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参1、2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4、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5、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6、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二、判断题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
三、问答题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6、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7、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8、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9、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凝结。

二、判断并改错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改为: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三、问答题
1、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

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2、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
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3、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
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

塑料吸热慢,避免做
菜时烫伤。

4、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在夏天会感觉凉爽。

5、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
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
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9、(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12、(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7、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
(动植物生长)。

18、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
我掌握的科学方法
一、列举
1、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至少三个例子)
答: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
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2、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至少三个例子)
答:把海绵、饼干、砖头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二、简答
1、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
流动就形成了风。

2、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答: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
的气温。

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我的科学实践
1、设计实验证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名称: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材料:充气的气球
实验过程:
(1)用手压时有什么感受?再用力压感觉又怎样?
(2)、松开手后看见什么,怎样解释。

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有弹性。

2、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名称: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
(2)、把手分别放在*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那里。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3、设计实验研究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实验名称: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实验材料:火柴、同样大小的纸杯两个,细线若干、均匀的细木棍一根
实验过程:
(1)、将纸杯底部各打三个空,用细线固定在细木棍的两端。

(2)、在细木棍中间系上细线,调节细线是木棍保持平衡。

(3)、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4)、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4、设计实验研究冷热空气的对流
实验名称:冷热空气的对流
实验材料:水槽2个同样大小玻璃瓶2个香一根玻璃片2片,热水、冰块
实验过程:1、将一个水槽中放冰块,将另一个水槽中倒入热水。

2、将两个空玻璃瓶分别放入两个水槽中。

3、在热水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

4、将冷瓶到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

5、重复1、2、3步骤。

将有烟的热瓶到放在冷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

实验结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5、设计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6、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名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烧杯,细铁丝弯成梯状
实验过程:
1)安装蜡烛,使蜡烛分别居于烧杯的底部和中部。

2)、沿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比空气重。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
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热胀冷缩)。

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5、(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二、判断并改错。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6、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应改为“颜色深的物体比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快”
7、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8、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我学到的科学知识
1.___温度计___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2._____传导___、____对流____、____辐射____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__膨胀____;冷却时,体积会_收缩_____,这种现象叫做_热胀
冷缩______。

4.蒸发的快慢与____蒸发面积的大小____、___空气的流动____及____温度____有关。

5.热总是从____高温____处向___低温____处传递
6、腊受热会熔化成___液_____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___固____体。

7、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___水蒸气____,这种现象叫____蒸发___。

8、水蒸气遇____冷___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___凝结____。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___快___,散热___快___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
一、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2.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3.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4.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5.云就是水蒸气组成的(×)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___(1)_____
(1)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2)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3)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2.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是:___(1)_____
(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
3、深色物体升温(1),降温_(1);浅色物体升温_(2),降温(2)。

(1)快(2)慢
4.水(1)变成水蒸气,(2)变成冰。

水蒸气(2)变成水或冰。

冰(1)__变成水或水蒸气。

(1)受热(2)受冷
5、铁球加热后,体积会____(1)____
(1)变大(2)变小
6、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__(1)__
(1)热水(2)冷水
7、_(1)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1)黑(2)白
8、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2)_的热胀冷缩。

(1)固体(2)气体(3)液体
9、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_(3)_。

(1)0℃(2)0℃以上(3)0℃以下
我掌握的科学方法
一、列举
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2、大自然中水的化身
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二、简答
1、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3、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4、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答: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5、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我的科学实践
1、设计实验研究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名称: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架上,下部浸在热水中。

(2)、每隔两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当时的水温。

总结降温规律。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先快后慢
2、设计实验研究热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任选其一)
实验名称:热在固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酒精灯、金属勺、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在金属勺前端、中间、后端分别点上蜡,等其凝固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勺,用酒精灯在前端加热,观察现象蜡的熔化情形
实验结论: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实验名称:热在液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烧杯、茶叶末
实验过程:
(1)把三脚架放在酒精灯上,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

(2)、点燃酒精灯,把茶叶末放入水中加热,观察茶叶末的运动
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

3、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利用有和水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材料:水、油、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烧杯2个、石棉网2个、火柴、温度计2个
实验过程:
(1)、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2)、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六分钟
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5、设计实验研究雨的成因
实验名称:雨的成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水
实验过程:
(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24)分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

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4、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6、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7、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8、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二、判断题。

(12分)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2、我们可以用面向太阳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

(√)
3、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4、光线从两种透明物体之间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5、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6、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
三、选择题:(18分)
1、牛顿通过(1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①三棱镜②凹透镜③凸透镜④平面镜
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2 )正确。

①铅笔向上折②铅笔向下折③铅笔变细了④铅笔变长了
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B )
A. 白光
B. 绿光
C. 红光
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C )
A、S形
B、曲线
C、直线
5、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C )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C、E )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
D、蜡烛
E、萤火虫
四、问答题:(18分)
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
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3、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五、画图题。

(12分)
1 .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本题学生自己画图进行解释
2 .怎样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

六、实验题:(16分)
1、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2、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注:实验题的答案为参考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2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