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诗词赏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早期词作的代表之一,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展现了词人的才情与情感。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解:
1、溪亭:临水的亭台,是过去常去的地方。

2、日暮:太阳落山,天色渐暗。

3、沉醉:醉酒,形容人沉浸在某种情感或状态中,忘却了时间。

4、归路:回家的路。

5、兴尽:兴趣耗尽,形容玩乐到尽兴的时候。

6、回舟:乘船返回。

7、误入:错误地进入某地。

8、藕花:荷花。

9、深处:指荷花丛生的地方。

10、争渡:急速行驶,努力渡河。

11、惊起:受惊吓而起来。

12、一滩鸥鹭:一群栖息在水边的鸥鹭。

译文:
我常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

玩得尽兴了,很晚才划船回去,不小心进入藕花湾。

用力划啊,用力划啊,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歌,诗人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溪亭夕照的景色,以及她在荷花丛中迷失方向、艰难穿越的情景。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她对生活的小小陶醉和喜悦。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人通过回忆,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色。

夕阳西下,词人在溪亭中饮酒作乐,醉得连回家的路都忘记了。

这里的"沉醉"不仅是酒精的麻醉,更是对美好时光的沉醉,对生活的沉醉。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词人在尽兴之后,乘坐小舟回到家中,却无意间闯入了荷花的世界。

这里的"误入"二字,既写出了词人的无意,也写出了荷花的美丽,更写出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人试图找到回家的路,却惊动了在滩上休息的水鸟。

这里的"争渡"二字,写出了词人的急切心情。

全诗借景抒情,以情写景,生动真实。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忆昔词。

寥寥数语,看似随意而出,但经过精心提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语言浅显含蓄,只有七层意思,却耐人寻味。

起首二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点明地点和时间。

“常记”是对往事的回忆。

“溪亭”是游览地点。

“日暮”表明作者在晚上游览。

“沉醉”二字语带双关,既是说自己沉醉于欣赏美景之中,更是以“醉”的意态暗示自己以欢快的心情面对美景。

“不知归路”也呼应了“沉醉”,正是作者酣畅淋漓心情的表现。

三、四两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尽”表明作者玩得很尽兴,同时也说明作者加快划船速度的原因是眼前的美景激发了她的游兴(也许还包含想要体验“误入”的情趣)。

但是,“晚”字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么晚呢?或许是作者流连忘返于美景而延误了时间,或许是暮色四起江面上迷离恍惚所致,或许是作者的醉态所致……这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下片开头“争渡”二字极富意趣。

“争”是“怎么也”的意思。

“渡”是“渡过溪水的意思”。

争渡意味着作者由于“误入藕花深处”而急于离开。

“争”写出了作者焦急的情态,“渡”则写出了作者急切的动作。

一个“争”字和一个“渡”字,把作者那种面临险境时心急如焚的情态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结尾句“惊起一滩鸥鹭”,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观。

“惊”字既指受到惊吓,又指荷花盛开船在水中飞驰而“花动一滩香”(米芾《阮溪泛舟》),又指鸥鹭惊慌失措地飞起。

因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流连忘返于美景的状态及因为意外“误入”而产生的“惊奇”“惊喜”之情,丰富而自然和谐地表现了这一片令人陶醉的美景。

通观全篇,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足见李清照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