案、设备隐患控制、现场安全管控、违章问题认定等日常管理职责,针对性制定管控措施,协同落实管控措施,实现预警发布反馈的闭环管理。
针
对政府部门和风险涉及重要用户,规范开展风险报告和告知工作,编制风险报告单和告知单并履行好相应手续。
强化安全域风险管控场景应用,落实“年方式、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工作机制,保障电网和作业风险管控到位。
3.加强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
依托安委会加强双预机制运转评价考核,各专业部门每月分析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委会每季度听取汇报。
严格落实“专业部门到岗到位、领导干部督导履责”标准,公司主要领导每月到现场、到班组调研督导,公司主要领导每月不少于4-6天,五级电网和二级作业风险实行科级及以上干部全程同进同出。
建立风险管控、隐患排查责任倒查和激励约束机制,对设计建设前端遗留重大隐患、运行阶段存在重大风险未辨识、重大隐患未整改,按照责任事件处理;对有效发现重大风险、及时治理事故隐患的纳入公司特殊贡献奖并予以重奖快奖。
二、开展电网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坚持发展视角和问题导向,全面检视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影响安全发展的突出矛盾,坚持规划引领,前瞻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高质量规划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转型发展;围绕网架结构、系统稳定、配网供电、设备质量、防灾抗灾、消防安全等重点环节,开展安全治本行动,建设“气候弹性强、安全韧性强、调节柔性强、保障能力强”本质安全电网。
4.坚持转型期电网规划引领。
聚焦能源转型期新能源快速增长、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等新形势新挑战,深化转型期电网规划研究,推动源网荷储结构合理布局。
从规划源头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服务大型电源接网消纳和满足区域负荷
发展需求,着力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
加强规划力量建设,针对未来大规模风、光新能源电源接入电网,电网运行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由原受端型电网向送端型电网转变,配合省公司开展电网全电磁数字仿真平台建设及应用,开展电磁暂态仿真等培训,为电网发展规划提供支撑保障。
5.强化大电网运行控制提升。
深化系统特性分析、统筹电网方式修编,强化年度方式分析与2-3 年滚动分析、调度实时运行管控和“三道防线”建设,构建运行可控、安全消纳和故障防御的新型电力系统调度体系。
强化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管理,加强新能源涉网性能管理。
持续强化网安技防措施,网络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构建完成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
依托年度运行方式滚动分析,严格落实年度方式重点措施。
6.深化主设备全面质量管理。
深化变压器、GIS、海缆等主设备故障根因分析,深入挖掘设备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开展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提升、GIS防腐治理、海缆防外破等工作,全面提升主设备安全运行水平。
坚持“设备合理选型、状态精准评估、健康主动干预”,保障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落地应用。
完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将供应商质量评价结果纳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范畴,完善质量终身追溯机制,推动供应商、施工单位从源头提升工艺质量。
完善公司技术监督组织构架,建立技术专家库,加强专业技术把关和设备故障分析,强化全过程技术监督。
聚焦大型变压器绝缘故障、常规变压器短路损坏等重要隐患风险。
7.开展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总结历次抗击台风、洪涝、雨雪冰冻等灾害处置经验,完善公司防灾抗灾设
防标准,修订微地形、微气候以及风偏、覆冰、舞动、污闪等灾害分布基础资料,树立主动防御理念,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运维保障、应急处置等各环节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不发生责任性事件造成的倒塔断线、主要通道失去、县域及以上电网全停。
8.开展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力争通过三年行动,进一步压实消防安全管理单位主体责任、部门管理责任、安全监督责任,开展“六大场所”治本攻坚行动,动态掌控消防设施设备功能状态,提升消防安全投入、基层消防力量、监测预警能力、事故应急能力。
深化消防安全监督,推动消防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化解一批重大安全风险,整改一批较大及以上火灾隐患,培育一批有高度责任心的消防安全“明白人”,切实提高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夯实消防安全管理基础,持续提升消防本质安全水平。
三、开展保障人身安全攻坚行动
压紧压实各专业、各单位保人身安全主体责任,健全生产作业标准化、基建主动式安全管理等各专业领域人身安全管理体系,从设计、建设、运行等各环节加大保人身安全投入,提升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安全措施。
深入开展反违章斗争,针对性开展岗位安全培训,刚性执行“十不干”,坚决守牢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的安全底线。
9.开展生产标准化作业攻坚。
以防范生产人身事故、恶性误操作、误碰运行设备、保护“三误”等为重点,坚持“现场为王”,全面推行生产标准化作业。
深化数字化管控应用,持续完善“五级五控”风险防控体系。
压实“设备主人”履责,明确设备主人执行标准,严格落实安措“五个管控”,强化
基建改扩建现场履职,在现场勘察、风险辨识、方案审查、工作许可等环节严格把关,刚性执行“十不干”“十条禁令”“五必勘”“十不许可”等规定。
10.开展电网建设主动式安全管理攻坚行动。
坚持“抓住本质、解决本质、提升本质”导向,持续巩固创新电网建设安全管理模式,构建以“主动降风险、主动控过程、主动抓应急”为核心的电网建设主动式安全管理体系。
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质量管控分中心建设,做强做实管控分中心,将“评算核查判提跟”管控方法与管控分中心运作机制进一步融合,持续提升全过程风险管控能力。
深化工程前期风险压降机制,抓实作业单元安全管控,狠抓“8+2”工况(含海上作业)、“人机环管”等主动跟踪防控,巩固建设部负责人挂点机制,建立健全基建工程安全质量月度分析机制,以合理作业周期、充足资源投入保障安全。
11.开展保人身措施刚性执行攻坚。
全面梳理高空、临电、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分类制定保障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在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检修、高风险作业方案编制中明确人身安全技术措施,在设计、建设、运行等阶段充分考虑保障人身安全措施投入。
严格安全工器具配置、入网、检验管理,保证足额配置、质量合格。
12.开展反违章斗争攻坚。
坚持“重在现场”导向,强化“四个管住”“三全两覆盖”,聚焦现场人身安全,严防严重违章和重复违章,坚决杜绝突破“十不干”等“保命”守则,建立督查中心工作例会机制,健全反违章“日审核、周通报、月评价、季总结”机制。
针对春秋两季作业现场开展“十不干”反违章专项治理行动和重复性违章专项整治行动。
四、开展科技支撑保障提升行动
聚焦电网安全、生产实际、优势领域,开展异源融合的海底电缆故障检测方法、柔直电网直流断路器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大容量海上风电接入对高压海缆健康状态的影响及其动态评估技术、海缆一体化不等径结构与载流量提升技术等研究工作,攻坚科技难题。
13.实施装备升级和工艺工法提升。
加大设计源头创新力度,推进设计施工融合,在设计评审、施工图会审等关键环节开展设计创新评价,推动设计方案优化,确保设计成果达到“两个最”标准,即高风险作业数量最小化,机械化施工应用最大化。
聚焦基础开挖、索道运输、组塔架线、抽蓄施工等高风险作业,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机械化施工技术装备,推动作业方式逐步向“少人作业”“无人作业”转变。
加大创新工法推广应用,持续巩固各单位自选主题,省内推广更新的工法创新升级模式,完善机械化施工配套体系,在施工招标文件及合同中明确机械化施工要求,鼓励引导施工企业逐年提升机械化装备水平。
14.开展网络安全基层治理赋能安全生产。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状态感知,持续提升电网设备状态感知、主动预警、故障处置能力。
全面推进设备运维智能化、无人机巡检、一键顺控,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结合公安机关网络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及公司办公终端安全防护要求,持续开展各类办公终端安全隐患排查。
围绕公司内外网终端,深入排查桌管2.0、防病毒等公司统推安全防护软件安装使用情况,全面整治口令不合规、桌管和杀毒软件更新不及时、开启高危端口、感染恶意程序、违规外联、使用对拷线、违规制作/使用
安全U 盘、手机违规接入充电等情况。
深入开展数据安全问题隐患排查工作,对数据流转开展全流程监控,保证数据采集合法正当必要,数据开放共享履行审批手续,保证“明细数据不出中台”。
五、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
按照“规范、贯标、延伸”的脉络,推进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推动安装公司安全生产“同质化”管理、实施市外建设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推动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5.健全规范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结合“制度执规年”活动,强化规章制度刚性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各层级、各专业管理程序文件。
充分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意识,建立公司规章制度刚性执行配套文件,压实专业管理责任,将体系专业管理要求固化业务流程,把规章制度刚性执行作为衡量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的标准和外包队伍的准入门槛。
组织开展安全管理等级评价。
推进“数智体系”落地应用,优化数字风控卡功能,推进“两票一卡”功能融合,探索数智体系评价,高效支撑体系建设落地,实现基层减负。
16.健全安装公司安全管理机制。
开展安全管理贯标“三步走”行动,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优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生产承载力,加强省管产业自有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依法合规管理水平和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进一步落实“三化五严”各项要求,细化制定落地举措和评价标准,做好“三化五严”安全管理工作。
六、开展安全生产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适应公司和电网快速发展需要,加强生产一线人员配置,加大超高压人才储备和培养力度;强化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实操技能培训,持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建立与电网设备高资产、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安全生产队伍和外包队伍,实现外包队伍“一体化”管控。
17.强化安全生产队伍建设。
强化核心业务能力提升和尖刀班组建设,提高一线生产班组积极性。
将新入职毕业生优先补充至生产一线岗位,进一步补强一线生产班组力量。
持续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在各专业领域“一锤定音”专家人才。
聚焦公司主责主业,围绕班组人员装备补强、业务能力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输变配等班组全业务自主实施,确保班组核心业务“自己干”、“干得精”,常规业务和其他业务“干得了”、“管得住”。
确保自主实施覆盖设备检修业务类型与数量逐年递增,持续打造安全型、学习型、技能型、数字型班组。
18.开展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
健全全员安全培训制度,明确从领导干部到新入职员工等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频次、内容和标准,全面落实公司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针对班组长、“三种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建立“一岗一标”培训和认证机制,强化岗位适应性培训、实操技能培训,提升培训效果与针对性,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知识普考,提升所有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能力。
强化安全“保命”意识和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制定“有责任心的明白人”标准,严格工作考评,持续推动待遇向生产一线、优秀技能人才倾斜,激发人员内生动力和潜力。
19.健全外包队伍安全管理机制。
立足于外包队伍管理
现状,聚焦“控面、提质、优结构”,从“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开展外包队伍安全管理提升行动。
将“三化五严”安全管理与分包队伍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同质化”管理有效落地,促进分包队伍安全、技能素养提升。
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严格实施人员“双准入”和“四统一”管理,针对性制定核心分包队伍的培育标准,开展分包人员培训。
七、开展应急能力建设提升行动
树立主动应急理念,推动应急管理由事后处置向主动防御转变,持续加强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大应急队伍建设,优化应急装备,健全内外部联动机制,持续提升预警、保障、处置、指挥能力,打造反应迅速、处置有序、科学高效的“全天候、现代化”公司应急体系。
20.建立应急快速响应机制。
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完善提升行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重点示范性演练、极端灾害实战演练。
21.开展应急保障能力提升。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依托安装公司强化应急“抢修+救援”队伍,加快打造不同专业的应急抢修队伍,具备承担重大抢险救援任务能力。
加强应急“发电、照明、通信、排水”装备配备,提升关键领域抢修能力。
持续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物资跨区调配机制。
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和应急装备配置,提升公司应对重大灾害能力。
22.开展主动防御应急能力提升行动。
建立预警及时“吹哨”机制,细化先期处置流程,落实防灾措施、装备物资、人员力量灾前预置措施。
积极参与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及应用,开展重大事件情景构建和应用探索,推广
应用“智慧应急预案平台”。
优化应急物资定额和应急通信装备配置标准,提升关键领域抢修能力。
八、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落地行动
推动“责任心”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安全文化百千万星火工程,营造“我要安全、人人安全、公司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人人讲安全、公司保安全”。
23.开展安全文化引领赋能。
根据省市公司“责任心”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求,不断丰富安全文化实践活动和安全文化成果,创建一批“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个人、无违章现场”安全文化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安全文化穿透到基层一线、延伸至外包队伍。
九、开展安全监督管理提升行动
突出事前发力,构建高水平安全监督体系,持续在能力建设、手段延伸、提高效能上下功夫,加强风险分析研判、警示预警,抓规律、盯重点、严监督、控关键,全面提升监督体系履责能力。
24.构建高水平安全监督体系。
健全安全监督队伍,规范安全监督力量、安监机构配置,建强督查力量,推进安全督查中心实体化、标准化高效运转,推动将安全管理向基层末梢延伸。
加强安全监督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强化制度建设、风险防控、隐患整治、违章查处、应急处置、事故调查能力,提升精准监督和指导服务专业素养能力。
推进安监数智化赋能,深化应用企业中台安全域2.0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状态感知等技术,以数字化手段延伸安全监督触角。
25.建立科学安全评价考核体系。
以结果为导向、以过程
管控为抓手,持续健全安全评价考评体系,优化基层单位企业负责人安全工作考核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制度和安全奖惩实施办法。
加强重奖重罚、快奖激励,建立前置问责和责任倒查“两个机制”,强化安全履责评价,全过程追溯设计、招标、建设、运行、培训等各环节安全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