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德以德育人——浅谈劳动教育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劳育德以德育人——浅谈劳动教育中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渴望孩子能够获得全方位的进步与成长。
特别是在物质文明丰富的时代条件下,教师与家长愈来愈关注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道德品质。
对此,身为小学教师,应主动了解德育与劳育的内容,结合学生发展,判断德育与劳育的实施意义,进而探析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途径,推动小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而本文将从以德育人视角下出发,对劳动教育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进行一番详细地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以德育人;劳动教育;道德品质
德育教育以及劳动教育都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而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可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更大程度上发挥德育与劳育的育人价值,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
对此,小学教师应有对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充分研究,以具体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有效策略实现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目标。
一、德育与劳育的内容及意义
在五育并举政策中,德育是首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德育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劳育属于五育并举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加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师的教学思想当中,劳动教育也逐渐成为小
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作为五育并举政策中的首要内容,同劳育的
融合更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在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教师既要有对劳动课程内容的充分了解,也要考虑到学生本身,对学生的学习与
成长做综合分析,从而探析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多方面进步与发展。
以下几点,
则是本人结合自身从教实践,对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途径所作出的具
体论述:
(一)主题班会中渗透
主题班会是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各学段都在定期开展的活动,是围绕一个或者
多个主题展开的。
为在劳动教育中实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目标,教师可利用自
身主导者的身份,开展“双主题”的班会活动,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发言的机会,
激发学生参与集体管理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是研究解决班级中各种问题的
一份子,从而充分践行生本教育理念,在帮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的同时,提高学
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优化小学主题班会活动质量。
比如,在以“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从
教室卫生着手,对学生说道:“大家看看咱们的教室环境怎么样?是不是有干净、整洁、舒适的感觉。
”于是便对值日生进行了表扬,使学生认识到教室的环境是
自己用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然后,教师可
就学生身上所穿干净、整洁的衣服,美味、可口的食物,宽阔、平坦的马路为议题,将学生划分成小组,交流这些现象背后的劳动者,思考如果这些劳动者停止
了劳动,我们的生活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之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欣赏《劳动
者之歌》,渗透尊重劳动者的德育教育,以期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最后,
教师可总结班会活动内容,期望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劳动现象,同学之间共同分享
劳动的故事,将劳动观念不断深化到自身心中,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出自己的劳动
能力,体现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样,通过开展“双主题”班会活动,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点燃了
学生热爱劳动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道德品质,有效
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以德育人视角下充分优化了小学主题班会活动质量。
(二)道法学科中指导
道法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小学课程
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分析,其中也有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
对此,教师应重视道法学科的价值,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教学策略,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渗透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
的劳动观念以及道德品质,在推动小学劳动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大大提
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比如,为实现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借助部编
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中《这些事我来做》展开育人活动。
经对这节课的深入
分析,可以判断三维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掌握做家
务活的技能,懂得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
德育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
识和情感,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活动导入阶段,教师可采取亲和的口吻对学生说道:“大家有没有在家里为
父母做过家务呀?都做过什么呢?”于是予以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希望学生谈
一谈自己在家中所做过的家务,以及做完家务后的感受。
然后,教师可简单对学
生的交流做出小结:“其实在大家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劳动能力,也帮助父母减轻了负担,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些家
务活呢?”由此增强了学生的认同感。
之后,教师可针对一些受父母宠溺度较深
的孩子,对其说道:“你们觉得父母为什么不愿意让我们做家务活呢?”使学生
了解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担心关切之情,激发了学生尽力料理自己生活,主动分担
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责任感。
最后,教师可对学生说道:“希望大家能够用恰
当的方式和家长沟通,争取自理自立、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
这样,借助道法学科,引导学生学习关于家务活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教
育效果。
又结合亲子之间的感情,渗透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德育教育,增强了
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最终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质量的提升增添了助力,更在劳动教育中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生活实践中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实践
者的高度认可。
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学生必须要有实践的机会,才能够真正意义
上提升劳动能力。
对此,教师应将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学生
设计劳动任务,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劳动能力,从而基于学生的具体表现渗
透德育教育,在小学劳动教育中达到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以“珍惜粮食”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首先,教师可先从
生活实践出发,对学生说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
在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的时代之下,‘节约’这个词汇是不是被很多人淡忘了?”从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阅读了一些名人节约粮食的事例,如毛主席在经济困难时期,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然后,教师可
组织学生模拟生活实践,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种植粮食、饲养牲畜的视频,让学
生在直观情境之下充分感悟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产生深切的感触。
进而设计劳
动任务,为学生提供工具,让学生模拟劳动者种植粮食的过程,再结合小学生的
身心特点,安排学生表演吃饭过程。
之后,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渗透珍惜粮食
的德育教育,希望学生以实际行动做到适量订餐的道德品质,保证能够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最后,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数据,让学生能够明白地球资源迅
速减少的危机,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产生劳动观念,并形成节约的道德品质。
这样,结合生活实践展开劳动教育,指导学生于实践过程中学习劳动技能,
发展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基于以德育人的视角促进了学生的
全面发展,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相融合的教
育理念。
(四)微课视频中感悟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背景下,微课视频在课堂上的应用愈来愈频繁。
为在
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教师也可利用微课视频,播放有关于劳动的视频
画面,在基于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合作学习的要求,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谈论观看
微课视频的感受,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环境,进而对学生强调视频中人
们的劳动表现,渗透劳动观念,指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从而优化小学劳动教育效果。
比如,在以“公益劳动”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次课的主要目的是帮
助学生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公益劳动的素质,使学生形成乐
于助人的思想品质,助力学生养成热爱劳动良好习惯。
首先,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播放《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以形象、直观的
画面触动学生的情感,初步培养了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
然后,教师可将
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探讨交流劳动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谈一谈自己
的感悟。
进而结合一些具体的公益劳动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幸福的生活是需要劳
动创造的,没有劳动,社会不会得到发展;没有劳动,将不会再有人类。
之后,
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学习环境,想办法让自己的学习环境更加整洁、卫生,从而予以了学生自由劳动的时间,希望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是否珍惜劳动成果体
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最后,教师可利用达芬奇的名言“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作为结语。
这样,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展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集中了学生的学习精神,使学生了解到了公益劳动的价值,进而令学生懂得了一切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大大优化了劳动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可助力学生以高素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当充分认识到德
育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后育人价值,创新更多如开展主题班会、借助道法学科、
展开生活实践、播放微课视频等有效教学策略,实现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目标,助力学生成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参考文献:
[1]李云霞.劳动教育促进德育在中小学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秦安县第一
小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01):87-90.
[2]林鹏,王雅丽.政策变迁视角下德育课程融合劳动教育的轨迹、省思与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6):42-46.
[3]代文.依托劳动教育践行儿童德育渗透――对小学劳动课程中德育活动模式的策略性构建[J].名师在线,2022(22):69-71.
[4]罗秋红.劳动教育拓展校园生活新空间[J].当代贵州,2022(20):14-15.
[5]赵兴波.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德育教学的整合研究[J].教书育人,2021(0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