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2-21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2)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有:北宋的、南宋的、元朝的。
2.在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其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它形成于。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等,在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宋代称春节为。
6.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代表作是悲剧《》。
7.“元曲四大家”,是指、、、。
8.史学名著《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这是一部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到共1300多年的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2. 活字印刷术之前,我国在时期发明了印刷术。
元代科学家
发明了。
3.《梦溪笔谈》是由北宋科学家编写的一部科学著作,此书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4.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
比较发达。
元朝时,海上进入鼎盛时期。
5.《马可·波罗行纪》是由意大利人所写,他在时代来到中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1)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 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他就是。
2.强化皇权措施:
1、在地方,取消,设立“”;分封,监控地方。
2、在中央,废除制度和,提升六部职权,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
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掌军权。
司法上:为监视官民,朱元璋时设立,明成祖时成立,这两个机构合称“”。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科举考试只在范围内命题,文章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即八股取士。
3.科举考试中,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为标准。
4.在农业上,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
、等。
5.手工业上,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全国制瓷中心是。
6. 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另外,出现了有名的,如山西的、安徽的。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事件)
(1)条件:明朝经济,国力,成为当时世界上的。
(2)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同时也为了交换海外奇珍。
(3)郑和下西洋在位的皇帝是,时间是至年。
(4)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5)影响:①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
②郑和远航,
增进了中外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贡献。
2.戚继光抗倭
(1)背景:倭寇出现于,明中期成为东南沿海的祸害(倭患)。
(2)组建“戚家军”,1561年,在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地区的倭寇,后进入、地区,解除了东南沿海的祸患。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2.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明长城东起、西至,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3.明长城处于北方地区与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
交往的纽带。
4.明朝北京城是在的基础上修建的,修建时在位的皇帝是,从年至年历时15年修建,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5.明北京城由、、和组成,其核心是。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字形,以中轴线对称展开。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李自成起义的背景:,,阶级矛盾尖锐。
2.李自成起义的口号是“”,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建立政权,国号。
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3.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改女真为。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
1644年,明军将领降清,清军入关,李自成受夹击,最后失败。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朝末年,出兵侵占台湾,1661至1662年,率军收复台湾,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
2. 年,清军入台。
年,清朝设,隶属福建省。
年,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 皇帝赐达赖五世“”的封号。
皇帝赐班禅五世“”的封号。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5.1793年,清朝颁布《》29条,标志着对西藏行使主权达到了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6.清朝明确规定:代表朝廷,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与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批准。
7. 时,英国殖民者试图破坏西藏与朝廷关系,班禅六世不为所动。
8.康熙时,平定了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叛乱。
后来清朝设置,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9.清朝疆域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大力推行
政策。
清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末年,耕地面积比明鼎盛时增加了近3亿亩。
2.水利方面,对、等大河以及进行治理,还修建了堤坝、渠堰、海塘等。
粮食种植方面,改进,改良,推广、等高产作物。
经济作物种植也有较大发展。
3.手工业方面,清前期,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4.清前期的商业形成了由、、
和,组成的商业网。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到乾隆时在全国各地开设“”。
5.清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增长,康熙时,人口达到1.5亿,乾隆末年,人口发展到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3。
6.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②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社会压力增大,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2)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会议作出的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到康熙时,设立,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2. 时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为,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组成,它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
3.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时期被撤销。
4. 三朝,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在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
5.文字狱的危害:(1)造成了社会,摧残了;(2)禁锢了人们的,阻碍了思想、学术的。
6.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的目的是:。
其政策
(1)大力提倡,整理文献、编纂书籍;(2)对进行全面检查,销毁禁书。
附:历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7.(1)官僚体制日益腐败;(2)军队腐败之风蔓延;(3)官僚机构臃肿,出现财政危机;(4)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1)原因:①清统治者认为天朝,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担心国家受到侵犯;③惧怕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
(2)措施表现:①时期,颁布“”,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②对出口的和出海船只的作出严格限制;③1757年,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作为通商口岸,并由“”统一经营。
(3)影响:①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②危害: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红楼梦》原名《》,创作了前80回,续写了后40回。
它是一部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思想性强的长篇小说,在乾隆晚期排印面世。
其社会意义是: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昆曲,在明朝时成熟,代表作有汤显祖的《》,在清前期达到顶峰,代表作有创作的《》、创作的《》。
清中期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3.1790年,四大徽班到献艺,后来徽调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新的剧种“”,以后就被称为“京剧”。
京剧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