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赏析200字左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忆江南》赏析(白居易)》
忆江南
(一)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忆江南赏析200字左右}.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是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

他的一生以迁江州司马分为前后两期。

早期仕途上一帆风顺,二十五岁中进士,为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

政治态度积极,屡次上书指摘时弊,以至激怒权贵,遂于唐宪宗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

此后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

后期态度较为消极。

在文学上,乐天是唐朝新乐府运动的中坚。

他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主张
“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者最工于诗,诗风通俗平易,妪幼皆解。

中唐渐盛倚声填词之风,这与白居易、刘禹锡极力倡导分不开,他们向民间学
习,添了不少“忆江南”、“竹枝词”等,语言通俗平易,风格清新隽丽。

著有《白氏长庆集》,词作今存二十六首,见《尊前集》
【注释】
①.忆江南:词牌名,原名“望江南”,自从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改名为“忆江南。

此外又名“梦江南”、“”望江梅、“”谢秋娘、“春去也”。

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平韵。

本此为单调。

②.谙:熟悉
③.桂子:桂花。

语出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赏析】
《以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所作。

第一首,是追忆、赞颂江南春日美景。

以“江南好”开头,总领全词,是对江南美景脱口而出的直颂。

“风景旧曾谙”意思是,江南美景虽然不在眼前,但却是极为熟悉的。

这里包含着无限怀念之情。

诗人为什么对江南极为熟悉,极为怀念呢?早在少年时期曾因避李希烈、朱泚的藩镇之乱,随家迁居江南,十四岁时常旅居苏、杭二州,居江南达六年。

登进士第后,又一度再游江南。

五十一岁至五十三岁作者又赴苏、杭二州为刺史,前后留居江南有十年之久,因此“风景旧曾谙”一句是有丰厚的生活作为基础的,也是极为深情的。

作者对江南是这样熟悉,这样怀有深情,那么,在“忆”江南的下面集中的写了什么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诗人追忆江南美景中印象最深的事物,也是“江南好”具体形象的描绘。

这两句勾出了江南春景的特色,它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一片早霞倒映在江面上,上下辉映,光彩夺目;江边带着晨露的红花是那样鲜艳,这时朝阳把光辉涂在江花上,那花真是“红胜火”了。

此时,你看,红日、红花互相辉映,多么艳丽!更何况还有那碧绿清澈的江水作衬托呢。

诗人用这样鲜明艳丽的色彩来描绘江南春色,多么柔美、清新、迷人啊。

{忆江南赏析200字左右}.
“日出”、“春来”在上下句中是互文的,上句包含着“春”,下句暗含着“日”,这样整个画面不仅美,而且由于“日出”、“春来”这两个主谓词语的使用,渲染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

春日的蓬蓬勃勃,美景的引人入胜,使诗人不由地迸出了“能不忆江南”这一句热烈赞颂作为结语。

此处是以反诘句式点出“忆江南”的主题。

{忆江南赏析200字左右}.
第二首,是追忆杭州秋夜奇景。

以“江南忆”开头,和第一首结句的“能不忆江南”紧相呼应。

把“忆”字放在“江南”之后,表示着重在“忆”。

“最忆是杭州”,是把“艺”缩小到“杭州”这一地方。

诗人为什么“最忆”杭州呢?民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江南美景之冠。

不仅因杭州风景之美,引起诗人的追念:更重要的是诗人对杭州有着深厚的感情。

杭州不仅能引起他对少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有他出任杭州刺史的三年中,为民筑堤蓄水,濬井开渠的一番作为。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两句,是诗人描写自己在杭州时寻桂、看潮的趣事,这正是杭州秋景的特色。

“山寺”点明寻桂的地点在山中的寺院内;“月中”点出寻桂的时间在中秋月明之际。

“山寺月中寻桂子”,写诗人在山中寺内的皎洁月光之下寻访桂花。

山寺里的桂花和一轮明月都是静景,诗人用一“寻”字,就把桂花飘香、山月随人的由静而动的境界勾画出来了。

在桂子飘香的时节,正是钱塘江口潮水上涨的时候。

诗人在欣赏山寺桂花之后,又到江边郡亭之上卧看潮头。

“钱塘江潮”自古视为盛事。

它的壮观景象宋人诗文均有描绘:“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杨万里《浙江观潮》);“来凝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说它初起海口时,犹一条银线;渐进时,则如玉城雪岭高接天际,汹涌澎湃,声大如雷。

“郡亭枕上看潮头”一句,点出了诗人看潮的地点。

“郡亭”即看潮亭,地势很高,可以居高临下。

“枕上看”是写诗人卧于亭上看潮,这是多么闲适惬意!“潮头”本是动景,诗人却在枕上看,这是动中有静,和上句静中有动的境界配合起来,构成一幅有山、有水、有寺、有亭、有花、有月的“秋夜漫游图”。

这样的美景,怎不引起诗人的怀念。

“月”字是三、四两句所共有的,不管是“寻桂”,还是“看潮”,均在月色之中。

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结句“何日更重游”,以反诘句表现了对杭州的深深怀念之情。

“更”字加重了对故地重游的渴慕。

这两首词各有特点,第一首泛写江南春日美景,从“好”写到“忆”;第二首是专写杭州秋夜奇景,着重写“忆”,两首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江南景色,由“春”写到“秋”,由“日”写到“夜”,由广阔的江南到具体的杭州,这样就把江南之美概括无遗了。

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赞颂了江南风光,而且也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情感。

本词风格平易清隽,语言鲜明生动,景物描写与直抒胸臆结合,巧妙地表现了主题。

篇二:《优秀诗歌赏析:忆江南》
优秀诗歌赏析: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运用片段1: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的流水保持了它独有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

运用片段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的确。

江南水乡风景秀丽,人情古朴,龙城常州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其中,最被龙城人称道的河流,便是运河。

话题拓展:江南、人与水、走进自然、最美的风景。

篇三:《忆江南词三首赏析》
村(今东郭寺)降生了。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
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种。

单调27字,双调54字,皆平韵。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先说选材。

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

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

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

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
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
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篇四:《忆江南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赏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在今山西省)人。

他是唐代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诗歌成就很高,对词的发展也有贡献。

这首《忆江南》是他晚年在洛阳写的,词中充满了他对江南生活的亲切回忆。

江南,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忆江南》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首尾是咏叹江南景物的美好,三四两句描写钱塘江的景色,色彩绚丽,令人向往。

“风景旧曾谙”,“谙
[ān]”,熟悉。

这句的意思是说,那里的风景作者过去就很熟悉。

白居易做过杭州、苏州的地方长官。

他关心当地人民的疾苦,熟悉那里的山水草木。

拿杭州来说,那里绕城的荷花、拂郭(城)的松树、画图似的西湖、奇特的钱塘江大潮、碧线毯一般的稻田..都曾写入他的诗篇。

这一切是那么美好,使他难以忘怀。

他记得,在春天的早晨,他徘徊江边,看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日出江花红胜火”,江边的春花沾满了露水,本来就很可爱,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红艳得胜过了火焰。

江花,即江边的花朵。

“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一种蓼[liǎo]科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制深蓝色的染料蓝靛
[diàn]。

春天的水色绿得象蓝靛,这是一个很贴切很生动的比喻。

它写出了春水的色泽和深度,这些比喻都好在真切地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

“能不忆江南”是用设问的语气来作肯定的结论。

读到这里,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人们,仿佛听到了作者赞美的声音,感觉到了他的激动,很自然地也会产生一种共鸣
篇五:《诗词赏析忆江南》
诗词赏析忆江南·衔泥燕牛峤
牛峤(多音字,此处读[qiáo],意表山尖而高:~岳。

),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

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

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

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篇六:《《忆江南》【教材简析】》
《忆江南》【教材简析】
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

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初衷: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瑰宝。

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有四十首古诗需要学生学习、掌握,新大纲也提出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不得少于二十篇。

由此可见,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陶醉于其中从而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是很重要的。

同时我力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即: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学目标】
1、借助资料或注释,了解词的意思,初步了解诗词常识。

2、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运用多种方法背诵《忆江南》。

3、读千古名句,想象画面。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感情朗读,读出词的韵味,运用多种方法背诵《忆江南》。

2、体会词的意境,想象词所描写的画面教具:投影图片、音频文件。

【教学过程】
课前诗代表起诗(录音)播放古乐导入:
师: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

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谁来说说古诗有什么特点(学生)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从古诗积淀练习入手,创设古文学习情境〗
教学过程: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白居易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忆江南》,同时认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板书词大写红色忆江南唐白居易)
一、初读词、了解词、作者
1、看板书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同学相互解答,师补充)经过了预习,同学们查找了资料,谁来回答一下。

{忆江南赏析200字左右}.
生:我想知道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词(50多岁时先后在苏杭出任刺使,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回到洛阳还常回味,这首词是他在67岁时追忆江南生活而作)[小
精灵儿生:我想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生:我想知道白居易还写过哪些作品(《琵琶行》《长恨歌》)
师:《忆江南》是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这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从学生质疑导入,解决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性。

同时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搜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汇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进而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感谢这些同学查找的资料,让老师和同学们都长了见识,日积月累,相信你的文化底蕴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现在,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篇白居易的佳作忆江南呢?俗语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着词朗诵,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出一副美丽的图画,好吗?
2、播放男女版本的配乐词朗诵,听男版想象江南风光:
(课件一)听女版与文中插图对照,看是否和你想象一致。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听音频范读文件在脑中形成映象,注重学生自主感悟不迷信书中文字插图敢于比较〗
3、(课件二)同学们想读了吗?
4、师领读,学生跟读。

〖忆江南是小学四年级刚刚接触词,如直接放手学生试读难免会有失偏颇,教师的领读应该是必要的。


5、同学们读得不错,还想读的更好吗?(想)怎么办呢?理解词义可以使我们更有感{忆江南赏析200字左右}.
:{忆江南赏析200字左右}.
童网4、老师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欢这首词,还配了音乐,你们想听听吗?
(播放吉他版《忆江南》)、(课件三)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

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了然于胸〗
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还想吟一吟,好吗?我选择给自己配上古筝伴奏读。

给我评评好吗?想欣赏一下江南美景吗?
〖给老师评读将使学生的品读积极性极大的提高,学习兴趣浓厚〗
三、观赏江南美景的录象
(课件四)师:此时此刻,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

生:我心情舒畅。

生:很想去。

〖设立开放性话题,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好美的江南,好美的词啊。

同学们,你们打算做什么来表达你对这首词的喜爱呢?(画,歌,做词)(布置为课后作业)
〖作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其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古诗作为一种古代的文学形式,优美、简洁、凝炼,容含度高,跳跃性强,和今天的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区别…再学完古诗后,让学生在原诗的基础上仿写,作到升华理解〗关于忆江南老师还
篇七:《《忆江南》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词,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诗词的意思基本能理解。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要求,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理解诗词的意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导读,以
读促悟,对话入情,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明意、入境,培养想象力和语感。

篇八:《《忆江南》教材分析》
《忆江南》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忆江南》。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