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学语言“陌生化”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学语⾔“陌⽣化”资料汇编
原⽂地址:⽂学语⾔“陌⽣化”资料汇编作者:向若轩
“陌⽣化”⽂学语⾔的美之所在
作者:⽥⽂强
“陌⽣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领军⼈物为什克罗夫斯基。

其观点认为⽂学语⾔是⽇常语⾔陌⽣化的结果,是“⽂学性”的具体体现,甚⾄认为⽂学的“⽂学性”只存在于这种艺术处理过的语⾔中。

这种⽂学性就是陌⽣化语⾔本⾝的看法,显然有些⽚⾯。

但他们对陌⽣化语⾔艺术表现⼒的强调,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为,陌⽣化语⾔与⽇常语⾔不同,它以反常的形式出现,能产⽣出特别的美学效果。

⼀、“陌⽣化”:审美的⼀个基本原则
⽂学是语⾔的艺术,语⾔何以能使⽂学成为⽂学,俄国形式主义者说是语⾔美使之然,并提出“⽂学研究的主题不是笼统的⽂学,⽽是‘⽂学性’,就是使⼀部作品成为⽂学的东西。

”这⾥的“⽂学性”就是指语⾔的审美功能,它与“陌⽣化”原则密切相关。

例“斜阳在那⼝⼤鱼缸边/爬着,看见⼀只⽕红的鱼/吞⼀粒灰⾊的⼩⽯⼦。

”(90后作者⾼粲)这句诗美在叙述⾓度的新奇,⽤鱼的视⾓来看太阳。

太阳爬在鱼缸边。

并且透过缸⾥的⽔太阳成了⼩⽯⼦。

这样把现实中的太阳“异化”,好象从来没有见过,这就是“陌⽣化”⼿法。

如果我们照直说,斜阳照在鱼缸,⼩鱼变成了红⾊,就没有这种新颖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这种把⽇常⽣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种偏离或反常⽅式表达出来,从⽽引起⼈们注意的⼿法,就是“陌⽣化”。

在美学理论中⼜叫“距离产⽣美”,⽤于此种⼿法的语⾔我们称为陌⽣化语⾔,即⽂学性语⾔。

陌⽣化为什么会产⽣美?对此英国著名诗⼈柯勒律治解释说:给⽇常事物以新奇的魅⼒,通过唤起⼈们对习惯的⿇⽊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的事物,以激起⼀种类似超⾃然的感觉;世界本是⼀个取之不尽、⽤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睹、听若罔闻,虽有⼼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

对“陌⽣化”原则的表述,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界定为“间离效果”,⽽中国在审美理念中则是“化腐朽为神奇”,意思都是强调美是⼀种不同凡俗的陌⽣的东西。

⼆、⽂学语⾔陌⽣化的审美特征
陌⽣化理论对⽂学审美有着重要意义。

就⽂学语⾔的“⾃主性”特点看,其陌⽣化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语⾔意象的可感性、语⾔组合的超常性、语⾔体验的新奇性等⽅⾯。

1、语⾔意象的可感性
审美对象总是依存于感性之中。

⽂学语⾔的可感性⾸先来⾃对语符的直觉,接受者通过对语符的视觉直观,产⽣感性的审美效应。

因此,陌⽣化语⾔⼗分重视⽂学语⾔的直观可感,较为常见的⼿法就是,在描写⼀个事物时,不⽤指称、识别的⽅法,⽽⽤⼀种⾮指称。

仿佛是第⼀次见到这事物⽽不得不进⾏描写的⽅法。

什克洛夫斯基举例说:“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的陌⽣化的⼿法,就是他不直呼事物的名称,⽽是描绘事物,仿佛他第⼀次见到这种事物⼀样;他对待每⼀事件都仿佛是第⼀次发⽣的事件;⽽且他在描写事物时,不是使⽤⼀般⽤于这⼀事物各个部分的名称,⽽是借⽤描写其它事物相应部分所使⽤的词。

”这种⾮指称性、⾮识别性的对事物原本形态的描写⽅式,在⽂学作家那⾥称为是可以“看”的语⾔,“在⽂学创作活动中,⽂学家始终没有放弃⾃⼰的‘看’,没有放弃语⾔的这⼀原始特点。

”“他能够‘看到’他写的⼀切,他就是‘看着写的’”。

这种可以‘看’的语⾔,就是⼀种最原始的直接状态的语⾔,它保存了诗意的原初本性,因⽽,也最能体现⽂学语⾔的形象性特征。

如厨师的菜谱中⼀碟凉菜,两个去壳的松花⽪蛋被称为“⼩⼆⿊结婚”;⼀个冷盘,被切碎的猪⽿朵和猪⾆头被叫作“悄悄话”。

这些颇有“⽂学性”的菜名,因其⽣动的能指使其充满了审美趣味,使我们暂时忘掉了由所指引起的⾷欲感。

品味这有意味的菜名,可视可感的语⾔意象直奔眼底。

它充满了⽣活情趣,令⼈忍俊不禁,使⼈⽿⽬⼀新,印象深刻。

这说明,正是⾮指称性语⾔对语⾔⾃⾝的⾔说,才使得⼈们由对语⾔意图的理性认知转向对语⾔⾃⾝感性的感受、体验,才使得此时的语⾔充满吸引⼒。

因为,它淡化了语⾔的所指意义,⼈的经验世界由此⽽⼼灵化,⼈们在感受语⾔客体的同时,也领悟到了藏匿在语符中的⾔外之意,并由此产⽣出不尽的美感享受。

语⾔的艺术性由此⽽⽣,陌⽣化语⾔的⽂学性因此⽽来。

2、语⾔组合的超常性
超常性是指陌⽣化语⾔因⾃⾝的整体性结构,通过语词的内存和张⼒,打破⼀般语⾔线型排列的组合⽅式,使语意变得灵活⽣动、丰富多彩。

⼜因其有违常理,使语⾔产⽣出⼀种阻拒性,于是形成⼀种“有意味的形式”。

其实,我国⽼⼦早在⼏千年前就认为,“信⾔不美,美⾔不信”,他看到了语⾔的超常组合与语⾔的审美之间存在⼀种必然联系。

著名美学家伊格尔顿认为,“⽂学语⾔不同于其他表述形式的地⽅就在于,它以各种⽅式使普通语⾔‘变形’。

在⽂学技巧的压⼒下,普通语⾔被强化、浓缩、扭曲、套叠、拖长、颠倒。

语⾔‘变得疏远’,由于这种疏远作⽤,使⽇常⽣活突然变得陌⽣了。

”这⾥的使普通语⾔“变形”、“变得疏远”,就是强调语⾔组合的超常性。

因为只有“变形”和“疏远”后的语⾔,才使“熟悉”变得“陌⽣”,进⽽引发了审美者好奇与体验的欲望。

中国古代诗⼈深得陌⽣化语⾔超常组合的精髓,诗词中常有新颖奇特的“佳句”。

如“⾬过柳头云⽓湿,风来花底鸟声⾹”、“⽉凉梦破鸡声⽩,枫霁烟醒鸟话红”等诗句,“从形式逻辑的⾓度看,这些诗句都是不顾概念内涵的疯话。

但从诗歌的⾓度看,它们却不失为有景⾊,有情致的好诗。

”也就是说,语⾔的变异组合,虽超越了经验事实的限制,却因此传递出新的审美信息,叫⼈从中品味到含蓄蕴藉的诗意,获得充分的审美满⾜。

从信息论的⾓度看,语符的排列组合越超常其信息量越⼤,则解释的不确定性程度越⾼,其吸引⼒也就越强。

从接受美学的⾓度看,读者的期待视野是由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共同构成,⼆者相反相成对⽴统⼀,为了求新求异,在阅读中读者⾃然渴望打破定向期待,产⽣⼀种“陌⽣”的审美⼼理。

因此,在那些优秀的⽂学作品中,特别是现代新潮作品,作者⼗分注意利⽤语⾔超常组合的效果,制造审美⼼理距离,形成陌⽣化语⾔。

读者由此获得⼀种崭新的语⾔感觉,同时也留下⽆限延宕的审美韵致。

3、语⾔表现的体验性
有这样两句话:“我在树下等。

”,“我的等待是⼀棵树”。

从它们所表达的等待的意思来说,每个⼈都能读懂。

但是,就⼈的审美体验⽽⾔,很明显第⼆句更容易抓住读者的⼼,更能引起⼀种诗意的联想和美感。

它把我们对等待的表达陌⽣化了。

所谓体验性,是指语⾔中所蕴含的审美主体的知觉、情感、想象等⼼理因素。

古⼈⽈“⾔为⼼声”,语⾔决不是⽂学的简单物质外壳,⽽是⽂学的直接存在,它与⼈的内⼼体验、思想感情紧密相关。

由于陌⽣化看重语⾔的独⽴价值,这就很容易给⼈⼀种误解,认为语⾔远离现实与⼈的感受。

其实不然,陌⽣化语⾔⽆意否认语词形式与现实之间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所不同的是,陌⽣化语⾔在彰显“⾃⼰的⼒量和⾃⾝价值”的同时,也以独特的⽅式表现出语⾔与现实的关系。

那就是,要求⽤新的形式⾔说新的感觉体验,使⽇常熟悉的、俯拾即是的事物变成⼀种特殊的意料之外的事物,并创造出⼀种对客体从未有过的审美感受,⽽不是理性认知。

王安忆颇有体会地说,“要实现陌⽣化,不仅要有感受的‘新’,体验的‘新’,还要有语⾔的‘新’,陌⽣化是以感受与体验为基础,以语⾔与修辞为⼿段。

”这说明,语⾔的体验性审美价值在于,它能把作家内⼼深处独特审美体验,⽤恰当形式妥帖地表现出来,并通过新颖的语⾔句式,在想象中让⼈体会到⼀种难以⾔说的美感。

例如“她们的声⾳都很光滑,让瞎⼦想到⾃⼰捧起碗时的感觉。

”(余华《往事如烟》)“远处⼀页风帆,正慢慢吻过来,间常听到鸽哨,轻轻明丽的天空与抒情地滑过去。

”(何⽴伟《⼀⼣三逝》)“狗崽光着脚耸起肩膀在枫杨树的黄泥⼤道上匆匆奔⾛,四处萤⽕流曳,枯草与树叶在风⾥低空飞⾏,⿊黝黝⽆限伸展的稻⽥旋着神秘潜流,浮起狗崽轻盈的⾝⼦象浮起⼀条逃亡的⼩鱼。

⽉光如⽔⼀齐漂浮。

”(苏童《1934年逃亡》)这些句⼦独特、新奇,感染⼒极⼤,有着很强的表现⼒。

声⾳的圆润,⽤失明⼈捧起光滑的碗的感觉来表现;风帆在⽔上的慢⾏,犹如情⼈温柔的吻;鸽哨抒情地滑过,让听觉与触觉换位;在空旷的⽉夜中疾⾏,⼈好似漂浮在⽔上的⼩鱼,巧妙地化⽤了,“星垂平野阔,⽉涌⼤江流”的意境,给⼈⼀种绵绵不绝的情趣。

这样的语⾔不仅增加了读者感知的难度,延长了感知时间,同时使⼈在反复体味中的获得⼀种审美效果。

难怪现在流⾏说,旧式⼩说读故事,新式⼩说读句式。

这是因为,新颖的句式能更多使⼈的关注语⾔,品味语⾔,并从中领悟那种只可意会的美学韵味。

同时也充分显⽰了陌⽣化语⾔⾃主性的迷⼈魅⼒。

附作品分析:咏柳
(贺知章)碧⽟妆成⼀树⾼,万千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描写春天,以柳树为对象,看去似乎没有写草那样喧嚣热闹,也难以有描花那样婀娜多姿。

但诗⼈在诗中以“春风”喻“剪⼑”的⼤胆想象,超凡脱俗⽐喻,独树⼀帜,成为千古绝唱。

这正是“陌⽣化”⼿法所产⽣的审美效果。

头两句:“碧⽟妆成⼀树⾼,万千垂下绿丝绦。

”在诗⼈眼睛⾥,平凡的杨柳有了物质上的珍贵(丝和⽟)质地。

这⼀⽐喻虽拉开了现实中柳树与诗歌中柳树之间的审美距离,有了⼀定的审美趣味,可是这种距离还不够。

从“丝绦”⼆字上看,它还没有完全跳出“杨柳依依”的思维模式,我们难以称为是创新,更不是绝唱。

因此这两句不算精彩。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后两句是对⼤⾃然⽣化万物所唱的赞歌。

那巧如剪⼑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地披上新妆,是⾃然活⼒的象征,给⼈以美的启迪。

把春风⽐作剪⼑,这是⼤胆⽽奇特的,可谓前⽆古⼈。

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有雕琢⽽得”,也就是说它⽐喻新巧,却出语⾃然,毫⽆⼈⼯的痕迹。

宋代梅尧⾂《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先裁杨柳后杏桃。

”清⼈⾦农《柳》诗云:“千丝万缕⽣便好,剪⼑谁说胜春风。

”⽆不由此化出。

为什么春风似剪⼑,就⼀定能动⼈呢?⽤俄国形式主义“陌⽣化”的理论解释。

因为“春风”被⼤胆地“陌⽣化”为“剪⼑”,远远地超越了⽇常语⾔的“⾃动化”的联想。

历来写春风,多是突出其温柔和蔼,朝⽓蓬勃的特征,如春风温暖、春风和煦、春风得意、春风依⼈、春风像调⽪的孩⼦等。

⽽这⾥诗⼈⼤胆⽐喻,把春风⽐作巧匠,柳条被它修建的很漂亮。

春风作为主动者,美丽的柳叶正是由春风裁减⽽成。

可谓构思绝妙,别出⼼裁。

在贺知章以前,谁的想象⼒能把春风和剪⼑联系在⼀起呢?⾼度的陌⽣化,就产⽣了⾼度的艺术感染⼒。

但这并不是说,⼀切陌⽣化都能产⽣这样的艺术效果的。

把春风⽐作剪⼑是陌⽣化,很⽣动,如果换⼀种呢,如“⼆⽉春风似‘菜⼑’”,不是也很“陌⽣化”吗?为什么就不伦不类了呢?原来,“⼆⽉春风似剪⼑”之所以精彩,是由于汉语词法中并列的结构,两个词素均具有词汇意义。

本来把春风⽐喻为剪⼑,似乎是不符合⼀般⼼理学联想的相近、相似的规律,春风引起的联想和剪⼑的联想有冲突。

⼑的锋利和春风的柔和是不相容的。

但是,由于前⾯有了“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裁”字,在汉语⾥,有“剪裁”这样的词语,“剪”字就⾃然⽽然地带出来了。

诗歌是语⾔艺术,⼼理学的⼀般规范要服从话语的规律。

在汉语话语中,不论是“剪裁”还是“裁剪”,“剪”和“裁”是并列的,在意义上同样重要,“裁”字和“剪”字,在汉语⾥有如此亲密的关系,⽽“剪”⼜和“⼑”的作为⼀个词⼜是现成的,因⽽,它们和“春风”的冲突就被完全消解了。

可见,此诗中诗⼈的“陌⽣化”⾏为并⾮天马⾏空,随⼼所欲,⽽是既遵循了语⾔的组词规律,⼜满⾜了读者的接受⼼理与审美期待。

因为春风度物像剪⼑裁⾐的精⼼设计,使读者能产⽣⼀种愉快的审美体验:它不仅象⽣动地描写了春风带给⼤地的美妙变化,⽽且还表达了⼈们对⼤⾃然⽣化万物的由衷感叹。

本来柳丝柳叶之美是⼤⾃然季节变化的⾃然结果,但是,诗⼈觉得,这⽤⽆⼼的⾃然⽽然来解释是不够的,应该是有意的剪裁,精⼼加⼯的结果。

春天柳叶柳丝之美,在诗⼈看来,⽐之⾃然美还要更美。

[参考⽂献]孙绍振《⼆⽉春风为什么不能似菜⼑?》《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年第五期
语⽂教学要重视“语⾔陌⽣化”现象 
黄平科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的语⾔,这些语⾔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称为“陌⽣化语⾔”。

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说、散⽂中也常可见到。

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语⾔“陌⽣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早⾏》)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情景,历历在⽬,脍炙⼈⼝。

 
2.主谓反常搭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采莲⼦)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谓语)反常搭配。

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野⾥/长势良好
(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适逢⼩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说丰年,听取蛙声⼀⽚”的意境,清新宜⼈,耐⼈寻味。

例④诗⼈别出⼼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仿佛⼀路轻的撒到⼭上去了。

(吴伯箫《⼭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汉马⽽⽴的⾝上,使⼀个三⼗七岁,⾮常⼲练的办事员,却有着⼀张不那么令⼈放⼼的娃娃脸!(陆⽂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散⽂或⼩说,例⑤⽤“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

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动地刻画了⼈物形象。

 
⑦罗汉⼤爷的双⽿底根上,只流了⼏滴⾎,⼤爷双⽿⼀去,整个头部都变得⾮常简洁。

(莫⾔《红⾼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莫⾔创造性地⽤“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梦想,好像⼀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少也不会赔本。

你可以向梦想的银⾏透⽀快乐。

(姜丰《痴⼈说梦》)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4.附加成分与中⼼语反常搭配 
①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鸣/戚戚地咬着我的⼼(王⼀飞) 
②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媺《等待》) 
③根须扎进《诗经》/伸出⼀枝枝唐诗/⼀叶叶宋词/柔风的唇 轻吟/押声声 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很瘦很瘦”修饰“⾍鸣”,富有质感。

例②⽤“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与前⾯的“池畔”“荷塘”协调⼀致,扩⼤了诗词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

例③不以常见的“⾸”、“阙”⽽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体,⾃然推出后⾯的“柳韵依依”。

 
5.词语交互错位 
①云飘在⽔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 
②⽂⼈放下锄头/农⼈放下眼镜(陈黎《在⼀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例①本应为“帆飘在⽔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天⼀⾊的壮阔意境。

例②“⽂⼈”与“农⼈”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们⼿忙脚乱的情状。

 
⼆、“语⾔陌⽣化”的艺术⼼理学依据 
⽂学是⼈学。

⽂学创作的主要⽬的不是阐述道理或介绍某⽅⾯的知识,⽽是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

⼈的⼼理世界异常丰富和复杂。

在内⼼深处,喜爱与憎恶,欢乐与忧愁,尊敬与轻蔑,希望与失望,意识与⽆意识,理性与⾮理性……种种情绪瞬息万变,神奇⽽瑰丽,在这个“内宇宙”中,朦胧的、迅速嬗变⽽⽆以名状的⼼理情绪和体验,难以⽤⽇常的实⽤性语⾔表达出来。

因为这样做会显得苍⽩⽆⼒或⼒不从⼼。

于是,⼀种源于实⽤性语⾔⼜与之明显不同的表现性语⾔——⽂学语⾔诞⽣了。

它凝练含蓄,富于象征性、暗⽰性和跳跃性,给⼈以“陌⽣感”,这种陌⽣是读者熟悉的陌⽣。

语⾔感知⼒、鉴赏⼒强的读者⼀读便知,或能思⽽得之。

在这⾥,瑞⼠⼼理学家⽪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值得重视。

⽪⽒认为,当主体作⽤于客观环境时,能运⽤已有的认知结构说明或解释环境,把新的刺激纳⼊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过滤、改变或吸收,这就是“同化”。

所谓“顺应”,就是指如果新的外界刺激不能被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所“同化”,这时,就要建⽴新的认知结构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从⽽适应环境。

这说明,当读者接触到⽂学作品时,⾸先会⽤已有的审美⼼理结构去同化它,如果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与阅读者⾃⼰的情感相通,那么,作品⾃然会被读者的审美⼼理结构所同化,使原有的审美⼼理结构得以强化。

受古典诗词熏陶的⼈,更喜欢和容易接受古诗词,就是由于受原有审美⼼理结构同化的结果。

但是,⽂学创作追求的是独创,⾔前⼈所未⾔,发前⼈所未发,是诗⼈作家们的追求。

惟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激发审美注意,使审美欣赏得以顺利进⾏,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

语⾔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要依赖语⾔这⼀物质外壳才能最终实现。

因此,“陌⽣化”语⾔这⼀具有创新品格的语⾔受到⼈们的重视,说“快艇航⾏在海⾯上”、“河⽔缓缓地流着”,不易引起读者的审美关注;如果改为“快艇犁开了⽔⾯”,“河⽔⽆⼒地伸着懒腰”,则能刺激读者,使之兴奋,获得美感享受。

 
在⽂学鉴赏中,⾯对新颖独创的内容和形式,会遇到“陌⽣”的、不能被已有的审美⼼理结构同化的部分,这时,原有的审美⼼理结构就要适当进⾏调整,即顺应这种“陌⽣”,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对“陌⽣化”语⾔,同样如此。

有“同化”和“顺应”作⼼理基础,“陌⽣化”语⾔的创造和欣赏成为可能,“陌⽣化”有其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和合理性。

 
三、语⽂教学要重视“语⾔陌⽣化”的意义 
在语⽂教学中,重视语⾔“陌⽣化”,有利于破除所思维定势,增强语⾔领悟能⼒,提⾼阅读⽔平。

⾼中语⽂第⼀册第⼀单元有⼀则阅读训练题,要求从括号中选出⼀个恰当的词语,举例说明如下:
有名的峨眉⼭,所谓风景奇特,五步⼀⼩变,⼗步⼀⼤变的,我欣赏过⼀个星期。

虽然多变化,可是⽓势[磅礴 ⾮凡 急促 局促],岩⽯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来的样⼦。

(《鉴湖风景如画》) 
语段中的“⽓势”后应从括号中选取哪⼀个词与之搭配最佳?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多数同学不假思索地选取了“磅礴”,因为“⽓势磅礴”是⼈们习见的说法。

教参的答案是“局促”,⽽作家许钦⽂⽤的是“急促”这个词。

孰是孰⾮,细细斟酌,不难发现。

“急促”和“局促”词义相近,都有时间短促之义,⼀般不与“⽓势”搭配。

但“急促”从主观感受的⾓度渲染了峨眉⼭景观的特点,对⽐反衬鉴湖景观的特征。

下句是“岩⽯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来的样⼦”,这是对“急促”的进⼀步阐释。

由此可见,“⽓势急促”这⼀“陌⽣化”的搭配⽅式,的确堪称别具匠⼼。

思维定势化,对“⽓势急促”⼀说难以⼀下⼦理解和接受,解答阅读训练题时就不可避免地犯错误了。

⼜如,说到“时间似乎已经睡去,潭⽔碧澄⽆声”,“⼩松⿏⾃由⾃在地啃着阳光”这类句⼦,如果⽤习见的语法规范去判断,得出主谓搭配不当的结论,就毫⽆美感可⾔。

总之,缺乏“语⾔陌⽣化”意识,不利于阅读鉴赏能⼒的提⾼。

 
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的语⾔“陌⽣化”意识同样⼗分重要。

别林斯基说:“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动的、感性美丽的形象。

”⽂学作品要给“不具形象的思想以⽣动的、感性美丽的形象”,使诗语⾔“陌⽣化”不失为重要的⼿段。

说“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不是⽐“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有意味得多、形象得多吗?我们常常感到学⽣作⽂语⾔⼲瘪⽆味,于是
⼤讲写作技巧之类的静态知识。

其实,要纠正这种弊病,与其只讲技巧,不如让学⽣在观察体验⽣活的基础上,尝试⽤“陌⽣化”语⾔写作更有效。

 
当然,“陌⽣化”语⾔是可理解的。

信息论美学认为,信息的可理解性与独创性常常成反⽐例关系,艺术家的创作就是要寻求这个既有独创性,⼜有可理解性相统⼀的最佳契合点。

“语⾔陌⽣化”同样要找准独创性和可理解性的契合点。

我们不能为追求“陌⽣化”,⽽追求离奇甚⾄猎奇,这是应向学⽣讲清楚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