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三期工程智能天线主要性能及集采情况通报V2

合集下载

TD三期价格锐减分析称已低于GSM网络设备

TD三期价格锐减分析称已低于GSM网络设备

TD三期价格锐减分析称已低于GSM网络设备近日,TD三期商务标招标结束,价格的曝光使得三期的招标结果的悬念似乎只剩下了一层窗户纸,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的TD三期招标将于今年517左右揭晓。

不过,TD三期的商务标结果却已经蕴藏了一个讯息,即价格锐减,八家厂商的价格均低于TD二期的报价。

虽然这与技术进步和产品硬件集成度提高有很大关系,但TD似乎已经陷入了价格战的怪圈。

“2022年最新的GSM招标最低价格为1、4万元、载频,这已经高出了TD三期一些企业的报价,同时,按照等比带宽,TD三期每载频的平均价格相当于GSM的价格下降至3000元、载频,相当于CDMA设备的价格下降到9600元、载频。

”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三方分析人士说。

“这无法跟目前GSM和CDMA实际的报价相比。

”在去年TD二期网络设备招标之前,TD-SCDMA产业联盟发布了“成员反恶性竞争原则性规定”,尽管此举并不能阻止二期TD招标价格走低的脚步,但是,仍在其中一种程度上遏制了剧烈价格战的发生。

2022年11月兴业发布了《中移动TD-SCDMA二期招标结果点评》,TD二期毛利率水平估计为36%左右。

而从国际大厂和国内主要无线设备厂商的情况来看,30%毛利率是无线业务的盈亏平衡点,而TD三期的报价使得厂商的毛利率远低于这个水平。

据悉,在TD三期招标计划中,技术标评分占比20%;商务标占50%;工程、品牌等其它因素占比20%。

据咨询公司报告显示,在技术评标方面,华为、中兴、大唐等TD设备供应商分数差别甚微。

经过两年的建网,各厂商普遍水平大涨,去年各厂商分数相互间多数只相差一两分,今年情况大致相当,而国际厂商方面主要是因为其投入TD研发太晚,而且有的厂商也把更多的目光锁定在了TD-LTE市场。

从目前TD产业链的发展来看,其成熟度相对于其他两种3G制式还是比较低,而价格战很低容易导致后期研发投入不足,TD三期招标出现的整体低价现象,是否会影响TD的后续持续演进以及TD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值得深思熟虑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主要技术简介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主要技术简介

3.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和技术介绍.1 TD-SCDMA标准的提出与形成.2 TD-SCDMA系统概述.2.1 TD-SCDMA系统主要技术性能概括地讲,TD-SCDMA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有:1. 工作频率: 2010~2025MHz2. 载波带宽: 1.6MHz3. 占用带宽: 5MHz (容纳三个载波,即1.6MHz×3)4. 每载波码片速率: 1.28Mcps5. 扩频方式: DS , SF=1/2/4/8/166. 调制方式: QPSK7. 帧结构:超帧720ms, 无线帧10ms8. 子帧: 5ms9. 时隙数: 710. 支持的业务种类:* 高质量的话音通信* 电路交换数据 (与当前GSM网络9.6Kbps兼容)* 分组交换数据(9.6~384Kbps,以后达到2Mbps)* 多媒体业务* 短消息11. 每载波支持对称业务容量:每时隙话音信道数:16 (8Kbps话音,双向信道,同时工作;也可以用两个信道支持13Kbps话音)每载波话音信道数:16×3=48 (对称业务)频谱利用率: 25Erl./MHz12. 每载波支持非对称业务容量:每时隙总传输速率:281.6Kbps (数据业务)每载波总传输速率:1.971Mbps频谱利用率: 1.232Mbps/MHz13. 基站覆盖范围:在人口密集市区: 3~5Km (根据电波传播环境条件决定)在城市郊区;适当调整时隙结构可达到10~20Km (与FDD制式相同)14. 通信终端移动速度:基于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经过仿真,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可以达到250km/h。

15.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 支持与GSM/MAP、CDMA/IS-41核心网的连接* 支持与GSM系统间的切换及漫游* 具有与WCDMA(FDD 或TDD)相同的高层信令及网络结构* 支持核心网向全IP方向发展3.2.2 TD-SCDMA主要技术特点及优势根据ITM-2000的技术规范,为满足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要求我们在TD-SCDMA系统中使用了许多国际上最新的先进技术,达到最大的系统容量、最高的频谱利用率、最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以适应以后发展的非对称数据业务、宽带多媒体和话音业务的需要。

TD-SCDMA中的射频指标、先进性与现状介绍

TD-SCDMA中的射频指标、先进性与现状介绍

TD-SCDMA中的射频指标、先进性与现状介绍TD-SCDMA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简称,是一种第三代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也是ITU(国际电联)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CDMA2000)或(WCDMA)它的起步较晚。

TD-SCDMA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自1998年正式向ITU提交以来,已经历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标准的专家组评估、ITU认可并发布、与3GPP(第三代伙伴项目)体系的融合、新技术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TD-SCDMA标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

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这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 TD-SCDMA中的关键技术TD-SCDMA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属无线通信技术标准。

TD-SCDMA集成了频分(FDMA)、时分(TDMA)、码分(CDMA)和空分(SDMA)四种多址接入技术的优势,全面满足ITU提出的IMT-2000要求。

TD-SCDMA的关键技术,如时分双工(TDD)、智能天线(SA)、联合检测(JD)、上行同步(ULSC)、动态信道分配(DCA)和接力切换(BHO),可使系统容量、性能有很大提升。

此外,TD-SCDMA固有特点使其在支持3G应用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2 TD-SCDMA的高频带利用率TD-SCDMA系统是FDMA/TDMA/CDMA三种多址方式的结合,在频域上,每载波仅需1.6MHz的带宽,不需要对称的频段,可以利用零散频段。

TD-SCDMA系统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只需5MHz频段就可组建一个基本的移动通信网,可实现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三层覆盖。

2.1 上/下行链路策略灵活TDD模式是基于在无线信道时域内周期地重复TDMA帧结构实现的。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

TD-SCDMA关键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张兴华郭俊能重庆邮电学院宽带网络研究所【摘要】智能天线技术作为TD-SCDMA系统中一项关键技术给该系统带来了许多的优势。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天线技术的概念、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给TD-SCDMA系统带来的好处。

1 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试图考虑将智能天线技术引进到无线通信中来,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途径。

直到近几年,由于第二代数字蜂窝系统已经成熟,在多址方式上主要采用TDMA和CDMA;但是第二代系统采用的窄带 CDMA由于受到传输频带窄的限制,未能真正发挥CDMA的特性;随着移动通信系统在经历了第一代模拟系统和第二代(2G)数字系统之后,正向以宽带CDMA 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代(3G)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这才为顺利引进包括智能天线在内的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创造了条件。

其中,我国享有独立知识产权的TDD模式运行的TD-SCDMA技术中,就已经成功的引进了智能天线技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智能天线是3G区别于2G系统的关键标志之一。

2 智能天线的概念智能天线的概念来源于军事上雷达和声纳系统中所采用的阵列天线。

最初研究对象是雷达天线阵,目的是提高雷达的性能和电子对抗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微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智能天线技术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技术之一。

通常智能天线应用于移动通信中的基站(BS),智能天线采用空分多址复用(SDMA)技术,即利用多个天线单元空间的正交性和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区分开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信道资源。

与传统的、没有智能天线的基站比较,它在硬件上由一个天线阵和一组收发信机组成了其射频部分;而在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的硬件则基本相同, 每个射频收发信机都有ADC和DAC,它们将接收到的基带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将待发射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基带信号,最后完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

三期工程智能天线主要性能及集采情况通报

三期工程智能天线主要性能及集采情况通报

市场前景与预测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速和物联网应用的普及,智能天线市场需求 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竞争格局变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智能天线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变 化,具备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企业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跨界合作与创新
智能天线企业将与通信设备商、终端制造商等跨界合作,共同推动 智能天线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实际使用效果与反馈
信号覆盖优化
智能天线通过波束赋形技术
1
,有效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
强度,减少信号盲区。
高性价比 4
相对于传统天线,智能天
线的性能更优,但成本更
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抗干扰能力强
2
智能天线通过算法优化,
有效降低外部干扰对通信
质量的影响。
节能环保 3 智能天线具有较低的能耗,
有助于节能减排,符合绿 色环保理念。
性能三:稳定性
总结词
智能天线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保 证长时间稳定运行。
详细描述
智能天线采用独特的散热设计和冗余 备份机制,能够在高温、高湿等恶劣 环境下稳定运行,有效降低故障率, 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Part
03
三期工程智能天线的集采情况
集采数量与规模
集采数量
本次三期工程智能天线的集采数量达到 了10,000台,规模庞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Part
05
三期工程智能天线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5G技术融合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智能天线将 进一步与5G技术融合,提升无线 通信质量和效率。
AI与机器学习应用
利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智能天 线将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波束方向 和信号强度,实现更高效的信号 覆盖和干扰抑制。

ZTE_TDSCDMA_NodeB 三期设备配置说明- -移动

ZTE_TDSCDMA_NodeB 三期设备配置说明- -移动

必选 室内RRU不配防雷盒, 只配置空开 A频段+B频段RRU混合组网 室内分布时配置
RRU空开及组件
RRU 一分二空开及其组件
13
其他部件— 其他部件—GPS配置原则 配置原则
设备 BBU 低增益GPS天线 GPS中继放大器 GPS功分器(一分二) B328/B326 GPS天馈系统辅料 B8300/BS8800 GPS天馈系统辅料 配置原则 每站必配,每站1套,38dB+/-2dB。 选配,GPS馈线超过130米配置 选配 含GPS馈线及辅料,每站必配,每站1套 含GPS馈线及辅料,GPS避雷器,避雷器线缆 每站必配,每站1套
设备
配置原则
220V交流电源线缆 每站必配,根据供电方式、应用场景和工堪选择 -48V直流电源线缆
16
其他部件— 其他部件—散件配置原则
设备 室内主干光缆 熔纤盒 BBU侧跳线 RRU侧跳线
配置原则 室内采用熔纤方式时配置 室内采用熔纤方式时配置, BBU和RRU两端都需配置,12芯。 室内采用熔纤方式时配置, BBU端配置。单模单芯光纤。 室内采用熔纤方式时配置, RRU端配置。2芯光纤。 光模块点数只针对室内覆盖。 室内信源BBU和RRU都自带一个光模块,所以 新增光模块数量=RRU数量-BBU数量
射频单元 走线槽 电源分配模块 散热框 主机柜出风口
BS8800配置原则: 配置原则: 配置原则 BS8800内置 内置B8300基带模块,除需增配机架 基带模块, 内置 基带模块 电源分配模块) 其余配置同B8300。 (含PDM电源分配模块)外,其余配置同 电源分配模块 。
基带部分
重量(kg) 重量( ) 体积( 体积(mm) ) 温度环境 湿度环境
站型 S444 S666 O3 O6 E1数 7 10 4 7

湖北移动TD三期室分工程优化测试标准-最新

湖北移动TD三期室分工程优化测试标准-最新

测试方法
备注
覆盖测试
PCCPCH信道及AMR12.2K 必选 业务覆盖测试
一遍为空闲(IDLE)锁频状态下遍历覆盖区域,一遍 测试区域为所有规划覆盖区,应测试到楼宇的边缘部分, 为CS12.2K短呼(呼叫45S,间隔15S)不锁频状态下遍 检查边缘覆盖情况;测试采用语音短呼和空闲各测试1遍, 历覆盖区域。共两遍。非标准层全测,标准层空闲 记录Log。 (IDLE)锁频业务和CS12.2K短呼业务交替进行测试 。 楼外10米遍历2次,使用AMR12.2k语音业务自由拨打测试, 锁频/不锁频各测1次,记录Log。 采用IDLE状态下锁频/不锁频各测一次
TD-SCDMA室分工程优化测试标准
类别 测试项目 选项 测试要求
PCCPCH RSCP>=-85dBm且C/I>=-3dB的概率>90% 呼叫建立成功率>98% AMR12.2K掉话率<1% 平均呼叫建立时长(鉴权打开)<1秒 BLER<1% 建筑外10米处接收到室内信号≤-95dBm 或低于室外主小区10dB以上的比例>90% 呼叫建立成功率>98% AMR12.2K掉话率<1% 平均呼叫建立时长(鉴权打开)<8秒 平均图像显现时长<3秒 BLER<1% UE发射功率<10dBm的比例>90% FTP应用层下载速率>350kbps BLER≤10% FTP应用层下载速率>1Mbps BLER≤10%
室内外切换做10次

室内小区间切换 AMR12.2K 切换测试 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 AMR12.2K
必选
此项业务只针对多个小区,如果单个小区覆盖,此项 业务无需进行
必选
有地下停车场的在出入口加做10次室内外小区切换
2/3G互操作
可选
切换3次
PCCPCH信道外泄强度测 必选 试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及其优势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及其优势
利 罔率
显著地扩大了系统容量
有效地提高 了有限频谱
1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 .
智能天线是一个天线砗别 最初应用于雷达 声纳 军 事方面 .主要月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 。智能天线采用空
分 多址 cD S MA) 技术 币 用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 . L 将
同频塞或同时隙 同码 道占信号 区分开来 哿 最大限度地利 下行 用有限白 信道资源 与无方向性天线相比鞍 .其上 穹
中 的 智 能 天 线 的 基 本 概 念 舟 粪 .并 分 析 了 智能 天线 在 T - C MA 中酌技 术忧 势. DS D
陈 晓 晨 李 材

【 关键词l
时丹 同步 码分 多址 接^ cD— C M A) 第 三代 移 动遭 信 T SD 管 蓖 夭 蛙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 加 移动终端白 迅 匀
T MA D D F MA和 S MA这 四种多址方式豹技 术优势 D

章 佶界 5 世 7
维普资讯
●■■■■ - ■■_
技 术 分 ~ .
析一
2 智能天 线的分类 .
智能 天 线 是 一个 天线 阵列 , 由 N个 天线 单 元组 成 。 它 每 个 天 线 单 元 有 M 套 加 权 器 .可 以形 成 M 个 不 同方 向 的 波 束 ,用户 数 M 可 以大 于 天 线 单 元 数 N。根 据 采 用 的 天 线 方 向 图 形 状 .可 以将 智 能 天 线 分 为两 类 :多 波 束 智 能 天 线和
方 向. 就可达到提高信号的载 干比.降低发射功率等 目的。 智能天线的上述性能允许更 为密集的频率复用 .使频谱效
率 得 以显 著 地 提 高 。

浅谈TD-SCDMA智能天线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浅谈TD-SCDMA智能天线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1引言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之一的TD-SCDMA,采用了两项最为关键的技术,即智能天线技术和联合检测技术。

其中智能天线对于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1)通过多个天线通道功率的最大比合并以及阵列信号处理,明显提高了接收灵敏度;(2)波束赋形算法使得基站针对不同用户的接收和发射很高的指向性,因此用户间的干扰在空间上能够得到很好的隔离;(3)波束赋形对用户间干扰的空间隔离,明显增加了CDMA的容量,结合联合检测技术,使得TD-SCDMA能够实现满码道配置;(4)通过波束赋形算法能够实现广播波束宽度的灵活调整,这使得TD-SCDMA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小区广播覆盖范围的调整可以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常规基站天线的广播波束是固定不可变的,若想调整覆盖范围必须要更换天线),从而明显提高了网优效率;(5)通过对天线阵进行波束赋形使得下行信号能够对准一个(或若干个不同位置的用户)用户,这等效于提高了发射机的有效发射功率(EIRP)。

CDMA系统中采用了大功率线性功放,价格比较昂贵;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TD系统可以采用多个小功率功放,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2基本工作机理根据波束成形的实现方式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智能天线通常可分为多波束智能天线和自适应智能天线。

多波束智能天线采用准动态预多波束的波束切换方式,利用多个不同固定指向的波束覆盖整个小区,随着用户在小区中的移动,基站选择其中最合适的波束,从而增强接收信号的强度。

多波束智能天线的优点是复杂度低、可靠性高,但缺点是它受天线波束宽度等参数影响较大,性能差于自适应智能天线。

自适应智能天线采用全自适应阵列自动跟踪方式,通过不同自适应调整各个天线单元的加权值,达到形成若干自适应波束,同时跟踪若干个用户,从而能够对当前的传播环境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匹配。

自适应智能天线在理论上性能可以达到最优,但是其实现结构和算法复杂度均明显高于多波束智能天线。

TD-SCDMA系统采用的是自适应智能天线阵,天线阵列单元的设计、下行波束赋形算法和上行DOA预估是智能天线的核心技术。

智能天线发展及在TD-SCDMA中的应用

智能天线发展及在TD-SCDMA中的应用
能天线 的迅 速发展奠定 了基础 。 2 1日本 的智能天线发展 . 日 最早开始智 能天线 的研究是 在 2 本 0 世纪 7 年代 。到 18 , O 97年 研究人员 已经指 出基 于最 小 均 方误差 ( M E 准则 的 自适 M S)
性能 的一种 天线 。它利 用信 号传 输 的空间 特性 , 空间位置及人射角度上 区分所需信 从
波” 的效 果 。采 用智 能天线 的 目的 主要 有
以下 3点 :) a 通过 提供最佳增益来增强 接收
信号 。b 通 过 控制 天 线零 点 来 抑 制 干扰 。 )
C 利用空 间信息增大信道容量 。. )
最早 的智 能 天线是 出现 在 2 0世纪 5 0
应天线能够减小多径衰落 , 因而可 以用 于高 速移 针对 移动通 信环境 的智能天线研究 ,
分集有 明显改善 。
此 后 , 洲 通 信 委 员 会 ( E 又 在 欧 C C) A T 计划 中继 续 进 行 了第 二 阶段 智 能 天 C S 线技术研究 , T U A I , 即 S N M 1 旨在考察第 三 1
此外 , 日本 A R光 电通信 研究 所也 研 T 制 了基于波束 空 间处 理方式 的多 波束 智能 天线 。天线阵元布局为间距半波长 的 1 6阵
司研制 的用 于 3 G的 U T — D A体制 M SW C M
a as 、 r y)空分 多址 (D A) 空 间处理 (p— r SM 、 sa
t l r es g 、 i o s n ) 数字波束形成 ( i t em ap c i dga ba il
f m n ) 自适应天线系统 (dp v n n a o i 、 r g aat e t n i ae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介绍V3概要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介绍V3概要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介绍3G建设办公室2009年10月前言•TD-SCDMA是中国主导的第一个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软件无线电、接力切换、上行同步、动态信道配置等一系列新技术,大大提升了频率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智能天线是TD-SCDMA标准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TD-SCDMA区别于其他标准的特点之一。

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提升了系统容量。

本文将从智能天线的技术特点、智能天线的发展和革新、智能天线广播波速权值赋形和智能天线在LTE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对智能天线进行介绍。

内容概要••••智能天线技术简介智能天线的新发展智能天线广播波速权值赋形技术智能天线在LTE的应用什么是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是由多根天线阵元组成天线阵列• 天线陈列因基带算法而智能• 实现天线和传播环境与用户和基站之间的最佳匹配智能天线基本原理•智能天线下行发送是基于波束形成的思想,其目的是利用用户的空间方位信息对多用户信号实现空分或抑制干扰,即在同一时间同一载频上只用同一副阵列天线在空间中形成多个波束并把它们分配给多个用户,不同用户的波束中承载的用户信息不同。

TD系统中使用智能天线的物理基础 TDD的工作方式,的工作方式,便于权值的应用•TDD方式:上、下行链路权值相同–上、下行链路传输频率相同–时间间隔短TDD FDD方式:上、下行链路权值不同上、下行链路传输频率不同受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不同FDD上行下行智能天线的算法•智能天线之所以能够识别和利用空间方位信息,是因为它的阵列天线中,各个天线阵元位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上,在接收的上行信号时,信号到达各个天线阵元的时间不同,在已知天线阵元的空间分布情况的前提下,可根据各个天线阵元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推算出信号的来波方向DOA。

同理,在下行发送时,在波束方向(以上行DOA作为下行波束方向)可推算出信号从各个天线阵元到达用户的波程差,以及因波程差造成的信号时差,通过控制各个天线阵元上激励信号的时延,可以抵消波程差造成的时差,使得在指定的DOA 方向上各路信号同相叠加,形成预期的波束。

TD_SCDMA中的关键技术_智能天线

TD_SCDMA中的关键技术_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是利用阵列天线和阵列处理技术将通信资源由传统的频率域、时间域和码域拓展到空间域,以提高系统容量和传输质量为最终目的。

同时采用智能天线技术还可以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降低手机的功耗,减小系统的初装费用,降低系统对功率控制精度的要求。

智能天线技术已被确定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智能天线技术也是提高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唯一途径。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天线技术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天线是在自适应滤波和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通信系统中能通过调整接收或发射特性来增强天线性能的一种天线。

它利用信号传输的空间特性,从空间位置及入射角度上区分所需信号与干扰信号, 从而控制天线阵的方向图,达到增强所需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同时它还能根据所需信号和干扰信号位置及入射角度的变化,自动调整天线阵的方向图,实现智能跟踪环境变化和用户移动的目的,达到最佳收发信号,实现动态“空间滤波”的效果。

智能天线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自适应天线阵列系统,优化空中无线接口的容量,从而扩大基站覆盖范围,提高信号质量。

此外,也可以利用波束切换(switched beam)技术和扇区整形(sector shaping)技术。

自适应天TD-SCDMA中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黄振宁 即墨市人民医院计算机中心 266200线阵列系统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蜂窝系统的最大弱点——全向信号的覆盖模式。

全向信号覆盖模式的缺点是:能量浪费,形成干扰信号,当网络容量不断扩大,用户数量增加,用户间的干扰也会增加,信噪比不断劣化。

自适应天线阵列系统通过利用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控制发射射频信号的能量,动态地集中发射给所要寻找的用户,同时避免射频信号干扰网络中的其他用户,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噪比。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障碍物的反射,信号会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多次传播从而形成多径传播。

由于多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不同,因此多径传播将导致符号间干扰,这将会严重地影响通信链路的质量。

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三期吉林工程宏站站点实施标准作业指导书

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三期吉林工程宏站站点实施标准作业指导书
2 确定整流电源端子和容量是否够用;
20分钟
3 确定传输设备是否有空余端子;
DNB6200 TD-SCDMA 新建楼顶站典型安装场景
4 确定是否有室内、室外地排,是否有足够空余端子; 5 确定天线、RRU安装位置,确定GPS安装位置; 6 确定RRU电源线、光纤、GPS馈线走线路由。
关键工艺 机房环境与设计不符,及时联系监理、设计单位进行确认,如需要设计 1 更改,应该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现场不得私自对设备安装位置、 走线路由等进行改动。
4
安装工具/工装
1
十字螺丝刀
2
尖嘴钳
3
4
5
6
安装物料
1 2个裸压端子-OT-6mm2-M4
2
电源电缆-5m-(D3母-2母)
3 监控和告警信号线
4
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三期吉林工程宏站站点实施标准作业指导书.xls
17/54
工序号
工序活动
操作人员 操作时间
5.1-E 安装监控和告警信号线
折处理的OT端子(M4*6mm2)固定到DCDU的LOAD7接口处;
风扇监控线一端的连接到FAN面板上的COM IN接口,另一端连接到UPEU的 2 MON0接口。
3
4
关键工艺
1 FAN输入电源线制作OT端子前根据路由做剪裁处理,预留适当长度;
OT端子固定在DCDU的LOAD7接口,且蓝色线接在NEG(-)接口黑色线接在RTN 2 (+)接口上。 3
开始
1
2

开箱验货物
机房环境二次检查

0:00
0:30
0:30
0:50

安装人员 AF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2005-1-1 20:57:19作者:杨波,刘聪锋出处:《电子技术应用》1 引言众所周知,移动通信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是充满生机的一种现代通信业务。

在短短的20年间,技术上已经走过了二代的经历,即80年代的第一代模拟技术和90年代的第二代窄带数字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宽带化技术的突破,移动通信正在向以CDMA为基础,以宽带化通信为特征的第三代3G技术发展。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主要有3个,即美国提出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

他们除了频谱利用率高、覆盖范围广、性能好、可以适应宽带多媒体通信要求等共同特点外,还有自身的技术特点。

TD-SCDMA技术是中国在其通信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被广泛认可的国际标准,是世界上惟一的TDD模式的3G标准,将独自享有ITU为TDD模式所分配的3G 频率。

TD-SCDMA标准所具备的技术优势恰恰符合了中国国情现状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要求,是建设中国3G网络系统的最佳方案。

2 TD-SCDMA系统大唐电信集团开发的TD-SCDMA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DD),TDMA/CDMA 多址方式工作,基于同步CDMA、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JD)、正交可变扩频系数、Turbo编码技术、CDMA等新技术,工作于2 010~2 025 MHz。

TD-SCDMA 的主要优势有:(1)使用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CDMA等新技术。

(2)可高效率地满足不对称业务需要。

(3)简化硬件,可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

(4)便于利用不对称的频谱资源,频谱利用率大大提高。

(5)可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兼容。

该系统基于GSM网络,使用现有的MSC,对BSC只进行软件修改,使用GPRS技术,他可以通过A接口直接连接到现有的GSM移动交换机,支持基本业务,通过Gb接口支持数据包交换业务。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介绍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介绍

双极性智能天线在LTE的应用方案
方案三 4×2 MIMO 方案四 Adaptive MIMO/BF • 自适应切换准则:基于吞 吐率最大原则 • 根据信道相关性瞬时值、 信干比等信息,分别估算B F和多流MIMO传输方式下各 自的瞬时吞吐量,并采用 瞬时吞吐量较高的一种方 式 自适应选择,有利于发挥 MIMO/BF性能优势
• 天线阵: • 是一列取向相同、同极化、低增益的天线按照一定的方式排 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产生强方向性的方向图 • 天线阵的排列: • 一般等距,主要有等距直线排列、等距圆周排列,等距平面 排列 • 智能天线的分类: • 线阵、圆阵:全向阵、定向阵
智能天线的算法
智能天线系统
智能天线的分类
发展
智能天线的改进
LTE技术原理——多天线技术
• 通常提到的多天线技术是指MIMO,但实际上 严格的多天线技术是指以下3种主要技术类型 :diversity、MIMO和beamforming。下图各 种多天线技术下的无线信道接入模式:
智能天线基础原理
• 智能天线下行发送是基于波束形成的思想,其目的 是利用用户的空间方位信息对多用户信号实现空分 或抑制干扰,即在同一时间同一载频上只用同一副 阵列天线在空间中形成多个波束并把它们分配给多 个用户,不同用户的波束中承载的用户信息不同。
TD系统中使用智能天线的物理基础
智能天线的工作过程
LTE技术原理——多天线技术
8天线应用 8天线BF,单流; 8天线实现2×2MIMO,双流方式; 4天线应用 4天线BF,单流; 4天线实现2×2MIMO,双流; 2天线应用 2天线收发分集应用; 2天线实现2×2MIMO,双流; 手机接收1、2天线配置 手机单天线配置时,下行只能实现分集发送或者下行波束赋 形 手机双天线,实现上下行2×2MIMO

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

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
和切换波 束 天线 。切 换波 束具 有 有 限数 目
的、 固定的、 预定义的方向图, 其天线系统可
形成多个固定的波束, 在特定的方向上提高 灵敏度。它从几个预定义的、 固定波束中选 择其一 , 检测信号强度 , 当移动 台越过扇区 时, 从一个波束切换到另一个波束。自适应 天线具 有无 限数 目的 、 时 间调 整 的方 向 随 图, 该技术是 目前最先进 的智能天线方法 , 它采用多种较新的信号处理算法, 可以有效 地跟踪、 锁定各种类型的信号, 动态抑制其 干扰到最小 , 而所希望的信号最大。 切换波束和 自适应天线这两种系统都 力图根据用户的位置来提高增益 , 但是只有 自适应 天线 系统 能提 供优 化 增益 。一般 而 言最佳的规划工具应兼备处理这两种天线
阵的信号的 D A信息在智能天线技术 中非 O 常重要 , 根据基站接收信号的 D A信息 , O 实 时调整天线的方 向图, 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 户信 号的到达方 向 , 旁瓣和零 陷对 准干扰信
号 的到达方 向 。然 而角 度扩 展将 会影 响 到
市高楼密集的环境下很难发挥其功效。
使用通过角度扩展考虑天线 的增益呢?显 然不合适 , 因为在覆盖预测中只是大致考虑
计算, 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 , 很难用 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 特别是城区街

道中各种密集的、 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 绕 射及阻挡, 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移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要对接受 在不同地貌环境中智能天线的不同增益。 信号中值进行准确计算是相当困难的。 而这里更多的关注用户行为对智能 天 从之前 的问题 分析 中我们 看 到无 线 环 线 的影响 , 而 预测 网络 的性 能 , 以规 划 从 所

采用智能天线的TD-SCDMA系统在高速环境中的性能

采用智能天线的TD-SCDMA系统在高速环境中的性能

采用智能天线的TD-SCDMA系统在高速环境中的性能郑侃白伦博郑侃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2000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工作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移动集团第三代移动通讯部,主要从事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TD-SCDMA)的研究开发等工作。

白伦博在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和英国巴斯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

1996年从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和凯撒斯劳藤大学从事研究并于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的主题是TD-CDMA验证系统的评估。

同年加入了西门子(中国)公司的信息通信移动集团。

他的主要工作是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的系统设计、标准化和研究等。

摘要: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CWTS)[1]提出的TD-SCDMA已经由国际电联(ITU)正式采纳,成为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并由3GPP组织[2]进一步标准化。

作为TD-SCDMA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智能天线技术能够使系统在高速运动的信道环境中达到较好的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TD-SCDMA的系统模型。

然后,解释了智能天线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在高速运动环境中应用该技术的可行性。

同时,在文章中给出了在不同速度的高速运动环境中的相应的仿真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在TD-SCDMA系统中使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获得很好的系统性能并能够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需求。

关键字: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联合检测技术一、前言在最近几年来,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

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时分多址接入和频分多址接入技术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例如GSM和IS54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世界各地。

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不仅要能够提供象话音和图像等对称的电路交换业务,而且要能够提供例如移动互联网接入等非对称的数据包交换业务。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研究及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研究及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研究及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注:以下为机器翻译,仅供参考)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移动终端,以满足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的需求。

随着世界范围内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由此产生的数据交换量也呈指数级增长。

为了满足这种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必须采用高带宽的移动通信标准,如4G和5G移动通信标准。

然而,在中国,TD-SCDMA是一种独特的移动通信标准,它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关键性技术标准之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TD-SCDMA技术采用时间分割和频率分割复用技术,同时利用空分复用增加信道容量,从而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多用户同时访问。

由于TD-SCDMA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受欢迎程度,因此研究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以提高其数据传输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在本研究中,将重点研究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及其性能分析。

运用天线阵列设计原理,设计符合TD-SCDMA标准的天线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

使用软件仿真工具对不同条件下的信号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比较分析。

同时,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TD-SCDMA信号进行智能检测和优化调整,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预计将得到以下成果和意义:1. 设计和制造可以应用于TD-SCDMA通信系统的智能天线阵列,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分析。

2. 通过使用软件仿真工具对TD-SCDMA信号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探索最佳传输条件下的性能优化方法。

3. 研究智能检测和优化调整算法对TD-SCDMA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效率的优化。

本研究对于提高TD-SCDMA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完善国内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对于国家和发展TD-SCDMA技术的企业都将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SCDMA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 A+B+C,N头)电气性能指标 , 头
参数(单位) 参数(单位) 工作频段( ) 工作频段(MHz) 通 用 参 数 预设电下倾角( ) 预设电下倾角(o) 电下倾角精度( ) 电下倾角精度(o) 校准端口至各辐射端口 的耦合度( ) 的耦合度(dB) 校准端口至各辐射端口 的幅度最大偏差( ) 的幅度最大偏差(dB) 校准端口至各辐射端口 的相位最大偏差( ) 的相位最大偏差(o) 校 准 与 电 气 参 数 校准端口及辐射端口电 压驻波比 同极化辐射端口之间的 隔离( ) 隔离(dB) 异极化辐射端口之间的 隔离度( ) 隔离度(dB) 指标 1880-1920 2300-2360 2010-2025 0/3/6 ±0.5(1) ( ) -26±2 ± < 0.7 <5 < 1.5 0度下倾 度下倾 6度下倾 度下倾 0度下倾 度下倾 6度下倾 度下倾 ≥20dB ≥28dB ≥25dB ≥30dB ) (28) 0度下倾 度下倾 6度下倾 度下倾 0度下倾 度下倾 6度下倾 度下倾 0/3/6 ±0.5(1) ( ) -26±2 ± < 0.7 <5 < 1.5 ≥20dB ≥28dB ≥28dB ≥33dB (30) ) 0/3/6 ±1 -26±2 ± < 0.7 <5 < 1.5 0度下倾 度下倾 6度下倾 度下倾 0度下倾 度下倾 6度下倾 度下倾 ≥20dB ≥28dB ≥28dB ≥33dB (30) ) 2360-2400 指标 指标
注:红色数字为最新版企业规范对个别指标要求的修订
TD-SCDMA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 A+B+C,N头)电气性能指标 , 头
参数(单位) 参数(单位) 工作频段( ) 工作频段(MHz) 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单元波束增益 交叉极化比(轴向) 交叉极化比(轴向) 交叉极化比( 交叉极化比(±60°) ° 前后比 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广播波束增益 波束±60°边缘功率下降 波束± ° 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交叉极化比(轴向) 交叉极化比(轴向) 交叉极化( 交叉极化(±60°) ° 前后比 上旁瓣抑制 下部第一零点填充 0°指向波束增益 ° 0°指向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 0°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电平 ° ±60°指向波束增益 ° ±60°指向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 ±60°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电平 ° 0°交叉极化比(轴向) °交叉极化比(轴向) 0°前后比 ° 单元 波束 指标 1880-1920 2010-2025 90° ±15 ° ≥14.5dBi(14) ( ) ≥15dB ≥10dB ≥23dB 65°± ° °±5° °± ≥14.5dBi (B) ≥14dBi (A) 10-15dB ≥7° ° ≥20dB ≥10dB ≥30dB ≤ -16dB ≥-18dB ≥20.5dBi(20) ( ) ≤ 27°(29) ° ) ≤-12dB ≥16dBi ≤ 32°(34) ° ) ≤-5dB ≥22dB ≥33dB 指标 2300-2360 90° ±15 ° ≥15dBi ≥18dB ≥10dB ≥23dB 65°± ° °±5° °± ≥14.5dBi(15) ( ) 10-15dB ≥6.5° ° ≥25dB(24) ( ) ≥10dB ≥30dB ≤ -16dB ≥-18dB ≥21dBi ≤ 25°(28) ° ) ≤-12dB ≥16.5dBi ≤ 32° (34) ° ) ≤-5dB ≥25dB(22) ( ) ≥33dB 指标 2360-2400 90° ±15 ° ≥15dBi ≥18dB ≥10dB ≥23dB 65°± ° °±5° °± ≥14.5dBi (15) ) 10-15dB ≥6° ° ≥25dB (24) ) ≥10dB ≥30dB ≤ -16dB ≥-18dB ≥21dBi ≤ 25°(28) ° ) ≤-12dB ≥16.5dBi ≤ 32°(34) ° ) ≤-4dB ≥25dB (22) ) ≥33dB
单极化智能天线( 单极化智能天线(A+B,N头)电气性能指标 , 头
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单元 波束 单元波束增益 前后比(dB) 前后比(dB) 水平面3dB波束宽度 水平面3dB波束宽度 3dB 广播波束增益 辐射 参数 广播 波束 波束± 波束±60o边缘功率下降 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前后比(dB) 前后比(dB) 0o指向波束增益 0o指向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55o指向波束增益 业务 波束 ±55o指向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 ±55o指向水平面方向图副瓣电平 方向的功率下降(相对± 波束) ±60o方向的功率下降(相对±55o波束) 前后比 90%以上频点满足 以上频点满足90o 90%以上频点满足90o ± 10 º,全部频点满足 , 90o ± 15 º (2010MHz-2025MHz) (2010MHz90%以上频点满足 以上频点满足100o 90%以上频点满足100o ± 10 º,全部频点满足 , (1880MHz100o ± 15 º (1880MHz-1920MHz) ≥15 dBi >23 65o ± 5o > 15dBi 9 dB ± 2 dB ≥7o >25 > 23.5 dBi < 15 o > 18.5 dBi < 24.5 o < -7 dB <1.5dB > 28 dB
TD-SCDMA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的基本概念 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的基本概念
• 广播波束水平面波束宽度: 广播波束水平面波束宽度:主要影响 覆盖范围, 覆盖范围,不同频点应保持一致的波 束宽度; 束宽度; 广播波束增益: 广播波束增益:直接决定小区覆盖能 力; 广播波束的前后比: 广播波束的前后比:用来衡量天线对 后向干扰的控制能力, 后向干扰的控制能力,该指标对于控 制邻小区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制邻小区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波束垂直面波束宽度: 广播波束垂直面波束宽度:主要影响 纵向覆盖的稳定性; 纵向覆盖的稳定性; 广播波束上部第一旁瓣抑制和下部第 一零点填充可以有效提高天线的辐射 一零点填充可以有效提高天线的辐射 效率, 效率,下部第一零点填充可以改善农 郊区的覆盖, 村、郊区的覆盖,防止出现覆盖空洞 问题; 问题;
*最新版企业规范已将此指标修订为300-320
TD-SCDMA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的基本概念 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的基本概念
• 电下倾精度:会对覆盖产生一定影响,预置下倾精度不准确影响网络优化调整工作; 电下倾精度:会对覆盖产生一定影响,预置下倾精度不准确影响网络优化调整工作; 单元波束: 单元波束:天线阵列中任意辐射端口在其它所有端口都接匹 配负载时发射或接收到的方向图。 配负载时发射或接收到的方向图。 • 校准网络精度:会影响天线赋形的效果。 校准网络精度:会影响天线赋形的效果。 • 驻波比:当前要求单元及校正端口驻波比值不低于1.5; 驻波比: 1.5; 广播波束: 当前要求单元及校正端口驻波比值不低于1.5 广播波束:天线阵列施加特定的幅度和相位激励所形成的扇 区覆盖方向图。 • 交叉极化比:会对下行赋形和上行干扰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到后续MIMO系统的应 交叉极化比: MIMO系统的应 区覆盖方向图。 会对下行赋形和上行干扰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到后续MIMO 交叉极化比等性能应严格达到指标要求; 用,交叉极化比等性能应严格达到指标要求; 业务波束: 业务波束:天线阵列施加特定的幅度和相位激励所形成的在 • 辐射端口隔离度:对天线赋形有一定影响,在隔离度为18dB以上时影响较小。考 辐射端口隔离度:对天线赋形有一定影响,在隔离度为18dB以上时影响较小。 18dB以上时影响较小 工作角域内具有任意波束指向扫描以及具有高增益窄波束的 方向图。 方向图。 虑到后续MIMO系统的应用,异极化之间的隔离度应严格达到指标要求; MIMO系统的应用 虑到后续MIMO系统的应用,异极化之间的隔离度应严格达到指标要求; 波束宽度:指波束的主瓣中功率电平下降一半( 波束宽度:指波束的主瓣中功率电平下降一半(3dB)的角 ) 度范围。 • 单元波束宽度:较低的单元波束宽度在不影响覆盖的前提下,有利于降低上行接收 单元波束宽度:较低的单元波束宽度在不影响覆盖的前提下, 度范围。 到的邻小区干扰; 到的邻小区干扰; • 业务波束宽度:较低的业务波束宽度,有利于降低上行接收到的其他用户干扰; 业务波束宽度:较低的业务波束宽度,有利于降低上行接收到的其他用户干扰; • TD天线应用于TDD模式,不存在三阶交调等与工艺相关指标的要求。而交调是常 TD天线应用于TDD模式,不存在三阶交调等与工艺相关指标的要求。 天线应用于TDD模式 三阶交调等与工艺相关指标的要求 规天线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改善和提高。这一指标的剔除, 规天线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改善和提高。这一指标的剔除, 压缩了TD天线的研发和生产周期。 TD天线的研发和生产周期 压缩了TD天线的研发和生产周期。
• TD-SCDMA单极化智能天线(A+B,N头) 单极化智能天线( 单极化智能天线 , 头 • TD-SCDMA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A+B+C,N头) 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 头 • TD-SCDMA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A+B+C,BMA头) 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 , 头 即盲插、一体化) (即盲插、一体化) • TD-SCDMA双极化二合一智能天线(A+B/B+C,上方 双极化二合一智能天线( 双极化二合一智能天线 , BMA头下方 头) 头下方N头 头下方
四种智能天线机械性能指标对比
单极化 资料来源 天线支架调整范围天线支架调整范围-水平 天线支架调整范围天线支架调整范围-垂直 天线长mm 天线长mm 天线宽mm 天线宽mm 天线厚mm 天线厚mm 天线重量 (kg) 抱杆直径mm 抱杆直径mm 机械调整角度指示精度 集采技术规 范书 360° 360° 0°~15° 15° <1350 <680 <100 <20 5050-114 ±0.5 双极化N 双极化N头 集采技术规 范书 360° 360° -5°~+10° +10° <1400 <300* —— <15 5050-114 ±0.5 双极化BMA头 双极化BMA头 BMA 最新版企业 规范 —— —— <1400 356356-400 —— —— —— —— 二合一 最新版企业 规范 —— —— <1800 356356-400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