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023.7
病虫害防治期间,应尽可能优先选用物理防治手段和生物防治手段,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化学药物和试剂的使用,若无法避免对化学试剂的应用,也要尽可能选择毒害作用更小的化学药剂,并严格进行化学药剂喷洒量的管控。

在此期间,要确保小麦收获前一个月内不能采用任何化学药剂,避免作物中出现化学残留,对小麦作物产生的负面影响。

3.2 田间施肥管理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合理应用施肥手段,不仅能实现小麦长势提升,还能提高小麦整体抗倒伏能力,是实现绿色小麦产量与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虽然种植人员在小麦播种期间已经增加了基肥的使用,目的在于对土壤整体养分予以改善,但小麦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的养分需求也会出现明显变化。

所以,在小麦中后期生长阶段,种植人员也应按照不同养分需求,及时调整施肥方案和工作计划。

在种植过程中,土壤条件差异,可选择不同的施肥措施,从而实现对土壤环境的改善。

因此,在种植期间也要积
极进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使用,确保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

在有机肥使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应根据小麦生长需求,适当添加磷肥,确保小麦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抗旱能力得到稳定提升。

在对小麦进行种植期间,如果麦苗本身出现叶片发黄或生长缓慢问题,要及时进行越冬返青肥的施加,在此期间以尿素肥为主,并科学调整尿素肥用量,确保返青阶段的绿色小麦能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实现长势整体的稳定性。

此外,绿色小麦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在此期间也可以适当添加生物微肥,确保小麦穗数和粒重的提升。

3.3 除草管理
在小麦种植期间,大部分杂草的生命力更强,如果不积极进行处理,很可能会对小麦生长空间进行占用,甚至造成小麦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良问题,不利于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提升。

当前,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中主要采取轮作
手段进行杂草控制。

为保证绿色技术全面推广,不建议在除草期间大量使用除草剂,但传统的人工除草存在明显弊端,不仅效率低下,且小麦植株的正常生长也会受到一定干扰。

特别是在大规模种植期间,人工除草并不能获取理想效果。

所以,在除草阶段应积极选用一些无害化药物进行人工除草配合,在全面提升杂草清除率的同时,有效降低药物对作物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小麦种植行业发展期间,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进不仅带动了粮食安全发展,还能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振兴与发展。

因此,地区农业部门更应加强对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配合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案期间,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为绿色小麦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李瑞雪(1995-),女,本科,初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小麦绿色种植。

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王小彬
(四川省西充县仁和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西充 637200)
摘要:稻水象甲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虫害,为保障水稻产量,应以稻水象甲生长习性为依据做好针对性防治工作。

基于此,本文为增强本次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技术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结合西充县地区情况展开讨论,分析了水稻稻水象甲虫害生长习性及危害特征,为稻水象甲防治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依据,进一步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三个角度提出水稻稻水象甲虫害的防治策略,旨在借助不同防治手段遏制水稻稻水象甲虫害的发生,以此保障当地水稻产量。

关键词: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稻水象甲幼虫、成虫均可危害水稻生长,若防治不当则会造成水稻大幅减产,因此,自水稻稻水象甲虫害发生以来,地方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视。

虫害防治工作应根据水稻稻水象甲生长习性及危害特征进行确定,并综合性应用多种防治手段,以此方可有效遏制稻水象甲的传播,为水稻种植产业保驾护航。

1 水稻稻水象甲虫害生长习性及危害特征
1.1 生长习性
结合西充县地区来看,稻水象甲虫害1年1代,越冬场地为水稻田周边的稻茬、杂草、田埂、
 112023.7
浅土层,且越冬场地多具备向阳背阴特征。

稻水象甲完成越冬后,于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活动,此时日平均气温处于10℃以上,为稻水象甲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条件,待日平均气温达到15℃后,稻水象甲开始取食,啃食水稻田周边。

进入4月中旬后,早稻秧田完成揭膜,而稻水象甲则逐步迁入稻田内,早稻于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稻水象甲随之进入本田,并于5月下旬完成迁飞。

稻水象甲于5月上旬开始产卵,此时进入卵盛期,并逐步出现稻水象甲幼虫,幼虫数量规模于6月上中旬达到峰期。

1代幼虫从6月中旬开始成长为1代成虫,成虫数量规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时间段内攀升。

完成羽化的稻水象甲成虫迁入阴凉湿地取食,随后进入滞育阶段,于9月步入越冬阶段。

1.2 危害特征
根据西充县地区水稻稻水象甲虫害表现来看,其具有传播快、适应性强的特征。

西充县水稻稻水象甲虫害最早见于2012年,通过跨区栽秧、跨区收割、集中育秧、集中灌水等方式快速传播至整个县域范围,现已成为危害西充县水稻产量的重大虫害。

稻水象甲对各类恶劣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一旦遭遇恶劣环境,稻水象甲将会进入“冬眠”状态,停止取食,当外部环境相对适宜后,则会脱离“冬眠”状态而苏醒。

此外,稻水象甲若遭遇天敌,可进入长达数分钟的假死状态,用于躲避假死,且雌虫无需交配即可产卵,年产卵量较多,加剧了稻水象甲的传播扩散。

从稻水象甲危害形式角度来看,稻水象甲幼虫与成虫均可对水稻造成危害,幼虫取食水稻根系,而成虫取食水稻嫩叶,其中幼虫危害程度大于成虫。

稻水象甲成虫在生长发育期间钻入泥土或水内,蛀食稻根,严重影响水稻正常发育,严重时则会出现
秧苗黄化枯萎现象,随后整株死亡。

稻水象甲成虫啃食水稻幼叶,啃食后产生长条状白斑,阻碍水稻光合作用的进行,继而降低水稻产量。

由此可见稻水象甲对水稻的危害较大,若防治不当,则会减产10%~20%,严重时甚至可达40%~50%。

2 水稻稻水象甲虫害防治措施
2.1 物理防治技术
采用物理防治技术遏制水稻稻水象甲时,可采用农业防治手段降低稻水象甲虫害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水稻选种时优先选用抗虫品种,栽植健壮秧苗,或应用棚栽方式种植水稻,借助大棚结构对水稻形成保护。

此外,在水稻农业种植期间做好稻水象甲的监测工作,基于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完成水稻收割后及时清除稻茬、稻草、杂草,摧毁害虫越冬场所,采用该方式减少虫害数量。

稻水象甲具有较强趋光性,对于日光灯、白炽灯等光照较为敏感,因此,可基于稻水象甲的趋光性特征,借助LED 灯、频振灯、日光灯、黑光灯构建光源进行诱捕,以此良好防治水稻稻水象甲。

2.2 化学防治技术
于水稻移栽前进行叶面喷药,借助化学药物灭杀稻水象甲成虫,缓解本田防治压力;待稻水象甲进入越冬阶段后进行喷药,通过该方式遏制稻水象甲的产卵量;当稻水象甲孵化幼虫后,可撒施化学毒土或颗粒剂,灭杀幼虫,以此起到良好防治效果;当幼虫发育为成虫后,于高峰期再次喷施化学药剂。

在生态环保理念指导下,应优先选用低毒、高效化学药剂,不可选用危害自然生态的药剂。

结合稻水象甲生长习性来看,成虫多采取叶面喷雾的形式进行防治,而幼虫则应用撒施药剂的方式进行灭杀。

总结以往经验,可选用“吡虫啉+毒死蜱”“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的化学药剂组合进行叶面喷雾,采用该方式防治稻水象甲成虫,而对于稻水象甲幼虫,则可撒施毒死蜱、二嗪磷进行防治。

此外,为避免撒施剂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稻田内若养殖鱼、鸭,则不适用该防治方式。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技术具有绿色生态优势,故在防治水稻稻水象甲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优先选用生物防治技术。

对水稻稻水象甲生态防治技术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第一,投放鸭苗。

水稻移栽至本田10天后可按照225~300只/公顷的规格投放15日龄鸭苗,用于完善水稻生态,借助稻鸭共育模式防治稻水象甲。

第二,保护天敌。

水稻种植区域应有意识地保护稻水象甲天敌,如螳螂、青蛙、蜻蜓、蜘蛛等,借助生物天敌遏制稻水象甲的传播扩散。

第三,种子处理。

采用生物制剂处理水稻种子,于水稻播种之前,运用500倍液的绿僵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克)均匀拌种,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完成拌种后晾晒,后用于播种即可。

第四,秧苗处理。

水稻秧苗移栽之前,运用500倍液绿僵菌油悬浮剂(80亿孢子/克)持续浸泡秧苗根系30分钟,完成浸泡处理后进行栽植。

第五,秧田防治。

运用生物制剂代替传统化学药剂,于秧田揭膜后喷施生物制剂,于移栽之前浸泡根系,采用带药移栽的形式防治越冬成虫。

在此期间所应用的生物制剂主要为绿僵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克),防治时按照300~450克/公顷的规格进行喷施,或应用绿僵菌油悬浮剂(100亿孢子/毫升),按照3750~7500毫升/公顷的规格防治处理。

此外,还可运用500倍液的印楝素(0.3%),采用浇施方式防治稻水象甲。

第六,本田防治。

当水稻秧苗移栽至本田区域后,可采用喷雾防治形式遏制稻水象甲,于5月上中旬喷施生物制剂,用
 122023.7
于灭杀越冬成虫,于6月上中旬喷施生物制剂,以此遏制新生代稻水象甲。

在此期间,可选用广谱绿僵菌油悬浮剂(100亿孢子/毫升),按照3750~7500毫升/公顷的规格进行喷施防治,或按照900毫升/公顷的规格喷施鱼藤酮乳油(7.5%)。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稻水象甲能够对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轻则10%,重则40%~50%,为保障水稻产量,必须重视稻水象甲虫害的防治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可利用稻水象甲趋光性进行物理诱捕,通过农业田间管理措
施遏制稻水象甲虫害的发生,并可科学借助各类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此外,在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指导下,应借助多元化生物手段防治稻水象甲,以此确保稻水象
甲防治效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席帮超
(贵州省桐梓县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 桐梓 563200)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在近几年做了战略性结构调整,以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本文以贵州地区为例,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浅议,贵州地区虽然处于亚热带季风区,但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显著限制了当地农业发展,当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山且陡峭,农业用地面积小且不集中,难以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当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因此,当地农业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农业技术推广相对困难。

为了进一步推动当地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利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打造专属于当地的品牌农业,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农业发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种作物,种植面积十分广阔。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积极寻求政策支持,申请农业专项活动资金,整合当地的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以贵州山区为例的农业发展现状还需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灌溉条件。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原理
1.1 合理配置作物种植空间大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产物,当前的农业经济中,大豆产量缺口大,对我国的粮油安全具有明显影响。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套作中交替轮作的种植模式不仅能够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够合理配置种植空间。

大豆和玉米生产季节重叠,但是植株高度和根系分布上有较大差异,两种作物同时种植,高低配置,不仅能够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提高作物产量。

带状复合种植这种新型的种植模式符合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条件,贵州地区农业用地面积十分有限,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粮食的产量长期以来得不到显著增产,农田水利实施等不够完善,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特殊的地形特点需要采用特殊的种植模式,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全新的探索,为推动贵州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1.2 充分利用光热能源贵州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光照资源丰富,但是当地的喀斯特地貌面积达到73%以上,加上经济水平上涨速度慢,尽管地跨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完全,没有对水系进行充分的应用,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敏感度高,非常脆弱。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对大豆和玉米作物的生长空间进行了优化,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以及光热能源。

受当地生态环境的限制,农作物产出指数较低,东南地区可实现一年三熟,但是西南地区仅可实现一年两熟,利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不同作物套种的方式,实现了一年三熟的农业发展目标。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推进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1.3 提高作物商品价值鲜食玉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物,在种植过程中,可根据当地的水土状况选择合适的玉米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