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 开始。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 表现在三个方面: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6年底,96.3﹪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在稳 定中完成了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的历史性转变;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 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简单划一,在很长时期 遗留了很多问题。
六、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底完成
七、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
• 马克思、恩格斯最初设想,苏联未实现。
• 方式:核算资产总额,公私合营分得利润, 付给资本家薪水、利息。 •安排。特点:有偿赎买、工作职位安排、政治地位
八、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 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中国完成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参考文献:
米鸿才等编著,《合作社发展简史》,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年。
2、农业合作的三种组织形式: 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高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
–初级社:土地、牲畜、大农具私有,在此 基础上,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实行土地分 红、按劳分配。
–高级社: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 有,实行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3、农业合作社的评价
五、农业合作化运动
1、背景:
A、土地改革后,农村中开始出现贫富分化, 党和政府领导农民互助合作,农村中普遍成立了 互助组。
B、毛泽东提出农业合作社的构想。
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 工业阶段(依靠工场分工形成新生产力),那么中国的合作社, 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动摇私有制基础, 也是可行的。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 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五计划”中的零的突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 机制造厂;北京电子管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 康藏、新藏公路。
三、工业化任务和发展道路
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是成 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四、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过渡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一五计划”:1953―1957)同时 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